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BT构建Scala应用转载
Posted jht_newbie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使用SBT构建Scala应用转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使用SBT构建Scala应用
SBT简介
SBT是Simple Build Tool的简称,如果读者使用过Maven,那么可以简单将SBT看做是Scala世界的Maven,虽然二者各有优劣,但完成的工作基本是类似的。
虽然Maven同样可以管理Scala项目的依赖并进行构建, 但SBT的某些特性却让人如此着迷,比如:
- 使用Scala作为DSL来定义build文件(one language rules them all);
- 通过触发执行(trigger execution)特性支持持续的编译与测试;
- 增量编译;^[SBT的增量编译支持因为如此优秀,已经剥离为Zinc,可被Eclipse, Maven,Gradle等使用]
- 可以混合构建Java和Scala项目;
- 并行的任务执行;
- 可以重用Maven或者ivy的repository进行依赖管理;
等等这些,都是SBT得以在Scala的世界里广受欢迎的印记。
SBT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SBT_0.7.x时代以及SBT_0.10.x以后的时代。
目前来讲, SBT_0.7.x已经很少使用, 大部分公司和项目都已经迁移到0.10.x以后的版本上来,最新的是0.12版本。 0.10.x之后的版本build定义采用了新的Settings系统,与最初0.7.x版本采用纯Scala代码来定义build文件大相径庭,虽然笔者在迁移之前很抵触(因为0.7.x中采用Scala定义build文件的做法可以体现很好的统一性),但还是升级并接纳了0.10.x以后的版本,并且也逐渐意识到, 虽然新的版本初看起来很复杂,但一旦了解了其设计和实现的哲学跟思路,就会明白这种设计可以更便捷的定义build文件。而且可选的build文件方式也同样运行采用Scala代码来定义,即并未放弃统一性的思想。
以上是SBT的简单介绍,如果读者已经急于开始我们的SBT之旅,那么让我们先从SBT的安装和配置开始吧!
SBT安装和配置
SBT的安装和配置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所有平台都通用的安装配置方式,另一种是跟平台相关的安装和配置方式,下面我们分别对两种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所有平台通用的安装配置方式
所有平台通用的安装和配置方式只需要两步:
- 下载sbt boot launcher
- 创建sbt启动脚本(启动脚本是平台相关的)
- 如果是Linux/Unit系统,创建名称为sbt的脚本,并赋予其执行权限,并将其加到PATH路径中; sbt脚本内容类似于
java -Xms512M -Xmx1536M -Xss1M -XX:+CMSClassUnloadingEnabled -XX:MaxPermSize=384M -jar `dirname $0`/sbt-launch.jar "[email protected]"
, 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合适的java进程启动参数; - 如果是Windows系统,则创建sbt.bat命令行脚本,同样将其添加到PATH路径中。 脚本内容类似于
set SCRIPT_DIR=%~dp0 \n java -Xmx512M -jar "%SCRIPT_DIR%sbt-launch.jar" %*
- 如果是Linux/Unit系统,创建名称为sbt的脚本,并赋予其执行权限,并将其加到PATH路径中; sbt脚本内容类似于
以上两步即可完成sbt的安装和配置。
平台相关的安装配置方式
笔者使用的是Mac系统,安装sbt只需要执行brew install sbt
即可(因为我已经安装有homebrew这个包管理器),使用macport同样可以很简单的安装sbt - sudo port install sbt
;
如果读者使用的是Linux系统,那么这些系统通常都会有相应的包管理器可用,比如yum或者apt,安装和配置sbt也同样轻松,只要简单的运行yum install sbt
或者 apt-get install sbt
命令就能搞定(当然,通常需要先将有sbt的repository添加到包管理器的列表中);
Windows的用户也可以偷懒,只要下载MSI文件直接安装,MSI文件下载地址为http://scalasbt.artifactoryonline.com/scalasbt/sbt-native-packages/org/scala-sbt/sbt/0.12.0/sbt.msi。
以上方式基本上囊括三大主流操作系统特定的安装和配置方式,其它特殊情况读者可以酌情处理 ^_^
SBT基础篇
既然我们已经安装和配置好了SBT,那就让我们先尝试构建一个简单的Scala项目吧!
