西游记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游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书中讲述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也有观点认为西游记是权力场讽刺小说。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
作者
现在出版的各本《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唯有明代万历二十年刊刻的世德堂本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
“丘处机”说
《西游记》用了很多炼丹的术语,有些段落剽窃自全真教经典,作者娴熟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第二代掌教马丹阳及其再传弟子的思想,[1]故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清朝全真教徒,[2]以及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都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丘处机所著。[3]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4]
清朝纪昀始疑此说,他查出小说的官制皆明制[5],写作时代必为明代,不可能是元人丘处机,钱大昕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丘处机是南宋末人(是元明朝代以前的人)[6];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
“吴承恩”说
很多人认为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阮葵生[7]、丁晏[8]、吴玉搢[9]、冒广生[10]都认为《天启淮安府志》中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就是小说《西游记》[11],即所谓的“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1980年以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或同时代之文人如李维桢、吴国荣、陈文烛、丘度等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12]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13]。栾贵明等据《永乐大典》第13139卷有佚文“魏征梦斩泾河龙”,所引书籍题为“西游记”,提出《西游记》不可能为《永乐大典》成书一百年后的吴承恩所作的看法。且《西游记》一书中的诗词与吴承恩存世的作品对比起来,风格差异很大。
其他
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丘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最后, 亦有学者将《西游记》作者推断为李春芳[14]或是陈元之[15]。
故事来源
《西游记》根据宋、元以来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作品,加以扩充、组织和再创作而写成。
玄奘本事
629年,唐朝僧人玄奘(本名 陳禕)违反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偷渡出关,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经过16年,在644年回国,并向唐太宗写信报告了情况。唐太宗下诏让他口述西行见闻,玄奘本人口述,由他的弟子辩机执笔写出《大唐西域记》。在玄奘逝世后,他的另外两名弟子慧立、彦悰将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经历又编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弘扬师傅的业绩,在书中进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写[16],这被认为是《西游记》神话故事的开端。此后取经故事在社会流传,神异的色彩越来越浓厚。
佛经故事
《西游记》有参考印度神话成分。陈寅恪指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贤愚经》卷一三《顶生于像品》六四。猪八戒的故事出自佛家经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得是牛卧比丘惊犯宫女的故事。《西游记》有孙悟空入妖魔腹中,并威胁要吃掉对方的内脏的故事,在《中阿含经》亦有类似记载:“彼时魔王化作细形入尊者大目犍连腹中。大目犍连知魔王在其腹中,即从定寤,语魔王曰:汝波旬出!汝波旬出,莫触娆如来,亦莫触娆如来弟子。莫于长夜无义无饶益,必生恶处受无量苦!于是魔波旬化作细形,从口中出,在尊者大目犍连前立。”。[17]
话本、戏曲
在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的许多记载中已经出现了西行取经的故事。现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经壁画,大约作于西夏初年,已经出现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深沙神”。
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吴昌龄作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有师徒四众;元末明初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和《西游记》描写了孙悟空的来历;明初朝鲜的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提到有《西游记平话》,其中概括复述“车迟国斗法”一段,和《西游记》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乐大典》第13139卷有“梦斩泾河龙”,和《西游记》第10回基本相同。
