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实验目的
-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抓包
-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
3.2 配置参数
- 客户端的IP地址为
192.168.1.1
。 - 服务端的IP地址为
192.168.1.1.
给出路由器参数配置的详细操作,解释每条命令的功能。
清除路由器上的现有配置:
Router>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erase startup-config:清除路由器上的现有配置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no ip domain-lookup:禁用DNS查找
配置并激活端口:
Router(config)#hostname R:配置路由器名称为R
上图为配置F0/0和F0/1接口
R(config-if)#no shutdown:激活接口
配置路由算法:
R(config-router)#version 2:使用rip 2版本
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关闭自动路由汇总
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指定网络
验证参数配置:
R#show ip interface brief:检验IP地址正确并且接口处于激活状态
R#ping 192.168.2.1:ping 这个地址
3.3 抓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得到的TCP报文,完成如下事情:
(1)画出TCP连接建立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
- 箭头上方,给出
ID
(从IP报文头部找)、seq
(序号)、ack
(确认号) - 箭头下方,给出标志位的值,如
ACK=1
,标志位为0,无需给出
(2)分析序号和确认号的变化
结合给出的TCP连接建立示意图,分析序号和确认号的变化。
(3)解答:为什么连接建立需要第三次握手
4. 拓展 (不作要求,但属于加分项)
(1)分析TCP连接释放
画出TCP连接释放示意图,结合课本内容,解释图为什么会跟课本不一样。解答为什么连接释放需要四次握手。
TCP的四次挥手过程(简言之):主动关闭方向被动关闭方发送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的信息;被动关闭方对收到的主动关闭方的报文段进行确认;被动关闭方向主动关闭方发送我也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的信息;主动关闭方再次对被动关闭方的确认进行确认。
(2)通过该实验如果有产生新的疑问,可以写出来,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