Hello, SBT
在SBT的眼里, 一个最简单的Scala项目可以极简到项目目录下只有一个.scala文件,比如HelloWorld.scala:
object HelloWorld{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ln("Hello, SBT")
}
}
假设我们HelloWorld.scala放到hello目录下,那么可以尝试在该目录下执行:
$ sbt > run [info] Running HelloWorld Hello, SBT [success] Total time: 2 s, completed Sep 2, 2012 7:54:58 PM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那? (画外音: 这岂止是简单,简直就是个玩具嘛,有啥用嘛?! 来点儿实在的行不?)
好吧, 笔者也承认这太小儿科了,所以,我们还是来点儿"干货"吧!
NOTE: 以上实例简单归简单,但可不要小看它哦,你可知道笔者开始就因为忽略了如此简单的小细节而"光阴虚度"? 该实例的项目目录下,没有定义任何的build文件,却依然可以正确的执行sbt命令, 实际上, 即使在一个空目录下执行sbt命令也是可以成功进入sbt的console的。 所以,只要了解了sbt构建的这个最低条件,那么,当你无意间在非项目的根目录下执行了相应sbt命令而出错的时候,除了检查build文件的定义,另外要注意的就是,你是否在预想的项目根目录下面执行的sbt命令!
SBT项目工程结构详解
一般意义上讲,SBT工程项目的目录结构跟Maven的很像, 如果读者接触过Maven,那么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如下内容。
一个典型的SBT项目工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src目录详解
Maven用户对src目录的结构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下面简单介绍各个子目录的作用。
- src/main/java目录存放Java源代码文件
- src/main/resources目录存放相应的资源文件
- src/main/scala目录存放Scala源代码文件
- src/test/java目录存放Java语言书写的测试代码文件
- src/test/resources目录存放测试起见使用到的资源文件
- src/test/scala目录存放scala语言书写的测试代码文件
build.sbt详解
读者可以简单的将build.sbt文件理解为Maven项目的pom.xml文件,它是build定义文件。 SBT运行使用两种形式的build定义文件,一种就是放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即build.sbt, 是一种简化形式的build定义; 另一种放在project目录下,采用纯Scala语言编写,形式更加复杂,当然,也更完备,更有表现力。
我们暂时先介绍build.sbt的定义格式,基于scala的build定义格式我们稍后再细说。
一个简单的build.sbt文件内容如下:
name := "hello" // 项目名称
organization := "xxx.xxx.xxx" // 组织名称
version := "0.0.1-SNAPSHOT" // 版本号
scalaVersion := "2.9.2" // 使用的Scala版本号
// 其它build定义
其中, name和version的定义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想生成jar包的话,这两个属性的值将作为jar包名称的一部分。
build.sbt的内容其实很好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行代表一个键值对(Key-Value Pair),各行之间以空行相分割。
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需要理解SBT的Settings引擎才可以完全领会, 以上原则只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build.sbt的内容。
除了定义以上项目相关信息,我们还可以在build.sbt中添加项目依赖:
// 添加源代码编译或者运行期间使用的依赖
libraryDependencies += "ch.qos.logback" % "logback-core" % "1.0.0"
libraryDependencies += "ch.qos.logback" % "logback-classic" % "1.0.0"
// 或者
libraryDependencies ++= Seq(
"ch.qos.logback" % "logback-core" % "1.0.0",
"ch.qos.logback" % "logback-classic" % "1.0.0",
...
