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场游戏——灵魂如何才不迷失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就是一场游戏——灵魂如何才不迷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就是一场游戏——灵魂如何才不迷失》
前 言
还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除了科学。 科学改变了人类的认知。在科学出现之前,人们普遍相信神灵的存在,认为是神灵在主宰着世界。但科学引发了人们观念的大转变,无神论、唯物论、进化论成为了人们世界观中的主流思想。 科学改变了人类的能力。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类变得空前强大,成功地占领了这个星球。自然界那些我们曾经的天敌,老虎、狮子、猎豹、豺狼,此时不是在野外狭窄的生存空间中苟延残喘,就是老老实实在动物园的笼子里晒太阳。人类战胜了天敌,战胜了饥饿,战胜了疾病,几乎已经解决了所有的生存问题。 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温饱对于多数人来说早已不再是个问题,人们用上了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添置了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人们在攀比谁的房子更气派,谁的车子更拉风,那些物资贫乏的日子里缺衣少食的记忆,早已被人们淡忘。 科学在造福人类吗?这一点似乎无庸置疑。作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我们早已离不开科技,离不开它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就不能看电视,不能用电脑,不能吹空调,就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就没有自来水,没有液化气,就不会有交通工具运来食物,我们就会没办法生活下去。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现在已经一刻也离不开它了。这从一个角度看固然说明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认为:科学其实已经成功地绑架了人类? 除了给人类带来福利,科学还带来了些什么?如果往更深一层去想,会发现要评价科学的作用,还真不能一概而论,想要下一个结论并不是那么简单。科学给了人类力量,却没能带给人类安全;科学给了人类物质,却没能带给人类幸福;科学给人类指出了一个前行的方向,却没能带给人类希望。 农业技术暂时解决了粮食问题,却造成了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却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科技进步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却造成了大量的物种灭绝;能源的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却造成了资源的日益枯竭。科学带来了核弹危机、气候变化、生态灾难,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毁灭的阴影却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近,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吗? 更糟糕的是,科学对于物质世界的过分关注,挤压了人类的精神空间。科学的思想自称是在追求真理,但人们却没能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反而不可扼制地在滑向空虚和颓废。 无神论的流行让人们丧失了信仰,失去了敬畏。人类不再敬畏神灵,因为科学家们说它不存在;人类不再敬畏自然,因为科学家们说掌控世界的自然法则是没有意识的,它不会知道你在干什么坏事。于是人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了,再不必担心恶事做多了会遭到天谴。 唯物论的泛滥助长了物质至上的思潮。唯物论说世间没有灵魂,人类的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按照这一说法,物质是唯一真实的,而精神却是虚幻的。这样人们的精神就失去了寄托,再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就毫无意义了,寻求物质上的享受就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进化论的传播让人们盲目地迷信弱肉强食。达尔文说生物进化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这意味着越强大的生物才越有生存机会。从这一点出发,崇尚丛林法则,不择手段地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似乎就成了人们理所当然的唯一选择了。进化论还让人们忘记了什么叫感恩。这种理论说人类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自然演变而来的,既然如此,人们也就无需再向谁感恩了。 在这个科学流行的年代,金钱成为了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成功的人生就是要赚到钱。为了赚钱人们可以将灵魂贱卖,有人把三聚氰氨掺入孩子的奶粉,有人用皮鞋制造毒胶囊,有人拿地沟油来炒菜,有人将甲醛作为白菜的保鲜剂。人们心中除了钱之外,再装不下其它更多东西。很多人在致力于追求物质带来的感官刺激,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精神荒芜,道德沦丧。 用来造福人类的科学,竟导致了如此之多的麻烦。所以不管它能带来的眼前利益有多大的诱惑,我们都不能再天真地以为天上会掉下馅饼来,人类可以只享受科学的好处,而不必面对随之而来的后遗症。现在我们已经无可回避地需要认真思索以下这些问题: 科学它究竟会是人类的福音,还是会成为人类的噩梦? 精神究竟是不是物质的附庸?人类要怎样才能找回那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 人类社会究竟要走向何方?人类的前途和希望在哪里? 所有的一切,请听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第一册 世界起源
妈妈, 我觉得生命就像一场游戏, 人死了, 你的游戏就结束了。
一天,在小区里偶然听到一个大约8、9岁的男孩,跟他妈妈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当时感到很震惊,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在思考生命的真相,对于世界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真让我们这些整天沉迷于物欲之中,无暇思考宇宙人生的成年人感到汗颜啊。 相信在许多人儿时的心灵中,都曾经萌生过对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幻想。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在夏日的夜晚,坐在屋前晒谷坪里乘凉,看着那繁星点缀着夜空,银河像一条缥缈的轻纱浮现于苍穹之上,心中充满这样的疑惑:天上到底有些什么? 在同样的夜色下,仰望星空,古往今来不知曾有多少的诗人哲人,在感叹着天地的广袤与生命的卑微,感伤着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绵长,心中思索着那个亘古的疑问: 天地因何存在?人类从哪里来?
