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

Posted zengkefu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ttp://loda.hala01.com/2011/12/linux-kernel-%E6%8E%92%E7%A8%8B%E6%A9%9F%E5%88%B6%E4%BB%8B%E7%B4%B9/

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

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

[email protected]

by loda.

2011/12/2

多核心架構儼然是目前智慧型手機方案的新趨勢,隨著省電與效能上的考量,多核心的架構各家方案也都有所差異.為能讓同一個Linux Kernel在不同效能的處理器上能即時運作,其中關鍵的部份便是核心的排程機制,也因此本文將以此為主題進行介紹,希望能對目前投入這領域的開發者有所 助益.

前一段時間,看到Qualcomm關於Snapdragon S4產品的新聞,這產品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份在於它支援aSMP(Asynchronous 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的處理器架構,基於ARMv7 Dual/Quad-Core 的Krait多核心處理器架構,可讓個別處理器根據執行時期的負荷,動態調整時脈(根據晶片型號差異,時脈最高可達 2.5Ghz)與電壓的DCVS (Dynamic Clock and Voltage Scaling)技術. 每個aSMP的處理器都能獨立的調整電壓與時脈,並能夠關閉用不到的處理器,節省功耗. 由於可以根據需求個別調整主處理器的時脈,因此在aSMP架構下,當需要有類似Companion處理器的角色時,就可以把其中一個主處理器降頻,同時兼 顧到省電與執行低算運需求的目的 (Qualcomm採用的是28nm,省電製程.). 也因此,就無需在主處理器之外,額外提供一個運算能力較低且低功耗的處理器,用來支援待機或是背景音樂播放的需求.

在同一則新聞中也提到NvidiaTegra3支援的Quad-Core與vSMP(Variable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架構.參考Nvidia的技術文件「Variable SMP – A Multi-Core CPU Architecture for Low Power and High Performance」,我們知道 Tegra3不同於前一代Tegra2是由兩個Cortex A9搭配一個低階ARM7的架構,以NVIDIA Kal -El的vSMP方案來說,會提供五個Cortex A9處理器(組合方式為4 個高效能Cortex A9主處理器 搭配 1個效能較低但強調省電的Cortex A9 Companion處理器),其中4個Cortex A9主處理器採用標準製程(時脈可到GHz.),以訴求較高的執行效率,而剩下一個Companion Cortex A9處理器(時脈最高為500MHz),會採用低功耗(Low Power)的製程,可用於運算量較低的待機或背景執行需求.

基於vSMP的架構,這五個處理器,可以根據執行的實際狀況,選擇主處理器或是Companion處理器運作,並透過DVFS(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 動態調整主處理器的頻率與電壓降低功耗,進行Power Gating與利用目前Linux Kernel所支援的CPU Up/Down HotPlug機制,讓4個主處理器可以動態的 CPU-Up/Down 掛起或移出Linux Kernel Tasks的排程範圍(ex,Task Migration),以便讓閒置的處理器關閉節省功耗.

參考Tegra的WhitePaper,vSMP並不允許Companion處理器與主處理器被同時啟用,也因此Tegra3有提供軟硬體配套的 CPU Governor 與 CPU Management Logic 去監控處理器的執行負荷,能在系統繁忙時,關閉Companion CPU,把工作轉到4個主處理器上執行,並監控處理器執行負載,動態調整主時脈與哪個主處理器能被卸載. 也就是說,如果是處於待機或是背景音樂播放,系統就只開啟Companion 處理器,但若是需要上網或執行更繁重的工作,就會卸載Companion 處理器,然後根據需求開啟1個,2個或同時把4個主處理器致能. 基於這樣的設計,也能對主處理器的時脈進行調整,但不同於aSMP架構的是,這4個主處理器的時脈會調整為一樣的時脈,要拉高就一起拉高,要降低就一起降 低,因此對Linux Kernel的排程來說,並不會有參與排程的處理器運算能力不一致的問題.

相對於上述提到的aSMP或vSMP架構,我們比較跟使用一個效率高的主處理器搭配一個省電且運算能力較弱的Companion處理器的差異,例如 ARM9/ARM11 +DSP 或是一個 Cortex A9 + ARM7,由於這兩個主處理器與Compaion處理器基礎架構不同,兩個處理器的Memory Management與L2 Cache並沒有共用,甚至兩者在指令集的層次就完全不同,例如ARM環境中運作的Linux Kernel配置好的記憶體分頁,或是多工環境下的Tasks,就不能直接透過排程分到DSP上運作.而是必須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這兩個處理器協同運作 的配套機制,例如Linux Kernel,人機介面與檔案系統是運作在ARM端,而Audio Codec是放在DSP上執行,此時會由ARM去處理人機介面互動並透過檔案系統把音樂檔案載入,讓DSP端可以播放. 兩個處理器之間,需要設計彼此溝通的介面機制,隨著應用情境的多元化,在設計上的複雜度也會相對增加.

而aSMP與vSMP的優點在於上面的主處理器與Companion處理器採用同樣的核心技術,有一樣的指令集,共用同樣的Memory Management記憶體管理與L2 Cache共用. 以vSMP來說, Companion處理器跟主處理器有各自的L1 Cache,但共用同樣的L2 Cache與Memory Management,因此當Linux Kernel在上面運作時,包括4GB的記憶體分頁,應用程式的多工執行環境,就能在有開啟Linux Kernel CPU Up/Down HotPlug的機制下無縫銜接,且上面運作的Task能跨不同的處理器進行Task Migration,無需解決跨到不同處理器與映射到不同記憶體空間的複雜問題.

談到這,不論是aSMP或是vSMP都有其擁護者,並能充分發揮Linux Kernel CPU Up/Down HotPlug的特性,也都各自具備相當的發展潛力. 但要能讓這樣的設計充分發揮效益,還有一些在核心與排程機制上,需要優化的空間. 以目前Linux Kernel的Tasks排程機制實作來說,並沒有考慮到每個處理器具備不同運算能力的條件,就算是對處理器有Load Weight的計算,也是以該處理器所負荷的排程單元Load Weight來做統計,只能反映出哪個處理器目前排程單元的負荷,但並不能根據個別處理器的效能,而給予合理的排程負荷計算參數. 因此,如果有一個aSMP架構的處理器動態把時脈降低,而這處理器又跟其他運算能力較高的處理器一起進行Tasks排程,就有可能讓重要的Task被放到 運算能力較低,且當下負荷又已經過重的處理器上執行,而導致在產品端的執行效果不如預期.

本文,會把焦點放在排程機制的介紹上,有關產品上的實作與技術問題,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所面對的平台與對於核心排程技術的了解,來進行設計. 本文主要參考的Linux核心有 2.6.10, 2.6.38.6 與 3.0.4,但由於Linux核心仍在持續的演進中,若你使用的版本跟筆者不同,還請以你手中的Linux Kernel Source Code為依據. 最後,所有的內容筆者會盡力確保資訊的正確性,若有不足之處,還請不吝指教.

