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R语言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在R语言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日常学习或工作中经常会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某一事物进行预测,例如预测房价、身高、GDP、学生成绩等,发现这些被预测的变量都属于连续型变量。然而有些情况下,被预测变量可能是二元变量,即成功或失败、流失或不流失、涨或跌等,对于这类问题,线性回归将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就需要另一种回归方法进行预测,即Logistic回归。在实际应用中,Logistic模型主要有三大用途:
1)寻找危险因素,找到某些影响因变量的"坏因素",一般可以通过优势比发现危险因素;
2)用于预测,可以预测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大小;
3)用于判别,判断某个新样本所属的类别。
Logistic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回归模型,但这种模型又与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又有一定的区别:
1)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2)该模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3)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中需要假设独立同分布、方差齐性等,而Logistic回归模型不需要;
4)Logistic回归没有关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条件,可以是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和虚拟变量;
5)由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所以参数(偏回归系数)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
logistic回归模型概述
广义线性回归是探索“响应变量的期望”与“自变量”的关系,以实现对非线性关系的某种拟合。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连接函数”和一个“误差函数”,“响应变量的期望”经过连接函数作用后,与“自变量”存在线性关系。选取不同的“连接函数”与“误差函数”可以构造不同的广义回归模型。当误差函数取“二项分布”而连接函数取“logit函数”时,就是常见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0-1响应的问题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Logistic回归主要通过构造一个重要的指标:发生比来判定因变量的类别。在这里我们引入概率的概念,把事件发生定义为Y=1,事件未发生定义为Y=0,那么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事件未发生的概率为1-p,把p看成x的线性函数;
回归中,最常用的估计是最小二乘估计,因为使得p在[0,1]之间变换,最小二乘估计不太合适,有木有一种估计法能让p在趋近与0和1的时候变换缓慢一些(不敏感),这种变换是我们想要的,于是引入Logit变换,对p/(1-p)也就是发生与不发生的比值取对数,也称对数差异比。经过变换后,p对x就不是线性关系了。 参考技术A logistic回归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6�7其中P是响应变量取1的概率,在0-1变量的情形中,这个概率就等于响应变量的期望。
�6�7这个公式也可以写成:
�6�7可以看出,logistic回归是对0-1响应变量的期望做logit变换,然后与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参数估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显著性检验采用似然比检验。
�6�7建立模型并根据AIC准则选择模型后,可以对未知数据集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分类。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得到每一个样本的响应变量取1的概率,为了得到分类结果,需要设定一个阈值p0——当p大于p0时,认为该样本的响应变量为1,否则为0。阈值大小对模型的预测效果有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考虑。首先必须明确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
�6�7对于0-1变量的二分类问题,分类的最终结果可以用表格表示为:
�6�7其中,d是“实际为1而预测为1”的样本个数,c是“实际为1而预测为0”的样本个数,其余依此类推。
显然地,主对角线所占的比重越大,则预测效果越佳,这也是一个基本的评价指标——总体准确率(a+d)/(a+b+c+d)。�6�7
准确(分类)率=正确预测的正反例数/总数 Accuracy=(a+d)/(a+b+c+d)�6�7�6�7
误分类率=错误预测的正反例数/总数 Error rate=(b+c)/(a+b+c+d)=1-Accuracy
�6�7正例的覆盖率=正确预测到的正例数/实际正例总数�6�7
Recall(True Positive Rate,or Sensitivity)=d/(c+d)
正例的命中率=正确预测到的正例数/预测正例总数�6�7
Precision(Positive Predicted Value,PV+)=d/(b+d)
负例的命中率=正确预测到的负例个数/预测负例总数
Negative predicted value(PV-)=a/(a+c)
通常将上述矩阵称为“分类矩阵”。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关注响应变量取1的情形,将其称为Positive(正例),而将响应变量取0的情形称为Negative(负例)。常见的例子包括生物实验的响应、营销推广的响应以及信用评分中的违约等等。针对不同的问题与目的,我们通常采用ROC曲线与lift曲线作为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指标。
�6�71)ROC曲线
设置了两个相应的指标:TPR与FPR。
TPR:True Positive Rate(正例覆盖率),将实际的1正确地预测为1的概率,d/(c+d)。
FPR:False Positive Rate,将实际的0错误地预测为1的概率,b/(a+b)。
TPR也称为Sensitivity(即生物统计学中的敏感度),也可以称为“正例的覆盖率”——将实际为1的样本数找出来的概率。覆盖率是重要的指标,例如若分类的目标是找出潜在的劣质客户(响应变量取值为1),则覆盖率越大表示越多的劣质客户被找出。
