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结构学习笔记——栈

Posted 晚风(●•σ )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Python数据结构学习笔记——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栈的定义和特性

(一)栈的定义

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栈是元素的有序集合,其元素的顺序取决于添加顺序或移除顺序,它有两端,称作顶端和底端,即对应栈的栈顶栈底,栈中元素的添加称为入栈,而元素的移除称为出栈栈中元素的添加操作和移除操作都发生在其顶端

栈中最后添加的元素将最先被移除,栈的排序原则被称作LIFO,即后进先出,最先添加的元素在栈底,它最后最移出。
简单来说,可比喻为几本书或砖头叠在一起,需要依次从上至下一本一本地拿出书,最下面的那本书最后被拿出。

(二)栈的反转特性

栈的反转特性最明显的例子体现在浏览器的返回键中,我们知道在浏览网页时,实际上的网页是文件,是由 html 构成的文件,每个网页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即统一资源定位符)。

当从当前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页面时,当前浏览的网页处于栈顶,而之前的网页相对当前网页位于栈底,也就是这些网页的URL都被存放在一个栈中。

二、实现分析步骤

通过Python中的类与对象,在类中定义几个方法,且使用列表来实现栈的相关操作,栈的操作有:
1、创建一个空栈,通过构造方法创建一个空列表;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2、向栈(栈顶)中添加元素,通过列表的append()或insert()实现添加新的元素至栈中。(若将列表的尾部作为栈的顶端,则通过append()实现;而若将列表的头部作为栈的顶端,则通过insert()实现,insert()第一个参数表示索引位置,第二个参数即要添加的元素,由于是向栈顶添加元素,则第一个参数为0(列表的下标从0开始));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self.items.insert(0,item)】

3、删除栈顶元素,通过列表的pop()实现删除栈顶的元素。(若将列表的尾部作为栈的顶端,pop()内无参数,即此时删除列表的末尾元素,也就是栈的顶端元素;而若将列表的头部作为栈的顶端,则pop(0)表示移除列表中下标为0的元素);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return self.items.pop(0)】

4、返回栈顶元素,若将列表的尾部作为栈的顶端,则通过len()先取得列表的长度,由于下标是从0开始,所以要减1;而若将列表的头部作为栈的顶端,则直接通过索引列表下标为0的元素);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return self.items[0]】

5、检查栈是否为空,通过比较运算符“==”比较栈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返回布尔值False,若不为空,则返回True;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6、返回栈中元素数目,通过len()取列表的长度,即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三、栈的Python实现代码

将列表的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 通过列表实现栈的操作(以列表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s = Stack()  # s是一个新创建的空栈,创建一个对象,即对象名称=类名称()
print(s.isEmpty())  # 检查栈是否为空
s.push("wddd")
s.push("w")
s.push(123)
print(s.peek())  # 返回栈最顶端的元素
print(s.size())  # 返回当前栈中的元素数目
s.push(False)
print(s.size())
print(s.isEmpty())
s.push(0.2)
print(s.pop())  # 删除栈顶元素
print(s.peek())
print(s.size())

运行结果如下:

四、栈的应用

(一)匹配圆括号

我们知道圆括号由左括号“(”和右括号“)”进行匹配的,通过创建一个空栈来保存括号,从左至右依次处理括号,若匹配到左括号则通过push()方法将其添加至栈中,而若匹配到右括号则通过pop()方法删除栈顶元素,最后若所有括号都匹配则栈为空,程序会返回一个布尔值来表示括号是否匹配。
程序完整代码及解析如下:

# 通过列表实现栈的操作(以列表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 定义一个有参函数Par_Checker(),其参数parenthesis是输入的括号
def Par_Checker(parenthesis):
    s = Stack()  # s是一个新创建的空栈,创建一个对象
    balanced = True
    index = 0
    while index < len(parenthesis) and balanced:  # 若当前索引值小于输入的括号的总长度且变量balanced的值为正确时,一直执行while循环下去
        symbol = parenthesis[index]# 取输入的括号赋给变量symbol,变量index的初值为0
        if symbol == "(":  # 若匹配到左括号则通过push()方法将其添加至栈中
            s.push(symbol)
        else:
            if s.isEmpty():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balanced = False  # 栈为空,变量balanced的值变为False
            else:
                s.pop()  # 若匹配到右括号则通过pop()方法删除栈顶元素
        index = index + 1  # 索引加一,对下一个括号进行检查
    if balanced and s.isEmpty():  # 如果栈为空,则代表所有括号都匹配成功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测试
print(Par_Checker("(()(("))
print(Par_Checker(")(("))
print(Par_Checker("(()(()))"))

运行结果如下:

(二)匹配符号

通过改进匹配圆括号的程序从而实现对符号“()”、“[]”和“”的匹配,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函数matches(),该函数检查每一个从栈顶移除的符合是否与当前的右符合相匹配,匹配符号的程序完整代码及解析如下:

# 通过列表实现栈的操作(以列表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 定义一个有参函数matches(),该函数检查每一个从栈顶移除的符合是否与当前的右符合相匹配
def matches(left, right):
    left = "(["
    right = ")]"
    return left.index(left) == right.index(right)  # index()用于检查子字符串是否在字符串中