人物
- 唐三藏,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慈悲为怀,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四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憨直单纯到颟顸的地步,见自称神佛者便拜、从不辨真伪,因此时常误会悟空并遭妖怪掳去。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手执由观音菩萨所赠的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
-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自号齐天大圣,书中又称心猿、金公,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水帘洞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之本领,有金刚不坏之身,有能辨妖邪的火眼金睛,法力无边。使用的兵器是从龙宫得到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即如意金箍棒。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天庭之中几乎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天将,后来被级数最高的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 五百年后,唐僧往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起浑名孙行者,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取得真经。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名猪悟能,书中又称为木母。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习得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之本领。使用的兵器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的九齿钉耙,全名为上宝沁金钯。因在蟠桃会上喝酒醉后调戏嫦娥,而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从此以猪为姓,初起名猪刚鬣。由观音菩萨摩顶受戒,起法名悟能。在高老庄招亲娶得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由唐僧取浑名猪八戒。后功德圆满,加升汝职正果,被赐封为净坛使者。
- 沙和尚,法名沙悟净,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以沙为姓。由观音菩萨摩顶受戒,起法名悟净。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起浑名沙和尚。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金身罗汉,全称为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 白龙马,西海龙王敖闰的第三太子,姓敖(龙族王室之姓),也为唐僧的徒弟,小说里并未出现其名,亦未被授予法名,书中又称为意马。因纵火烧了龙宫殿上的明珠,犯下大罪被处死罪,后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命其在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后误食唐僧坐骑白马。被唐僧收服后,锯角退鳞,幻化为其跨下白马代替原先坐骑去西天取经。后功德圆满,加升汝职正果,被赐封为八部天龙马,全称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没有专用武器,初次出场是不持武器以龙形和孙悟空战斗,后来与奎木狼战斗时骗得奎木狼宝刀,再持刀作战。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达到西天取回真经,师徒五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西梁女国、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生动,几百年来老少皆宜。
主题
《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18]:26-28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
证道说
《西游记》作者在书中加入了长生的观念,作为取经历程的目的;在西游记杂剧中,是完全没有炼丹的思想的。[19]取经者成为修炼成仙的化身,取经历程,则暗示道士修炼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定,要不断和“分神”或肉体煎熬搏斗,还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小说中的山川地理,则有象征人体器官,如“稀杮同”比拟结肠,“夹脊关”比拟脊髓。小说乃“将全真功法逐步演出”。[20]悟一子陈子斌评点本《西游记真诠》说:《西游记》讲的是“金丹大道”;刘一明评点本《西游原旨》也承袭了这种观点,说它是“专在养性修真,炼成内丹,以证大道而登仙籍。”[18]:26-28