)
// 添加测试代码编译或者运行期间使用的依赖
libraryDependencies ++= Seq("org.scalatest" %% "scalatest" % "1.8" % "test")
甚至于直接使用ivy的xml定义格式:
ivyXML :=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org="org.eclipse.jetty.orbit" name="javax.servlet" rev="3.0.0.v201112011016">
<artifact name="javax.servlet" type="orbit" ext="jar"/>
</dependency>
<exclude module="junit"/>
<exclude module="activation"/>
<exclude module="jmxri"/>
<exclude module="jmxtools"/>
<exclude module="jms"/>
<exclude module="mail"/>
</dependencies>
在这里,我们排除了某些不必要的依赖,并且声明了某个定制过的依赖声明。
当然, build.sbt文件中还可以定义很多东西,比如添加插件,声明额外的repository,声明各种编译参数等等,我们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了。
project目录即相关文件介绍
project目录下的几个文件实际上都是非必须存在的,可以根据情况添加。
build.properties文件声明使用的要使用哪个版本的SBT来编译当前项目, 最新的sbt boot launcher可以能够兼容编译所有0.10.x版本的SBT构建项目,比如如果我使用的是0.12版本的sbt,但却想用0.11.3版本的sbt来编译当前项目,则可以在build.properties文件中添加sbt.version=0.11.3
来指定。 默认情况下,当前项目的构建采用使用的sbt boot launcher对应的版本。
plugins.sbt文件用来声明当前项目希望使用哪些插件来增强当前项目使用的sbt的功能,比如像assembly功能,清理ivy local cache功能,都有相应的sbt插件供使用, 要使用这些插件只需要在plugins.sbt中声明即可,不用自己去再造轮子:
resolvers += Resolver.url("git://github.com/jrudolph/sbt-dependency-graph.git")
resolvers += "sbt-idea-repo" at "http://mpeltonen.github.com/maven/"
addSbtPlugin("com.github.mpeltonen" % "sbt-idea" % "1.1.0")
addSbtPlugin("net.virtual-void" % "sbt-dependency-graph" % "0.6.0")
在笔者的项目中, 使用sbt-idea来生成IDEA IDE对应的meta目录和文件,以便能够使用IDEA来编写项目代码; 使用sbt-dependency-graph来发现项目使用的各个依赖之间的关系;
为了能够成功加载这些sbt插件,我们将他们的查找位置添加到resolovers当中。有关resolvers的内容,我们后面将会详细介绍,这里注意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就是,sbt支持直接将相应的github项目作为依赖或者插件依赖,而不用非得先将相应的依赖或者插件发布到maven或者ivy的repository当中才可以使用。
其它
以上目录和文件通常是在创建项目的时候需要我们创建的,实际上, SBT还会在编译或者运行期间自动生成某些相应的目录和文件,比如SBT会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和project目录下自动生成相应的target目录,并将编译结果或者某些缓存的信息置于其中,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希望将这些目录和文件记录到版本控制系统中,所以,通常会将这些目录和文件排除在版本管理之外。
比如, 如果我们使用git来做版本控制,那么就可以在.gitignore中添加一行"target/"
来排除项目根目录下和project目录下的target目录及其相关文件。
TIPS
在sbt0.7.x时代, 我们只要创建项目目录,然后在项目目录下敲入sbt,则应该创建哪些需要的目录和文件就会由sbt自动为我们生成, 而sbt0.10之后,这项福利就没有了。 所以,刚开始,我们可能会认为要很苦逼的执行一长串命令来生成相应的目录和文件:
$ touch build.sbt $ mkdir src $ mkdir src/main $ mkdir src/main/java $ mkdir src/main/resources $ mkdir src/main/scala $ mkdir src/test $ mkdir src/test/java $ mkdir src/test/resources $ mkdir src/test/scala $ mkdir project $ ...如果是Maven的用户,是不是很想念Maven的Archetype特性那?! 其实, SBT为我们关了一扇窗,却开了另一道门, 我们可以使用giter8来自动化以上步骤。 giter8可以自动从github上抓取.g8项目模板,并自动在本地生成相应的项目结构, 比如笔者在github上创建了xsbt.g8项目模板,则直接执行
"g8 fujohnwang/xsbt"
就可以在本地自动生成一个sbt的项目。 有关giter8的更多信息可参考https://github.com//giter8.
SBT的使用
SBT支持两种使用方式:
- 批处理模式(batch mode)
- 可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
批处理模式是指我们可以在命令行模式下直接依次执行多个SBT命令, 比如:
$ sbt compile test package
而可交互模式则直接运行sbt,后面不跟任何SBT命令,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将直接进入sbt控制台(console), 在sbt控制台中,我们可以输入任何合法的sbt命令并获得相应的反馈:
$ sbt
> compile
[success] Total time: 1 s, completed Sep 3, 2012 9:34:58 PM
> test
[info] No tests to run for test:test
[success] Total time: 0 s, completed Sep 3, 2012 9:35:04 PM
> package
[info] Packaging XXX_XXX_2.9.2-0.1-SNAPSHOT.jar ...
