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443 & ISO15693 & ISO18092

Posted tianqiang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ISO14443 & ISO15693 & ISO18092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ISO14443 & ISO15693 & ISO18092

 

A.1 ISO14443

ISO14443 是一系列针对接近式(proximity ) RFID 的国际化、独立于厂商的标准。

它工作于 13.56MHz,使用磁场耦合读卡器(PCD)和卡片 (PICC).

ISO 14443-1  这部分描述了物理层
ISO 14443-2  这部分描述了链路层, 比如:位的时钟,信号波形以及通讯中用到的编码规则等。

    * Type A uses 100% ASK with modified miller encoding in the PCD->PICC direction 
         and OOK on a 847.5kHz subcarrier in PICC->PCD direction.
    * Type B uses 10% ASK with NRZ encoding in the PCD->PICC direction and BPSK on a 
        847.5kHz subcarrier in PICC->PCD direction.

ISO 14443-3  这部分描述了数据帧和用以找寻场中的所有 PICC 的防冲突机制。
ISO 14443-4  这部分描述了可选的传输协议层。该协议通常被称为 "T=CL",这是源于接触式卡的 T=0, T=1 协议。“CL”也就是非接触式之意。

A.2 其他相近

Mifare Classic

This is a proprietary Philips protocol which runs on top of 14443-1,2,3 (Type A). It does not implement 14443-4. Since Mifare Classic includes some proprietary CRYPTO1 algorithm, you can only do Mifare if you have a Philips reader ASIC (such as the RC632).
Mifare Ultralight

This is a variation of Mifare Classic without crypto. It uses 14443-1,2,3 (Type A), but not 14443-4.

FeliCa

This is a proprietary protocol developed by Sony.

Communication speed is 212kBps.

PCD->PICC communication uses manchester-coded 10% ASK on the 13.56MHz carrier. It doesn‘t use a subcarrier for the PICC->PCD direction. Anti-collision is based on a time slot algorithm.

There was an attempt to specify FeliCa as "ISO 14443 Type C", but this did not end up in the final standard. However it has now been standardised under the NFC umbrella specification ISO 18092.

 

B.1 ISO15693

ISO15693 是一系列针对近距离(vicinity) RFID 的国际化、独立于厂商的标准。它工作于 13.56MHz,并使用磁场耦合读卡器(VCD)和卡片 (VICC).

读取距离可达 1-1.5 米非接触智能卡,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设计简单让生产读卡器的成本比 ISO14443 低,大都用来做出入控制、出勤考核等,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门禁卡大都使用这一类的标准。

由于这类卡可以以较大距离工作,故所需的场强(1.15-5 A/m)小于接近式卡片 (1.5 to 7.5 A/m)。

 

 

ISO 15693-1  这部分描述了物理层

ISO 15693-2  这部分描述了射频的电源和信号界面

ISO 15693-3  这部分描述了防冲突和传输协议

 

C. ISO18092

和传说中的 NFC 有关系。转录介绍如下:

  大概在 2003 年左右,当时的 philips 半导体和 Sony 公司计划基于非接触式卡技术发展一种与之兼容的无线通讯技术。飞利浦派了一个团队到日本和sony工程师一起闭关三个月,然后联合对外发布关于一种兼容当前 ISO14443 非接触式卡协议的无线通讯技术,取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该技术规范定义了两个 NFC 设备之间基于 13.56MHz 频率的无线通讯方式,在 NFC 的世界里没有读卡器,没有卡,只有 NFC 设备。该规范定义了 NFC 设备通讯的两种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并且分别定义了两种模式的选择和射频场防冲突方法、设备防冲突方法,定义了不同波特率通讯速率下的编码方式、调制解调方式等等最最底层的通讯方式和协议,说白了就是解决了如何交换数据流的问题。该规范最终被提交到ISO标准组织获得批准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这就是 ISO18092,后来增加了 ISO15693 的兼容,形成新的 NFC 国际标准IP2,也就是 ISO21848。同时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也颁布了针对 NFC 的标准,分别是 ECMA340和 ECMA352,对应的是ISO18092 和 ISO21848,其实两个标准内容大同小异,只是 ECMA 的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到网上下载到。

  为了加快推动NFC产业的发展,当时的飞利浦、SONY 和诺基压联合发起成立了 NFC 论坛,旨在推动行业应用的发展,定义相关基于NFC应用的中间层规范,包括一些数据交换通讯协议NDEF,包括基于非接触式标签的几种 NFC tag 规范,主要涉及到卡片内部数据结构定义,NFC 设备(手机)如何识别一个标准的 NFC 论坛兼容的标签,如何解析具体应用数据等等相关规范,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的 NFC设备之间可以互连互通。比如不同手机如何交换数据,如何识别同一个电子海报等等。 
  在实现 NFC 功能的具体技术方案上,大家都是基于两颗芯片,一个是NFC芯片,另外一个是智能卡芯片。但是在手机内部,NFC 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之间的接口上,不同厂商提出了不同的架构,飞利浦公司最早提出了 S2C(NFC-WI)接口,并且该接口最终通过 ECMA 成为正式标准。另外一家公司 GEMALTO,基于对运营商需求的了解,提出了 SWP 接口,并且和SIM卡结合起来。然后让一家法国公司 Inside开发了支持 SWP 的产品雏形。处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最终SWP的架构获得运营商(GSMA)的一致支持,但是当初的SWP标准还很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此时飞利浦最终放弃了自己重新提出来的另外一种单线标准,宣布支持 Gemalto 的 SWP 规范,并且和 GEMALTO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 GEMALTO 一起进行 SWP 协议的改进,并提交给 ETSI,目前该标准离正式颁布应该不久。 
  SWP 也好、S2C 也好,和 NFC 规范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更没有冲突。NFC 规范定义的是 NFC 设备与外界的通讯规范,S2C/SWP 定义的是 NFC 内部实现的不同方式,是 NFC 芯片和智能卡芯片芯片之间的接口方式和通讯协议。NFC(ISO18902)和SWP, NFC 论坛和 ETSI 也是没有直接联系,更没有直接冲突,这些是组成完整的 NFC 系统和产业环境必不可少的几个部分。

这里涉及到几个协议一起来看一下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以上是关于ISO14443 & ISO15693 & ISO18092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RFID阅读器标准

RFID为啥不可复制

中功率高频读写器

中功率高频读写器

ISO-IEC 14443 Type A&B summary

web调用IC卡读卡器开发第三章 读取IC卡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