早期《西游记》被认为是阐述“金丹大道”(即内丹术)的“丹经”。[21]澳洲柳存仁发现《西游记》中所引用语汇如“金公”、“木母”、“黄婆”、“元神”、“姹女”皆出自全真派内丹理论;很多韵文作品都出自道家典籍,如第八回开始引首词,即引用《鸣鹤余音》卷二的冯尊师的《苏武慢》第五首“试问禅关,参求无数”;第五十回引用马钰的《南柯子·赠众道友》“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第九十一回引用《瑞鹧鸪·赠众道契》“修行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第三十六回引用张伯端的《悟真篇》中的《西江月》“前弦之后后弦前”;第七十八回国丈的大段唯道独尊的话则自《鸣鹤余音》卷九多篇赋中脱胎而来,等等。[22]在36回,悟空等弟子教唐僧“先天采炼”之法,所述结合了《周易参同契》、张伯端《悟真篇》及全真教的思想。[23]
李安纲也表示《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石泰的《还源篇》81章炼丹五言绝句是《西游记》唐僧81难的原型。[24]又如“孙悟空”这个角色主要是指代“人心”的,如书中第七回提示:“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第三十一回书:“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的元神”,提示中我们故事中的“佛”是指内丹术中的元神。又《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中,唐僧取到的“真经”没有字,如来佛即点明:“白本者,乃无字真经”。真经乃“修行之总径”、“真经无字”,可见道教吕洞宾的内丹诗《真经歌》:“真经原来无一字,能度众生出大罗”,表示元精、元气。修炼内丹时,元精、元气充足,能满足元神的需要。[25]
三教合一
《西游记》有大量佛教的词汇,如:四大部洲、佛、菩萨等,并且故事也是取经见佛,但它更有道教性命双修的特征,讲阴阳、五行等,具有道教内丹术义理的色彩。佛教以见性为长,道教炼命而著,此是内功;儒教之入世功行为外功。《西游记》是在三教参同思想下形成的,有学者则认为是“扬佛抑道”的倾向。[26]柳存仁更猜测“在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出现之前,有一个全真教本的《西游记》小说存在,这个假定可能性是很高的。”
劝学说
清朝学者张书绅在《西游记总论》、《新说西游记自序》、《新说西游记总批》中说:“至谓证仙佛之道,则误矣……予今批《西游记》一百回,亦一言以蔽之曰‘只是教人诚心为学,不要退悔’。……证圣贤儒者之道,今《西游记》,是把《大学》诚意正心,克己明德之要,竭力备细,写了一尽,明显易见,确然可据,不过借取经一事,以寓其意耳,亦何有于仙佛之事哉?”[18]:26-28
心学说
谢肇淛称:“《西游记》蔓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西游记》为三教合一心学也。”[18]:26-28
讽刺说
部分研究人士认为,《西游记》其实带有吴承恩本人在实际遭遇上的不平的抒发与寄托,表面上是个以取经为主轴的小说,中间穿插孙悟空与猪八戒间的逗趣幽默,但实质上是对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27]
嘉靖年间,明世宗迷信道教,靠着方士的房中术纵欲无度,严嵩等因善写青词而备受宠信,朝政昏乱。《西游记》里面主要是道教的思想,却反对道士,支持佛教僧人,可能是对当时政局的反抗。[28]
所谓的暗喻、影射,小说中的主角“孙悟空”被设定为猴,而非人,意味着:虽有近似人的形体,但却不是人,依然被视为被异类来看待,这表示在明朝为官者,良官虽有官职官位,但却被其他贪官群所排挤。孙悟空虽多次遭僧误会、责备而气愤,但最后依旧会在危难时回来解救,此表示忠臣遭诬陷,但仍不损其忠君爱国之心。
其次,“猪八戒”所扮演的正是君侧的贪官小人,“唐三藏”则是昏庸皇帝,至于“沙悟净”则是默默受欺的百姓,小说过程中猪八戒经常巴结、讨好唐三藏,但也时常恶意中伤孙悟空(排挤良臣),同时也频频欺压比其更晚加入取经队伍的沙悟净(恶官欺压百姓),而唐三藏的反应经常是轻信猪八戒而误会、责备孙悟空,遇自称神佛之人物便拜、貌似可怜之人便救,有火眼金睛能辨妖邪的悟空善意提醒但常遭三藏无脑斥责,迂腐昏庸不分是非,另一方面沙悟净也经常默默受欺而少有怨言。
玩世说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太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这种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正在这里……这几百年来读《西游记》的人都太聪明了,都不肯领略那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都要妄想想透过纸背去寻那‘微言大义’,遂把一部《西游记》罩上了儒释道三教的袍子;因此,我不能不用我的笨眼光,指出《西游记》有了几百年逐渐演化的历史;指出这部书起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并无‘微言大义’,可说。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同时指出孙悟空源自印度神话“猴行者的故事确曾从元支祁的神话里得着一点暗示,也未可知。我总怀疑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18]:26-28[18]:10-12
鲁迅传承了胡适的观点,归为“明之神魔小说”,“奉道流羽容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流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板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水,皆以方技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美,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且及于文章。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舷括矣。其在小说,则明初之《平妖传》已开其先,而继起之作尤彩。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长谈,尤未学佛,故未回至有荒唐元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18]:10-12
