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责任链模式是将请求的处理对象像一条链条组合起来,形成对象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请求并不需要知道处理对象是哪一个,实现了请求和处理对象的解耦。

首先先看使用责任链经典的三个地方
1.servlet中的Filter

FilterChain执行第一个filter时,执行filter.doFilter方法时会把下一个filter通过参数传递形式传入。如何维护filter链式关系,可以通过一个集合或者数组。比如说ApplicationFilterChain就维护了一个List<FilterConfig>数组,每次调用可以外部控制条用或者通过参数传递形式。

2.dubbo中的Filter(ProtocolFilterWrapper)

原理就是新建一个invoker包装Filter,Filter.invoke方法会传入前一个invoker,循环调用就会形成一个调用链条。新建的invoker担任的角色就是包装filter,并且设置包装filter后置处理器。实际初始invoker就是执行终点。

3.mybatis中的interceptor

mybatis通过动态代理来实现责任链模式。Mybatis支持对Executor、StatementHandler、PameterHandler和ResultSetHandler 接口进行拦截,也就是说会对这4种对象进行代理。mybatis会生成被拦截接口对象的动态代理类,动态代理类相当于是被拦截对象和拦截器的包装类,动态代理类有个target属性保存被拦截对象,执行时先执行拦截器方法,执行成功调用被拦截对象。动态代理类还可以被拦截再次生成新的动态代理类,每次生成新的都会保存上一个动态代理类,从而实现链式调用。

mybatis的分页就是通过拦截器的形式实现的。

拦截器比较重要的两个方法plugin、intercept。
plugin是对哪些情况进行拦截,拦截时会生成被拦截对象的动态代理类,intercept是实际拦截执行的操作,这个方法会最终调用invocation.proceed执行操作。
构成链式调用的关键是 Plugin interceptor.intercept(new Invocation(target, method, args)); 动态代理类会将被代理对象传入拦截器方法,实际调用就是被拦截对象,当多次包装时,被代理对象仍然是个代理类,就构成了链式调用。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实现责任链模式关键在于两个角色抽象处理类和具体处理类,类图如下

下面以一个审批金额例子来简单说明这个模式的应用
员工审批金额不能超过500,领导审批金额不能超过1000,经理审批金额不能超过10000。
抽象员工处理类

职员处理类

领导具体处理类

经理具体处理类

Client类 设置具体处理类的后继关系

目前自己还没有动手实现责任链场景,等以后遇到这边继续更新

以上是关于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详解和应用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5 行为型模式之- 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