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第三节1-5:TCP拥塞控制

Posted 快乐江湖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输层-第三节1-5:TCP拥塞控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本文大部分内容来自博主:【小林coding】,如有需求请大家关注。本文会在此基础上结合王道课本进行梳理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拥塞控制

(1)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是指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网络,保证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出现拥塞时,端点并不了解到拥塞发生的细节,对通信连接的端点来说,拥塞往往表现为通信时延的增加

(2)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区别

  • 拥塞控制:是让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 流量控制:是指点对点的通信量的控制,即接收端控制发送端,它所要做的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二:拥塞窗口

拥塞控制cwnd是发送方维护的一个状态变量,它会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动态变化
前面讲到的发送窗口swnd和接受窗口rwnd是约等于的关系,这里由于加入了拥塞窗口,因此swnd=min(cwnd,rwnd)

拥塞窗口变化规则

  • 网络中没有出现拥塞:cwnd就会增大
  • 网络中出现了拥塞:cwnd就会减少

每次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将拥塞窗口和接收端主机反馈的窗口大小作比较,取较小值作为实际发送的窗口

三:拥塞控制四大算法

(1)慢启动

慢启动:TCP在刚建立完连接后,会一点一点的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数量,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量会越来越大。具体规则为:当发送方每收到一个ACK,拥塞窗口cwnd大小+1

如下图,假定拥塞窗口cwnd和发送窗口swnd相等

  • 连接建立完成后,一开始初始化cwnd为1,表示可以传一个MSS大小的数据
  • 当收到一个ACK确认应答后,cwnd增加1,于是一次可以发送2个
  • 当收到2个ACK时,cwnd曾家2,于是这次可以发送4个
  • 当4个都到来时,每个cwnd增加一个,那么这次就可以发送8个

可以看出慢启动算法,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是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的,当超过某个阈(慢启动阈值)值时,按照线性方式增长


其中这个阈值就是ssthresh(slow start threshold)

  • cwnd>ssthresh时,使用慢启动算法
  • cwnd>=ssthresh时,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2)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当拥塞窗口cwnd超过慢启动门限ssthresh时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一般来说,ssthresh=65535字节)。具体规则为:每收到一个ACK时,cwnd增加1/cwnd

接上面的例子,如下图

  • 当8个ACK到来时,每个确认增加1/8,8个ACK于是cwnd一共增加1,于是这一次可以发送9个MSS大小的数据,变为了线性增长

因此拥塞避免算法将原本慢启动算法的指数级增长变为了线性增长,因此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了很多。

虽然速度变慢了,但是毕竟一直在增长,所以网络就会慢慢进入拥塞的状态,也就会产生丢包,这时就需要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当触发重传时,进入拥塞发生算法

(3)拥塞发生

当网络出现拥塞,发生数据包重传,重传方式主要有两种,其对应的拥塞发生算法是不同的

  • 超时重传
  • 快速重传

A:发生超时重传时的拥塞发生算法

这个时候,ssthreshcwnd的值会发生变化

  • ssthresh设为cwnd/2
  • cwnd重置为1

如下图,发生超时重传就意味着“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后就重新开始了慢启动。这种方式很明显太激进了,几乎是戛然而止,会造成网络卡顿

B:发生快速重传时的拥塞发生算法

快速重传算法是当接收方发现丢了一个中间包时,发送三次前一个包的ACK,于是发送单就会快速重传,不必等待超时再重传

TCP认为这种情况不严重,因为大部分没有丢失,于是ssthreshcwnd变化如下

  • cwnd=cwnd/2
  • ssthresh=cwnd
  • 进入快速恢复算法

(4)快速恢复

快速恢复: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算法一般同时使用,快速恢复算法认为,你还能收到3个重复ACK说明网络也不那么糟糕嘛,所以没有必要像超时重传那样强烈

因此首先

  • cwnd=cwnd/2
  • ssthresh=cwnd

然后进入快速恢复

  • 拥塞窗口cwnd=ssthresh+3(意思是确认有3个数据包收到了)
  • 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 如果再收到重复的ACK,那么cwnd+1
  • 如果收到新数据的ACK后,就把cwnd设置为第一个中的ssthresh的值,原因是该ACK确认了新的数据,说明从duplicated ACK的数据都已经收到,该恢复过程已经结束,可以回到恢复之前的状态了,也就是再次进入拥塞避免状态。

四:拥塞控制算法完整过程图

如下图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拥塞算法的过程图

以上是关于传输层-第三节1-5:TCP拥塞控制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传输层-第三节:TCP和UDP对比

计网传输层(TCPUD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计网传输层(TCPUD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计网传输层(TCPUD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TCP拥塞控制

传输层-第三节1-3:TCP可靠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