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协调_货币规律
Posted rock-cc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8协调_货币规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货币规律——货币像水又像蜜
1. 货币的起源
? 整个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其实是协调的问题,而协调的核心手段,就是货币。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的关注点,就是整个社会是如何通过货币来达成合作和协调的。
? 门格尔曾说,货币非常有用,而它之所以有用,在于人人都觉得它有用,人人都觉得别人愿意接受它。货币的起源和形态,跟语言非常相似。一句话、一个词能流行起来。不仅在于说的人喜欢怎么说,还在于听的人是否能接受,在于别人是否也愿意这么说。
1.1 货币作用之一:避免交易中双重偶然性的要求
? 我不赞成人们视金钱、视货币如粪土的看法。货币代表着机会,多挣钱不代表人们爱的只是钱,钱多只代表人的机会更多、选择更多。至于一个人怎么使用这个机会,是个人的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
1.2 货币作用之二:降低质量检验成本
? 没有货币,我需要成为天下所有商品的质量检验员;有了货币,我只要能检验货币的真假就行了。
1.3 货币作用之三:增加市场交易量
? 货币的第三个作用,是在货币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不需要满足双重偶然性的要求,质检的成本大减,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交易量大增。社会上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幸福感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2.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
2.1 劣币驱逐良币符合经济效率
?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告诉我们,一旦一个社会确定了用某种商品作为货币,这种商品在流通当中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质量较高的品种就会被人们保存下来,质量较低的会留在流通当中,质量不到的货币会把质量较高的货币驱赶出流通领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 问题是,货币之所以有用,就在于人们相信它有用;而只要人们相信它有用,它就不需要用那么高的质量的商品来充当。选用劣币就行了,选用劣币才是有效的。因此,劣币驱逐良币是对的,但人们HIA应该补充一句“劣币就是有效货币”。
? 到今天,人们基本上抛弃了用真实的商品来充当货币的做法,大家用的都是纸币,甚至是电子货币。只要我们相信它有用,它就有用,这就行了。
2.2.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 假设一个封闭的社会有1000元在流动,人们用这1000元进行交易。这个社会有一个商业银行系统,专门帮人们把钱存起来,然后再贷出去,从中赚取利息的差价。
? 我们想象一下,第一天下班后,人们要把这1000元存进银行,这时商业银行有1000元。第二天上班前,银行要把这1000元让人贷出去,到了第二天下班,拿到1000元的人又要把这1000元存进银行。
? 经过这两天的过程,我们看到商业银行的账户,从第一天只有1000元,变成了第二天的2000元,到第三天变成了3000元。一天一天累计下去,银行账户上的钱,在无止境的增长。
? 但是这个社会原来总共流通的货币也就只有1000元钱,这就是一个创造货币的过程。
? 实际上政府对每一家商业银行都有规定:他们在收到储户的存款,再把这笔钱贷出去以前,必须留下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法定准备金”。
? 假设政府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是20%,那意味着第一天银行收到1000元后,第二天只能拿出800元去放贷......这样循环往复,最后1000元在20%的法定准备金率限制下,就只能创造4000元钱的新生货币。再加上我们称为基础货币的1000元,整个社会就只有5000元在流通。
? 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它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它能够创造货币的倍数就越低。
2.3 商业银行固有机制催生流动性风险
? 假设社会上有传言说,商业银行的钱——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或者硬币——实际上是不能满足所有储户的兑换需求的,大家赶紧把钱取出来吧。
? 如果大家听信了这个传言,都去取钱,商业银行的钱够不够大家取?答案是不够。只要所有储户听到传言去挤兑,商业银行就一定会倒闭。这并不是商业银行经营不善,这是由于商业银行能够创造货币这种固有的机制造成的。
2.4 什么样的银行困境值得挽救
? 每一家商业银行都是商业机构,它是通过对货币的低买高卖——向储蓄客户支付较低利息,并向贷款客户收取较高利息——来赚取利润的。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跟我们楼下的小卖部本质上没有区别。而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是任何一家商业机构都可能遇到的困难。
? “资不抵债的困难”是商业银行系统所面临的另一类困难。如果遇到这种困难,这家商业银行就该倒闭,就跟任何一家经营不善的小卖部都应该倒闭的道理一样。
3. 通货膨胀的根源
3.1 通货膨胀的定义
?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持续增长。这里的“物价”指的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而是指一般的物价总水平。通货膨胀的概念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它指的是总的物价水平;第二,是持续的增长,不是暂时的增长。
3.2 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视角——货币数量论
