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数据结构Java实现(6/11)(二叉堆&优先队列)

Posted bluechip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纯数据结构Java实现(6/11)(二叉堆&优先队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堆其实也是树结构(或者说基于树结构),一般可以用堆实现优先队列。

二叉堆

堆可以用于实现其他高层数据结构,比如优先队列

而要实现一个堆,可以借助二叉树,其实现称为: 二叉堆 (使用二叉树表示的堆)。

但是二叉堆,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性质:

其一、二叉堆一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可以用数组表示,见下面)
完全二叉树缺失的部分一定是在右下方。(每层一定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优先存放)

  • 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可以简单理解成按层安放元素的。(所以数组是不错的底层实现)

其二、父节点一定比子节点大 (针对大顶堆的情况)。

技术图片

二叉堆实现

因为二叉堆是完全二叉树,又因为完全二叉树可以用数组的方式实现

(数组编号/索引,正好对应数组的索引/下标)

故而这里完全二叉树的实现就可以绕过二叉树的定义(不用使用 left, right 这样的定义)。

技术图片?

这样表示的好处是可以根据索引来判断父子关系(而不用 left, right关系):

技术图片

具体关系,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注意一下,0 这个位置要空出来,如果从 0 开始存储的话,规律是这样的:

技术图片

数组实现:

基本的框架很简单,大致如下:

package maxheap;

import array.AdvanceDynamicArray;

public class MaxHeap<E extends Comparable<E>> 

    //用动态数组进行实现
    private AdvanceDynamicArray<E> data;

    //构造函数
    public MaxHeap(int capacity) 
        data = new AdvanceDynamicArray<>(capacity);
    

    public MaxHeap() 
        data = new AdvanceDynamicArray<>();
    

    //2个简单的方法
    public int getSize() 
        return data.getSize();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data.isEmpty();
    

    //三个辅助函数,根据索引计算父,子存储位置索引
    private int parent(int index) 
        if (index == 0) 
            //根索引没有父亲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dex 0 没有父亲节点");
        
        return (index - 1) / 2;
    

    private int leftChild(int index) 
        return index * 2 + 1;
    

    private int rightChild(int index) 
        return index * 2 + 2;
    

    //存取元素
    //外部的 add,对于堆来说就是 sift up (上浮)

但是增删的时候,涉及到重新调整树结构,需要分析一下。

直接说结论: 先添加,后调整。

首先、只是放上去存储,则比较简单,见下图:

技术图片

  • 树的视角,本层放的下,则放在本层(从左至右的末尾);本层放不下,那么就放在下一层。
  • 数组的角度,就是放在index末尾,图上就是 index 为 10 的地方。

但是放上去还没有完。

其次、一般还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否则不满足二叉堆的第二个性质: 父节点大于子节点。

怎么调整?上浮

即、只需要调整新节点的父节点,父节点的父节点。。。这一条线上的父节点即可。

技术图片

(这里最后一次和根节点比较,不用交换)

也就是说,总共过程就两个:

  • 1.末尾添加
  • 2.不停的交换,直到不再大于其父节点

代码如下(就是一个循环替换,比较的过程):

    //外部的 add,对于堆来说就是 sift up (上浮)
    public void add(E e) 
        data.append(e); //先向数组末尾添加元素

        //维护上浮 (队数组进行交换)
        siftUp(data.getSize()-1);
    

    private void siftUp(int index) 
        //给定 index 的元素不断和父节点比较
        while (index > 0 && data.get(parent(index)).compareTo(data.get(index)) < 0) 
            //父节点比子节点小,交换 (上浮)
            data.swap(parent(index), index);

            //然后再向上找
            index = parent(index);
        
    

删除元素(取出元素):

这里的取出元素比较特殊,为了保证堆的高效,一般定义只能取出顶部的元素

拿走堆顶的元素固然简单,但是剩余的两颗子树就要进行融合,过程就复杂了。

直接说结论: 摘顶之后,先上浮末尾元素,然后调整(下沉)合适位置。

(也就是说,末尾元素替换/覆盖顶部元素,然后 sift down 调整)

举个例子:

技术图片

替换/覆盖后:

技术图片

然后,此时看到,并没有归为合适的位置。需要下沉。

如何下沉,每次和它的两个孩子中最大的元素进行交换(因为大顶堆一定是根最大)。

技术图片

什么时候终止: 当前节点 >= 其两个子节点(前提是其存在子节点)。

(叶子节点,没有子节点,不需要调整了)