Linux Kernel 的排程機制.

如下圖所示,在linux Kernel 2.4 時,多核心的架構下是共用同一個Task Queue,且採用O(N)排程算法,在排程效率與對多核心的支援是相對較弱的.

技术分享

在linux Kernel 2.6 時,每個處理器都有兩個Task Queue,當位於Active Task Queue的行程執行完畢,就會依據行程的優先級,計算Priority與Time Slice,然後放到Expired Task Queue中,當Active Task Queue執行完畢後,就會Switch這兩個Task Queue,讓經過計算後的新Active Task Queue可以立刻加入排程.

技术分享
此時Linux Kernel的核心排程採用的是 O(1)排程算法,我們可以參考Linux Kernel 2.6.10的原始碼,首先,依據O(1)的概念,Task Struct(如下所示)中的run_list會以Link List方式把同一個Task Priority 的行程串起來.

struct task_struct {

volatile long state;    /* -1 unrunnable, 0 runnable, >0 stopped */

struct thread_info *thread_info;

atomic_t usage;

unsigned long flags;    /* per process flags, defined below */

unsigned long ptrace;

int lock_depth;         /* Lock depth */

int prio, static_prio;

struct list_head run_list;

…..

}

而結構list_head的宣告如下所示,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在每個Task被產生時,會透過巨集INIT_LIST_HEAD初始化Task的run_list,把Link List的頭尾 next/prev都指向自己,而在Task被排入執行時就會透過函式enqueue_task執行巨集list_add_tail把Task的Link List放到對應的Priority Link List 結尾,而在Task被移出執行時,就會透過函式dequeue_task執行巨集list_del,把Task的Link List從對應的Priority  Link List移出. 執行的概念如下圖所示,

技术分享

對同一個Task Priority來說,被排定執行的Task就會透過 run_list Link List串連起來,依序執行,並且在移除執行時,從Link List Node中移出.

參考kernel/sched.c中的原始碼, Priority Array會根據目前140個Priority層級 (MAX_PRIO=140),幫每個Task Priority都配置一個Link List的 Queue Head,並且用unsigned long針對這140個Priority層級,透過Bits為0或1,來表示該Task Priority層級是否有需要被執行的Task在排程等待執行中,相關代碼如下所示

#define BITMAP_SIZE ((((MAX_PRIO+1+7)/8)+sizeof(long)-1)/sizeof(long))

struct prio_array {

unsigned int nr_active;

unsigned long bitmap[BITMAP_SIZE];

struct list_head queue[MAX_PRIO];

};

如下圖所示,以目前140bits的Task Priroty來說,會透過五個unsigned long,來表示完整的140bits.

技术分享

執行時期,再透過巨集sched_find_first_bit (這部份會依據平台以處理器優化的指令集來處理),針對這140bits,找出第一個目前有Task在其中等待執行的Task Priority.

整體運作的概念,如下圖所示

技术分享

雖然有了O(1)的實作,而且基於這實作,也確實可以很快讓排程機制很有效率的運作,然而處理器雖然是具備多工的能力,但真實的情況下,一個處理器 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Task,也就是說,在不考慮觸發中斷與重新觸發排程機制的情況下,在當前Task的Time Slice尚未執行完畢前,其他的Task是沒有機會被執行的. 也因此,在Linux Kernel 2.6.23之後,Linux核心採用了新的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排程機制(作者為Ingo Molnar),希望可以基於排程的改善,盡可能的讓每個不同等級的Task可以更公平的分配到處理器的時間,基於RB Tree的概念,可以讓越少被執行到的Task,有更高的優先機率被處理器執行到,避免優先級較低的Task,被延遲較久的時間才得到被處理器執行的機 會.

參考Linux Kernel 3.0.4中有關CFS的Design文件 (路徑在Documentation/scheduler/sched-design-CFS.txt),作者試著用一句 “CFS basically models an “ideal, precise multi-tasking CPU” on real hardware.” 來簡要說明CFS 80%設計精神 .所謂理想的多工處理器,就是當處理器有100%的能力,且系統中有兩個Tasks正在運作,這兩個Tasks可以各自取得處理器50%的執行能力,並被 處理器平行執行,也就是說任意時間間隔來看(例如,隨機取10ms間隔),這兩個Tasks都是分配到處理器50%的執行能力.

以實際的處理器運作行為來說,一個處理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Task,當這個Task Time-Slice結束後,會透過Context-Switch切換下一個Task進來執行,當系統中的Tasks個數便多時,在特定的時間間隔來看, 處理器等於執行特定Task的時間較長,而對於優先級較低的Task,卻可能在該區間中都沒有得到執行權. 換個角度來說,Tasks有優先級也有Time Slice長度的區別,假設Task #A Time Slice長度為10ms,以總Tasks數量與總Time Slice長度來說,會取得處理器5%的執行時間,最理想的狀況是,我們在任意一秒的間隔來看,Task#A都可以分到處理器5%的執行時間,但在現實的 狀況來說,在任意一秒的間隔來看,只要有優先級高的Task被排程到,且該Task分配到的Time Slice較長,就會讓Task#A呈現在一個不公平的時間分配中. 雖然,用較長的時間來看一定是公平的,但CFS希望解決的就是讓目前處理器執行的機制上,可以盡可能的做到即時的公平.

因此,CFS導入了”Virtual Runtime”的概念(單位為nanosec),根據目前總共的Tasks數量,用以作為選擇下一個執行Task Time Slice的依據.例如,CFS會選擇目前p->se.vruntime值最低的Task來執行(也就是距離上一次被執行時間間隔最久的 Task),會在每一次觸動排程機制時,盡可能的達到”理想的多工處理器”的目標.

然而,在實際Linux Kernel的Time Slice與Priority來看,CFS的概念還必須要考慮到依據每個Task的Nice Value所計算的Time Slice長度不一定每個Task都一切,而且每個Task的Real-Time Priority值也不盡相同,有關Task 計算Time Slice與Real-Time Priority的說明,會另外在下一段文章中介紹.

每次Scheduler Tick觸發時,所進行的動作

不論是O(N),O(1)與CFS,系統的排程都是基於固定的Scheduling Tick來觸發,也因此,每一次的Scheduling Tick觸發,都攸關Task執行的週期與是否要進行Task的切換,也是排程機制核心的部分.

Linux Kernel的Scheduling機制,會根據編譯核心時配置的HZ值來決定,一般來說是每1/100秒或每1/1000秒觸發一次 Scheduling Tick,讓系統的排程機制可以去計算每個Task執行的時間,並藉此決定是不是要進行Task Context-Switch.

