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中的索引机制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Kafka中的索引机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在kafka中,每个日志分段文件都对应了两个索引文件—— 偏移量索引文件和时间戳索引文件 (还有其它的诸如事务日志索引文件就不细表了),主要用来 提高查找消息的效率

偏移量索引文件用来建立消息偏移量(offset)到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方便快速定位消息所在的物理文件位置;时间戳索引文件则根据指定的时间戳(timestamp)来查找对应的偏移量信息。

Kafka 中的索引文件以稀疏索引(sparse index)的方式构造消息的索引,它并不保证每个消息在索引文件中都有对应的索引项。

每当写入一定量 (由 broker 端参数 log.index.interval.bytes 指定,默认值为 4096,即 4KB) 的消息时,偏移量索引文件和时间戳索引文件分别增加一个偏移量索引项和时间戳索引项,增大或减小 log.index.interval.bytes 的值,对应地可以缩小或增加索引项的密度。

稀疏索引通过 MappedByteBuffer 将索引文件映射到内存中,以加快索引的查询速度。

偏移量索引文件中的偏移量是单调递增的,查询指定偏移量时,使用二分查找法来快速定位偏移量的位置,如果指定的偏移量不在索引文件中,则会返回小于指定偏移量的最大偏移量。

时间戳索引文件中的时间戳也保持严格的单调递增,查询指定时间戳时,也根据二分查找法来查找不大于该时间戳的最大偏移量,至于要找到对应的物理文件位置还需要根据偏移量索引文件来进行再次定位。

稀疏索引的方式是在磁盘空间、内存空间、查找时间等多方面之间的一个折中。

以偏移量索引文件来做具体分析。偏移量索引项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每个索引项占用 8 个字节,分为两个部分:

(1) relativeOffset : 相对偏移量,表示消息相对于 baseOffset 的偏移量,占用 4 个字节,当前索引文件的文件名即为 baseOffset 的值。

(2) position : 物理地址,也就是消息在日志分段文件中对应的物理位置,占用 4 个字节。

消息的偏移量(offset)占用 8 个字节,也可以称为绝对偏移量。

索引项中没有直接使用绝对偏移量而改为只占用 4 个字节的相对偏移量(relativeOffset = offset - baseOffset),这样可以减小索引文件占用的空间。

举个例子,一个日志分段的 baseOffset 为 32,那么其文件名就是 00000000000000000032.log,offset 为 35 的消息在索引文件中的 relativeOffset 的值为 35-32=3。

如果我们要查找偏移量为 23 的消息,那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通过二分法在偏移量索引文件中找到不大于 23 的最大索引项,即[22, 656],然后从日志分段文件中的物理位置 656 开始顺序查找偏移量为 23 的消息。

以上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参考上图,如果要查找偏移量为 268 的消息,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肯定是定位到baseOffset为251的日志分段,然后计算相对偏移量relativeOffset = 268 - 251 = 17,之后再在对应的索引文件中找到不大于 17 的索引项,最后根据索引项中的 position 定位到具体的日志分段文件位置开始查找目标消息。

那么又是如何查找 baseOffset 为 251 的日志分段的呢?

这里并不是顺序查找,而是用了跳跃表的结构。

Kafka 的每个日志对象中使用了 ConcurrentSkipListMap 来保存各个日志分段,每个日志分段的 baseOffset 作为 key,这样可以根据指定偏移量来快速定位到消息所在的日志分段。

在Kafka中要定位一条消息,那么首先根据 offset 从 ConcurrentSkipListMap 中来查找到到对应(baseOffset)日志分段的索引文件,然后读取偏移量索引索引文件,之后使用二分法在偏移量索引文件中找到不大于 offset - baseOffset z的最大索引项,接着再读取日志分段文件并且从日志分段文件中顺序查找relativeOffset对应的消息。

Kafka中通过offset查询消息内容的整个流程我们可以简化成下图:

Kafka中消息的offset可以类比成InnoDB中的主键,前者是通过offset检索出整条Record的数据,后者是通过主键检索出整条Record的数据。

InnoDB中通过主键查询数据内容的整个流程建议简化成下图(下半部分)。

Kafka中通过时间戳索引文件去检索消息的方式可以类比于InnoDB中的辅助索引的检索方式:

前者是通过timestamp去找offset,后者是通过索引去找主键,后面两者的过程就和上面的陈述相同。

Kafka中当有新的索引文件建立的时候ConcurrentSkipListMap才会更新,而不是每次有数据写入时就会更新,这块的维护量基本可以忽略

B+树中数据有插入、更新、删除的时候都需要更新索引,还会引来“页分裂”等相对耗时的操作。Kafka中的索引文件也是顺序追加文件的操作,和B+树比起来工作量要小很多。

说到底还是应用场景不同所决定的。mysql中需要频繁地执行CRUD的操作,CRUD是MySQL的主要工作内容,而为了支撑这个操作需要使用维护量大很多的B+树去支撑。

Kafka中的消息一般都是顺序写入磁盘,再到从磁盘顺序读出(不深入探讨page cache等),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写入+读取,很少有检索查询的操作

