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AI算法第三篇-Alpha Beta剪枝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子棋AI算法第三篇-Alpha Beta剪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剪枝是必须的
上一篇讲了极大极小值搜索,其实单纯的极大极小值搜索算法并没有实际意义。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平均一步考虑 50 种可能性的话,思考到第四层,那么搜索的节点数就是 50^4 = 6250000
,在我的酷睿I7的电脑上一秒钟能计算的节点不超过 5W 个,那么 625W 个节点需要的时间在 100 秒以上。电脑一步思考 100秒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实际上最好一步能控制在 5 秒 以内。
顺便说一下层数的问题,首先思考层数必须是偶数。因为奇数节点是AI,偶数节点是玩家,如果AI下一个子不考虑玩家防守一下,那么这个估分明显是有问题的。
然后,至少需要进行4层思考,如果连4四层都考虑不到,那就是只看眼前利益,那么棋力会非常非常弱。 如果能进行6层思考基本可以达到随便赢普通玩家的水平了(普通玩家是指没有专门研究过五子棋的玩家,棋力大约是4层的水平)。
Alpha Beta 剪枝原理
Alpha Beta 剪枝算法的基本依据是:棋手不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依据这个前提,如果一个节点明显是不利于自己的节点,那么就可以直接剪掉这个节点。
前面讲到过,AI会在MAX层选择最大节点,而玩家会在MIN层选择最小节点。那么如下两种情况就是分别对双方不利的选择:
在MAX层,假设当前层已经搜索到一个最大值 X, 如果发现下一个节点的下一层(也就是MIN层)会产生一个比X还小的值,那么就直接剪掉此节点。
解释一下,也就是在MAX层的时候会把当前层已经搜索到的最大值X存起来,如果下一个节点的下一层会产生一个比X还小的值Y,那么之前说过玩家总是会选择最小值的。也就是说这个节点玩家的分数不会超过Y,那么这个节点显然没有必要进行计算了。
通俗点来讲就是,AI发现这一步是对玩家更有利的,那么当然不会走这一步。
在MAX层,假设当前层已经搜索到一个最大值 X, 如果发现下一个节点的下一层(也就是MIN层)会产生一个比X还小的值,那么就直接剪掉此节点。
这个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玩家走了一步棋发现其实对AI更有利,玩家必定不会走这一步。
下面图解说明,懒得画图,直接用wiki上的图:
如上图所示,在第二层,也就是MIN层,当计算到第三个节点的时候,已知前面有一个3和一个6,也就是最小值为3。 在计算第三个节点的时候,发现它的第一个孩子的结果是5,因为它的孩子是MAX节点,而MAX节点是会选择最大值的,那么此节点的值不会比5小,因此此节点的后序孩子就没有必要计算了,因为这个节点不可能小于5,而同一层已经有一个值为3的节点了。
其实这个图里面第三层分数为7的节点也是不需要计算的。
这是 MAX 节点的剪枝,MIN节点的剪枝也是同样的道理,就不再讲了。 Alpha Beta 剪枝的 Alpha 和 Beta 分别指的是MAX 和 MIN节点。
代码实现
虽然原理说了很多,但是其实代码的实现特别简单。
对max和min函数都增加一个 alpha
和 beta
参数。在 max
函数中如果发现一个子节点的值大于 alpha
,则不再计算后序节点,此为 Alpha
剪枝。在min
函数中如果发现一个子节点的值小于 beta
,则不再计算后序节点,此为 Beta剪枝。
代码实现如下:
1 var min = function(board, deep, alpha, beta) { 2 var v = evaluate(board); 3 total ++; 4 if(deep <= 0 || win(board)) { 5 return v; 6 } 7 8 var best = MAX; 9 var points = gen(board, deep); 10 11 for(var i=0;i<points.length;i++) { 12 var p = points[i]; 13 board[p[0]][p[1]] = R.hum; 14 var v = max(board, deep-1, best < alpha ? best : alpha, beta); 15 board[p[0]][p[1]] = R.empty; 16 if(v < best ) { 17 best = v; 18 } 19 if(v < beta) { //AB剪枝 20 ABcut ++; 21 break; 22 } 23 } 24 return best ; 25 } 26 27 28 var max = function(board, deep, alpha, beta) { 29 var v = evaluate(board); 30 total ++; 31 if(deep <= 0 || win(board)) { 32 return v; 33 } 34 35 var best = MIN; 36 var points = gen(board, deep); 37 38 for(var i=0;i<points.length;i++) { 39 var p = points[i]; 40 board[p[0]][p[1]] = R.com; 41 var v = min(board, deep-1, alpha, best > beta ? best : beta); 42 board[p[0]][p[1]] = R.empty; 43 if(v > best) { 44 best = v; 45 } 46 if(v > alpha) { //AB 剪枝 47 ABcut ++; 48 break; 49 } 50 } 51 return best; 52 }
按照wiki上的说法,优化效果应该达到 1/2
次方,也就是能优化到 50^2 = 2500
左右,实际我测试的时候并没有这么理想。不过节点数也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平均大约每一步计算 50W 个节点,需要时间在10秒左右。相比之前的600W节点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
不过即使经过了Alpha Beta 剪枝,思考层数也只能达到四层,也就是一个不怎么会玩五子棋的普通玩家的水平。而且每增加一层,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说计算的节点数量是指数级增加的。所以目前的代码想计算到第六层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指数函数 M^N
,其中底数M是每一层节点的子节点数,N
是思考的层数。我们的剪枝算法能剪掉很多不用的分支,相当于减少了 N
,那么下一步我们需要减少 M
,如果能把 M
减少一半,那么四层平均思考的时间能降低到 0.5^4 = 0.06
倍,也就是能从10秒降低到1秒以内。
而这个M是怎么来的? 其实 M
就是函数 gen
返回的那些可选的空位。其实gen函数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这个优化后的gen函数其实就是启发式搜索函数。
以上是关于五子棋AI算法第三篇-Alpha Beta剪枝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如何在使用 minimax 算法实现 2048 AI 代理中应用 alpha-beta 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