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模拟提高服务器的cpu使用率,提高机器负载?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模拟提高服务器的cpu使用率,提高机器负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robertsong2004/article/details/36879233

当前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测试同事反馈进入某个服务的交互界面很慢,这个情况偶尔会出现。
我猜测可能是服务器的负载较高导致的,但是由于测试反馈的不及时,出现这个现象时我没能看到机器的负载情况,所以目前也只是猜测这个原因而已,具体的我需要尝试复现一下,即提高机器的负载,然后再打开该服务的交互界面看会不会出现慢的情况,看在机器负载高的情况下这种慢的现象是不是必现的。

可以使用如下脚本来提高服务器的cpu使用率,提高机器负载:
编写一个脚本testLoad.sh:
vim testLoad.sh

性能测试基础

性能测试相关术语:
负载:模拟业务操作对服务器造成压力的过程
性能测试:模拟用户负载来测试系统在实际负载的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负载测试:不断加大负载,来测试满足性能指标情况下的最大用户数
配置测试:为了合理的调配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通过测试手段来获取、验证、调整配置信息的一个过程。
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极限状态下长时间运行是否稳定,包括TPS、RT、CPU、Mem等
稳定性测试:在一定环境下,长时间运行一定负载,确定系统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是否能够运行稳定
TPS:每秒完成的事物数,通常每秒成功的事物数
RT/ART: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指一个事物花费多长时间完成
PV:每秒用户访问页面数,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用户访问页面
并发:1)广义:多个用户同时对系统发送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多用于混合场景)
2)狭义:所以用户在同一时间对系统做同一操作(多用于性能、负载、压力、稳定性测试等)
 
思考时间: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的停顿间隔时间
标准差:标准差越大,表示系统越不稳定,反之标准差越小,代表系统波动越小,系统越稳定
——————————————————————————————————————
性能测试常用通过标准
类别
判断维度
不通过
通过
备注
 
 
 
 
 
通过互联网服务端性能
超时概率
大于0.5
小于0.5
没有绝对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需求判定
错误概率
大于0.5
小于0.5
 
 
 
网页响应时间一般
遵从1—35原则
TPS
小于期望峰值
大于期望峰值
CPU利用率
大于75%
小于75%
响应时间
大于期望时间
小于期望时间
Load
平均每核cpuload大于1
平均每核cpuload小于1
JVM内存使用率
大于80%
小于80%
Full GC频率
平均小于半小时1
平均大于半小时一次
前端页面性能
YSlow判定
YSlow判定C级以下
YSlow判定CC以上
 

以上是关于如何模拟提高服务器的cpu使用率,提高机器负载?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性能测试基础

在iOS模拟器上运行React Native应用程序时,诊断过程的CPU负载很高

MongoDB 分片

系统负载高,如何排查?

php空间如何安装zend

一篇有趣的负载均衡算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