[info] Done packaging.
[success] Total time: 0 s, completed Sep 3, 2012 9:35:08 PM
TIPS
在可交互模式的sbt控制台下,可以输入help获取进一步的使用信息。
在以上实例中,我们依次执行了compile, test和package命令, 实际上, 这些命令之间是有依赖关系的,如果仅仅是为了package,那么,只需要执行package命令即可, package命令依赖的compile和test命令将先于package命令执行,以保证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得以满足。
除了compile,test和package命令, 下面列出了更多可用的sbt命令供读者参考:
- compile
- test-compile
- run
- test
- package
这些命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结合SBT的触发执行(Trigger Execution)机制一起使用, 唯一需要做的就只是在相应的命令前追加~
符号,实际上,这个特性是让笔者最着迷的, 比如:
$ sbt ~compile
以上命令意味着, 我更改了任何源代码并且保存之后,将直接触发SBT编译相应的源代码以及相应的依赖变更。 假如我们有2个显示器, 左边是命令行窗口,右边是编辑器或者IDE窗口,那么,我们只要在右边的显示器中编辑源代码,左边的显示器就可以实时的反馈编译结果, 这将极大加快开发的迭代速度, 听起来并且看起来是不是很cool?!
NOTE
原则上,
~
和相应命令之间应该用空格分隔,不过对于一般的命令来讲,直接前缀~
也是可以的,就跟我们使用~compile
的方式一样。
SBT的依赖管理
在SBT中, 类库的依赖管理可以分为两类:
- unmanaged dependencies
- managed dependencies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采用managed dependencies方式来管理依赖关系,但也不排除为了快速构建项目环境等特殊情况下,直接使用unmanaged dependencies来管理依赖关系。
Unmanaged Dependencies简介
要使用unmanaged dependencies的方式来管理依赖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想要放入当前项目classpath的jar包放到lib目录下即可。
如果对默认的lib目录看着不爽, 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来更改这个默认位置,比如使用3rdlibs:
unmanagedBase <<= baseDirectory { base => base / "3rdlibs" }
这里可能需要解释一下以上配置。 首先unmanagedBase这个Key用来表示unmanaged dependencies存放第三方jar包的路径, 具体的值默认是lib, 我们为了改变这个Key的值, 采用<<=操作符, 根据baseDirectory的值转换并计算出一个新值赋值给unmanagedBase这个Key, 其中, baseDirectory指的是当前项目目录,而<<=操作符(其实是Key的方法)则负责从已知的某些Key的值计算出新的值并赋值给指定的Key。
关于Unmanaged dependencies,一般情况下,需要知道的基本上就这些。
Managed Dependencies详解
sbt的managed dependencies采用Apache Ivy的依赖管理方式, 可以支持从Maven或者Ivy的Repository中自动下载相应的依赖。
简单来说,在SBT中, 使用managed dependencies基本上就意味着往libraryDependencies这个Key中添加所需要的依赖, 添加的一般格式如下:
libraryDependencies += groupID % artifactID % revision
比如:
libraryDependencies += "org.apache.derby" % "derby" % "10.4.1.3"
这种格式其实是简化的常见形式,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做更多微调, 比如:
(1) libraryDependencies += "org.apache.derby" % "derby" % "10.4.1.3" % "test"
(2) libraryDependencies += "org.apache.derby" % "derby" % "10.4.1.3" exclude("org", "artifact")
(3) libraryDependencies += "org.apache.derby" %% "derby" % "10.4.1.3"
(1)的形式允许我们限定依赖的范围只限于测试期间; (2)的形势允许我们排除递归依赖中某些我们需要排除的依赖; (3)的形式则会在依赖查找的时候,将当前项目使用的scala版本号追加到artifactId之后作为完整的artifactId来查找依赖,比如如果我们的项目使用scala2.9.2,那么(3)的依赖声明实际上等同于"org.apache.derby" %% "derby_2.9.2" % "10.4.1.3"
,这种方式更多是为了简化同一依赖类库存在有多个Scala版本对应的发布的情况。
如果有一堆依赖要添加,一行一行的添加是一种方式,其实也可以一次添加多个依赖:
libraryDependencies ++= Seq("org.apache.derby" %% "derby" % "10.4.1.3",
"org.scala-tools" %% "scala-stm" % "0.3",
...)
