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ka设计模式系列-消息模型(续)
Posted gabry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akka设计模式系列-消息模型(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之前的akka设计模式系列-消息模型中,我们介绍了akka的消息设计方案,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发现了一些问题,这里重新梳理一下设计方法,避免之前的错误、不当的观点给大家带来误解。
命令和事件
我们仍然把akka中的消息分为命令和事件两大类,但二者的具体含义和实现有一点变化。“命令,是指一个actor给另外一个actor发送指令做相关的业务逻辑;事件,则是actor对某个命令的响应结果,或者对其他事件的响应结果”。之前是这样定义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命令如何归类?是根据命令的发送者归类还是根据接收者归类呢?是不是根据消息的作用对象更恰当呢?事件的定义是不是可以更加宽泛一下呢?如果某个消息是定时产生的,那它应该是一个命令还是一个消息呢?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认真总结后,在代码设计上我们做了一些优化。
消息
trait Message { /** * 消息发生的时间 */ final lazy val at: Lo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消息的定义很简单,只有一个时间字段,表示命令或事件的产生时间。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少使用这个字段,再加上System.currentTimeMillis()多线程调用会有性能问题,所以干脆把它定义成了lazy。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修改。
命令
trait Reply{ def replyTo:ActorRef } trait Command extends Message with Reply
命令就是含有回复对象的消息,之所以强化这一点,主要是想 用Command模拟能返回结果的函数。也就是说,actor收到Command之后必须有一个返回事件。
trait TaskCommand extends Command object TaskCommand{ final case class Run(jobContext: JobContext,replyTo:ActorRef) extends TaskCommand final case class Kill(jobId:UID, taskId:UID, executorType: ExecutorType, replyTo:ActorRef) extends TaskCommand }
上面定义两个命令:Run、Kill。很明显我们是根据命令的作用对象进行归类,也就是实现统一的trait(TaskCommand)。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命令被某一个actor处理之后,并不返回结果,而是发送给下一个actor处理,并由其返回结果。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发送者还是接收者归类都不恰当,而用命令的作用对象进行归类则比较合适。
事件
trait SchedulerEvent extends Event object SchedulerEvent{ final case class ScheduleTriggered() extends SchedulerEvent final case class NodeDowned(nodeAnchor:String) extends SchedulerEvent }
事件的含义和实现方法跟之前基本不变,但总体来说也是围绕某个对象进行归类。比如Scheduler这个对象有两个事件:ScheduleTriggered、NodeDowned。这样事件在多个actor传递的时候不会改变其原始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
命令结果
actor处理命令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返回结果,仍然需要对如何返回进行界定。我们根据面向过程编程的一个优良习惯进行规范:对某一类Command返回结果时,只能有一个地方返回成功结果,可以有多个地方返回失败结果。这只是一个软性约束,但非常有用,这样排查问题比较方便,也有利于画系统的流程图。
总结
在Akka中消息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应用的质量,非常重要。每个人的设计理念不同,实现的方式也就不同,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如果你有更好的设计模式,欢迎留言或者加微信(HelloGrape)讨论。
以上是关于akka设计模式系列-消息模型(续)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