以支援CFS的Linux Kernel 2.6.38.6來說,每次觸發Scheduling Tick都會執行下述的動作

1,取得目前的CPU ID,與目前CPU的 RunQueue指標,與目前RunQueue中正在執行的Curr Task指標

2,呼叫 sched_clock_tick (實作在kernel/sched_clock.c中),這函式需在有設定Unstable CPU Clock時才有作用,如果全域變數sched_clock_stable為1,這個函式就會不作用直接返回.(ARM環境中,這個變數並無作用.)

3,取得 RunQueue SpinLock

4,呼叫update_rq_clock (實作在kernel/sched.c中), 若runQueue沒有設定skip_clock_update,這函式會更新RunQueue的Clock值.並呼叫函式 update_rq_clock_task, 更新RunQueue clock_task值,clock_task會把前後兩次RunQueue Clock的Delta值,減去處理器進行Soft-IRQ與Hardware-IRQ的時間差值後,對clock_task進行累加. 可用以反應出RunQueue中Task實際被處理器執行的時間累加值.

5,呼叫update_cpu_load_active,會透過函式update_cpu_load在每次Tick觸發時,更新RunQueue cpu_load Array,用以反應目前RunQueue所在的處理器負載.

6,執行目前Task 所在Class的Tick函式(ex, curr->sched_class->task_tick),若Current Task是屬於Fair Class,就會呼叫task_tick_fair (實作在kernel/sched_fair.c中). 依序若Current Task為Stop/Real-Time/Idle Scheduling Class就會呼叫函式 task_tick_stop/ task_tick_rt/ task_tick_idle.

7,釋放RunQueue SpinLock

8,呼叫perf_event_task_tick (若編譯時,沒設定CONFIG_PERF_EVENTS,這函式會是inline的空函式),主要用以支援核心處理器效能的監聽動作.

9,在SMP架構下,會呼叫函式idle_cpu,用以更新RunQueue的idle_at_tick值,為1表示目前CPU RunQueue執行的是Idle Task,反之為0,則非Idle Task. 可供判斷目前這RunQueue所在處理器是否處於閒置的狀態.

10,在SMP架構下,會呼叫trigger_load_balance, 若已達到RunQueue設定下一次觸發Load Balance的jiffies時間值(next_balance),就會觸發Scheduling Softare IRQ,並在Software IRQ中透過函式rebalance_domains,執行Scheduling Domain Load Balance動作.若未達RunQueue下一次觸發Load Balance的jiffies時間值,且在編譯核心時有設定CONFIG_NO_HZ (NO HZ可支援處理器執行Idle Task時,停止系統的Scheduling Tick,可在進入pm_idle時,減少Timer中斷觸發(例如HZ=100,每秒就有一百次Tick Timer中斷觸發),減少系統被觸發醒來的機會.),就會呼叫函式nohz_balancer_kick,Kick一個處理器進行No Hz Load Balance.被Kick選擇為進行No Hz Load Balance的處理器所屬RunQueue的nohz_balance_kick值會設定為1.

以上總結每次觸發Scheduling Tick時,主要進行的工作內容.接下來我們再透過pick_next_task,看在目前系統支援四種Scheduling Class的排程下,一個Task是如何被撿選出來執行的.

pick_next_taskScheduling Class對排程的影響

檢視CFS對不同Scheduling Class行為最好的入口就是函式pick_next_task (實作在 kernel/sched.c中),在函式pick_next_task中會執行如下的流程找到下一個要被載入執行的Task

1,檢查目前總Runnable Task數量是否跟放在Fair Class中的數量一致 (rq->nr_running == rq->cfs.nr_running),若成立,就執行執行Fair Scheduling Class的pick_next_task抓取下一個執行的Task

2,若1不成立,就會執行 for_each_class(class) {….}迴圈,可以參考如下define宣告

#define sched_class_highest (&stop_sched_class)

#define for_each_class(class) \

for (class = sched_class_highest; class; class = class->next)

目前優先級最高的Scheduling Class為 Stop-Task Scheduling Class,而在函式pick_next_task中,就會依序執行 Stop-Task, Real-Time,Fair 與 Idle-Task Scheduling Class所實作的pick_next_task函式,先找到的Task就會由函式pick_next_task回傳. 也因此,當有Task存在 Stop-Task或是Real-Time Scheduling Class中時,這時屬於Fair Scheduling Class中的Task執行的優先級就會降低.

總結運作的概念,可以參考下圖所示

技术分享

CSF RBTREE(Red-Black Tree) – O(Log2(N))

CFS挑選Task的機制為RB-Tree,概念如下圖所示,包括Task或是Task Group,都會是RBTree中的一個Node支點,每次選擇Task來執行時,都會選擇左邊目前Virtual RunTime最低的Task(也就是最久沒有被執行到的Task)來執行,雖然Virtual RunTime會根據Task的Priority而有增長的差異,例如:Nice Priority低的Task Virutal RunTime會增長的比較快,相對佔據處理器執行的時間就會比較短,反之,Nice Priority 高的Task會因為Virutal RunTime增長的慢,而得到相對比較多實際的處理器執行時間. 但在理想的情況下,如果大家都是Nice 0的情況,基於CFS RBTree的機制,可以讓多數的Task能相對均勻的得到處理器的執行時間,而避免有特定的Task等待比較久的時間沒有得到處理器的執行機會.

技术分享

對CFS與RBTree建立基本的概念後,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的探討處理器排程RunQueue的資料結構,更清楚的掌握排程運作的內涵.

處理器的RunQueue

在目前的Linux Kernel中,每個處理器都會配置一個RunQueue,而從了解RunQueue的資料結構著手,我們能對排程的運作有更清楚的藍圖,進而在程式碼的 閱讀上,可以更加清晰. 在本節,筆者會把RunQueue的資料結構struct rq (宣告在 kernel/sched.c中)進行介紹,讓各位可以知道核心排程是基於哪些參數進行運作,這參數的內容比較繁瑣,建議可以先有個概念,若有興趣進一步 探究的,再回到本節即可.

如下所示,處理器RunQueue主要包含以下的參數與對應的說明

參數名稱 說明
raw_spinlock_t lock 用以作為RunQueue的SpinLock
unsigned long nr_running 用以記錄目前處理器RunQueue中執行的Task數量
unsigned long cpu_load[] cpu_load主要用以表示處理器的負載,目前這個Array大小為5 (定義在CPU_LOAD_IDX_MAX),在每個處理器的RunQueue中都會有對應到該處理器的cpu_load參數配置,在每次處理器觸發 Scheduler Tick時, 都會呼叫函式update_cpu_load_active,進行cpu_load的更新.

 

在系統初始化時,會呼叫函式sched_init把RunQueue的cpu_load Array初始化為0.