世界观
西游记地理上引用佛教的四大部洲的名称作为世界主要组成部分,其他部分还包括天庭、幽冥。
|
北海 | |||
西牛贺洲 ← ← 西洋大海/西海 ← ← | → → 东洋大海/东海 → → 东胜神洲 | |||
|
||||
南洋大海/南海 |
(北俱芦洲未说明)
三藏取经路线
部洲 | 地名 | 到达回数 | 途中遇到的妖魔 |
---|---|---|---|
南赡部洲 | 唐国长安 | 第十二回 | |
唐国法门寺 | 第十三回 | ||
唐国巩州城 | |||
唐国河州卫 | |||
唐国双叉岭 | 寅将军、山君、处士 | ||
两界山 | 第十四回 | 五行山心猿 | |
西番哈咇国
蛇盘山鹰愁涧 |
第十五回 | 西海龙王三太子 | |
西牛贺洲 | 观音禅院 | 第十六回 | 黑风山熊罴怪 |
乌斯藏国高老庄 | 第十八回 | 福陵山云栈洞猪刚鬣 | |
浮屠山 | 第十九回 | ||
黄风岭 | 第二十回 | 黄风洞黄风怪 | |
流沙河 | 第二十二回 | 卷帘大将沙悟净 | |
万寿山五庄观 | 第二十四回 | ||
白虎岭 | 第二十七回 | 白骨夫人 | |
黑松林 | 第二十八回 | 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 | |
宝象国 | 第二十九回 | ||
平顶山 | 第三十二回 | 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 |
宝林寺 | 第三十六回 | ||
乌鸡国 | 第三十七回 | 狮猁王 | |
枯松涧 | 第四十一回 | 火云洞圣婴大王 | |
黑水河 | 第四十三回 | 泾河龙王第九子鼍龙 | |
车迟国 | 第四十四回 |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 |
通天河 | 第四十七回 | 莲花池金鱼 | |
金皘(、兜)山 | 第五十回 | 金皘(、兜)洞独角兕 | |
子母河 | 第五十三回 | 解阳山聚仙庵如意真仙 | |
西梁国 | 第五十四回 | 琵琶洞蝎子精 | |
草舍 | 第五十八回 | 六耳猕猴 | |
火焰山 | 第五十九回 | 翠云山铁扇仙 | |
祭赛国 | 第六十二回 | 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九头虫 | |
荆棘岭木仙庵 | 第六十四回 | 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杏仙 | |
小雷音寺 | 第六十五回 | 黄眉大王 | |
驼罗庄 | 第六十七回 | 红鳞大蟒 | |
朱紫国 | 第六十八回 | 赛太岁 | |
盘丝岭 | 第七十二回 | 盘丝洞蜘蛛精 | |
黄花观 | 第七十三回 | 百眼魔君 | |
狮驼国狮驼岭 | 第七十四回 | 狮驼洞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云程万里鹏 | |
比丘国 | 第七十八回 | 白鹿、白面狐狸 | |
镇海禅林寺 | 第八十回 | 陷空山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 | |
灭法国 | 第八十四回 | ||
隐雾山 | 第八十五回 | 折岳连环洞南山大王 | |
天竺国凤仙郡 | 第八十七回 | ||
天竺国玉华县 | 第八十八回 | 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九灵元圣 | |
天竺国金平府 | 第九十一回 | 青龙山玄英洞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俗称犀牛精) | |
天竺国百脚山布金禅寺 | 第九十三回 | ||
天竺国都 | 蟾宫玉兔 | ||
天竺国铜台府地灵县 | 第九十六回 | ||
天竺国灵山雷音寺 | 第九十八回 |
回目
|
|
|
艺术成就
结构特点
《西游记》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为第一部分,讲述了孙悟空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主要事件是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江流儿的故事,讲唐僧的出身,家世,魏征梦斩泾河龙、唐王入冥,为取经做伏笔。第三部分从第十三回到全书的末尾,写八十一难,取经成佛。第三部分为全书的重点,八十一难的描写,包括四十一个小故事,前后联系、互相串联。[18]:38-40
幻想丰富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神话文学、浪漫文学的代表作。故事想像奇持,幻想丰富,情节神奇莫测,紧张曲折,布局严谨,文境恣肆,创造出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成功塑造许多生动的神话人物形象。
《西游记》创作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虚幻神话世界,有真有假,亦假亦真,有佛教的天堂地狱、道教的天宫神仙、民间的土地神、庙王,还有一群各色妖怪。人物塑造上,把人、神和动物原型的特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有浪漫主义的幻想,也有细节的合理和真实。浪漫主义的一个特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老鼠精住在无底洞;蝎子精有个蜇人的尾巴;白象王用鼻子卷人;狮子王一口吞入十万天兵;蜘蛛精的肚脐眼冒出蜘蛛丝,都符合动物的原型,也富有神奇的想象。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夸张的描写方法。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金箍棒可长可短,可大可小;芭蕉扇,可以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同时又可以含在嘴里;流沙河,飘不起鹅毛;火焰山可以融化任何物品;人参果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18]:40-42
