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长参数函数对象嵌套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Posted zhuangyl23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可变长参数函数对象嵌套名称空间和作用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来了,来了,它真的来了,超级台风利奇马已经来了,晚上正吃着可口的晚餐,吃完到外面风雨交加,整个人都凌乱了,不吐槽了,还是好好学习吧!
可变长参数、函数对象、嵌套、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一、可变长参数
1.1 可变长形参之*
用*接收溢出的位置实参,以元组的形式存储,然后复制给*后的参数,*后参数名固定为args
def sum_self(*args): # 用*接收位置实参1,2,3,4,存储为元组(1,2,3,4),赋值给args
res=0
for num in args:
res+=num
return res
res = sum_self(1,2,3,4)
print(res) # 10
1.2 可变长实参之*
实参中的*会将*后的参数值循环取出,打散成位置实参
def func(x,y,z,*args):
print(x,y,z,args)
func(1,*(1,2),3,4) # *循环取出(1,2),打散成位置实参,这样位置实参就变成1,1,2,3,4,# 形参x,y,z对应的实参就为1,1,2,形参中用*args接收溢出的位置实参3,4,存储为元组(3,4)
1.3 可变长形参之**
形参中的会将溢出的关键字实参全部接收,然后存储字典的形式,然后把字典赋值给后的参数。需要注意的是:**后的参数名约定俗成为kwargs
def func(**kwargs):
print(kwargs)
func(a=5,b=6) # 形参中的**接收溢出的两个关键字实参,存储为字典'a':5,'b':6,并赋值给kwargs
1.4 可变长实参之**
实参中的**,**会将**后参数的值循环取出,打散成关键字实参。以后但凡碰到实参中带**的,它就是关键字实参,应该马上打散成关键字实参去看
ef func(x,y,z,**kwargs):
print(x,y,z,kwargs) # 1 3 4 'a': 1, 'b': 2
func(1,3,4,**'a':1,'b':2)
二、函数对象
- 先定义一个函数:函数是第一类对象,即函数可以被当做数据处理
# 把函数当做对象来用
def func():
print('from func')
print(func) # 这里函数func就可以当做数据来print,直接print(函数名),会输出函数的内存地址,<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EBDC641E18>
- 函数名等同于变量名,即变量名有的方法,函数名同样有,可以用来引用、当做参数传给一个函数、当做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容器类数据类型的元素
- 以上面定义的函数func为例,有以下四个功能:
2.1、引用
a = 1
print(a) # 变量名
b = a # b =1
# 变量名可以被引用,函数名也可以被引用
f = func # func可以加()调用,那么f也可以加()调用
print(f) # 打印func内存地址,<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EBDC641E18>
f() # 相当于func() ,打印结果为from func
2.2、当做实参参数传给一个形参参数
def f2(name): # name = func
name() # func()
f2(func) # 这整个函数就能实现函数func()的调用,输出结果为from func
2.3、可以作为容器类数据类型中的元素
lt = [1, 2, a, func]
lt[-1]() # 直接实现func调用功能,最后输出结果from func
2.4 可以当做函数的返回值
def f3(name): # name = func
return name # name = func
res = f3(func) # res = func
print(res) # 打印func的内存地址,<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EBDC641E18>
res() # 调用函数func(),打印结果为from func
三、函数的嵌套
3.1 函数的嵌套定义
- 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无法在函数外部使用内部定义的函数
def f1():
def f2():
print('from f2')
f2()
f2() # NameError: name 'f2' is not defined,在函数外部就不能使用内部函数f2
正确的嵌套定义
def f1(): def f2(): print('from f2') f2() f1()
通过函数传参求圆的面积或者周长
from math import pi
def circle(radius, action='area'): # radius为半径
def area():
return pi * (radius**2)
def perimeter(): # 定义周长函数
return 2*pi*radius
if action == 'area':
return area()
else:
return perimeter()
print(f"circle(10): circle(10)")
print(f"circle(10,action='perimeter'): circle(10,action='perimeter')")
3.2 函数的嵌套调用
def self_max(x,y):
if x>y:
return x
return y
def self_4_max(x,y,z,a):
res1=self_max(x,y) # 在这个函数内调用上面的函数
res2=self_max(z,a)
res=self_max(res1,res2)
return res
res=self_4_max(10,40,20,80)
print(res) # 80