了解cpu_load Array更新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透過函式update_cpu_load (實作在kernel/sched.c),基於這函式的實作,我們可以把cpu_load Array每個數值公式說明如下.

cpu_load[0]會直接等於RunQueue中load.weight的值.

cpu_load[1]=(cpu_load[1]*(2-1)+cpu_load[0])/2

cpu_load[2]=(cpu_load[2]*(4-1)+cpu_load[0])/4

cpu_load[3]=(cpu_load[3]*(8-1)+cpu_load[0])/8

cpu_load[4]=(cpu_load[4]*(16-1)+cpu_load[0])/16

當呼叫函式this_cpu_load時,所傳回的 CPU Load值是cpu_load[0] (也就是會等於RunQueue中的load.weight).而在進行CPU Blance或Migration時,就會呼叫函式source_load與target_load取得對應處理器與對應cpu_load index值,來進行計算.

unsigned long last_load_update_tick 用以記錄最後一次更新CPU Load的時間值. (會把當時的jiffies值儲存到這變數).
ifdef CONFIG_NO_HZ
u64 nohz_stamp 在linux Kerel 2.6.38.6中,這個參數沒有作用.
unsigned char nohz_balance_kick 初始值為0,用在當NO Hz機制有開啟時的CFS Fair Scheduling的Load Balance機制.可參考kernel/sched_fair.c 中的函式trigger_load_balance實作.

 

在SMP架構下,且有設置NO HZ時,會在每次Scheduling Tick觸發時,由函式scheduler_tick(in kernel/sched.c)呼叫trigger_load_balance,再呼叫函式nohz_balancer_kick,Kick一個處理器進 行No Hz Load Balance.而被選擇進行No Hz Load Balance工作處理器的RunQueue中的nohz_balance_kick數值會設定為1.

unsigned int skip_clock_update 如果skip_clock_update的值被設定為1,此時透過函式 update_rq_clock要進行RunQueue Clock值的更新時,就會直接返回.(每次呼叫update_rq_clock函式,都會讓RunQueue中的Clock值等於 sched_clock_cpu的返回值.
struct load_weight load 參考include/linux/sched.h中struct load_weight的宣告如下

 

struct load_weight {

unsigned long weight, inv_weight;

};

RunQueue中的load->weight值,會是目前所執行的schedule entity的load->weight的總和,也就是說,RunQueue的load->weight越高,也表示所負責的排程單元 load->weight總合越高,表示處理器所負荷的執行單元也越重.

unsigned long nr_load_updates 在每次Scheduler Tick中呼叫update_cpu_load時,這個值都會加一,可以用來反應目前CPU Load更新的次數.
u64 nr_switches 用來累加處理器進行Context Switch的次數,會在函式schedule呼叫時進行累加,並可以透過函式nr_context_switches統計目前所有處理器總共的 Context Switch次數. 或是可以透過查看檔案/proc/stat中的ctxt欄位得知目前整個系統觸發Context Switch的總數.
struct cfs_rq cfs 為CFS Fair Scheduling Class的 RunQueue
struct rt_rq rt 為Real-Time Scheduling Class的RunQueue
ifdef CONFIG_FAIR_GROUP_SCHED (用以支援可以Group CFS Tasks的機制.)
struct list_head leaf_cfs_rq_list 在有設置Fair Group Scheduling的環境下,會基於原本CFS RunQueue與包含有若干Task的Group所成的排程集合,也就是說當有一個Group A,其下有20個Tasks,而這Group A就會有自己的CFS RunQueue用來排程自己所屬的Tasks,而屬於這Group A的Tasks所使用到的處理器時間,就會以這Group A總體所分得的時間為上限. 基於 Cgroup的 Fair Group Scheduling架構,可以創造出有階層性的Tasks組織,根據不同Tasks的功能群組化,在配置給該群組對應的處理器資源,讓屬於該群組下的 Tasks可以透過RunQueue機制排程,使用屬於該群組所配置到的資源.

 

這個變數主要是用來管理CFS RunQueue List,操作上可以透過函式list_add_leaf_cfs_rq把一個Group CFS RunQueue加入到List中,或透過函式list_del_leaf_cfs_rq把一個Group CFS RunQueue移除. 並可透過for_each_leaf_cfs_rq把一個 RunQueue上的所有leaf cfs_rq走過一遍.

ifdef CONFIG_RT_GROUP_SCHED  (用以支援可以Group Real-Time Tasks的機制.
struct list_head leaf_rt_rq_list 類似於leaf_cfs_rq_list所扮演的角色,只是這是針對屬於Real-Time的Task,在實際操作上可以透過函式list_add_leaf_rt_rq,list_del_leaf_rt_rq或巨集for_each_leaf_rt_rq.
unsigned long nr_uninterruptible 一般來說,Linux Kernel的Task狀態可以為TASK_RUNNING, TASK_INTERRUPTIBLE (Sleep) , TASK_UNINTERRUPTIBLE (Deactivate Task,此時Task會從RunQueue移除)或TASK_STOPPED. (在此先忽略Trace,Zombie,Dead..etc). 透過這個變數會統計目前RunQueue中有多少Task屬於TASK_UNINTERRUPTIBLE的狀態.當呼叫函式activate_task 時,會把nr_uninterruptible值減一,並透過函式enqueue_task把對應的Task依據所在的Scheduling Class放到對應的RunQueue中,並把目前RunQueue的nr_running值加一.
struct task_struct *curr, *idle, *stop 為指向三個Task的指標. (Current Task,Idle Task與最高執行級的Stop Task).

 

curr : 指向目前處理器正在執行的Task

idle: 指向屬於Idle-Task Scheduling Class的Idle Task.

stop: 指向目前最高等級屬於 Stop-Task Scheduling Class的Task

unsigned long next_balance 基於處理器的jiffies值,用以記錄下次進行處理器Balancing的時間點.
struct mm_struct *prev_mm 用以儲存Context-Switch發生時,前一個Task的Memory Management結構,並可用在函式finish_task_switch中,透過函式mmdrop釋放前一個Task的記憶體資源.
u64 clock 用以記錄目前RunQueue的Clock值,基本上該值會等於透過sched_clock_cpu(cpu_of(rq))的回傳值,並會在每次呼叫scheduler_tick時透過函式update_rq_clock更新目前RunQueue clock值.

 

在實作部分,函式sched_clock_cpu會透過sched_clock_local或ched_clock_remote取得對應的 sched_clock_data,而處理器的sched_clock_data值,會透過函式sched_clock_tick在每次呼叫 scheduler_tick時進行更新.

補充….

從函式update_rq_clock的實作來說,其實

delta = sched_clock_cpu(cpu_of(rq)) – rq->clock;

rq->clock += delta;

可以直接寫成

rq->clock= sched_clock_cpu(cpu_of(rq));

u64 clock_task 這個值會等於從上一次更新RunQueue Clock時,到這次要更新RunQueue Clock時的時間間隔 Delta 減去在這段時間中,處理器用來進行Soft-IRQ與Hardware-IRQ的時間差值的累加.

