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对抗网络(GAN)简单梳理

Posted 时光杂货店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GAN)简单梳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xg123321123 - 时光杂货店

出处:http://blog.csdn.net/xg123321123/article/details/78034859

声明: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网上已经贴满了关于GAN的博客,写这篇帖子只是梳理下思路,以便以后查阅。
关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第一篇论文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0 前言

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是用对抗方法来生成数据的一种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GAN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给机器学习引入了对抗这一理念。

回溯地球生物的进化路线就会发现,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和其他事物对抗中成长和发展的。
生成对抗网络就像我们玩格斗游戏一样: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找其他对手对抗,在对抗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技能。

GAN 是生成模型的一种,生成模型就是用机器学习去生成我们想要的数据,正规的说法是,获取训练样本并训练一个模型,该模型能按照我们定义的目标数据分布去生成数据。

比如autoencoder自编码器,它的decoding部分其实就是一种生成模型,它是在生成原数据。又比如seq2seq序列到序列模型,其实也是生成另一个我们想要的序列。Neural style transfer的目标其实也是生成图片。

上图涵盖了基本的生成式模型的方法,主要按是否需要定义概率密度函数分为:

  • Explicit density models
    这之中又分为tractable explicit models和approximate explicit model,tractable explicit model通常可以直接通过数学方法来建模求解,而approximate explicit model通常无法直接对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可以利用数学里的一些近似方法来做数据建模, 通常基于approximate explicit model分为确定性(变分方法:如VAE的lower bound)和随机性的方法(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MCMC)。

  • Implicit density models
    无需定义明确的概率密度函数,代表方法包括马尔科夫链、生成对抗式网络,该系列方法无需定义数据分布的描述函数。

  • GAN能够有效地解决很多生成式方法的缺点,主要包括:

    • 并行产生samples;
    • 生成式函数的限制少,比如无需合适马尔科夫采样的数据分布(Boltzmann machines),生成式函数无需可逆、latent code无需与sample同维度(nonlinear ICA);
    • 无需马尔科夫链的方法(Boltzmann machines, GSNs);
    • 相对于VAE的方法,无需variational bound;
    • GAN比其他方法一般来说性能更好。

1 基本思想

GAN 的核心思想源于博弈论的纳什均衡。

设定参与游戏的双方分别为一个生成器(Generator)和一个判别器(Discriminator), 生成器捕捉真实数据样本的潜在分布, 并生成新的数据样本; 判别器是一个二分类器, 判别输入是真实数据还是生成的样本。
为了取得游戏胜利, 这两个游戏参与者需要不断优化, 各自提高自己的生成能力和判别能力, 这个学习优化过程就是寻找二者之间的一个纳什均衡。

GAN是一种二人零和博弈思想(two-player game),博弈双方的利益之和是一个常数。

GAN的计算流程与结构如上图所示。

其中的生成器和判别器可以用任意可微分的函数, 这里我们用可微分函数D 和G 来分别表示判别器和生成器, 它们的输入分别为真实数据x 和随机变量z。
G(z) 为由G 生成的尽量服从真实数据分布 pdata 的样本。
如果判别器的输入来自真实数据, 标注为1.如果输入样本为G(z), 标注为0。

这里D 的目标是实现对数据来源的二分类判别: 真(来源于真实数据x 的分布) 或者伪(来源于生成器的伪数据G(z))。
而G 的目标是使自己生成的伪数据G(z) 在D 上的表现D(G(z)) 和真实数据x 在D 上的表现D(x)一致。

这是一个图片栗子:

生成器和判别器都采用神经网络。

这个栗子中,我们有的只是真实采集而来的人脸样本数据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连人脸数据集的类标签都没有,也就是我们不知道那个人脸对应的是谁。

最原始的GAN目的是想通过输入一个噪声,模拟得到一个人脸图像,这个图像可以非常逼真以至于以假乱真。(不同的任务想得到的东西不一样)

上图右半部分的判别模型,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结构,输入一幅图像,输出是一个概率值,用于判断真假使用(概率值大于0.5那就是真,小于0.5那就是假,人们定义的概率)
左半部分的生成模型也是神经网络结构,输入是一组随机数Z,输出是一个图像,不再是一个数值。

从图中可以看到,会存在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真实数据集,另一个是假的数据集,由生成网络生成的数据集。

判别模型的目的:能判别出来属于的一张图它是来自真实样本集还是假样本集。假如输入的是真样本,网络输出就接近1,输入的是假样本,网络输出接近0。
生成网络的目的:使得自己生成样本的能力尽可能强,强到判别网络没法判断自己生成的样本是真还是假。

由此可见,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的目的正好相反,一个说我能判别得好,一个说我让你判别不好,所以叫做对抗,叫做博弈。