第一章 免费的午餐
我们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它从何而来? 相信很多人对这种哲学问题不感兴趣。也许他们会认为,只有哲学家才会关心这些东西,我们都只是一些普通人而已,它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你可能不关心哲学,但你不可能不关心社会,不关心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吧?对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你的心中一定充满着疑惑,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在现实中,面对一些小小的社会问题,人们一旦讨论起来往往就会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对于这个稀奇古怪的大千世界,你难道不想看穿它浮华的表象,洞察其背后的真相吗?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事情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就分不清楚究竟谁对谁错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想弄清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成因和是非对错,都必须从它最初的源头开始说起。但我们并不知道世界是怎么来的,世界它究竟是怎么样的,所以只能就事论事,这样一旦人们的意见出现分歧,难免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最后往往是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所以,真正要把世间万象解说清楚,就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讲起。这一系列书中将要展现的是一个涵盖宇宙、社会、人生的完整思考,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不过这还得从以下问题入手:世界是怎么诞生的?它究竟是怎样的?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许多分歧。观念上的差异有时候问题很严重,这些分歧小则能引起争论,大则会引发摩擦,人们甚至为此大打出手,酿成流血冲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们的分歧主要有哪些。 第一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虚幻的,还是实在的? 佛教中有个故事。两个和尚看见一阵风吹动了高高挂起的幡,于是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在动,是幡在动!”六祖慧能听到了,走上前去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的心在动!”这个故事生动地表达了一种观点:眼前的一切并不真实,世界只是你心中的影像而已。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经中的“色”指的不是女色,而是你眼中看到的世间万象。“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只不过是一些表象,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佛教中有“四大皆空”的说法,那是因为古印度人相信,“地、水、火、风”是组成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佛教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虚幻的,所以叫“四大皆空”。 17世纪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儿也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它只是我们心中的幻影。但他又认为,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如果连你都不存在的话,那么你怎么还会懂得去思考、去怀疑呢?所以他说了一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 对没有研究过哲学或者佛学的人来说,要理解上述说法的意思,恐怕都有点费劲,更别说赞同了。多数人会想,眼前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怎么能说它是虚幻的呢?这些否定世界实在性的观点,通常被人们归类到“唯心主义”中去。相对应的,在认为世界是实在的观点中,最典型的是“唯物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真实存在。 唯物论的思想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古希腊许多的哲学家也有原始的唯物论思想,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整个世界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到了近代,唯物论曾一度成为最主流的世界观。1620年,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质量”的概念,用它来衡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中证明,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反应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此“质量守恒定律”开始流行,它认为世间万物的总质量是恒定的,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由此人们想,既然物质的总量是恒定的,永远不会少掉,那么它就应该永远存在,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又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有了这一定律的支持,唯物论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直到19世纪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唯物论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是它的重要基石“质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人们发现,这个定律虽然适用于化学反应,但并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物体的质量不是恒定的,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明显增加。在粒子加速器中,电子和质子在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时,其质量甚至会增加几十倍。 这还不算什么,速度增加时质量跟着增加,不过是现有的物质增加了质量而已,并没有变出新的东西来。更让人吃惊的是,事实证明我们真的可以变出东西来,在实验室让2个质子以极快的速度相互碰撞,得到的不是一堆碎片,而是3个质子、1个反中子和若干个π介子,这些粒子的总质量会大于碰撞前质子的质量。就像魔术师把2个苹果放进空空的箱子里,用力摇晃了一阵之后打开箱盖,从里面拿出3个苹果、1个香蕉,还有一堆樱桃——东西确实变多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对此可以做出解释,它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原来看得见的物质,和看不见的能量竟然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形态。简单地说,能量是无形的物质,而物质是浓缩的能量。就像冰是固态的水,而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它们形态迥异,但本质上完全一样,都是水。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粒子都有质量,比如说“光子”就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所以光只能在运动中存在,一旦它停止下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从质量的定义来看是不可思议的。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从逻辑上看,没有质量就意味着没有物质。世间怎么可能会存在没有静质量的粒子呢? 在此之前,人们很清楚物质指的是什么——它是实在之物,可以用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它的多少。但现在对于什么是物质,变得难以确定了。在科学上,物质的定义成了一本糊涂账,除了原先的实体性物质,又多了能量性的场物质,有人还把意识产生的东西,也纳入物质的范畴,叫做“抽象物质”。近年来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更是雪上加霜,把局面搅得更加混乱。 我们知道,能量不是实体性的东西,它是无形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可以把它仅仅当成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不是实在之物。