 

簡要來說,這個值會透過函式update_rq_clock_task進行更新,用來反應出RunQueue中Task實際執行時所佔用到的處理器時間Clock累加值.

atomic_t nr_iowait 用以記錄目前RunQueue中有多少Task處於等待I/O的Sleep狀態.

 

在實際的使用上,例如當Driver接收來自Task的調用,但處於等待I/O回覆的階段時,為了充分利用處理器的執行資源,這時就可以在 Driver中呼叫函式io_schedule,此時就會把目前RunQueue中的nr_iowait加一,並設定目前Task的in_iowait為 1,然後觸發Scheduling讓其他Task有機會可以得到處理器執行時間.

ifdef CONFIG_SMP
struct root_domain *rd Root Domain是基於多核心架構下的機制,會由RunQueue結構記住目前採用的Root Domain,其中包括了目前的CPU Mask(包括 Span, Online 與 RT Overload), Reference Count 跟cpupri.

 

當Root Domain有被RunQueue參考到時, refcount就會加一,反之就是減一. 而CPU Mask Span表示RunQueue可掛上的CPU Mask, Online為RunQueue目前已經掛上排程的CPU Mask,最後的RT Overload(rto_mask)代表的是這個RunQueue可在對應的rto_mask CPU上執行Real-Time Task. 可以參考檔案kernel/sched_rt.c中函式pull_rt_task的實作,當一個RunQueue中屬於Real-Time的Task已經 執行完畢(也就是rq->rt.rt_nr_running==0),就會透過函式pull_rt_task從該RunQueue中屬於 rto_mask CPU Mask可以執行的處理器上,找出是否有一個處理器有大於一個以上的Real-Time Task,若有就會轉到目前這個執行完畢Real-Time Task的處理器上.

而cpupri不同於Task本身有區分140個(0-139)Task Priority (0-99為RT Priority 而 100-139為Nice值 -20-19). CPU Priority本身有102個Priority (包括,-1 為Invalid,0為Idle,1為Normal,2-101對應到Real-Time Priority 0-99).參考函式convert_prio, Task Priority如果是 140就會對應到CPU Idle,如果是大於等於100就會對應到CPU Normal,若是Task Priority介於0-99之間,就會對應到CPU Real-Time Priority 101-2之間.) 在實際的操作上,例如可以透過函式cpupri_find帶入一個要插入的Real-Time Task,此時就會依據cpupri中pri_to_cpu選擇一個目前執行Real-Time Task且該Task的優先級比目前要插入的Task更低的處理器,並透過CPU Mask(lowest_mask)返回目前可以選擇的處理器Mask.實作的部份可以參考檔案kernel/sched_cpupri.c.

在初始化的過程中,會透過函式sched_init呼叫函式init_defrootdomain,對Root Domain與 CPU Priority機制進行初始化.

struct sched_domain *sd Schedule Domain是基於多核心架構下的機制.每個處理器都會有一個基礎的Scheduling Domain, Scheduling Domain可以有階層性的架構,透過parent可以找到上一層的Domain,或是透過child找到下一層的 Domain (NULL表示結尾.).並可透過span欄位,表示這個Domain所能涵蓋的處理器範圍. 通常Base Domain會涵蓋系統中所有處理器的個數,而Child Domain所能涵蓋的處理器個數不超過它的Parent Domain. 而當在進行Scheduling Domain 中的Task Balance時,就會以該Domain所能涵蓋的處理器為最大範圍.

 

同時,每個Schedule Domain都會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CPU Groups (結構為struct sched_group),並透過next變數把CPU Groups串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單向的Circular linked list),每個CPU Group都會有變數cpumask來定義這個CPU Group所涵蓋的處理器範圍.並且CPU Group所包括的處理器範圍,必需涵蓋在所屬的Schedule Domain處理器範圍中.

當進行Scheduling Domain的Balancing時,會以其下的CPU Groups為單位,根據cpu_power (會是該Group所涵蓋的處理器Tasks Loading的總和)來比較不同的CPU Groups的負荷,以進行Tasks的移動,達到Balancing的目的.

在有支援SMP的架構下,會在函式sched_init中,呼叫open_softirq,註冊 SCHED_SOFTIRQ Software IRQ與其對應的 Callback函式 run_rebalance_domains. 並會在每次呼叫函式scheduler_tick時,透過函式trigger_load_balance確認是否目前的jiffies值已經大於 RunQueue下一次要觸發Load Balance的next_balance時間值,並透過函式raise_softirq觸發SCHED_SOFTIRQ Software IRQ. 在Software IRQ觸發後,就會呼叫函式run_rebalance_domains,並在函式rebalance_domains中,進行後續處理器上的 Scheduling Domain Load Balance動作.

有關Scheduling Domain進一步的內容,也可以參考Linux Kernel文件 Documentation/scheduler/sched-domains.txt.

unsigned long cpu_power 在SMP架構下,這值可用以表示目前RunQueue所在處理器的計算能力,在函式 sched_init初始化時,會把這值設定為SCHED_LOAD_SCALE (=Nice 0的Load Weight=1024).並可透過函式update_cpu_power (in kernel/sched_fair.c)更新這個值.

 

處理器的CPU Power值越大,表示這個處理器有更多的計算能力,可以分擔CPU Power值越小的處理器上的Tasks任務.