简单实现:

    public E findMax() 
        if (isEmpty())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这是个空堆");
        
        return data.get(0);
    

    public E extractMax() 
        E ret = findMax();
        data.swap(0, getSize() - 1); //覆盖堆顶元素
        data.pop(); //删除末尾的元素
        siftDown(0); //只下沉根元素下浮调整
        return ret;
    

    private void siftDown(int index) 
        //1.叶子节点时不用再交换了(数组越界了,说明其就是叶子节点了)
        //2.当前节点还是小于 `max(其子节点)`
        //有左孩子,内部再检查有无有孩子
        while (leftChild(index) < getSize()) 
            //找到孩子中的大的一个 (三个元素中找最大,顺便交换)

            int maxIndex = leftChild(index); //默认先认为左变大
            //如果右孩子存在,那就和右边比一下
            int rightIndex = rightChild(index);
            if (rightIndex < getSize() && data.get(rightIndex).compareTo(data.get(maxIndex)) > 0) 
                //说明确实右边大
                maxIndex = rightIndex;
            

            //此时 maxIndex 就代表了孩子中大的一方的索引
            if (data.get(index).compareTo(data.get(maxIndex)) >= 0) 
                break; //不用比了,已经是大顶堆了
            
            data.swap(index, maxIndex);
            index = maxIndex; //接着进行下一轮比较
        
    

测试一下放入 100 个数据,然后不断的拿出大的来,放入数组,最后检查这个数组是否是降序的。有点类似堆排序 (但借助了额外的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 1000000; //100万

        MaxHeap<Integer> maxHeap = new MaxHeap<>();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放入堆中 (需要不断的 sift up)
        for(int i = 0; i < n; i++) 
            maxHeap.add(random.nextInt(Integer.MAX_VALUE));
        

        //然后取出来放入 arr 中
        int[] arr = new int[n];
        for(int i = 0; i< n; i++) 
            arr[i] = maxHeap.extractMax();
        

        //检查一下这个 arr 是否是降序的
        for(int i = 1; i< n; i++) 
            if(arr[i-1] < arr[i]) 
                //说明不是降序的,堆实现有问题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Error");
            
        
        //全部检查完毕还没有异常,就说明 OK
        System.out.println("OK");
    

复杂度分析

主要分析 add 和 extractMax, 其实还是 O(logn),因为交换的层级是高度 h,即 logn(因为是完全二叉树)。

但是构建或者说存储一棵大顶堆,复杂度是 O(nlogn)。

构建大顶堆的优化

上面已经说了,构建一个大顶堆,需要 O(nlogn),如何优化?

  • heapify优化 (任意数组整理成堆的存储)。

直接说结论,用 sift down 替代 add 构建大顶堆

上面的 add 方法,慢慢构建一个大顶堆,步骤如下:

  • 添加到末尾
  • 慢慢 sift up 调整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默认思想,那就是,一个元素一个元素的放入数组,慢慢构建大顶堆。

如果,现在假定存储的数组就是一棵完全二叉树(意思是,按照完全二叉树那样子,进行编号),举个例子,见下图:

技术图片

(只是完全二叉树,但并不能称为堆)

然后叶子节点先不管(因为叶子节点没有孩子,而后面要进行 sift down 下沉操作,需要孩子节点),对所有的非叶子节点进行 sift down。从第一个非叶子节点向根节点走(也就是数组末端开始),图:

技术图片

  • 数组最大索引处可以定位第一个非叶子节点(getSize()-1)的 parent
  • 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可以忽略 (这样至少减少了一半的工作量) --- 这是关键
  • siftDown方法里面就包含了对叶子的过滤,即只对非叶子节点进行siftDown

这么一来其实就很简单了,大概的复杂度也就是 O(n),比一个个添加(O(n*logN))的好处在于,上来就抛弃了所有的叶子节点,这个将近减少了一半的工作量。(实际减少的数目可以根据最大索引计算)

简单实现如下(对着数组看即可):

    public MaxHeap(E[] arr) 
        data = new AdvanceDynamicArray<>(arr);
        //把数组折腾成大顶堆
        for (int i = parent(getSize() - 1); i >= 0; i--) 
            siftDown(i);
        
    

其实在大数量级下, n 和 nlongn 近乎一致,相差不了太多。(虽然是不同的数量级)
(再次注意: 这里的 heapify 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级别。)


优先队列

构建优先队列不一定要用堆,但是底层用堆实现效率比较高

  • 普通队列: 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 出队顺序和入队顺序无关,只和优先级有关(出队的时候要看)

随时根据新入队的元素调整优先级:

  • 优先级的意义可以自己定义,比如每次值最大的元素先出队
  • 优先级,一般都是作用于出队

接口定义

因为优先队列也是队列,所以接口还是 Queue,即:

interface Queue<E> 
    void enqueue(E);
    E dequeue(); //拿到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E getFront(); //拿到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int getSize();
    boolean isEmpty();    

