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上)-一心多用的现代CPU(第20讲)

Posted luoahong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上)-一心多用的现代CPU(第20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子

前面我们用了三讲,用一个个的电路组合,制作出了一个完整功能的CPU。这里面一下子给你引入了三个“周期”的概念,分别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或者CPU周期)以及时钟周期。

你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为什么小小一个CPU,有那么多的周期(Cycle)呢?我们在专栏一开始,不是把CPU的性能定义得非常清楚了吗?我们说程序的性能,是由三个因素相乘来衡量的,
我们还专门说过“指令数×CPI×时钟周期”这个公式。这里面和周期相关的只有一个时钟周期,也就是我们CPU的主频倒数。当时讲的时候我们说,一个CPU的时钟周期可以认为是可以完成一条最简单的计算机指令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构造CPU的时候,一下子出来了那么多个周期呢?这一讲,我就来为你说道说道,带你更深入地看看现代CPU是怎么一回事儿。

二、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单指令周期处理器

1、为什么要把把时钟周期和执行时间最长的那个指令设成一样

学过前面三讲,你现在应该知道,一条CPU指令的执行,是由“取得指令(Fetch)-指令译码(Decode)-执行指令(Execute) ”这样三个步骤组成的。这个执行过程,至少需要花费一个时钟周期。
因为在取指令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时钟周期的信号,来决定计数器的自增。

那么,很自然地,我们希望能确保让这样一整条指令的执行,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这样,我们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一条指令,CPI也就是1,看起来就比执行一条指令需要多个时钟周期性能要好。采用这种设计思路的处理器,就叫作单指令周期处理器(Single Cycle Processor),也就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器正好能处理一条指令。

不过,我们的时钟周期是固定的,但是指令的电路复杂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实际一条指令执行的时间是不同的。在第13讲和第14讲讲加法器和乘法器电路的时候,我给你看过,
随着门电路层数的增加,由于门延迟的存在,位数多、计算复杂的指令需要的执行时间会更长。

不同指令的执行时间不同,但是我们需要让所有指令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那就只好把时钟周期和执行时间最长的那个指令设成一样。这就好比学校体育课1000米考试,
我们要给这场考试预留的时间,肯定得和跑得最慢的那个同学一样。因为就算其他同学先跑完,也要等最慢的同学跑完间,我们才能进行下一项活动。

技术图片

 

 

2、为什么单指令周期处理器变成了执行一条最复杂的指令的时间呢?

所以,在单指令周期处理器里面,无论是执行一条用不到ALU的无条件跳转指令,还是一条计算起来电路特别复杂的浮点数乘法运算,我们都等要等满一个时钟周期。
在这个情况下,虽然CPI能够保持在1,但是我们的时钟频率却没法太高。因为太高的话,有些复杂指令没有办法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运行完成。那么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到来,开始执行下一条指令的时候,前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可能还没有写入到寄存器里面。那下一条指令读取的数据就是不准确的,就会出现错误。

技术图片

到这里你会发现,这和我们之前第3讲和第4讲讲时钟频率时候的说法不太一样。当时我们说,一个CPU时钟周期,可以认为是完成一条简单指令的时间。为什么到了这里,
单指令周期处理器,反而变成了执行一条最复杂的指令的时间呢?

这是因为,无论是PC上使用的Intel CPU,还是手机上使用的ARM CPU,都不是单指令周期处理器,而是采用了一种叫作 指令流水线(Instruction Pipeline)的技术。

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现代处理器的流水线设计

1、开发手机App上的功能和指令执行过程思路是如何一样?

开发手机App上的功能

技术图片

指令执行过程也是一样的

技术图片

2、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和CPU指令执行过程思路是如何一样?

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技术图片

CPU指令执行过程

技术图片

3、时钟周期设置和后端程序员工作思路是如何一样?

时钟周期设置

技术图片

后端程序员

技术图片

 

 

如果我们把一个指令拆分成“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这样三个部分,那这就是一个三级的流水线。如果我们进一步把“执行指令”拆分成“ALU计算(指令执行)-内存访问-数据写回”,
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五级的流水线。

五级的流水线,就表示我们在同一个时钟周期里面,同时运行五条指令的不同阶段。这个时候,虽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钟周期变成了5,但是我们可以把CPU的主频提得更高了。
 我们不需要确保最复杂的那条指令在时钟周期里面执行完成,而只要保障一个最复杂的流水线级的操作,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就好了。

如果某一个操作步骤的时间太长,我们就可以考虑把这个步骤,拆分成更多的步骤,让所有步骤需要执行的时间尽量都差不多长。这样,也就可以解决我们在单指令周期处理器中遇到的,
性能瓶颈来自于最复杂的指令的问题。像我们现代的ARM或者Intel的CPU,流水线级数都已经到了14级。

虽然我们不能通过流水线,来减少单条指令执行的“延时”这个性能指标,但是,通过同时在执行多条指令的不同阶段,我们提升了CPU的“吞吐率”。在外部看来,我们的CPU好像是“一心多用”,
在同一时间,

同时执行5条不同指令的不同阶段。在CPU内部,其实它就像生产线一样,不同分工的组件不断处理上游传递下来的内容,而不需要等待单件商品生产完成之后,再启动下一件商品的生产过程。

四、超长流水线的性能瓶颈

1、增加流水线深度,其实是有性能成本的

既然流水线可以增加我们的吞吐率,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我们不把流水线级数做得更深呢?为什么不做成20级,乃至40级呢?这个其实有很多原因,我在之后几讲里面会详细讲解。
这里,我先讲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增加流水线深度,其实是有性能成本的。

我们用来同步时钟周期的,不再是指令级别的,而是流水线阶段级别的。每一级流水线对应的输出,都要放到流水线寄存器(Pipeline Register)里面,然后在下一个时钟周期,交给下一个流水线级去处理。所以,每增加一级的流水线,就要多一级写入到流水线寄存器的操作。虽然流水线寄存器非常快,比如只有20皮秒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加深流水线,这些操作占整个指令的执行时间的比例就会不断增加。最后,我们的性能瓶颈就会出现在这些overhead上。如果我们指令的执行有3纳秒,也就是3000皮秒。
我们需要20级的流水线,那流水线寄存器的写入就需要花费400皮秒,占了超过10%。如果我们需要50级流水线,就要多花费1纳秒在流水线寄存器上,占到25%。这也就意味着,单纯地增加流水线级数,不仅不能提升性能,反而会有更多的overhead的开销。所以,设计合理的流水线级数也是现代CPU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五、总结延伸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的CPU需要流水线设计了,也能把每一个流水线阶段在干什么,和上一讲的整个CPU的数据通路的连接过程对上了。

可以看到,为了能够不浪费CPU的性能,我们通过把指令的执行过程,切分成一个一个流水线级,来提升CPU的吞吐率。而我们本身的CPU的设计,又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组合逻辑电路串接起来形成的,天然能够适合这样采用流水线“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

因为每一级的overhead,一味地增加流水线深度,并不能无限地提高性能。同样地,因为指令的执行不再是顺序地一条条执行,而是在上一条执行到一半的时候,
下一条就已经启动了,所以也给我们的程序带来了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就要请你坚持关注后面的几讲,我们一起来揭开答案了

以上是关于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上)-一心多用的现代CPU(第20讲)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流水线式指令执行

计算机组成原理流水线式指令执行

计算机组成原理流水线式指令执行

Nginx篇06——Sendfile指令及其原理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流水线处理器

2017-2018-1 20155312 学习《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四章:处理器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