? 经济学家通常使用“货币数量论”来解释通货膨胀现象。
? 这个理论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货币流通量乘以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一个社会里货物的总量乘以平均物价。即:
? MV = PY
? 其中,M指的是货币流通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平均物价,Y是社会的货物总量。
? 我们稍微做一个移项(P = MV/Y)就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这个社会的货物总量成反比。换句话说,货物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小。而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货币流通量成正比,货币流通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也就越大;同时他也跟货币流通的速度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越快,通货膨胀的机会就会也越大。
3.3 对通货膨胀成因的两派解释
? 对于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基本上分两大学派。
? 一派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年轻人急着要买房结婚,造成了通货膨胀;工会组织起来要求加工资,造成了通货膨胀;女士们喜欢买国外进口的名片包包,进口数量和金额都大增,也造成了通货膨胀;庄家收成不好,大豆贵了、葱贵了,也能造成通货膨胀。
? 而另一派的经济学家,他们一成不变的认为通货膨胀的成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印多了,货币流通量太大了。
3.4. 应对通货膨胀的两种办法
? 根据第一派经济学家的观点,既然通货膨胀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那么要抑制通货膨胀,措施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限制进口、补贴、限购、价格管制等。
? 另外一批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发多了,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很简单,就是少印钱,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
4. 通货膨胀的过程
4.1 通货膨胀的坎蒂隆效应
? 增发货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在整个社会里摊匀的现象被称为坎蒂隆效应。
4.2 通货膨胀让人做出错误决策
? 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在经济生活当中,每个个体很难分辨物价的上涨究竟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物价整体水平的变化。
? 举个例子,一家餐厅的生意最近越来越好,客人也越来越多,人们来了之后也越来越愿意花钱。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家餐厅的饭菜可口、服务好,把顾客从别的店吸引过来了;另一种可能是政府多发了货币,整个社会都变得有钱了。
? 经济体里的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判断,这两种可能中到底哪一种齐了作用,而这又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动。
? 如果是自己的相对优势增加了,那就应该扩大生产。如果这只不过是普遍的物价上涨,在收入增加的同时要承受更高的工资成本、原料成本、房租成本,那就应该按兵不动。
? 但我们再物价刚刚上涨时是很难分辨这二者的不同的,通货膨胀的发生、扩散和人们采取对策并不能瞬间完成,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相对得益,有些人相对受损。
4.3 通货膨胀具有转移社会财富的效果
? 通货膨胀是钱太多了,钱相对于物来说不值钱了。
? 所以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富主要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那些依靠固定收入过日子的人会受损,而那些靠不断出售他们资产兑现现金的人会得益。
4.4. 通货膨胀和商家涨价无关
? “不要枪毙信使”。
4.5 通货膨胀是一种无形的税收
? 在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在私人和政府之间也会产生财富的转移,政府多印钞票,政府的购买力就会增加,而民众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这实际上是政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无形的税。
? 同时,通货膨胀也会使得纳税人因为被迫上档而多交了税。所谓的被迫上档,是因为在很多国家里都有累进税的制度,收入越高税率就越高。通货膨胀使得他们的工资水平上了一个档次,结果要承受的税率更高了。他们的实际财富并没有增加,在累进税制度下,通货膨胀是纳税人多交了税。
5. 通货膨胀与失业
? 1968年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分别发表论文,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不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 如果政府反复地使用通货膨胀来对付失业,失业率就降不下去了,到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滞涨——即存在通货膨胀,又存在经济停滞的现象。
以上是关于18协调_货币规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宿务太平洋航空借助CellPoint Digital支付协调平台增强支付方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