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防》第十周学习总结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网络攻防》第十周学习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践

由于实验楼提供的是64位操作系统,而本次实验为了方便观察汇编语句,采用32位操作系统,所以先按照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

先按顺序输入下面的三个命令安装32位操作系统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安装好之后就切换到32位操作系统中

技术分享

Ubuntu和其他一些Linux系统中,使用地址空间随机化来随机堆(heap)和栈(stack)的初始地址,这使得猜测准确的内存地址变得十分困难,而猜测内存地址是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关键。因此我们使用以下命令关闭这一功能:

技术分享

linux系统中,/bin/sh实际是指向/bin/bash或/bin/dash的一个符号链接。为了重现这一防护措施被实现之前的情形,我们使用另一个shell程序(zsh)代替/bin/bash。下面的指令描述了如何设置zsh程序:

技术分享

shellcode

一般情况下,缓冲区溢出会造成程序崩溃,在程序中,溢出的数据覆盖了返回地址。而如果覆盖返回地址的数据是另一个地址,那么程序就会跳转到该地址,如果该地址存放的是一段精心设计的代码用于实现其他功能,这段代码就是shellcode。

把以下代码保存为“stack.c”文件,保存到 /tmp 目录下。代码如下:

技术分享

通过代码可以知道,程序会读取一个名为“badfile”的文件,并将文件内容装入“buffer”。

编译该程序,并设置SET-UID。命令如下:

技术分享

GCC编译器有一种栈保护机制来阻止缓冲区溢出,所以我们在编译代码时需要用 –fno-stack-protector 关闭这种机制。

而 -z execstack 用于允许执行栈。

 

我们的目的是攻击刚才的漏洞程序,并通过攻击获得root权限。

把以下代码保存为“exploit.c”文件,保存到 /tmp 目录下。代码如下: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注意上面的代码,“\\x??\\x??\\x??\\x??”处需要添上shellcode保存在内存中的地址,因为发生溢出后这个位置刚好可以覆盖返回地址。

而 strcpy(buffer+100,shellcode); 这一句又告诉我们,shellcode保存在 buffer+100 的位置。

现在我们要得到shellcode在内存中的地址,输入命令:

技术分享

继续输入命令

技术分享

得到下面的界面

技术分享

其中,第五行的esp中就是str的起始地址

我们在第六行的地址处设置断点

技术分享

根据语句 strcpy(buffer+100,shellcode); 我们计算shellcode的地址为 0xffffd020(十六进制)+100(十进制)=0xffffd084(十六进制)

现在修改exploit.c文件!将 \\x??\\x??\\x??\\x?? 修改为 \\x84\\xd0\\xff\\xff

技术分享

然后,编译exploit.c程序:

技术分享

先运行攻击程序exploit,再运行漏洞程序stack,观察结果:

技术分享

可以看到,攻击成功

 

以上是关于《网络攻防》第十周学习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017-2018-2 20179317 卿爽 《网络攻防技术》第十周学习总结

20169217 2016-2017-2 《网络攻防实践》第十周学习总结

## 20155336 2016-2017-2《JAVA程序设计》第十周学习总结

2019-2020-1学期 20192416《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导论》第十周学习总结

2019-2020-1学期20192423《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导论》第十周学习总结

第十周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