# 定义一个有参函数Par_Checker(),其参数parenthesis是输入的括号
def Par_Checker(parenthesis):
    s = Stack()  # s是一个新创建的空栈,创建一个对象
    balanced = True
    index = 0
    while index < len(parenthesis) and balanced:  # 若当前索引值小于输入的符号的总长度且变量balanced的值为正确时,一直执行while循环下去
        symbol = parenthesis[index]  # 取输入的符号赋给变量symbol,变量index的初值为0
        if symbol in "([":  # 若匹配到左符号则通过push()方法将其添加至栈中
            s.push(symbol)
        else:
            if s.isEmpty():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balanced = False  # 栈为空,变量balanced的值变为False
            else:
                top = s.pop()  # 若匹配到右符号则通过pop()方法删除栈顶元素
                if not matches(top, symbol):  # 调用matches()函数检查每一个从栈顶移除的符合是否与当前的右符合相匹配,即若未匹配执行以下语句
                    balanced = False
        index = index + 1  # 索引加一,对下一个符号进行检查
    if balanced and s.isEmpty():  # 如果栈为空,则代表所有符号都匹配成功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测试
print(Par_Checker("(()("))
print(Par_Checker("]("))
print(Par_Checker("([])"))

运行结果如下:

(三)模2除法(十进制转二进制)

我们知道将十进制转二进制可以通过模2除法的方法实现,也就是除2取余,逆序排列,如下十进制25转换为二进制:

最后可得25=0001 1001=11001:

我们从步骤上可以看出,计算出的第一个余数是得到结果的最后一位,而最后计算出的余数是结果的第一位,所以可以将得到的二进制数看成一系列数字,创建一个空栈,通过一系列方法得到二进制数字。
模2除法的程序完整代码及解析如下:

# 通过列表实现栈的操作(以列表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 创建一个有参函数DivideBy2(),参数为一个十进制数
def DivideBy2(decNumber):
    s = Stack()  # s是一个新创建的空栈,创建一个对象
    while decNumber > 0:  # 若输入的十进制大于0,则执行while循环一直下去
        rem = decNumber % 2  # 参数rem为余数,即十进制数每次除2得到的余数
        s.push(rem)  # 通过push()方法将得到的余数添加到栈的顶端
        decNumber = decNumber // 2  # 输入的十进制整数除2,即十进制与2的整数商
    binString = ""  # 定义一个空字符串binString用于存放二进制数字
    while not s.isEmpty():  # 若栈不为空,则执行while循环一直下去
        binString = binString + str(s.pop())  # 通过pop()方法将栈顶的元素移除,通过str()转换为字符串类型并通过"+"拼接赋值给字符串binString
    return binString  # 得到的二进制值


print(DivideBy2(17))
print(DivideBy2(255))
print(DivideBy2(1024))
print(DivideBy2(2022))

运行结果如下:

(四)进制转换

根据十进制转二进制的程序代码可以进一步改进,首先该函数可以另外定义一个参数base,它表示相应的进制数(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另外创建一个字符串digits,由于有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所以该字符串的内容应该有ABCDEF,再加上数字0-9,即该字符串的内容为“0123456789ABCDEF”,它用于存储对应位置上的数字,当从栈中移除一个十进制余相应的进制数得到的余数时,就可以作为访问数字的下标,即对应的数字会被添加到结果中,最后再通过pop()方法将栈顶的元素移除,通过对字符串索引的方式依次索引移除的元素,并通过"+"拼接赋值给字符串newString。
十进制转其他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程序完整代码及解析如下:

# 通过列表实现栈的操作(以列表尾部作为栈的顶端)
class Stack: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 创建一个空栈,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空栈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items == []  # 检查栈是否为空,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布尔值

    def push(self, item):
        self.items.append(item)  # 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的顶端,它需要一个参数item,且无返回值

    def pop(self):
        return self.items.pop()  # 将栈顶的元素移除,它不需要参数,但会返回顶端的元素,且修改栈的内容

    def peek(self):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 - 1]  # 返回栈顶端的元素,它不需要参数,不会修改栈的内容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items)  #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目,它不需要参数,且会返回一个整数


# 创建一个有参函数BaseConverter(),参数为进制数和进制
def BaseConverter(decNumber, base):
    digits = "0123456789ABCDEF"  # 创建一个字符串digits,存储对应位置上的数字,当从栈中移除一个余数时,它可以被用作访问数字的下标,对应的数字会被添加到结果中
    s = Stack()
    while decNumber > 0:  # 若输入的进制数大于0,则执行while循环一直下去
        rem = decNumber % base  # 参数rem为余数,即进制数每次除相应的进制得到的余数
        s.push(rem)  # 通过push()方法将得到的余数添加到栈的顶端
        decNumber = decNumber // base  # 输入的进制数整数除相应的进制
    newString = ""  # 定义一个空字符串newString用于存放二进制数字
    while not s.isEmpty():  # 若栈不为空,则执行while循环一直下去
        newString = newString + digits[s.pop()]  # 通过pop()方法将栈顶的元素移除,通过对字符串索引的方式依次索引移除的元素,并通过"+"拼接赋值给字符串newString
    return newString  # 得到的相应进制值


#测试
print(BaseConverter(17, 2))
print(BaseConverter(255, 8))
print(BaseConverter(1024, 16))
print(BaseConverter(2022, 16))

运行结果如下:

结语

参考书籍:《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第2版》
[美] 布拉德利·米勒(Bradley N. Miller) 戴维·拉努姆(DavidL. Ranum)|译者:吕能 刁寿钧

以上就是本次Python数据结构学习笔记栈的全部内容,篇幅较长,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若有表述或代码中有不当之处,望指出!您的指出和建议能给作者带来很大的动力!!!

以上是关于Python数据结构学习笔记——栈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python全栈学习笔记网络基础之子网划分

Python全栈开发学习笔记-01.-.

python全栈学习笔记网络基础之网络协议篇

Python全栈开发学习笔记-04.第四天

Python全栈开发学习笔记-03.第三天

Python全栈开发学习笔记-05.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