类似地,1-FPR其实就是“负例的覆盖率”,也就是把负例正确地识别为负例的概率。
�6�7TPR与FPR相互影响,而我们希望能够使TPR尽量地大,而FPR尽量地小。影响TPR与FPR的重要因素就是上文提到的“阈值”。当阈值为0时,所有的样本都被预测为正例,因此TPR=1,而FPR=1。此时的FPR过大,无法实现分类的效果。随着阈值逐渐增大,被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逐渐减少,TPR和FPR各自减小,当阈值增大至1时,没有样本被预测为正例,此时TPR=0,FPR=0。
由上述变化过程可以看出,TPR与FPR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是非线性的),即,为了提升TPR(通过降低阈值),意味着FPR也将得到提升,两者之间存在类似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希望能够在牺牲较少FPR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TPR,由此画出了ROC曲线。
ROC曲线的全称为“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其基本形式为:
ROC曲线
�6�7当预测效果较好时,ROC曲线凸向左上角的顶点。平移图中对角线,与ROC曲线相切,可以得到TPR较大而FPR较小的点。模型效果越好,则ROC曲线越远离对角线,极端的情形是ROC曲线经过(0,1)点,即将正例全部预测为正例而将负例全部预测为负例。ROC曲线下的面积可以定量地评价模型的效果,记作AUC,AUC越大则模型效果越好。
当我们分类的目标是将正例识别出来时(例如识别有违约倾向的信用卡客户),我们关注TPR,此时ROC曲线是评价模型效果的准绳。
�6�72)lift曲线
在营销推广活动中,我们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尽可能多地找出那些潜在客户,而是提高客户的响应率。客户响应率是影响投入产出比的重要因素。此时,我们关注的不再是TPR(覆盖率),而是另一个指标:命中率。
回顾前面介绍的分类矩阵,正例的命中率是指预测为正例的样本中的真实正例的比例,即d/(b+d),一般记作PV。
在不使用模型的情况下,我们用先验概率估计正例的比例,即(c+d)/(a+b+c+d),可以记为k。
定义提升值lift=PV/k。
lift揭示了logistic模型的效果。例如,若经验告诉我们10000个消费者中有1000个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则我们向这10000个消费者发放传单的效率是10%(即客户的响应率是10%),k=(c+d)/(a+b+c+d)=10%。通过对这10000个消费者进行研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类,我们得到有可能比较积极的1000个消费者,b+d=1000。如果此时这1000个消费者中有300个是我们的潜在客户,d=300,则命中率PV为30%。此时,我们的提升值lift=30%/10%=3,客户的响应率提升至原先的三倍,提高了投入产出比。
为了画lift图,需要定义一个新的概念depth深度,这是预测为正例的比例,(b+d)/(a+b+c+d)。
与ROC曲线中的TPR和FPR相同,lift和depth也都受到阈值的影响。
当阈值为0时,所有的样本都被预测为正例,因此depth=1,而PV=d/(b+d)=(0+d)/(0+b+0+d)=k,于是lift=1,模型未起提升作用。随着阈值逐渐增大,被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逐渐减少,depth减小,而较少的预测正例样本中的真实正例比例逐渐增大。当阈值增大至1时,没有样本被预测为正例,此时depth=0,而lift=0/0。
由此可见,lift与depth存在相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出lift图:
lift 曲线
�6�7 与ROC曲线不同,lift曲线凸向(0,1)点。我们希望在尽量大的depth下得到尽量大的lift(当然要大于1),也就是说这条曲线的右半部分应该尽量陡峭。
至此,我们对ROC曲线和lift曲线进行了描述。这两个指标都能够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只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问题:
如果是类似信用评分的问题,希望能够尽可能完全地识别出那些有违约风险的客户(不使一人漏网),我们需要考虑尽量增大TPR(覆盖率),同时减小FPR(减少误杀),因此选择ROC曲线及相应的AUC作为指标;
如果是做类似数据库精确营销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对全体消费者的分类而得到具有较高响应率的客户群,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我们需要考虑尽量提高lift(提升度),同时depth不能太小(如果只给一个消费者发放传单,虽然响应率较大,却无法得到足够多的响应),因此选择lift曲线作为指标。
R语言广义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案例代码
R语言广义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案例代码
在实际应用中,Logistic模型主要有三大用途:
1)寻找危险因素,找到某些影响因变量的"坏因素",一般可以通过优势比发现危险因素;
2)用于预测,可以预测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大小;
3)用于判别,判断某个新样本所属的类别。
Logistic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回归模型,但这种模型又与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又有一定的区别:
1)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2)该模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3)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中需要假设独立同分布、方差齐性等,而Logistic回归模型不需要;
4)Logistic回归没有关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条件,可以是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和虚拟变量;
5)由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所以参数(偏回归系数)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
logistic回归模型概
以上是关于如何在R语言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