Resovers简介
对于managed dependencies来说,虽然我们指定了依赖哪些类库,但有没有想过,SBT是如何知道到哪里去抓取这些类库和相关资料那?!
实际上,默认情况下, SBT回去默认的Maven2的Repository中抓取依赖,但如果默认的Repository中找不到我们的依赖,那我们可以通过resolver机制,追加更多的repository让SBT去查找并抓取, 比如:
resolvers += "Sonatype OSS Snapshots" at "https://oss.sonatype.org/content/repositories/snapshots"
at^[at实际上是String类型进行了隐式类型转换(Implicit conversion)后目标类型的方法名]之前是要追加的repository的标志名称(任意取),at后面则是要追加的repository的路径。
除了可远程访问的Maven Repo,我们也可以将本地的Maven Repo追加到resolver的搜索范围:
resolvers += "Local Maven Repository" at "file://"+Path.userHome.absolutePath+"/.m2/repository"
SBT进阶篇
.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
对于简单的项目来讲,.sbt形式的build定义文件就可以满足需要了,但如果我们想要使用SBT的一些高级特性,比如自定义Task, 多模块的项目构建, 就必须使用.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了。 简单来讲,.sbt能干的事情,.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都能干,反之,则不然。
要使用.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只要在当前项目根目录下的project/子目录下新建一个.scala后缀名的scala源代码文件即可,比如Build.scala(名称可以任意,一般使用Build.scala):
import sbt._
import Keys._
object HelloBuild extends Build {
override lazy val settings = super.settings ++ Seq(..)
lazy val root = Project(id = "hello",
base = file("."),
settings = Project.defaultSettings ++ Seq(..))
}
build的定义只要扩展sbt.Build,然后添加相应的逻辑即可,所有代码都是标准的scala代码,在Build定义中,我们可以添加更多的settings, 添加自定义的task,添加相应的val和方法定义等等, 更多代码实例可以参考SBT Wiki(https://github.com/harrah/xsbt/wiki/Examples),另外,我们在后面介绍SBT的更多高级特性的时候,也会引入更多.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的使用。
NOTE
.sbt和.scala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实际上, 两种形式并不排斥,并不是说我使用了前者,就不能使用后者,对于某些单一的项目来说,我们可以在.sbt中定义常用的settings,而在.scala中定义自定义的其它内容, SBT在编译期间,会将.sbt中的settings等定义与.scala中的定义合并,作为最终的build定义使用。
只有在多模块项目构建中,为了避免多个.sbt的存在引入过多的繁琐,才会只用.scala形式的build定义。
.sbt和.scala二者之间的settings是可互相访问的, .scala中的内容会被import到.sbt中,而.sbt中的settings也会被添加到.scala的settings当中。默认情况下,.sbt中的settings会被纳入Project级别的Scope中,除非明确指定哪些Settings定义的Scope; .scala中则可以将settings纳入Build级别的Scope,也可以纳入Project级别的Scope。
SBT项目结构的本质
在了解了.sbt和.scala两种形式的build定义形式之后, 我们就可以来看看SBT项目构建结构的本质了。
首先, 一个SBT项目,与构建相关联的基本设施可以概况为3个部分, 即:
- 项目的根目录, 比如hello/, 用来界定项目构建的边界;
- 项目根目录下的*.sbt文件, 比如hello/build.sbt, 用来指定一般性的build定义;
- 项目根目录下的project/*.scala文件, 比如hello/project/Build.scala, 用来指定一些复杂的, *.sbt形式的build定义文件不太好搞的设置;
也就是说, 对于一个SBT项目来说,SBT在构建的时候,只关心两点:
- build文件的类型(是*.sbt还是*.scala);
- build文件的存放位置(*.sbt文件只有存放在项目的根目录下, SBT才会关注它或者它们, 而*.scala文件只有存放在项目根目录下的project目录下,SBT才不会无视它或者它们)^[实际上,只有那些定义了扩展自sbt.Build类的scala文件,才会被认为是build定义];
在以上基础规则的约束下,我们来引入一个推导条件, 即:
项目的根目录下的project/目录,其本身也是一个标准的SBT项目。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再来仔细分析hello/project/目录,看它目录下的各项artifacts到底本质上应该是什么。
我们说项目根目录下的project/子目录下的.scala文件是当前项目的build定义文件, 而根据以上的推导条件, project/目录本身又是一个SBT项目,我们还知道,SBT下面下的\.scala都是当前项目的源代码,所以project/下的*.scala文件, 其实都是project这个目录下的SBT项目的源代码,而这些源代码中,如果有人定义了sbt.Build,那么就会被用作project目录上层目录界定的SBT项目的build定义文件, right?!