堆实现

用线性结构,此时不论是有序线性结构还是无序线性结构,入队和出队总是保持在 O(1),O(n); 如果用 BST 实现的话,它最好的情况保持在 O(logn),但最坏的情况可能会退化到 O(n)。

技术图片

堆可以保证,在最差的情况都是 O(logn) 水平。

也就是说,在 PrioryQueue 内部封装一个堆即可。(堆兼容所有的队列接口)

代码试下如下:

package maxheap;

import queque.Queue;

public class PriorityQueue<E extends Comparable<E>> implements Queue<E> 
    //内部成员
    private MaxHeap<E> maxHeap;

    //构造函数
    public PriorityQueue() 
        maxHeap = new MaxHeap<>();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maxHeap.isEmpty();
    

    @Override
    public int getSize() 
        return maxHeap.getSize();
    

    @Override
    public E dequeue() 
        return maxHeap.extractMax(); // 已经对空的情况做了处理
    

    @Override
    public E getFront() 
        //获取优先级最大的元素
        return maxHeap.findMax(); //已经对空的情况作了处理
    

    @Override
    public void enqueue(E o) 
        maxHeap.add(o);
    

Java中的优先队列

重新整理一下,Java中的优先队列

Java 的 PriorityQueue 是最小堆(顶部始终存储的是优先级最低的)。

但是小顶堆是默认存储优先级最低的元素,但优先级是自己定义的,所以当你反写 compareTo 或者比较器时,那么即便是小顶堆,那么实际上存储还是大顶堆的方式。(堆顶拿到的也就是优先级最大的元素)

这里应用就太多了,什么N个元素中选出前M个,什么出现频率最多的x个等,再就是要求构建堆的时候采用 heapify 的方式(表现在要求复杂度优于O(nlogn)) 等,大多都在此范畴内。

比如 Leetcode 347 就可以用 java.util.PriorityQueue,参考代码:

import java.util.TreeMap;
import java.util.PriorityQueue;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class Solution 
    //放入 PriorityQueue 中的元素
    private class Freq implements Comparable<Freq> 
        public int e, freq;
        //构造器
        public Freq(int key, int freq) 
            this.e = key;
            this.freq = freq;
        

        //由于 java.util.PriorityQueue 是小顶堆,正常些比较逻辑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Freq another) 
            return this.freq - another.freq;
        
        
    
    public List<Integer> topKFrequent(int[] nums, int k) 
                
        //首先把数组放入 map 统计频次
        TreeMap<Integer, Integer> map = new TreeMap<>();
        for(int num : nums) 
            if(map.containsKey(num)) 
                map.put(num, map.get(num) + 1);
             else 
                map.put(num, 1);
            
        
        PriorityQueue<Freq>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 //不使用比较器
        //遍历 map 放入 PriorityQueue 中
        for(int key : map.keySet()) 
            //前 k - 1 个元素直接放进去
            if(queue.size() < k) 
                queue.add(new Freq(key, map.get(key)));
             else if(map.get(key) > queue.peek().freq) 
                //替换最小的
                queue.remove();
                queue.add(new Freq(key, map.get(key)));                    
                        
        
        
        //把 queue 中的结果整理出来,放入结果集中
        LinkedList<Integer> res = new LinkedList<>();
        while(!queue.isEmpty()) 
            res.addFirst(queue.remove().e); //因为现出来的是频率相对低的
        
        return res;        
    

然后,代码优化以下(采用传入比较器,Lambda表达式代替匿名类捕获外部map):

  • 可以捕获外部 map,所以逻辑自然简洁了(但是不容易想到)

技术图片

不难看出,小顶堆用的还是蛮多的。

扩展

想让树的层次变少,那么久使用 K叉堆

但是 K 叉堆(K可以取值3以上的值)需要考虑的孩子多余两个,此时 sift up 或者 sift down 需要的比较孩子,交换根与孩子的策略就需要重写一下。

也就是说,调整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逻辑会多一些。

其他堆: 比如索引堆(可以操作除堆顶元素之外的元素),二项堆,斐波那契堆。

(一般相关语言实现的堆,就是最常用最常见,最有用的堆)


对于堆的认识,我也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堆。

不多言了,还是把代码仓库贴一下吧 gayhub


以上是关于纯数据结构Java实现(6/11)(二叉堆&优先队列)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Java 数据结构 & 算法宁可累死自己, 也要卷死别人 13 二叉堆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十四)——二叉堆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十四)——二叉堆

ADT - Binary Heap(二叉堆) &&

打印二叉堆(Java实现)

Java使用二叉堆创建HeapPriorityQueue来实现PriorityQu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