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它竟然和实体性的物质是一回事,这就不能不让人连带着对物质的实在性都表示怀疑了。 在哲学上,后来物质的概念被定义成了“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假如这种说法可以成立,那么时间、空间、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历史事件,这些都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就都成为物质了。这样一来,“物质”这个概念,和“存在”这个名词之间还有什么区别?物质还有自己的内涵吗?这样的概念还有意义吗? 连物质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我们还凭什么认定世界是唯物的? 直观感觉让我们相信世界是实在的,唯物论曾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但现在唯物论自己都出了大问题,所以世界到底是虚幻还是实在的,还真说不定呢! 第二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永恒的,还是暂时的? 佛教的世界观很奇特,它认为并不仅仅只有我们这一个世界,而是有很多的世界,这些世界都有生有灭,只是暂时的存在。每个世界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也叫做四个“中劫”,四个“中劫”合起来是一个“大劫”,就是它们一生一灭的完整过程。 唯物论者倾向于相信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这种理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它没办法合理地解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它自己从何而来。所以唯物论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中,这样就不需要回答物质如何起源的问题了。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个更符合事实呢?从现在人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其世界观相比流行于19世纪的唯物论来说,似乎要更高明一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先来看看这种理论是怎么发现的。 1666年,牛顿发现白光在通过三角形棱镜时,能分解成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这叫“光谱”。后来人们将望远镜聚焦在一个单独的恒星或星系上,观察从那里射来的光线的光谱。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分析这些光谱,可以确定这些星体相对于我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是在朝着我们而来,还是在离我们而去。假如它们在离去,那么我们接收到的光,波长将较长,光谱会向红端移动,这叫“红移”;反之则会向蓝端移动,叫“蓝移”。 20世纪20年代,当人们利用这一原理来观察那些遥远星系时,原本预料会发现同样多的红移和蓝移光谱,因为那时以为星系是随机运动的。然而事实出人意料,星系几乎都表现出红移来,它们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离得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人们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宇宙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正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这一想法颠覆了之前对于宇宙的认识,人们以前或者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或者虽然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它还会膨胀。 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时,人们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如果宇宙一直都处在膨胀之中,那么把这个过程倒过来看,岂不是说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的吗?这一想法直接导致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诞生。 大爆炸理论认为,很久以前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之后它始终保持着膨胀的趋势,就像一个从那时一直被吹到现在的气球。这一理论令人匪夷所思,当时没什么人相信,包括爱因斯坦,然而科学家们拿出了有力的证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宇宙诞生时大爆炸的余波,至今应仍在宇宙中回荡。结果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偶然中发现了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个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大爆炸理论,宇宙学家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逐渐接受了这个奇怪的观点。这一理论表明,宇宙大约诞生于137亿年前,世界有起始,极可能也有终结,并不是永恒的存在。不可思议的是,佛陀似乎早已清楚了这一点。 第三个大的分歧是:世界的生成需要原材料吗?还是完全在虚无中诞生的?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原”的意思是“最初的来源”,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最基础的原材料”。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不管制造什么东西,都需要有原材料。生产面包要有面粉做原材料,生产水泥要有石灰石做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就不可能造出东西来。这种观念在我们的脑子里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连孙悟空要变出一群猴子,也要先拨根毫毛来做原材料。正是从这一逻辑出发,唯物论认为世界的生成也照样需要原材料,而物质就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材料。 2500多年前,老子却在《道德经》中发表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世界的诞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不需要任何的原材料。书中这样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呢?我们还是从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来寻找答案。 大爆炸理论最初认为,大爆炸始于“奇点”,它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认为,在奇点处是有物质的,只不过是被无限地压缩了,所以它并没有脱出唯物论“物质本原说”的范畴。 后来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世界完全是在虚无中诞生的。包括时间、空间、物质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从大爆炸开始的,在大爆炸之前,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世界的生成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不需要物质作为原材料,也不可能用物质来做原材料,因为在世界生成之前,物质根本就不存在。提出了“暴涨理论”的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斯这样说:“宇宙就是一份免费的午餐”。 唯物论又一次输给了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哲学。 唯物论的失败其实并非坏事。因为它至少应该对现代社会“物质至上”思潮的流行,承担部分责任。它宣扬说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附属品,这样人们似乎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追求物质享受了,因为物质才是最实在的。为了物质生活,干点坏事也不算什么,不必有精神上的负担,反正离开了物质,精神就不存在了。 时至今日,大爆炸理论已经成为了多数宇宙学家们的共识。它解决了以上三个分歧中的两个,使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却引起了人们心中更多的疑惑:宇宙为什么能从虚无中诞生?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在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是137亿年前诞生的,那么在宇宙出现之前,又有些什么? 大爆炸理论自己无法解释这些问题。严格地说,这些根本就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事情,所以你不可能找到直接的证据对它们进行解答。不过在古老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启迪之下,从现代科学中的疑点出发,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问题的答案。 想知道为什么吗?住下看,你就会明白这一切。