那么,来想一个问题,如果project/目录下的.scala是源代码文件,而project目录整体又是一个标准的SBT项目, 假如我们这些\.scala源码文件中需要依赖其他三方库,通常我们会怎么做?
对, 在当前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build.sbt文件,将依赖添加进去,所以,我们就有了如下的项目结构:
hello/
*.scala
build.sbt
project/
*.scala
build.sbt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书写当前项目的build定义的时候(因为build定义也是用scala来写),借用第三方依赖来完成某些工作,而不用什么都重新去写,在project/build.sbt下添加项目依赖,那么就可以在project/*.scala里面使用,进而构建出hello/项目的build定义是什么, 即hello/project/这个SBT项目,支撑了上一层hello/这个项目的构建!
现在再来想一下,如果hello/project/这个项目的构建要用到其它SBT特性,比如自定义task或者command啥的,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hello/project/也是一个SBT项目,那么按照惯例,我们就可以再其下再新建一个project/目录,在这个下一层的project/目录下再添加*.scala源文件作为hello/project/这个SBT项目的build定义文件, 整个项目又变成了:
hello/
*.scala
build.sbt
project/
*.scala
build.sbt
/project
*.scala
而如果hello/project/project/下的源码又要依赖其他三方库那?! God, 再添加.sbt或更深一层的project/\.scala!
也就是说, 从第一层的项目根目录开始, 其下project/目录内部再嵌套project/目录,可以无限递归,而且每一层的project/目录都界定了一个SBT项目,而每一个下层的project目录界定的SBT项目其实都是对上一层的SBT项目做支持,作为上一层SBT项目的build定义项目,这就跟俄罗斯娃娃这种玩具似的, 递归嵌套,一层又包一层: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搞这么多嵌套,但理解了SBT项目的这个结构上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后面的内容,如果读者看一遍没能理解,那不妨多看几次,多参考其他资料,多揣摩揣摩吧!
