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配置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rsync配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sync
服务端:10.1.16.173
客户端:10.1.16.174
一.rsync客户端服务端配置
1.安装并启动服务
# yum install -y rsync
# yum install -y xinetd #启动脚本包
编辑/etc/xinetd.d/rsync文件,将 其中的disable=yes改为disable=no,并 重启 xinetd
服务,如下:
# /etc/init.d/xinetd start
2.创建配置文件
默认安装好rsync 程序后,并不会自动创建rsync 的主配置文件,需要手工来创
建,其主配置文件为“/etc/rsyncd.conf”,创建该文件并插入如下内容:
path后一定是路径,不能是文件,如path=/var/log。
3.创建密码文件
采用这种方式不能使用系统用户对客户端进行认证,所以需要创建一个密码文
件,其格式为“username:password”,用户名可以和密码可以随便定义,最好不
要和系统帐户一致,同时要把创建的密码文件权限设置为600,这在前面的模块
参数做了详细介绍。只有在rsyncd.conf文件中定义了auth users 此文件才生效。
# /etc/rsyncd.passwd
#chmod 600 /etc/rsyncd.passwd
4.备份
将服务端/www目录下的文件备份到当前目录(/www下有文件test2)
--bwlimit=60 (60k bytes/s)流量控制
-c,--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
-a,--archive 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
注意:--delete指删除客户端上有的服务器端上没有的文件,www为rsyncd.conf文件中配置的模块名称。以下为客户端操作
客户端查看当前目录下有文件test2
使用用户同步数据,此用户是在/etc/rsyncd.conf中指定的auth users,并且密码文件权限为600
在客户端的/mnt中可以看到服务端www模块路径对应下的文件
二.rsync命令使用,与scp类似
-a archive,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等于rlptgoD
-v verbose,详细模式输出
-z compress,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
-p perms,保持文件权限
-o owner,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group,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devices,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times,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W wholefile,拷贝文件,不进行增量检测
--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 的文件,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
--delete 删除那些DST 中SRC 没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
--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
1.拷贝本地文件,将目录/mnt拷贝到/www下
2.拷贝本地文件到远程主机,将本地/mnt目录拷贝到174下的/root
3.拷贝远程主机文件到本地,将174下的/root/file文件拷贝到当前目录下
4.列出远程主机的文件列表,只能查看rsyncd.conf文件中的模块下定义的路径下的文件,列出173的/www下的文件,在174上操作
173查看有文件如下
本文出自 “真水无香”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hengyanli.blog.51cto.com/11399167/1846713
以上是关于rsync配置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Service系统服务:rsync基本用法rsync+SSH同步配置rsync服务端访问rsync共享资源使用inotifywait工具配置Web镜像同步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