unsigned char idle_at_tick 這值會等於函式idle_cpu的返回值,如果為1表示目前CPU RunQueue中執行的為Idle Task. 反之為0,則表示處理器執行的不是Idle Task (也就是說處理器正在忙碌中.).
int post_schedule 若這值不為0,表示會有在Schedule排程動作結束前,要呼叫的收尾函式. (實作為inline函式post_schedule in kernel/sched.c),目前只有Real-Time Scheduling Class有支援這個機制(會呼叫函式has_pushable_tasks in kernel/sched_rt.c).
int active_balance 當RunQueue中此值為1,表示這個RunQueue正在進行Fair Scheduling的Load Balance,此時會呼叫stop_one_cpu_nowait暫停該RunQueue所屬處理器的排程,並透過函式 active_load_balance_cpu_stop,把Tasks從最忙碌的處理器,移到Idle的處理器上執行.
int push_cpu 用以儲存目前進入Idle且負責進行 Load Balance流程的處理器ID. 呼叫的流程為,在呼叫函式schedule時,若該處理器RunQueue的nr_running為0 (也就是目前沒有正在執行的Task),就會呼叫idle_balance,並觸發後續Load Balance流程.
struct cpu_stop_work active_balance_work 用以儲存給Stopper Scheduling Class所要執行的函式與其對應參數. 會作為在函式stop_one_cpu_nowait中呼叫函式cpu_stop_queue_work的參數.
int cpu 用以儲存目前運作這個RunQueue的處理器ID.
int online 為1表示目前此RunQueue有在對應的處理器掛上並執行.
unsigned long avg_load_per_task 如果RunQueue中目前有Task正在執行,這個值會等於目前該RunQueue的 Load Weight除以目前RunQueue中Task數目的均值. (rq->avg_load_per_task = rq->load.weight / nr_running;).
u64 rt_avg 這個值會由Real-Time Scheduling Class呼叫函式update_curr_rt,用以統計目前Real-Time Task執行時間的均值,在這函式中會以目前RunQueue的clock_task減去目前Task執行的起始時間,取得執行時間的Delta值. (delta_exec = rq->clock_task – curr->se.exec_start; ). 在透過函式sched_rt_avg_update把這Delta值跟原本RunQueue中的rt_avg值取平均值. 以運作的週期來看,這個值可反應目前系統中Real-Time Task平均被分配到的執行時間值.
u64 age_stamp 這個值主要在函式sched_avg_update更新,以筆者手中的Linux Kernel 2.6.38.6的實作來說,當RunQueue Clock減去age_stamp大於 0.5秒 (=sched_avg_period),就會把這值累加0.5秒 (單位都是nanoseconds). 從函式scale_rt_power的實作來說,age_stamp值離RunQueue Clock越遠,表示total值越大,available值也越大,而函式scale_rt_power返回的div_u64計算結果也越大,最終 RunQueue的cpu_power與Scheduling Domain中的Scheduling Group的cpu_power值也就越大. (可參考函式update_cpu_power的實作).
u64 idle_stamp 這值會在觸發Scheduling時,若判斷目前處理器RunQueue沒有正在運作的Task,就會透過函式idle_balance更新這值為為目前RunQueue的clock值.可用以表示這個處理器是何時進入到Idle的狀態.
u64 avg_idle 會在有Task運作且idle_stamp不為0 (表示前一個狀態是在Idle)時以目前RunQueue的clock減去idle_stamp所計算出的Delta值為依據,更新這個值. 可反應目前處理器進入Idle狀態的時間長短.
ifdef CONFIG_IRQ_TIME_ACCOUNTING
u64 prev_irq_time 這值會透過函式update_rq_clock_task更新,可用以代表處理器執行Soft-IRQ與Hardware-IRQ所花的處理器Clock值的累加.s
unsigned long calc_load_update 用以記錄下一次計算CPU Load的時間,初始值為目前的jiffies加上五秒與1次的Scheduling Tick的間隔 (=jiffies + LOAD_FREQ,且LOAD_FREQ=(5*HZ+1))
long calc_load_active 會等於RunQueue中nr_running與nr_uninterruptible的總和.(可參考函式calc_load_fold_active).
ifdef CONFIG_SCHED_HRTICK
ifdef CONFIG_SMP
int hrtick_csd_pending 在函式init_rq_hrtick初始化RunQueue High-Resolution Tick時,此值預設為0.

 

在函式hrtick_start中,會判斷目前觸發的RunQueue跟目前處理器所使用的RunQueue是否一致,若是,就直接呼叫函式 hrtimer_restart,反之就會依據RunQueue中hrtick_csd_pending的值,如果hrtick_csd_pending 為0,就會透過函式__smp_call_function_single讓RunQueue所在的另一個處理器執行 rq->hrtick_csd.func 所指到的函式 __hrtick_start. 並等待該處理器執行完畢後,才重新把hrtick_csd_pending設定為1.

也就是說, RunQueue的hrtick_csd_pending是用來作為SMP架構下,由處理器A觸發處理器B執行_hrtick_start函式的一個保護 機制.而有關在SMP下如何由一個處理器觸發另一個處理器執行函式的機制,可以參考kernel/smp.c中相關 smp_call_function_xxxxxxx的實作.s

struct call_single_data hrtick_csd 用以儲存hrtick機制中,要跨處理器執行的函式結構.
struct hrtimer hrtick_timer 為High-Resolution Tick的結構,會透過函式hrtimer_init初始化.
ifdef CONFIG_SCHEDSTATS
struct sched_info rq_sched_info 為Scheduling Info.的統計結構,可以參考include/linux/sched.h中的宣告. 例如在每次觸發Schedule時,呼叫函式schedule_debug對上一個Task的lock_depth進行確認(Fork一個新的 Process 時,會把此值預設為-1就是No-Lock,當呼叫Kernel Lock時, 就會把Current Task的lock_depth加一.),若lock_depth>=0,就會累加Scheduling Info.的bkl_count值,用以代表Task Blocking的次數.
unsigned long long rq_cpu_time 可用以表示RunQueue中的Task所得到CPU執行時間的累加值.

 

在發生Task Switch時,會透過sched_info_switch呼叫sched_info_arrive並以目前RunQueue Clock值更新Task 的sched_info.last_arrival時間,而在Task所分配時間結束後,會在函式sched_info_depart中以現在的 RunQueue Clock值減去Task的sched_info.last_arrival時間值,得到的 Delta作為變數rq_cpu_time的累加值.

unsigned int yld_count 用以統計呼叫System Call sys_sched_yield的次數.
unsigned int sched_count 可用以統計觸發Scheduling的次數. 在每次觸發Scheduling時,會透過函式schedule呼叫schedule_debug,呼叫schedstat_inc對這變數進行累加.
unsigned int sched_goidle 可用以統計進入到Idle Task的次數. 會在函式pick_next_task_idle中,呼叫schedstat_inc對這變數進行累加.
unsigned int ttwu_count 用以統計Wake Up Task的次數.
unsigned int ttwu_local 用以統計Wake Up 同一個處理器Task的次數.
   

至此,有關RunQueue的結構說明告一段落.

CFSScheduling Classes Scheduling Policies

CFS排程機制在設計時,考慮到排程機制的彈性,定義了Scheduler Class的機制,讓排程機制可以根據設計的需求,延伸不同的排程模組進來,每個新加入的排程機制都必須要提供Scheduler Class的實作,結構為 struct sched_class (定義在檔案include/linux/sched.h中). 舉sched_fair.c的實作來說, Scheduler  Class實作的宣告如下

static const struct sched_class fair_sched_class = {

 

.next                   = &idle_sched_class,

.enqueue_task           = enqueue_task_fair,

.dequeue_task           = dequeue_task_fair,

.yield_task             = yield_task_fair,

 

.check_preempt_curr     = check_preempt_wakeup,

 

.pick_next_task         = pick_next_task_fair,

.put_prev_task          = put_prev_task_fair,

 

#ifdef CONFIG_SMP

.select_task_rq         = select_task_rq_fair,

 

.rq_online              = rq_online_fair,

.rq_offline             = rq_offline_fair,

 

.task_waking            = task_waking_fair,

#endif

 