诙谐讽刺
《西游记》善于讽刺现实中的丑恶事物,并揭露可笑可鄙的现象,诙谐幽默惹笑。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都赋予人情世故的精神实质,和现实生活现实思想的基础,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以及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圆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鲜明爱憎。
诙谐、讽刺的语言是《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玉皇大帝、老君、如来佛祖、阿傩、迦叶、各国的国王都是作者笔下的讽刺对象,如猪八戒挖苦朱紫国王说:“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老婆就不要江山?”;孙悟空在花果山时说“大王我是老孙,我们都姓孙,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家孙、一国孙、一窝孙!”[18]:42-48
语言生动
《西游记》用经过提炼加工的活口语写成,活泼生动,语言有散文、有韵语,汲取了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善于运用对话形式,往往在对话中渗透人物的个性特征。书中夹杂不少诗词歌赋,而散文、韵文又穿插配合得非常自然。
《西游记》中的语言是口语化、通俗化、散文化和韵文化。如猪八戒骂孙悟空“破猴子!弼马温!”、“毛脸雷公嘴”;孙悟空叫土地神和老君、玉帝等是“老儿”。同时书中有许多方言,如:“拐呀拐的”、“蹦呀蹦的”、“溜呀溜的”。书中的谚语、俗语也是一大亮点,如“树大风高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强龙不压地头蛇”、“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汤里去”。韵文化的句子主要表现为一些诗词歌赋的咏叹。如第十三回“双叉岭伯钦留僧”的诗句“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鹿。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的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18]:48-58。
影响、地位
《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游记》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明朝政治社会的缩影。西游记被认为是隐喻很深的佛学书籍。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定为“四大奇书”。法国当代文学权威艾登堡称:“没读过《西游记》正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
版本
中国现存的古本有:
- 金陵世德堂本:今存最早刻本,现存刻本其中第76—80回,91—100回残缺。世德堂本《西游记》卷首有陈元之的序,云:“《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天潢河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
- 西游真诠:清朝陈士斌点评
- 华阳洞天主人校本
- 西游证道书
- 新说西游记
- 西游原旨
- 通易西游正旨
翻译
《西游记》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译名也有多种:《圣僧的天国之行》,《一个佛教徒的天国历程》,《猴》,《猴王》,《猴与诸神魔历险记》。在其他国家,最早关于唐僧取经故事是明代前期的朝鲜文译本,不过那是取经故事,与《西游记》不完全是一回事。《西游记》最早的正式译本是18世纪中叶的日文译本。英译版则于1983年由余国藩(Anthony C. Yu)翻译完成,译名为《Journey to the West》。
续书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同其他小说一样,有众多的续书,最为著名的有以下三部,合称《西游记》三大续书。
- 《后西游记》,清代小说,作者不详,现存版本仅标明“天花才子评点”字样。
- 《续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共一百回。
- 《西游补》明代章回体长篇白话神魔小说,《西游记》续书之一。明末清初董说(字若雨,法名南潜)作,共十六回。
到了近现代,与新兴的电影电视相结合,《西游记》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改编和续书。
衍生作品
小说
戏曲
杂剧
-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
- 无名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收于明赵琦美辑《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
- 《通天河》一卷
- 《盘丝洞》一卷
- 《车迟国》一卷
- 《无底洞》一卷
- 《西天竺》一卷
- 《无底洞传奇》一卷
京剧
- 京剧唐王游地府
- 京剧李翠莲
- 京剧刘全进瓜
- 京剧水帘洞(又名“花果山”)
- 京剧拜昆仑
- 京剧闹地府
- 京剧闹龙宫
- 京剧美猴王
- 京剧弼马温
- 京剧安天会(后改编为“闹天宫”)
- 京剧五行山
- 京剧十八罗汉斗悟空
- 京剧高老庄
- 京剧鹰愁涧
- 京剧流沙河(又名“收悟净”)
- 京剧三打白骨精
- 京剧五庄观(又名“万寿山”)
- 京剧黄袍怪(又名“宝象国”)
- 京剧平顶山(又名“莲花洞”)
- 京剧火云洞(又名“红孩儿”)
- 京剧车迟国
- 京剧通天河
- 京剧金兜洞
- 京剧女儿国(又名“女真国”)
- 京剧双心斗(又名“真假美猴王”)