而最后的结果到底是谁赢,就要归结于模型设计者希望谁赢了。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如果是要得到以假乱真的样本,那么就希望生成模型赢,希望生成的样本很真,判别模型能力不足以区分真假样本。

2 训练过程

  • 在噪声数据分布中随机采样,输入生成模型,得到一组假数据,记为 D(z)
  • 在真实数据分布中随机采样,作为真实数据,记做 x
  • 将前两步中某一步产生的数据作为判别网络的输入(因此判别模型的输入为两类数据,真/假),判别网络的输出值为该输入属于真实数据的概率,real为1,fake为0.
  • 然后根据得到的概率值计算损失函数;
  • 根据判别模型和生成模型的损失函数,可以利用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模型的参数。(先更新判别模型的参数,然后通过再采样得到的噪声数据更新生成器的参数)

还是以前面那张图为栗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成模型与对抗模型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模型,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那么训练采用的大原则是单独交替迭代训练

因为是2个网络,不方便一起训练,所以才交替迭代训练。

  • 先是判别网络:

    • 假设现在有了生成网络(当然可能不是最好的),那么给一堆随机数组,就会得到一堆假的样本集(因为不是最终的生成模型,现在生成网络可能处于劣势,导致生成的样本不太好,很容易就被判别网络判别为假)。

    • 现在有了这个假样本集(真样本集一直都有),我们再人为地定义真假样本集的标签,很明显,这里我们默认真样本集的类标签为1,而假样本集的类标签为0,因为我们希望真样本集的输出尽可能为1,假样本集为0。

    • 现在有了真样本集以及它们的label(都是1)、假样本集以及它们的label(都是0)。这样一来,单就判别网络来说,问题变成了有监督的二分类问题了,直接送进神经网络中训练就好。

    • 判别网络训练完了。

  • 继续来看生成网络:

    • 对于生成网络,我们的目的是生成尽可能逼真的样本。

    • 而原始的生成网络生成的样本的真实程度只能通过判别网络才知道,所以在训练生成网络时,需要联合判别网络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 所以生成网络的训练其实是对生成-判别网络串接的训练,像上图显示的那样。因为如果只使用生成网络,那么无法得到误差,也就无法训练。

    • 当通过原始的噪声数组Z生成了假样本后,把这些假样本的标签都设置为1,即认为这些假样本在生成网络训练的时候是真样本。因为此时是通过判别器来生成误差的,而误差回传的目的是使得生成器生成的假样本逐渐逼近为真样本(当假样本不真实,标签却为1时,判别器给出的误差会很大,这就迫使生成器进行很大的调整;反之,当假样本足够真实,标签为1时,判别器给出的误差就会减小,这就完成了假样本向真样本逐渐逼近的过程),起到迷惑判别器的目的。

    • 现在对于生成网络的训练,有了样本集(只有假样本集,没有真样本集),有了对应的label(全为1),有了误差,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 在训练这个串接网络时,一个很重要的操作是固定判别网络的参数,不让判别网络参数更新,只是让判别网络将误差传到生成网络,更新生成网络的参数。
  • 在生成网络训练完后,可以根据用新的生成网络对先前的噪声Z生成新的假样本了,不出意外,这次生成的假样本会更真实。

  • 有了新的真假样本集(其实是新的假样本集),就又可以重复上述过程了。

  • 整个过程就叫单独交替训练。可以定义一个迭代次数,交替迭代到一定次数后停止即可。不出意外,这时噪声Z生成的假样本就会很真实了。

GAN设计的巧妙处之一,在于假样本在训练过程中的真假变换,这也是博弈得以进行的关键之处。

3 目标函数

上面提到,我们想要将一个随机高斯噪声z通过一个生成网络G得到一个和真的数据分布Pdata(x)差不多的生成分布 PG(x;θ) ,其中的参数 θ 是网络的参数决定的,我们希望找到 θ 使得 PG(x;θ) Pdata(x) 尽可能接近。

我们从真实数据分布 Pdata(x) 中取样m个点, x1,x2,,xm ,根据给定的参数 θ 我们可以计算如下的概率 PG(xi;θ) ,那么生成这m个样本数据的似然(likelihood)就是

L=i=1mPG(xi;θ)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 θ^∗ 来最大化这个似然估计(关于最大似然估计,可见我这篇博客)

θ=arg maxθi=1mpG(xi;θ)arg maxθlogi=1mPG(xi;θ)
=arg maxθimlogPG(xi;θ)
arg maxθExPdata[logPG(利用tensorflow训练简单的生成对抗网络GAN

GAN (生成对抗网络) 手写数字图片生成

不要怂,就是GAN (生成式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 GAN生成对抗网络-1010格式数据生成简单案例

GAN1-对抗神经网络梳理(GAN,WGAN,WGAN-GP)

不要怂 就是"干"如何用 TensorFlow 实现生成式对抗网络(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