.set_curr_task          = set_curr_task_fair,

.task_tick              = task_tick_fair,

.task_fork              = task_fork_fair,

 

.prio_changed           = prio_changed_fair,

.switched_to            = switched_to_fair,

 

.get_rr_interval        = get_rr_interval_fair,

 

#ifdef CONFIG_FAIR_GROUP_SCHED

.task_move_group        = task_move_group_fair,

#endif

};

其中相關函式的行為簡述如下

函式名稱 說明
next 會指向下一個Scheduling Class,以筆者所採用的Linux Kernel 2.6.38.6而言,Scheduling Class的順序為

 

stop_sched_class->rt_sched_class->fair_sched_class->idle_sched_class

enqueue_task 當Task屬於Runnable狀態時,就會呼叫這個函式把Task配置到RunQueue RBTree中,進行排程動作,並呼叫inc_nr_running將RunQueue中nr_running的值加一.(nr_running用以代表 目前RunQueue有多少Runnable Task進行排程)
dequeue_task 當Task不需要執行時,就會呼叫這個函式把Task從RunQueue RBTree中移除,並呼叫dec_nr_running將RunQueue中nr_running的值減一.
yield_task 用以暫停目前正在執行中的Task,如果 sysctl_sched_compat_yield有設定,就會找出目前RBTree中最右邊的Task(也就是vrruntime最多的Task), 讓目前Task的vrruntime值等於最右邊Task值的vrruntime加一(可參考:se->vruntime = rightmost->vruntime + 1),如此在下次排程觸發時就會透過函式put_prev_task把目前的Task放到RBTree的最右邊,也就等同於暫停Task,讓該Task下 次被執行到的機會最低.
check_preempt_curr 用以決定一個Task是否可以中斷目前正在運作的Task,取得執行權.以CFS本身的實作 來說 (in sched_fair.c).如果想要取代目前Task的Task本身的Scheduling Policy為 Batch或是Idle時,會直接返回,不會用來取代目前正在執行中的Task.反之,如果目前正在執行中的Task的Scheduling Policy為Idle,就會直接由所傳入的Task取代目前正在執行的Task.
pick_next_task 用以在排程觸發時,從RunQueue RBTree中,取出符合目前Scheduling邏輯的下一個要被執行的Task.
put_prev_task 用以在排程觸發時,把上一個執行完畢的Task放到目前RunQueue RBTree中對應的位置.
set_curr_task 這個函式用以改變Task目前所屬的Scheduling Class與改變Task Group.
task_tick 這是Scheduler的 Timer Tick來源,系統中觸發的Scheduling Tick會呼叫這個函式 (看HZ設定多少,100就是每秒呼叫這函式100次,1000就是每秒呼叫這函式1000次),

 

用以讓排程機制可以決定哪些Task應該要配執行與哪些Task應該要被移出RunQueue.

select_task_rq
(需在SMP架構下)
通常用在執行一個新的程序,或是WakeUp一個Task時,會根據目前SMP下每個處理器的負荷,決定Task是否要切換到另一個處理器的RunQueue去執行,執行時會返回最後目標處理器的值.

此外,在Linux Kernel SMP的架構下,還會支援如下的函式

函式名稱 說明
pull_task 可用來把Task從一個RunQueue移到目前的RunQueue來,並設定Task會在目前處理器的RunQueue中執行.
can_migrate_task 可用來判斷一個Task可否從另一個RunQueue移到目前的處理器來執行,並返回判斷值.(返回值0就是不適合移動,1則是表明適合移動).

 

目前有以下三種情況,會返回失敗.

1,該Task的cpus_allowed bitmap沒有設定目前的處理器 (也就是說在 CPU BitMap中該Task沒有被設定可以在目前處理器上能被同意執行)

2,目前的Task正在該RunQueue被執行中

3,透過函式task_hot,判斷目前的Task是否為該RunQueue與Scheduling Domain中被執行時間較長的Task,基於對目前執行中處理器Cache-Hot的考量,該Task也不會被同意可以移動到目前的處理器.(可以避免 Cache Flush,與在新的處理器上要重新進行Cache的動作.)

有關的巨集

#define cpu_rq(cpu)             (&per_cpu(runqueues, (cpu)))

#define this_rq()               (&__get_cpu_var(runqueues))

#define task_rq(p)              cpu_rq(task_cpu(p))

#define cpu_curr(cpu)           (cpu_rq(cpu)->curr)

#define raw_rq()                (&__raw_get_cpu_var(runqueues))

sched_class Class中宣告的Method,就是要在Linux Kernel排程中新增一個Scheduler Class所要實作的內容,讓Linux Kernel可以根據不同行程的需求,調度這些在系統中有註冊的排程模組,讓系統可以達到預定的執行目標與行為.

以Linux Kernel 2.6.38來說,目前共支援4種Scheduler Class,包括

1,Fair Scheduler Class (實作在檔案 sched_fair.c中):

目前包括有

1.a, SCHED_NORMAL (也稱為SCHED_OTHER): 主要用以排程一般目的的Task.

1.b, SCHED_BATCH: 主要用以讓Task可以延長執行的時間(Time Slice),減少被中斷發生Task Context-Switch的次數.藉此可以提高 Cache的利用率 (每次Context-Switch都會導致Cache-Flush). 比較適合用在固定週期執行的Batch Jobs任務主機上,而不適合用在需要使用者互動的產品 (會由於Task切換的延遲,而感覺到系統效能不佳或是反應太慢).

2,Real-Time Scheduler Class (實作在檔案 sched_rt.c中):

支援Real-Time Task的排程,包括有SCHED_FIFO與SCHED_RR. (SCHED_RR task預設的 Time Slice長度為100 msecs.).

3,Idle Task Scheduler Class (實作在檔案 sched_idletask.c中):

支援SCHED_IDLE,為系統中的Idle Task排程.

4,Stop Scheduler Class (實作在檔案 sched_stoptask.c中):屬於 Stop-Task Scheduling Class的Task是屬於系統中最高權限的Task,會中斷所有任務的執行,並且不會被其他任務所中斷.

目前系統中,Scheduling Class的優先級順序為 Stop-Task > Real-Time > Fair > Idle-Task,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需求,來把所屬的Task配置到不同的Scheduling Class中.

在支援Fair Group Scheduling環境下,CGroup (Control Group) Scheduler分配TaskGroup的處理器執行時間.

Control Group 提供了Linux核心可以把Tasks進行整合/區分或是依據子Group進行分派的動作. 根據Control Group文件中的定義,一個CGroup可以關聯到屬於1或多組SubSystem中的多個Tasks.  SubSystem主要是基於CGroup提供的Task Group機制,扮演類似資源管控的角色,用以設定調配每個Group使用資源的限制. 在支援Control Group的Linux Kernel中,每一個Task在系統中都會屬於一個CGroup與一個SubSystem,每一個SubSystem都會有一個系統設定的組態,並配置 到對應的CGroup中. 每一個Hierarchy架構,都有一個屬於CGroup虛擬檔案系統的Instance參考.