- 京剧琵琶洞
- 京剧孙悟空大破玄虚洞
- 京剧芭蕉扇(又名“火焰山”、“白云洞”)
- 京剧盘丝洞
- 京剧金刀阵
- 京剧无底洞(又名“陷空山”)
- 京剧九狮洞(又名“竹节山”)
- 京剧狮驼岭(又名“狮驼国”)
- 京剧红梅山(又名“金钱豹”)
- 京剧盗魂铃(又名“二本金钱豹”、“八戒降妖”)
- 京剧禅悟
电影
- 盘丝洞 (1927年电影),上海影戏公司摄制,并于1929年以《蜘蛛精》为名在挪威首映,一度失传,于2013年由挪威国家图书馆在挪威北部诺尔兰群拉纳市摩镇的电影收藏中发现。
- 西游记 (1966年电影)、铁扇公主 (1966年电影)、盘丝洞 (邵氏电影)、女儿国 (电影)(香港邵氏电影,1966年—1968年,岳华(前两部)、周龙章(后两部)饰演孙悟空,何藩饰演唐僧,彭鹏饰演猪八戒,田琛饰演沙僧)
- 新孙悟空72变 (台湾制作,1976年,剧情到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结束)
- 新西游记(台湾版,1982年,碍于片长限制,剧本取精华演出,前段为花果山一直到取经队伍成形,中段为金角、银角,后段为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火焰山熄灭后就看到取经最终地,以此告结。其中台湾知名谐星:许不了客串演出)
- 西行平妖(香港,1991年)
- 大话西游 (1995年电影周星驰出品)
- 上集《西游记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宝盒》
- 下集《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
- 春归花果山(1999年,韩剑光饰演肥孙悟空,,年金朋饰演瘦孙悟空)
- 情癫大圣 (2006年电影)
- 功夫之王 (2008年电影)
- 李世民游地府 (台湾版,1978年,沈雪珍、杨群、岳阳、秦梦主演)
- 西游·降魔篇 (2013年电影,由周星驰总制片、监制、编剧、导演,文章、舒淇、罗志祥主演)
-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2014年电影)
- 万万没想到:西游篇 (2015年电影)
-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016年电影)
- 大梦西游 (2016年电影)
- 大唐玄奘 (2016年电影)
- 大话西游3 (2016年电影)
- 西游记之女儿国 (2018年电影)
电视剧
中国大陆
香港
台湾
-
-
- 《齐天美猴王》(1987年)
- 钜影(剧匠)
-
- 钜影系列演员更替情形:
日本
-
- 《西游记系列》,1978年10月1日至1979年4月1日于日本电视台开播,共26集,后由英国广播公司改编为英语版后在1979年于英国及澳大利亚播放,英文标题为《Monkey》。因为该剧及其续集有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即现今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协助,中文版得以在1981年于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但并没有播出完毕即被下档,此剧在中国的播出也促成了中央电视台开拍自己的《西游记》版本。日本电视台于1979年11月11日至1980年5月4日播出续集共26集。该剧唐僧均由女演员夏目雅子扮演,孙悟空均由堺正章扮演。本剧的视觉特效先后由圆谷制作公司和东宝映像株式会社承揽。以《日本沉没》一片荣获1973年亚太影展最佳视觉效果奖的日本知名电影特技专家中野昭庆、圆谷英二爱徒高野宏一等人参与特技制作。
- 《西游记》,1993年日本电视台为庆祝开播40周年而拍摄的纪念电视剧,由本木雅弘、宫泽理惠主演。
- 《新?西游记》,1994年由日本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唐泽寿明扮演,内容包括金银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设定提婆达多为唐僧师徒的主要对手。剧中加入大量CG特效并以此为卖点。
- 《西游记》,2006年由富士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续集的电影版本也已经上映。
美国
-
- 《猴王》2001年,原名:The Monkey King,由Peter MacDonald导演的电影,俗称美版西游记
动漫卡通
- 漫画
- 电视动画
- 电影动画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年中国)
- 神猎 The God Hunter (2016年预定)
- 电视布袋戏
- 1971年《新西游记》(黄俊雄,台视)
- 1983年《齐天大圣孙悟空》(黄俊雄,台视)
戏剧
- 歌舞剧《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融合中国杂耍、多媒体播放以及百老汇式音乐剧,由《街头霸王》的两位创作者Damon Albarn与Jamie Hewlett制作;陈士争执导,于2007年曼彻斯特国际嘉年华(2007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时上演。
- 舞台剧《西游记》(舞台剧作家林奕华指导的舞台剧,于2007年在台湾公演)
- 杂技剧《西游记》中国广州杂技团以西游记经典章节为剧情基础,传统杂技功夫为表演方式,融合现代舞台设计,于2006年正式推出的新型态舞台杂技剧;该剧并无任何对白,仅借由舞台设计与杂技工夫,具体展现出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该剧多次赴欧美及世界各国演出,获得诸多艺文类别之奖项,2010年,首次于台湾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公演。
儿童故事
- 儿童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电子游戏
- 《QQ西游》
- 《大话西游》
- 《梦幻西游》
- 《大话西游外传》
- 《创世西游》
- 《西游释厄传》
- 《西游记MUD》
- 《无双OROCHI 蛇魔再临》
- 《无双OROCHI Z》
- 《卡布西游》