第二章 宗教与科学
前面提到的三个分歧,更多的是属于纯粹的哲学问题,因而感兴趣的人不会太多。接下来看看第四个大的分歧:世界是被创造、被控制着的,还是自然生成、不受控制的?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每个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和命运,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宗教和科学这人类历史上两大思想体系的分水岭。总体上来说,宗教坚持的是“神创论”,认为有神存在,世界是神创造的,由神在控制着;而科学支持的是“演化论”,认为没有神,世界是自然生成的,并没有谁在控制着世界,世界是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地演化着。 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宗教中没有创世的说法,也不存在神灵,比如佛教。在佛经中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创世这回事,在原始的佛教中,佛也不是神灵,而是“觉悟的人”。当然传入中国后,佛的身份在慢慢转变,《西游记》中佛祖甚至成为了神通最大的神灵。 在宗教与科学两者之间,目前在思想界占据上风的是科学。美国的宪法禁止公立学校向学生教授“神创论”,我国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学校的教育都是在弘扬科学观念,批判宗教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现代人还是支持无神论,相信世界是自然生成的。 两种观点到底谁更正确?这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按照通常的说法,宗教是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自从人类懂得思考以来,就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对感官刺激做出反应,而试图主动去理解这个世界。原始人在天灾和疾病面前毫无抗拒之力,因而对自然心存敬畏,在无法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的情况下,只能把一切都归结于超自然的神灵,认为好日子是神灵的恩赐,而灾难是惹火了神灵降下的惩罚。当然,再往后看你就会知道,这种说法的正确性还是有待商榷的,至少它说的并不全面。 后来人们进一步放飞思绪,开始探究世界的成因,创世神话在各民族流传起来。在古希腊神话中,世界开始于“凯奥斯”,这是一种混沌状态,虚空中产生了大地之神盖娅、黑暗之神厄勒布等原始神,在一大群神灵诞生的同时,世界创生了。《圣经》中的创世神是耶和华,他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神灵信仰主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教会不仅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还一度掌握了国家,神权由此达到了顶峰,但随后开始走下坡路。 宗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往往声称自己的教义是神谕,因而是绝对正确的,容不得丝毫的怀疑和更改。这很要命,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传教者基于见识水平所限,对于世界的描述很难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原先的教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后来看就显得十分可笑。历时越久,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越深入,对于宗教的怀疑就越深。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哲学家色诺芬尼就开始质疑神灵的真实性。他指出神完全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所以埃塞俄比亚的神是扁鼻子的黑人,而色雷斯的神却红头发蓝眼睛。后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一大批的神学家,曾尝试完善基督教的教义,希望让它能在理性方面站得住脚,但他们的努力在科学新发现面前付之东流。哥白尼的日心说让人们对教会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怀疑,而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打破了基督教“上帝造人”的说法,这对于信仰上帝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基督教坚持的“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这里头隐含着这样的一个推断:世界是一次成型的,所有东西都是在创世的时候就出现了,教会原先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而人们从进化论出发,发现新物种是世界诞生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逐渐产生的,后来又发现行星、恒星、星系也都是如此,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逐渐演化而来的,而不是神灵一步到位创造出来的。从此“演化”的观念推翻了“创造”的观念,进化论取代了创世论,神灵的光环日渐衰退,科学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专家代替主教掌握了世界的解释权。科学相信,是自然规律而不是神灵在主宰着这个世界,而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是分门别类地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在宇宙演变过程中存在的这种规律性。 后来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进一步摧毁了人们的宗教信念,宗教势力的思想阵地日渐萎缩,只能困守一隅,毫无反击之力。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科学虽然占尽了优势,却始终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不能彻底终结人们的宗教信仰。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其实自身也有缺陷,里头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并不能完全取代宗教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 爱因斯坦在谈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时,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脚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盲目的。”他说的很到位,虽然如果能把后半句中的“宗教”替换成“哲学”,也许会更合适一些。 确实,宗教的理论如果在理性方面站不住脚,缺乏事实的支持,显得空泛甚至谬误,那么还能指望有多少人会相信?但在另一个方面,科学对物质世界倾注了过多的关注,在精神领域就相对比较欠缺,所以如果在这方面缺少正确的引导,那么它的强大威力,有可能反而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 科学与宗教的谁是谁非,并不像它们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仔细推敲起来,科学在对于创世问题的回答上,其实并没有领先于宗教。但就像喊狼来了的孩子在说了两次谎之后,就再也没人相信了一样,宗教在其它方面透支了信用,导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习惯性地排斥它的说法,而宁愿相信科学是对的。 其实双方的观点都不能足够令人满意。在综合了诸多线索之后你会发现,世界的生成实际上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存在着第三种可能性。 在接下来相当长的篇幅中,我们首先要针对科学的观点,来探讨一下世界为什么不是自然生成的。但要声明的是,宗教界的朋友先别急着高兴,因为否定科学的说法,并不代表赞同宗教的意见。 话题从生命科学的领域开始说起吧。科学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生物学家们似乎站在了与宗教战斗的第一线,他们比其它任何学科的学者都更加坚持唯物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调查中,不信神的生物学家比重高达94.5%,居于各学科之首。 而让人意外的是,物理学正走在与生物学背道而驰的路上,19世纪时物理学家们曾普遍倾向于相信唯物论,20世纪以后却越来越肯定精神在物理事件中的作用。心理学家哈罗德·莫洛维茨对此有一个精彩的点评:“双方就像两列逆向飞驰火车上的乘客,彼此都没有注意到对面车上正在发生什么”。 