换句话说, 检索查询只是Kafka的一个辅助功能,不需要为了这个功能而去花费特别太的代价去维护一个高level的索引。

前面也说过,Kafka中的这种方式是在磁盘空间、内存空间、查找时间等多方面之间的一个折中。

Kafka文件存储机制那些事

点评一下先:kafka的存储主要有几个特点:

1. 多级索引(名义上是1级索引,但是这级索引依赖了文件列表,相当于文件列表是第一级索引,所以是二级索引),二级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一一对应。

相比只有1级索引,这样可以支持更大的数据量,也可以更好的支持删除。如果我来设计这个存储系统,我会这样设计:

第一级索引:只有1个文件,文件名固定,保存数据文件名和这个数据文件保存的第1个消息的id。数据文件名如果采用数字依次编号法,那么无需存储数据文件名,这个索引文件只需要在第1个8字节保存数据文件的起始编号,然后每8个字节保存数据文件保存的第一个消息id即可。文件格式:

16 表示第一个数据文件名字为16
1001234 表示名称为16的数据文件保存的第一个消息的sqn是1001234
1790321 表示名称为17的数据文件保存的第一个消息的sqn是1790321
2322233 表示名称为18的数据文件保存的第一个消息的sqn是2322233
   

如果想获取sqn=1900000的数据,首先在这个索引文件中折半查找,可以知道文件的名字为16+1

一级索引占用的内存极小,每增加一个数据文件,仅需要增加8字节,如果数据文件的大小为100M,那么1T的数据文件,1级索引只需要80K,因此可以放到内存中,增加了数据文件时写入磁盘。当删除数据文件时,可以重建一级索引写回磁盘即可

2. kafka的二级索引使用了稀疏索引,就是说kafka并没有存储所有消息在数据文件中的偏移,而是存储了一组连续消息在数据文件中的偏移,举个列子,0-999的消息,二级索引可能是这样的:

 

0 0
132 21042
247 45186
367 76256

这样如果想查找第178号消息,可以看出需要数据文件取出[21042, 45186)的部分,再从这段数据中找到第178号消息。

稀疏索引可以使得索引文件非常小,但是增加了查找消息的时间。

如果随机查找消息的场景很少,这样做是非常合适的。

3. 对于相同的消息,如果发送的不同的主题,kafka是冗余存储的,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通过索引指向同一个数据文件呢?

这种方案可以节省磁盘空间,但是会导致原来的顺序读取变成随机读取,基本上没有可行性。

Kafka是什么

Kafka是最初由Linkedin公司开发,是一个分布式、分区的、多副本的、多订阅者,基于zookeeper协调的分布式日志系统(也可以当做MQ系统),常见可以用于web/nginx日志、访问日志,消息服务等等,Linkedin于2010年贡献给了Apache基金会并成为顶级开源项目。

1.前言

一个商业化消息队列的性能好坏,其文件存储机制设计是衡量一个消息队列服务技术水平和最关键指标之一。
下面将从Kafka文件存储机制和物理结构角度,分析Kafka是如何实现高效文件存储,及实际应用效果。

2.Kafka文件存储机制

Kafka部分名词解释如下:

  • Broker:消息中间件处理结点,一个Kafka节点就是一个broker,多个broker可以组成一个Kafka集群。
  • Topic:一类消息,例如page view日志、click日志等都可以以topic的形式存在,Kafka集群能够同时负责多个topic的分发。
  • Partition:topic物理上的分组,一个topic可以分为多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是一个有序的队列。
  • Segment:partition物理上由多个segment组成,下面2.2和2.3有详细说明。
  • offset:每个partition都由一系列有序的、不可变的消息组成,这些消息被连续的追加到partition中。partition中的每个消息都有一个连续的序列号叫做offset,用于partition唯一标识一条消息.

分析过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

  • topic中partition存储分布
  • partiton中文件存储方式
  • partiton中segment文件存储结构
  • 在partition中如何通过offset查找message

通过上述4过程详细分析,我们就可以清楚认识到kafka文件存储机制的奥秘。

2.1 topic中partition存储分布

假设实验环境中Kafka集群只有一个broker,xxx/message-folder为数据文件存储根目录,在Kafka broker中server.properties文件配置(参数log.dirs=xxx/message-folder),例如创建2个topic名称分别为report_push、launch_info, partitions数量都为partitions=4
存储路径和目录规则为:
xxx/message-folder

              |--report_push-0
              |--report_push-1
              |--report_push-2
              |--report_push-3
              |--launch_info-0
              |--launch_info-1
              |--launch_info-2
              |--launch_info-3

在Kafka文件存储中,同一个topic下有多个不同partition,每个partition为一个目录,partiton命名规则为topic名称+有序序号,第一个partiton序号从0开始,序号最大值为partitions数量减1。
如果是多broker分布情况,请参考kafka集群partition分布原理分析

