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12——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
Posted 990114-jhc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管理12——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indoe与block
indoe用于指向block块的指针(代表着原信息)
block 块用来存储实际数据,每块block块大小为4KB(代表块信息)
创建一个文件后,会同时创建一个inode和一个block,inode存放的是文件的属性信息,但是不包括文件名,并存放所对应数据所在的block块的地址的指针。
block存放文件的数据,每个block最多存放一个文件,而当一个block存放不下的情况下,会占用下一个block。
一般情况下,每个inode占用1024 byte,即128字节的磁盘空间文件内容存放在数据块中。
每个block块最多可存放一个文件,所以一般block块的大小设置要根据我们服务器的应用了设置,如果这个服务器较多用来存放一些多的小文件,那就可以把block块的大小设置的小一些,不至于浪费空间,而当存放的都是大数据时就需要把block设置的大些,这样可以减少对磁盘block的读取次数,也可以减少inode的记录负担。

9.日志文件
(1.)内核及系统日志
大部分日志文件存放于 /var/log/message目录下
主配置文件目录:/etc/rsyslog.conf
常见格式及含义:
(2.)用户日志
记录Linux系统用户登录及退出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名、登录的终端、登录时间、来源主机、进程操作等
(3.)程序日志
某些应用程序选择由自己独立管理一份日志文件,用于记录程序自己进程过程中的事件信息
常见日志文件及查看方式:
日志消息的级别
10.对于日志文件的保护
chattr +a 日志文件 ,为该日志文件加a锁,将内容只可追加不可删除或修改
chattr +a -R 递归式追加a锁 ,将整个目录做a锁权限
以上是关于Linux系统管理12——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