生物学家们的态度与进化论的巨大影响力有关,当年正是它向教会掷出了致命的一枪。达尔文原本只想做个虔诚的牧师,但在环球考察时的所见所思,让他“逐渐不再相信基督是神的化身,以致最后完全不信神了”。他旗帜鲜明地抨击神的权威,在《物种起源》绪论的首页就断言:“物种不是被上帝分别创造出来的,而是跟变种一样,由其他物种演化而来”。 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生物的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竞争能够保存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的现有生物,都是按照这一机制由共同的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进化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几大支柱之一,影响极其深远。科学家们坚持世界是自然生成的,其实并没有提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只不过进化论说地球上的生物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逐渐进化而来的,人们按照这一逻辑,下意识地认为世界应该也是如此。 然而进化论说的就一定对吗? 宗教信仰崇尚的是无条件的、一味的相信,而怀疑的态度曾经是科学最为人称道的精神之一。但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用宗教信仰的方式来对待科学,一种理论凡是贴上科学的标签,那就代表了绝对正确、不容质疑;而一旦某种观念不能被归入科学的范畴,甚至和宗教思想比较接近,那么就毫无商量余地,一棍子打死。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了。 这一问题在进化论上表现得尤为显著。在美国,围绕着进化论教育的问题,一直在发生着激烈的斗争。一开始是神创论者以法律为武器,禁止进化论的传播;后来是进化论者援用宪法中的“建立条款”,反过来促使法院判决在公立学校中教授神创论违宪;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同于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思想,也都被贴上了神创论的标签,予以禁止。 怀疑作为科学的基本精神,不仅应该运用于怀疑宗教思想、哲学命题,也可以运用在怀疑科学理论本身。自从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听老师教授进化论以来,许多年来我没有怀疑过。然而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有关地球生态的电视节目看多了,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这跟CCTV9纪录片频道的开通不无关系。我很难再让自己相信,如此纷繁复杂而又秩序井然的生态系统,如此精致巧妙而又浑然一体的生物结构,竟然只是一系列偶然叠加的结果? 进化论完全违背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纯粹自然生成的东西,一定是随机的、无序的、不规则的,而在意识主导之下产生的人造物,才会表现出固定、有序和规则的特点。你不妨拿无意中涂写的纸张,和有意写下的字迹来对比一下,情况就很清楚了。 玉石鉴定师们在辨别翡翠真假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着光线照,看里面有没有棉絮状的东西。天然的翡翠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杂质,不可能完全纯粹,所以在自然界你根本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玉石。而用玻璃制造的人工假玉,却可以做得整齐划一,都是一样的晶莹剔透,让你很难分辨出两块之间有什么区别。 假如一个农民在翻修房子挖地基时,挖出一台旧式的西洋自鸣钟来,他一定能够将它和周围的石块和泥土区分开来,不会认为这东西是天然形成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看起来太有规则了,根本就不像是天然生成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常识来看,有序而又复杂的生命和生态系统,其中蕴含着的规则在提醒我们,这一定是意识的产物,而不像是无意中自然生成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除非存在外力干涉,否则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会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只要不进行规范,事物总是倾向于增加它的无序度。霍金举例说,假如你不去收拾房间,它必定会越来越乱。然而进化论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在缺乏意识主导的情况下,生物界不但能够保持井然有序的状态,而且这种秩序还会自动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这难道不是很可疑吗? 达尔文在发表进化论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他的疑问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在逻辑上。书中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物种是逐渐演变的,那么为什么看不到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他试图用地质记录不完全来进行解释,但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用一个虚构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假如一只鸭子会进化成鸡的话,那么按照达尔文“变异+自然选择”的逻辑,其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这次的变异让鸭子头上长出了鸡冠,下次鸭子扁扁的嘴巴变成了尖尖的鸡嘴,再下次长着蹼的鸭脚变成了鸡瓜……鸭子和鸡之间要消除差异,需要经过许多次的变异才能实现,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渐变过程,不可能鸭头、鸭嘴、鸭脚等所有部位同时发生变化,一步到位。 这样一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无数介于鸡和鸭之间的中间过渡物种,它们有的长着鸭头鸡冠,有的长着鸡头鸭爪。而且因为变异是持续在发生的,因而中间过渡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应该比鸡和鸭本身还要多得多。或者简单地说,半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应该要远远多于成品。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不但在现实的自然生物界中看不到中间过渡物种的存在,而且在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化石证据中,竟然没有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中间过渡物种,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从逻辑上说,中间过渡物种的化石不可能没有,而应该是随处可见才对。但进化论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巨大漏洞,生物学家们竟然视而不见,轻易地就相信了“地质资料不全”的牵强解释。 达尔文认为,是生存斗争背后的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进化。这对于动物而言说服力比较强,但是对于植物来说,生存斗争不那么明显,自然选择是否也能成为我们眼前多姿多彩的植物界生成的理由?恐怕很勉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植物学家中支持进化论的人数比例,要远远低于动物学家。 不管是从常识出发,还是深究其中的细节,认为生物多样性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观点,其实都是疑点重重。而且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物种演变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意识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不能证明它没有发挥作用。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潜规则,一些事情上级不方便出面时,只要向亲信的下属做出一点暗示,他就能心领神会,把事情妥善处理。在整件事情的办理过程中,都看不到上级在发挥作用,但如果因此你就认定这件事与他无关,那就幼稚了。因为事实上办事人员从头到尾都是在贯彻着领导的意图。 也许在生物形成过程中并非没有意识的作用,只是至今人们尚未正确认识它的存在而已。仔细审视进化论的逻辑链条,会发现人们似乎都疏忽了它的出发点——遗传和变异,这是达尔文最不熟悉的领域。生物为什么会出现遗传和变异?达尔文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问题,通常人们也会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自然规律是否就像它的字面意思那样,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假如自然规律本身就是意识的产物,那么对于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生物演变,我们是否还能说它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意识没有在其中发挥作用?