在系統運作時,會有多個有從屬關係的Task Groups同時運作,每一個Hierarchy都會屬於這系統中所有Tasks的一部分. 使用者可以透過CGroup虛擬檔案系統中的目錄名稱產生或刪除對應的CGroup,並可以查詢哪個CGroup有Task被指派,或是列出對應 CGroup中所有被指派的Task PIDs. 藉由CGroup的設計,還可支援基於使用者帳號(Account)的處理器資源調配目的.(包括可以限定能使用的處理器或是Memory Node.)

參考 include/linux/cgroup_subsys.h的實做,目前CGroup包括以下的SubSystem,

1,cpuset (CONFIG_CPUSETS):用以限定指定的Tasks使用的CPU與Memory資源,有關cpuset的使用可以透過函式 sched_setaffinity,sched_getaffinity,set_mempolicy,get_mempolicy,mbind. 例如下述的例子,可以由應用程式透過函式sched_setaffinity指定當應用程式執行時,所要使用的處理器編號.

http://fred-zone.blogspot.com/2007/10/cpu.html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ched.h>

int main(void) {

cpu_set_t cmask;

unsigned long len = sizeof(cmask);

__CPU_ZERO(&cmask);   /* 初始化 cmask */

__CPU_SET(0, &cmask); /* 指定第一個處理器 */

/* 設定自己由指定的處理器執行 */

if (!sched_setaffinity(0, len, &cmask)) {

printf(“Could not set cpu affinity for current process.\n”);

exit(1);

}

return 0;

}

2,cpu_cgroup (CONFIG_CGROUP_SCHED):這選項會支援Tasks能被群組(Group)化與依據設定切割群組佔用的處理器執行時間. 更進一步,還可以設定CONFIG_RT_GROUP_SCHED用以支援群組的 Real-Time排程 (支援包括 SCHED_FIFO SCHED_RR). 與可以設定CONFIG_FAIR_GROUP_SCHED 用以支援群組的CFS排程機制(支援包括SCHED_NORMALSCHED_BATCH).

3,cpuacct (CONFIG_CGROUP_CPUACCT):這選項用以支援CPU Accounting Controller機制,透過CGroup機制群組Task,並依據使用者的帳號(Account)所產生的Task群組來劃分處理器的執行時間.

4,debug (CONFIG_CGROUP_DEBUG):用以支援CGroup的Debug機制,像是Task Reference Count等統計資訊.

其它SubSystem還包括 ns (CONFIG_CGROUP_NS),mem_cgroup (CONFIG_CGROUP_MEM_RES_CTLR),devices (CONFIG_CGROUP_DEVICE),freezer (CONFIG_CGROUP_FREEZER),net_cls (CONFIG_NET_CLS_CGROUP),blkio (CONFIG_BLK_CGROUP).

在一個基於CGroup FileSystem的 Task-Group機制下,會統籌100%的處理器資源. 所有的處理器支援會根據root_task_group與所屬的子Task-Group的 Weight (=se->load.weight)基於Fair-Scheduling機制來進行處理器資源的分配工作.

舉實際的例子來說,當root_task_group中有十個Tasks且每個Task的Weight值為1024,在 root_task_group之下又有兩個子Task Groups且這兩個子Task Group的Weight也都為1024,此時這兩個子Task Group所分配到的處理資源為 1024 / (10*1024 + 1024 + 1024) = 8.33% .

我們可以參考如下操作流程,產生一個驗證Control Group的目錄,並在其中產生cpu目錄,並掛起CPU與CGroup相關的Device Node.

[[email protected] ~]# mkdir /cgroup

[[email protected] ~]# mount -t tmpfs cgroup_root /cgroup

[[email protected] ~]# mkdir /cgroup/cpu

[[email protected] ~]# mount -t cgroup -ocpu none /cgroup/cpu

[[email protected] ~]# ls /cgroup/cpu

cgroup.clone_children

cgroup.event_control

cgroup.procs

cpu.rt_period_us

cpu.rt_runtime_us

cpu.shares

notify_on_release

release_agent

tasks

[[email protected] ~]#

我們可以從tasks檔案看到目前處理器上所有執行的Task Process ID,並從cpu.shares知道目前處理器所分擔的CPU Load基數.

接下來,我們透過Control Group產生 GroupA與GroupB兩個Task Group群組,如下所示

[[email protected] cpu]# mkdir GroupA

[[email protected] cpu]# mkdir GroupB

然後透過設定 cpu.shares,把GroupA的cpu.shares設定為4096,GroupB的cpu.shares設定為1024,也就是說在實際執行上,屬於GroupA的Tasks會比 GroupB的Tasks多得到約4倍的實際處理器執行時間.

[[email protected] cpu]# echo 4096 > GroupA/cpu.shares

[[email protected] cpu]# echo 1024 > GroupB/cpu.shares

接下來我們用如下的程式碼,分別編譯為GroupA與GroupB的執行檔名稱,兩者唯一的差異只在於讓printf顯示的字串各別表示出自己是由GroupA或 GroupB所吐出的內容而已.

#include <stdio.h>

#define PrintThreshold 0x10000000

int main()

{

int i,vCount;

i=0;

vCount=0;

while(1)

{

i++;

if(i>PrintThreshold)

{

i=0;

vCount++;

printf(“GroupA:%ld\n”,vCount);

}

}

return 0;

}

執行編譯好的GroupA與GroupB執行檔,兩者Process ID分別為 1738與 1739,然後把這兩個Process ID分別設定給我們已經設定好差距四倍處理器執行時間的兩個Control Group目錄下的檔案tasks.

[[email protected] cpu]# echo 1738 > GroupA/tasks

[[email protected] cpu]# echo 1739 > GroupB/tasks

我們可以透過top 指令查看這兩個程式執行時各自所佔的CPU比率與兩者的差距,如下所示,GroupA佔據處理器約80.6%的執行時間而GroupB佔據處理器約 19.9%的執行時間. (兩者相加為100.5%,超過100%,但這是筆者環境中top的真實結果(或該說誤差),在此就不作討論),以比率來說兩者所佔CPU實際執行時間差 距大約也是四倍,符合我們透過Control Group對Task執行時間比率所做的設定.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738 root      20   0  3880  264  212 R 80.6 0.0   2:02.50 GroupA

1739 root  &nbs

以上是关于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linux kernel 没有输出信息 怎么调试

linux 重新编译kernel后不能正常启动

Linux kernel 国内repo

Linux kernel 国内repo

linux kernel启动失败,如何分析问题所在?

嵌入式 Linux开发Kernel移植——kernel内核配置和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