- 《光荣西游记》
- 《造梦西游4》
- 《英雄联盟》
- 《神话世纪 古典时代副神》
其他作品
参见
注释
- ^ 余国藩:《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页205-206。
- ^ 余国藩:《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页205。
- ^ 汪象旭撰《丘长春真君传》说“有《磻溪鸣道集》《西游记》行于世”,他的证据则来自陶宗仪在《辍耕录·丘真人》中说“以上见《磻溪集》、《鸣道集》、《西游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
- ^ 尤侗《西游真诠序》:“夫西游取经,如来教之也,而世传为丘长春之作。”刘廷玑《在园杂志》:“《西游》为证道之书,丘长春借说金丹奥旨,以心风意马为根本……”何廷椿《通易西游正旨序》:“惟元代丘祖所著《西游》,托幻相以阐精微,力排旁门极弊,诚修持之圭臬,后学之津梁也”。梁联第《栖云山悟元道人西游原旨叙》:“《西游》一书,为丘真君著作。”樊元礼《读西游原旨跋》:“考丘祖道成之后,著《西游记》一书。”含晶子《西游记评注自序》:“《西游记》一书,为长春真人所著。”另外,西游记中阐述了许多道家炼丹及五行生克的道理。其中,悟空表“金”,悟能表“水”,悟净表“土”。根据清朝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所著 《西游原旨》,若非对老庄、周易及炼丹之道有相当的修持,无法写出之中的内容的。丘处机为道教北宗代表人物,西游记应由其所著。
-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所言:“其中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寺,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同明制”。
- ^ 钱大昕《跋长春真人西游记》说:“《长春真人西游记》二传,其弟子李志常所述,于西域道里风俗,颇足资考证。而世鲜传本,余始于《道藏》抄得之。村俗小说有《唐三藏西游演义》,乃明人所作。萧山毛大可据《辍耕录》以为出丘处机之手,真郢书燕说矣。”
- ^ 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说,“观其中方言俚语,皆淮上之乡音街谈,巷弄市井妇孺皆解,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是出淮人之手无疑”。
- ^ 丁晏在《石亭纪事续编》中说:“《癸辛杂识》载龚圣予《水浒三十六赞并序》,阮庆山《淮故》称龚高士画宋江等三十六人像,吴承恩为之赞,大误。《赞》乃高士所自为也。承恩,明嘉靖时岁贡生,所著有《西游记》,载康熙旧志艺文目,钱竹汀《潜研堂集》谓《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别自为书,小说《西游演义》乃明人所作,而不知为吾乡吴承恩作也。”
- ^ 吴玉搢在他的《山阳志遗》中说过:“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之手无疑。”
- ^ 冒广生的《射阳先生文存跋》说:“其所著《西游记》平话,风靡一时,盖振奇之士也。”
- ^ 1907年微厂在上海《月月小说》第6号上发表《说小说》一文提出:“(《西游记》)本为吴承恩所撰,吴字汝忠,山阳人,嘉靖中岁贡,官长兴县丞,见丁俭卿《石亭记事》。”1922年林纾在《畏庐琐记》“小说杂考”一条中也说:“(《西游记》)山阳丁俭卿舍人晏,据淮安府康熙初旧志艺文志目,谓是其乡明嘉靖中岁贡官长兴县丞吴承恩所作。”
- ^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有“吴承恩《西游记》”
- ^ 章培恒认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史部地理类有“吴承恩 西游记”的记载,说明吴承恩西赴荆府,“写些游记,更完全是情理中事”(《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谢巍曾指出《千顷堂书目》著录分类“颇多错谬”,“将吴承恩作的小说《西游记》分入史部舆地类不足为奇”。(《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4期)
- ^ 汪浚《吴承恩与〈西游记〉》一文最先猜测“华阳洞天主人”是李春芳。郑振铎在《西游记的演化》一文推测华阳洞天主人是唐光禄。
- ^ 陈君谋《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
-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一段写道:“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启菩萨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即于睡中梦一大神长数丈,执戟麾曰:“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法师惊寤,进发行可十里,马忽异路,制之不回。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即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其至诚通神皆此类也。即就草池一日停息,后日盛水取草进发,更经两日方出流沙到伊吾矣,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序。”胡适认为这段描述开启了后人写《西游记》的兴趣,夏志清亦同意此说。详见〈四游记考证〉、《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 ^ 《中阿含经》(大正藏编号二六)卷三十〈降魔经〉第十五
-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吴承恩. 《西游记》. 北京市: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ISBN 9787020070282 (中文(中国大陆)?).