第三章 沙丘上的危房
庄子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时空局限对于井里的青蛙、夏天的昆虫产生了巨大的制约作用,使它们的认识水平被限制在极为可怜的范围内。 人们常用“夏虫不可语冰”来讽刺一个人的见识浅薄。然而假如站在整个宇宙历史长河的跨度来看,人类讥笑井蛙夏虫其实毫无道理,因为和它们相比我们的处境好不到哪里去。 从地域上来看,人类被困在直径只有1.28万公里的一个小小星球上。宇宙的浩瀚出乎想象,即使以30万公里/秒的光速,要到达目前所知的离我们最远的天体,也要走120亿年。 从时间上来看,人类的存在堪称短暂。假如把宇宙的整个演化过程看作是1年,那么人类的文明史,要从新年钟声敲响前不到半分钟才开始算起。所以人类在井蛙夏虫面前表现出来的骄傲,其实只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井蛙一辈子呆在井里,所以认为世界就是一洼井水加上井口大小的一片天空;寿命短暂,只在夏天生活了一季的虫子,看到的都是流动的水,所以认为它永远如此,根本不会想到冬季冰封千里的模样,这些都是在有限的时空中形成的狭隘印象。 时空局限对于井蛙夏虫认识世界的影响如此巨大,对于人类来说,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呢? 情况差不了多少。在人们正常的视野中,看到的都是平坦的大地,日月星辰围着地球转动,所以很自然地就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人类文明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这种观念都在人们的认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人们以为大地是一个平面的时候,因为有上下之分,所以树上的苹果往下掉看起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现在知道,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球体,在你认为的下方,球面另一端站着美国人,他们照样站得稳稳的,并没有往下掉。此时你还会坚持认为,东西理所当然就应该往下掉吗? 许多在狭窄的视野、有限的经验中凭着直觉形成的印象,我们以为很正常,其实并不正常。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于世界的任何认识,都受到了时空局限的制约,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视野发生变化而随之改变。 也许目前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想当然的成分,至少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就是这样。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世界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安排着天地万物的运行秩序。昼夜更替,草木枯荣,抛石落地,水往低流,一切似乎都有章可循。更为奇怪的是自然界不同事件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性,乌云密布往往意味着下雨,蚂蚁搬家也能预示同样的结果。爱因斯坦曾对此表示吃惊:“这个世界最让人难以理解之处,就是它竟然可以被理解”。 我们通常把世界背后这种有秩序的表现称为自然规律,而在国外翻译过来的科普读物中,更多地表述为自然定律或者科学定律。尽管古人并不知道自然规律是怎么回事,但却很早就懂得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道理了,“拔苗助长”的成语讽刺的就是不明白这种道理的无知者。有时候古人对自然规律运用水平的高超,足以令现代人感到汗颜,李冰在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已经具备了自动分流、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的功能,历经了2200多年的时间检验,至今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水利设施,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让人们把自然规律的运用发展到了极致。 虽然人类在运用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对它的认识方面,却仍然可以说是处于极其肤浅的水平上,甚至别说对它具体内容的了解,即便是在一些整体认识上也还存在着误区。 人们对自然规律整体认识上的第一个误区,是把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严格点说是自然规则,但为了凸显出它的森严,人们通常称之为自然法则)混为一谈了。其实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之间虽然存在着关联,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 一所学校放学时,你站在校门口观察,发现走出来的都是女生,每次都这样。这样你就发现了一条规律: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只有可能是女生。运用这一规律,你可以预测未来:下一个走出来的,必定还会是女生。这就叫规律,它是人们凭经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某种共同现象的归纳总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男生都到哪里去了呢?你也许会想要探究这一规律出现的缘由。在作进一步了解之后,得知这是一座女子学校时,你就恍然大悟了。女校的招生规则规定,这所学校只招收女生,正是这样的规则,造成了你眼中只看到女生走出校园的规律。 规则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实体,而规律只是规则发挥作用后表现出来的现象。正是因为有了规则的存在,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才会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来,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所以规则决定着规律,女校的招生规则决定了你看到的学生都是女生的规律。而规律却不能反过来决定规则,你看到的学生都是女生,并不能说明这里一定就是女校,一定只招收女生,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观察存在局限——该校的男女生宿舍是分开的,而这个校门刚好开在了女生宿舍前面。 规律作为一种现象,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但它背后的规则并不会随之改变。几个邻校的男生来女校串门,就会打破你眼中只看到女生的规律,但这并不代表它的招生规则跟以前不一样了。 正是因为把规律与规则搞混了,许多人想当然地把自然规律看作是一种铁律,其实并非如此。人们眼中的自然规律是经常在发生变化的,不变的是存在于它背后的自然法则。遗憾的是我们可以发现和总结出自然规律,却永远无法见到自然法则本身,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你偷看不了上帝手中的牌”。 有人迷信科学,一讲到谁发现了哪个定律,谁又发现了什么理论,崇拜得不得了,事实上他们完全不必如此。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话概括得不错。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而不是规律背后的自然法则;采用的方法是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而不是从整体上观察;得到的结论也就只能是对规律的片面认识,而不是对自然法则本身的整体看法。 目前人类掌握的所有科学定律,都只是一种规律而已,并不是自然法则本身,所以无需把它看得过于神圣,那只会让我们对它产生不必要的迷信。就以科学研究的对象和采取的方法而言,从科学中我们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理的,因为它本身研究的就只是规律而不是规则,而且还不是从整体上去把握,是把世界人为地分成一块一块地去观察。 历史证明,除数学领域之外,其它领域的科学定律被打破是常有的事,从来不被推翻的定律倒是极为罕见,而且这也只能说是尚未被打破,而不能肯定它就不会被打破。19世纪末,由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热力学三大定律等构建的经典物理大厦,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当时许多人甚至认为物理学已经接近终点,再不会有任何激动人心的发现了,但这样一个宏大的体系却很快就在相对论和量子论面前土崩瓦解了。 可以预想随着人类视野的进一步开拓,科学定律还将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相对论和量子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这种进程也许永无止境。除非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尽头,否则在这之前科学都只能说是暂时正确,迟早会被推翻。