自定义SBT Task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SBT内建的Task,比如compile, run等,实际上,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在build定义中添加更多自定义的Task。
自定义SBT的Task其实很简单,就跟把大象关冰箱里一样简单, 概况来说其实就是:
- 定义task;
- 将task添加到项目的settings当中;
- 使用自定义的task;
定义task
Task的定义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要定义一个TaskKey来标志Task, 第二部分则是定义Task的执行逻辑。
假设我们要定义一个简单的打印"hello, sbt~"信息的task,那第一步就是先定义它的Key,如下代码所示:
val hello = TaskKey[Unit]("hello", "just say hello")
TaskKey的类型指定了对应task的执行结果,因为我们只想打印一个字符串,不需要返回什么数据,所以定义的是TaskKey[Unit]。 定义TaskKey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指定一个名称(比如第一个参数“hello”),这个名称将是我们调用该task的标志性建筑。 另外,还可以可选择的通过第二个参数传入该task的相应描述和说明。
有了task对应的Key之后,我们就要定义task对应的执行逻辑,并通过:=
方法将相应的key和执行逻辑定义关联到一起:
hello := {
println("hello, sbt~")
}
完整的task定义代码如下所示:
val hello = TaskKey[Unit]("hello", "just say hello")
hello := {
println("hello, sbt~")
}
NOTE
:= 只是简单的将task的执行逻辑和key关联到一起, 如果之前已经将某一执行逻辑跟同一key关联过,则后者将覆盖前者,另外,如果我们想要服用其他的task的执行逻辑,或者依赖其他task,只有一个:=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或者<<=等方法,他们可以借助之前的task来映射或者转换新的task定义。比如(摘自sbt wiki):
// These two settings are equivalent
intTask <<= intTask map { (value: Int) => value + 1 }
intTask ~= { (value: Int) => value + 1 }
将task添加到项目的settings当中
光完成了task的Key和执行逻辑定义还不够,我们要将这个task添加到项目的Settings当中才能使用它,所以,我们稍微对之前的代码做一补充:
object ProjectBuild extends Build {
val hello = TaskKey[Unit]("hello", "just say hello")
val helloTaskSetting = hello := {
println("hello, sbt~")
}
lazy val root = Project(id = "", base = file(".")).settings(Defaults.defaultSettings ++ Seq(helloTaskSetting): _*)
}
将Key与task的执行逻辑相关联的过程实际上是构建某个Setting的过程,虽然我们也可以将以上定义写成如下形式:
lazy val root = Project(id = "", base = file(".")).settings(Defaults.defaultSettings ++ Seq(hello := {
println("hello, sbt~")
}): _*)
但未免代码就太不雅观,也不好管理了(如果要添加多个自定义task,想想,用这种形式是不是会让代码丑陋不堪那?!),所以,我们引入了helloTaskSetting这个标志常量来帮助我们净化代码结构 :)
测试和运行定义的task
万事俱备之后,就可以使用我们的自定义task了,使用定义Key的时候指定的task名称来调用它即可:
$ sbt hello
hello, sbt~
// 或者
$ sbt
> hello
hello, sbt~
[success] Total time: 0 s, completed Oct 4, 2012 2:48:48 PM
怎么样? 在SBT中自定义task是不是很简单那?!
SBT Plugins
每个项目最终都要以相应的形式发布^[这里的发布更多是指特殊的发布形式,比如提供完整的下载包给用户,直接打包成部署包等。一般情况下,如果用Maven或者SBT,可以直接publish到相应的Maven或者Ivy Repository中],比如二进制包, 源码包,甚至直接可用的部署包等等, 假设我们想把当前的SBT项目打包成可直接解压部署的形式,我们可以使用刚刚介绍的自定义task来完成这一工作:
object ProjectBuild extends Build {
import Tasks._
lazy val root = Project(id = "", base = file(".")).settings(Defaults.defaultSettings ++ Seq(distTask, helloTaskSetting): _*)
}
object Tasks {
val hello = TaskKey[Unit]("hello", "just say hello")
val helloTaskSetting = hello := {
println("hello, sbt~")
}
val dist = TaskKey[Unit]("dist", "distribute current project as zip or gz packages")
val distTask = dist <<= (baseDirectory, target, fullClasspath in Compile, packageBin in Compile, resources in Compile, streams) map {
(baseDir, targetDir, cp, jar, res, s) =>
s.log.info("[dist] prepare distribution folders...")
val assemblyDir = targetDir / "dist"
val confDir = assemblyDir / "conf"
val libDir = assemblyDir / "lib"
val binDir = assemblyDir / "bin"
Array(assemblyDir, confDir, libDir, binDir).foreach(IO.createDirectory)
s.log.info("[dist] copy jar artifact to lib...")
IO.copyFile(jar, libDir / jar.name)
s.log.info("[dist] copy 3rd party dependencies to lib...")
cp.files.foreach(f => if (f.isFile) IO.copyFile(f, libDir / f.name))
s.log.info("[dist] copy shell scripts to bin...")
((baseDir / "bin") ** "*.sh").get.foreach(f => IO.copyFile(f, binDir / f.name))
s.log.info("[dist] copy configuration templates to conf...")
((baseDir / "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