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史
Posted limaomao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操作系统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恢复内容开始---
操作系统功能:
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应用程序操作硬件的统一接口,同时负责调度、执行应用程序,有了操作系统,我们才能更方便的使用计算机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
操作系统发展史(CPU利用率提高史):
1、打孔纸带时代: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是把记录程序和数据的打孔纸带利用输入机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当中去执行,执行完毕后打印输出结果。第二个人如果需要使用计算机,需要执行与第一个人相同的步骤并且他们的操作不能有任何时间上的交叉。
缺点:用户独占机器,CPU等待手工操作,CPU利用不充分。
2、批处理时代:
批处理: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软件(监督程序),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的成批的处理一个或者多个用户的作业(作业指的是程序、数据和命令)
1、联机批处理:
在输入机和计算机主机之间增加磁带作为存储,在监督程序的管理下,输入机成批的将作业输入到磁带中,主机会逐个将作业读取到内存中执行并且将结果在输出机上输出。完成了上一批作业后,监督程序又从输入机上输入另一批作业,保存在磁带上,并按上述步骤重复处理。这种模式下虽然减少了用户输入所耗费的时间,但是计算机在作业输入和结果输出时,主机的高速CPU仍处于空闲状态,等待慢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完成工作: 主机处于“忙等”状态。
2、脱机批处理:
脱机批处理也是批处理的一种形式,它的效率相对于联机批处理要来的高一些。它增加了卫星机专门用于输入输出操作。主机不是直接与慢速的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而是与速度相对较快的磁带机发生关系,有效缓解了主机与设备的矛盾。主机与卫星机可并行工作,二者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主机的高速计算能力。但是每次主机内存中还是能仅存放一道作业,每当它运行期间发出输入/输出(I/O)请求后,高速的CPU便处于等待低速的I/O完成状态,致使CPU空闲。
3、多道程序系统
上面的计算机运行机制中都是单个程序从加载到内存到执行结束时独占CPU的,因为上面的处理机制全都属于单道程序系统,同时只能加载一个程序到内存之中,因此上面的方式执行程序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高效率的使用CPU(发生IO操作时无法切换执行其他的程序)
为了进一步利用程序IO所消耗的时间,后来人们开始使用多道程序系统来管理计算机,现代操作做系统大多都是基于多到操作系统而来的。多道程序有几个特点:
---恢复内容结束---
以上是关于操作系统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