从这个意义上说,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科学大厦,其实不过是建立在移动沙丘上的一幢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假如你曾经对科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它就是真理,可以把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完全寄托在它身上,那么现在该醒醒了。 人们对于自然规律整体认识上的另一个误区,是以为这种规律性会毫无缘由地天然存在。 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很正常,就像日出日落,看起来似乎天生如此,根本不需要问为什么,谁会想到其中还另有玄机呢?如果不是因为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仅仅只是依靠直觉的话,谁会知道原来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地球一边在自转,一边在绕着太阳转动? 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都对蕴含于世界背后的这种秩序习以为常,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不难想象,在这种习惯成自然的情况下,有谁会去思考这样的规律性来自于何处呢? 后来有人逐渐开始对此提出疑问,十三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这样写道:“人们在一切物体中都观察到趋向某个目的的行为秩序,一切物体都遵从自然规律,即使当它们没有意识时也是如此”。阿奎那意识到了世界的运行在遵循着自然规律,他把这作为上帝存在的证据,认为在幕后制定规则的就是上帝。 从那以后,人们慢慢开始有意识地去发现自然规律,尤其是在最近几百年,科学的发展让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入,曾经隐藏在世界背后的运行机制,日渐清晰地显现出它的身影。牛顿首次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事件因果关系之间的规律性原来可以用公式来量化。之后在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的科学定律被发现,人们眼中原先显得有些模糊的世界,逐渐被各种各样的公式描述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这些规律性从何而来呢?早期的科学家,例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与阿奎那的意见大致相同,普遍相信决定着世界运行轨迹的自然法则,是上帝的杰作。这里头有一个疑问需要解决,那就是上帝既然能够制定自然法则,那么就应该也能修改它,假如上帝是人格化的上帝,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对世界运行过程中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调整。但人们发现自然规律除非被推翻,否则事物的发展全都在按照规律运行,我们从来没有观察到自然规律存在例外,从未看到过神迹的出现,似乎上帝不曾出手干预过世界的运行。笛卡儿对此的解释是:上帝一旦让世界启动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管它了。 可是到了现在,人们很少再听到自然法则出自于上帝之手的说法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还在于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说法,进而让人们不再相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这样同时也就否定了上帝制定自然法则的说法。 进化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地球生物界复杂的秩序和生物的多样性,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的,不是神有意识的创造。从这个逻辑出发人们开始想,既然复杂的自然生态秩序可以由普通的自然作用产生,不需要由谁来制定,那么复杂的自然法则本身,它是不是也可以在自然作用下自动生成呢? 随着进化论越来越深入人心,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它的逻辑也开始在各个学科领域被广泛运用。认为自然法则可以自动生成的科学家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主流,就这样,人们对于在自然界存在着自然规律的现象,又变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科学家们不再把自然规律为什么会存在当作一个问题,对于是某种意识制定了自然法则的说法,更是大加排斥,完全不予考虑其是否存在合理因素。 然而从进化论中引申出自然法则能够自动生成的结论,这种推理在逻辑上能站得住脚吗?下面我们来推敲一下。 达尔文做出“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形成”的结论,是建立在不考虑遗传和变异的因素,把它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成立的逻辑前提是,把遗传和变异视为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且把自然规律视为是自然的存在。 现在人们又以进化论的结论为依据,来论证自然法则可以自然形成,自然规律是自然的存在。这里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就好像有人问你:“小王是好人吗?”你回答说:“是,因为他很善良”,别人继续问:“你怎么知道小王很善良?”,你回答说:“因为他是个好人”。 这种循环论证能有说服力吗?它其实什么也没有证明。而且事实上,进化论中还存在更大的破绽,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把遗传和变异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就连自然选择本身,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种选择过程,就一定完全是毫无缘由的自然行为! 由此可知,在世界是自然生成还是被创造的问题上,迄今为止科学对于自己坚持的说法,其实是拿不出有力证据来的。科学家们说自然界能够自己生成自己,这完全是一种依据不足的猜测,假如你非得坚持这种说法一定是对的,那其实和教徒们无条件地相信上帝的存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 因为无法解释自然法则的来源,科学家们和唯物论者一样,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永恒的宇宙,这样就可以把自然法则视为是永恒的存在,再不必为它是怎么出现的伤脑筋了。 然而本身作为科学理论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却让科学难堪了。这一理论表明宇宙诞生于有限的时间之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这让人很容易联想起“神创论”。所以大爆炸理论受到了天主教会的欢迎,认为它是对上帝创世说的有力支持。 科学家们认为,世界是遵循着自然法则的秩序,自然生成的。但是自然法则本身呢?它自己又是如何生成的?是谁制定了自然法则?或者说它自己能够生成自己?它是和宇宙同时产生的,还是早于或者晚于宇宙出现? 这些问题科学也许永远无法回答,因为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的,这些都是无法观察,也无法用实验证明的问题,它们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但是否我们对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呢?不,假如我们不死抱住“能够证实的才叫真理”这一教条的话,那么从现在的诸多科学新发现、新成果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还是有可能猜到答案的。往下看,也许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四章 智慧设计