2.2 partiton中文件存储方式

下面示意图形象说明了partition中文件存储方式:
技术分享

                              图1
  • 每个partion(目录)相当于一个巨型文件被平均分配到多个大小相等segment(段)数据文件中。但每个段segment file消息数量不一定相等,这种特性方便old segment file快速被删除。
  • 每个partiton只需要支持顺序读写就行了,segment文件生命周期由服务端配置参数决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删除无用文件,有效提高磁盘利用率。

2.3 partiton中segment文件存储结构

读者从2.2节了解到Kafka文件系统partition存储方式,本节深入分析partion中segment file组成和物理结构。

  • segment file组成:由2大部分组成,分别为index file和data file,此2个文件一一对应,成对出现,后缀".index"和“.log”分别表示为segment索引文件、数据文件.
  • segment文件命名规则:partion全局的第一个segment从0开始,后续每个segment文件名为上一个segment文件最后一条消息的offset值。数值最大为64位long大小,19位数字字符长度,没有数字用0填充。

下面文件列表是笔者在Kafka broker上做的一个实验,创建一个topicXXX包含1 partition,设置每个segment大小为500MB,并启动producer向Kafka broker写入大量数据,如下图2所示segment文件列表形象说明了上述2个规则:
技术分享

            图2

以上述图2中一对segment file文件为例,说明segment中index<—->data file对应关系物理结构如下:
技术分享

            图3

上述图3中索引文件存储大量元数据,数据文件存储大量消息,索引文件中元数据指向对应数据文件中message的物理偏移地址。
其中以索引文件中元数据3,497为例,依次在数据文件中表示第3个message(在全局partiton表示第368772个message)、以及该消息的物理偏移地址为497。

从上述图3了解到segment data file由许多message组成,下面详细说明message物理结构如下:
技术分享

           图4

参数说明:

关键字解释说明
8 byte offset 在parition(分区)内的每条消息都有一个有序的id号,这个id号被称为偏移(offset),它可以唯一确定每条消息在parition(分区)内的位置。即offset表示partiion的第多少message
4 byte message size message大小
4 byte CRC32 用crc32校验message
1 byte “magic" 表示本次发布Kafka服务程序协议版本号
1 byte “attributes" 表示为独立版本、或标识压缩类型、或编码类型。
4 byte key length 表示key的长度,当key为-1时,K byte key字段不填
K byte key 可选
value bytes payload 表示实际消息数据。

2.4 在partition中如何通过offset查找message

例如读取offset=368776的message,需要通过下面2个步骤查找。

  • 第一步查找segment file
    上述图2为例,其中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表示最开始的文件,起始偏移量(offset)为0.第二个文件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的消息量起始偏移量为368770 = 368769 + 1.同样,第三个文件00000000000000737337.index的起始偏移量为737338=737337 + 1,其他后续文件依次类推,以起始偏移量命名并排序这些文件,只要根据offset **二分查找**文件列表,就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文件。
    当offset=368776时定位到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log

  • 第二步通过segment file查找message
    通过第一步定位到segment file,当offset=368776时,依次定位到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的元数据物理位置和00000000000000368769.log的物理偏移地址,然后再通过00000000000000368769.log顺序查找直到offset=368776为止。

从上述图3可知这样做的优点,segment index file采取稀疏索引存储方式,它减少索引文件大小,通过mmap可以直接内存操作,稀疏索引为数据文件的每个对应message设置一个元数据指针,它比稠密索引节省了更多的存储空间,但查找起来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

3 Kafka文件存储机制–实际运行效果

实验环境:

  • Kafka集群:由2台虚拟机组成
  • cpu:4核
  • 物理内存:8GB
  • 网卡:千兆网卡
  • jvm heap: 4GB
  • 详细Kafka服务端配置及其优化请参考:kafka server.properties配置详解

技术分享

                              图5                                 

从上述图5可以看出,Kafka运行时很少有大量读磁盘的操作,主要是定期批量写磁盘操作,因此操作磁盘很高效。这跟Kafka文件存储中读写message的设计是息息相关的。Kafka中读写message有如下特点:

写message

  • 消息从java堆转入page cache(即物理内存)。
  • 由异步线程刷盘,消息从page cache刷入磁盘。

读message

  • 消息直接从page cache转入socket发送出去。
  • 当从page cache没有找到相应数据时,此时会产生磁盘IO,从磁
    盘Load消息到page cache,然后直接从socket发出去

4.总结

Kafka高效文件存储设计特点

  • Kafka把topic中一个parition大文件分成多个小文件段,通过多个小文件段,就容易定期清除或删除已经消费完文件,减少磁盘占用。
  • 通过索引信息可以快速定位message和确定response的最大大小。
  • 通过index元数据全部映射到memory,可以避免segment file的IO磁盘操作。
  • 通过索引文件稀疏存储,可以大幅降低index文件元数据占用空间大小。

参考

1.Linux Page Cache机制
2.Kafka官方文档

以上是关于Kafka中的索引机制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面试题:为什么MySQL的索引不采用kafka的索引机制

kafka文件存储机制

再见SpringMVC!kafka文档下载

kafka-Message日志和索引文件消费组rebalance

kafka:replica副本同步机制

kafka存储结构以及Log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