- ^ 余国藩:《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页206。
- ^ 余国藩:《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页210-211。
- ^ 袁世硕〈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曾指出:“有清一代道家垄断了《西游记》的评说。《西游证道书》首发其端,《西游真诠》大张其说,后出之评本均依从之,都是将《西游记》附会为隐喻道家的修炼之道的书,其目的就是借这部为人爱读的通俗小说,传布其教,招徕信徒,挽救道教日益衰落的历史命运。”
- ^ 柳存仁:《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和风堂文集》下
- ^ 余国藩:《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页207-208。
- ^ 李安纲:《苦海与极乐》
- ^ 郭健:〈《西游记》中“真经”的内丹学含义〉
- ^ 陈洪:〈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
-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 ^ 苏兴在〈《西游记》对明世宗的隐喻批判和嘲讽〉引《万历野获编》卷二一《 幸秘方见幸》所记考证:“世宗接待陶仲文虽然比玉帝接待太上老君,车迟国王,比丘国王对妖道要有些身份,但由于陶仲文献房中秘方和传授房中术之功,‘必于门庭握手方别’带点现代洋味的迎送方式,其谄媚道士的神情灼然可见。至此,明世宗已与玉帝、车迟国王、比丘国王难分彼此,融为一体了。明世宗信道的本质,包括《明史记事本末》在内的有关明代历史著述,多言之暗昧,只说他求神仙,希延年益寿等。读者往往误以为明世宗不理朝政,是为了专意清修而清心寡欲。孰知恰恰相反,不但不清心寡欲,反而是借方士献的房中秘方多迩女色,无节制的纵欲。所谓延年益寿仅是壮阳的代名词。”
参考书籍
- 余国藩著,李奭学译:《余国藩西游记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 余国藩著,李奭学译:《红楼梦、西游记及其他》(北京:三联书店,2006)。
- 孙立川:《西游记辨证》(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2000)。
- 中野美代子著,王秀文等译:《西游记的秘密》(北京:中华书局,2002)。
- 胡适,《西游记考证》,1923年
- 《〈西游记〉作者之谜》,《社会科学报》,1996.12.12
- 刘怀玉,《吴承恩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 刘毓忱,《论〈西游记〉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 蔡铁鹰,《〈西游记〉成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
- 曹仕邦:〈谈谈百回本《西游记》的故事背景与主要情节来源〉
- 曹仕邦:〈谈西游记中某些情节的来源〉。
- 刘琼云:〈搬演神圣:以玄奘取经行故事为中心〉。
- 刘琼云:〈圣教与戏言——论世本《 西游记》 中意义的游戏〉。
- 西游记宫 - 中国江苏省淮安楚州西游记研究会网站
- 西游记人物介绍
- 西游记MUD
- Journey to the West - 关于西游记的英文网站,有非常详细的人物分析,背后历史之类的资料。
- 大道西游记 - 展示《西游记》的内涵。
- 童恩正,西游新记
以上是关于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