如果自然法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否就只能用神的创造来解释了呢?事实并非如此的绝对。 事情从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人择原理”开始说起吧。在基督教的教义主导着社会主流观念的年代,人们曾经相信人类是上帝的宠儿,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这一理念后来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于是有人提出了“哥白尼原理”,认为宇宙没有中心,宇宙中的任何一点都不是特殊的,上帝并没有对人类特别关爱,人类也没有在宇宙中占据特殊的地位。 1973年在纪念哥白尼诞辰500周年的一次会议上,英国的天体物理学家布兰登·卡特却发表了一篇阐述“人择原理”的论文,提出了一种与“哥白尼原理”完全相反的观点:“虽然所处的位置不一定是中心,但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宇宙中是处于特殊地位的。” “人择原理”之所以认为人类在宇宙中处于特殊地位,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怀疑:自然定律为什么会惊人地适合生命的存在,就像是为了生命量身定做的呢? 这一原理后来发展出了强、弱两种解释版本。弱人择原理认为,因为自然定律必须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才有可能存在,所以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存在了,那么自然定律就一定会是这样的,其中就是有再多的巧合也无须感到吃惊。就像一个身高166CM,视力1.0的年轻人想要参军,对于他来说,参军体检的标准要求必须低于他的身高和视力,他才有可能如愿,而如果现在你看到他已经在部队里了,那么就说明体检的标准就一定是那样的。 强人择原理要夸张一些,它认为自然法则之所以会像现在这样,是因为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类的出现,生命的诞生也许本身就是宇宙演变的一个目的。就像前面的例子中,参军的体检标准本来就是为了确保那个年轻人能够顺利入伍而设置的,所以为什么是那样的标准就不需要解释了。 强人择原理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意味。为了人类能够存在,自然法则才被设计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把它和上帝创世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并不为多数的物理学家所喜欢。然而它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世界是否经过了事先的精心设计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一个事件来进行类比。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奥运场馆中,一大群绿衣人在场地上走来走去,时而组出一只和平鸽的图案,时而搭出一个绿色的鸟巢,整个过程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十分自然流畅。 这一复杂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场上看不到有人指挥,绿衣人却能走得如此井然有序呢?我们先来看看,假如认为它是自然形成的,用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来解释的话,会是怎样的。 对于生物界的复杂性,达尔文的解释是偶然之中有必然。生物会持续产生变异,这一特性使得生物的形态出现了无数多种可能性。但为什么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呢?因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发挥了作用,对它们进行了海选,最后保留下来的物种,就组成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纷繁复杂的生物界。 如果沿用这一思路来理解开幕式上看到的情景,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绿衣人在场上随机地走来走去,这会产生无限多种可能性。但其中必然会有那么一种情形,刚好和我们看到的画面完全一样。电视台的导播发挥了自然选择机制的作用,把走得乱七八糟的部分全都剪了,最后留下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精彩场面。 这样的说法你同意吗?是不是感觉有点荒唐?但是,许多从事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们高智商的头脑中,现在就充满着这种逻辑。 目前对于自然法则是如何形成的诸多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理论,沿用的就是达尔文的思维。这种理论认为,在宇宙诞生的时候,生成的并不只有一个宇宙,而是有无数多个宇宙,它们的物理定律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宇宙,因为物理定律不符合生命存在的要求,因而成了死宇宙、废宇宙。但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宇宙,其物理定律适合生命的存在,那就是我们眼前这个宇宙。 你相信这种逻辑吗?难道你真的认为,一大群人无意识地随便走走,就能走出那样好看的图案来?那是不可能的。假如那群人从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天开始走起,说不定还真的存在那么一丁点可能,在偶然间走出了规则的图案,但在开幕式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走得如此秩序井然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每一步该怎么走,事先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世界其实也一样。粗粗一看,万类霜天竞自由,貌似天地万物都在自然而然地演化着。然而正如那群绿衣人看似在自由走动,其实走的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路线一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它们的演变轨迹,也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 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说法,下面我们就举出一些事例来印证这一观点: 理由之一,世界的演变过程表现得太复杂、太有秩序了,无法想象这样的表现会毫无缘由地出现,就像你不会认为绿衣人随便走走就能走出一只和平鸽来。 我们以地球生命形成过程的一些片断为例,来看看这种复杂性达到了何等的地步。 生命的出现,首先需要产生氨基酸等有机物,这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下一步是把氨基酸串在一起制造蛋白质,这里就有大麻烦了。 如果蛋白质是偶然生成的,那么按照概率法则,要制造胶原蛋白,就需要从20种氨基酸分子中挑选出合适的种类,以绝对正确的顺序进行1055次排列。我们现在玩的一种15选5的福利彩票,只需要在15个号码中选对5个即可获得特等奖。但假如参考胶原蛋白的生成过程来制定彩票中奖规则,那么就需要在20个号码中连续选择1055次,每次都正确才能拿到奖金。这种令人绝望的玩法一定会让彩票站全部倒闭。 这样的排列会有多少种可能性呢?是201055种,假如你对这个数字的恐怖缺乏清醒认识的话,可以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如果大自然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以自然生成的方式制造胶原蛋白,每1毫秒能够尝试其中一种可能性,那么到了现在,它也不过才尝试了1020种而已。你可以把这个数字,与胶原蛋白进行自然排列会产生的可能性比一比,看看是什么感觉。当然,有些人会说,在宇宙中的不同地方,也许同时在制造胶原蛋白,因而每1毫秒不止尝试一种可能性。这没有关系,你可以了解一下宇宙中的原子数总共是多少,就会知道这样的可能性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仅仅是简单的胶原蛋白分子,能够自然生成的概率就已经是相当于零了。有人说,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无异于你厨房里的各种原料不知怎么凑到一起,自己把自己烤成了蛋糕。 要能够让生命出现,仅靠一种胶原蛋白是远远不够的,人体内的蛋白质也许就达到了100万种之多。一种蛋白质的生成,根据概率原则已经近乎不可能了,何况还要生成如此多的种类? 接下来是由蛋白质和比蛋白质更复杂的DNA,以及其它的生命要素,组成细胞,这是一种复杂程度更高的结构。有人这样形容,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那样多,而且你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 单个生命已经复杂得令人难以想象,但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比起来,又根本算不了什么。生态系统是一个完美的体系,例如其中的食物链,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土壤中摄取养分茁壮成长;食草动物吃植物,大型食肉动物吃小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动物死亡后,由腐食性动物或者微生物进行分解,重归于尘土,就是一个完整而周密的循环系统。 假如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严密与复杂缺少直观感受的话,可以去看CCTV9的纪录片。万物休戚与共,生命周而复始,每种生物都只是整个系统上的一个小小节点,但却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那些经过精美制作的纪录片中,你会感觉到这个系统的复杂与巧妙,大自然的神奇必定会让你叹为观止。 地球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整个宇宙的演变相比较,又只是小菜一碟了。宇宙的演变,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所有粒子运动变化的过程,你可以把宇宙中的每个粒子都看作是一个绿衣人,你是否会坚持认为,宇宙演变的这幕大戏,只不过是绿衣人随意走动的结果?如果只是随意走动的话,宇宙的演变能这样的井然有序吗? 理由之二,宇宙的物理定律太精确了,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偶然形成的,更像是一种精密的设计。这也是“人 以上是关于世界就是一场游戏——灵魂如何才不迷失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