四、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4.1 名称空间
名称空间用来存放变量名和函数名
4.1.1 内置名称空间
是python解释器独有的,存放python解释器自带的名字,如
int、float、len
函数调用必须得定义, 从来都没定义过. Python解释器启动的时候python自动开辟内置名称空间存放了这些python的内置方法,python解释器停止解释之后才会销毁
在解释器启动时生效,在解释器关闭时失效
len([1, 2, 3]) int('10')
4.1.2 全局名称空间
- 全局名称空间:除了内置和局部的名字之外,其余都存放在全局名称空间,如下面代码中的
x、func、l、z
- 全局需要自己定义, python文件执行之后才可能有全局名称空间,文件结束之后才会销毁
x = 1 # 全局名称空间
def func():
pass
l = [1, 2] # 内置名称空间
if 3 > 2:
if 4 > 3:
z = 3
4.1.3 局部名称空间
- 局部名称空间: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名和函数名都存放在局部名称空间
- 局部也需要自己定义,必须得在函数调用之后才会生效,调用结束之后就会销毁
def f1():
def f2(): # f2为局部名称空间
print('from f2')
f2()
f1()
4.1.4 三种名称空间执行顺序
由于.py文件是由Python解释器打开的,因此一定是在Python解释器中的内置名称空间加载结束后,文件才开始打开,这个时候才会产生全局名称空间,但文件内有某一个函数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开始产生局部名称空间,==因此名称空间的加载顺序为:内置--》全局--》局部==。
4.1.5 三种名称空间查找顺序
由于名称空间是用来存放变量名与值之间的绑定关系的,所以但凡要查找名字,一定是从三者之一找到,查找顺序为:
从当前的所在位置开始查找,如果当前所在的位置为局部名称空间,==则查找顺序为:局部--》全局--》内置==。
x = 1
y = 2
len = 100 # 为内置名称空间
def func():
y = 3
len = 1000
print(f"y: y") # 先在局部内找到y,所以y=3,输出为3
print(f"len: len") # 先局部内找到len,就不需要再到全局和内置找,因此输出为1000
# print(a) # NameError: name 'a' is not defined ,从当前位置到局部再到全局再到内置都没有找到a,所以报错
func()
4.2 作用域
4.2.1 全局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全局有效,全局存活,包含全局和内置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只能在全局中使用
# 全局作用域
x = 1
def bar():
print(x)
bar()
4.2.2 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局部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只能在局部中使用,局部有效、临时存储,只包含局部名称空间,
# 局部作用域
x = 1
def f1():
print(x) # f1中的局部
f1()
def f2():
x = 2 # x=2只能在f2中使用
f1()
f2() # f1中的局部和f2中的局部互不干涉
# 最终输出结果为1
4.2.3 注意点
==作用域关系在函数定义阶段就已经确定死了,与函数的调用无关==
# 作用域注意点
x = 1
def f1(): # 定义阶段x=1
print(x)
def f2():
x = 2
f1()
f2()
输出结果为1
lt = [1,2,3] # 作用域关系仅适用不可变数据类型,不适用于可变数据类型
def f1():
lt.append(4)
f1()
print(lt) # [1,2,3,4]
4.2.4 函数对象和作用域应用
# 作用域应用
def f1():
def inner():
print('from inner')
return inner
f = f1() # 把局部定义的函数放在全局之中
def bar():
f() # 起到调用函数f1的作用
bar()
-------------------------------------------------------------------------------
输出结果为from inner
4.3 补充知识点
4.3.1 global关键字
修改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 global x # 修改全局
x = 3
f2()
f1()
print(x)
---------------------------------------------------------------------------------
输出为1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global x # 修改全局
x = 3
f2()
f1()
print(x)
---------------------------------------------------------------------------------
输出为3
4.3.2 nonlocal关键字
修改局部作用域中的变量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 nonlocal x
x = 3
f2()
print(x)
f1()
2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nonlocal x
x = 3
f2()
print(x)
f1()
3
4.3.3 注意点
在局部想要修改全局的可变类型,不需要任何声明,可以直接修改。
在局部如果想要修改全局的不可变类型,需要借助global声明,声明为全局的变量,即可直接修改。
lis = [] def f1(): lis.append(1) print(f"调用函数前: lis") f1() print(f"调用函数后: lis")
调用函数前: []
调用函数后: [1]
以上是关于可变长参数函数对象嵌套名称空间和作用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