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Posted astonc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 1 章 导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基础,并且充当计算机用户和硬件的中介。

1.1 操作系统的功能

  计算机系统可粗分为四个组件: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

  操作系统是一直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通常称为内核)。除了内核外,还有系统程序(与系统的运行有关,但不是内核的一部分)和应用程序(与系统运行无关)。

1.1.1 用户视角

  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方便,次要的是性能,不在乎的是资源利用。

1.1.2 系统视角

  操作系统可看作是资源分配器和控制程序。

1.2 操作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当计算机电源打开或重启时,需要运行一个初始程序或引导程序,一般位于计算机的固件中(如ROM、电可擦可编程EEPROM)。它初始化系统的各个组件,从CPU寄存器、设备控制器到内存内容。引导程序必须定位操作系统内核并加载到内存。

  一旦内核加载到内存并执行,它就开始为系统和用户提供服务。除了内核外,系统程序在启动时加到内存而成为系统进程或系统后台程序,其生命周期和内核一样。

  事件发生通常通过硬件和软件的中断来通知。硬件可以随时通过系统总线发送信号到CPU以触发中断。软件也可以执行系统调用以触发中断。

  当CPU被中断时,停止正在做的事,并立即转到固定位置再继续执行。该固定位置通常包含中断服务程序的开始地址。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在执行完毕之后,CPU重新执行被中断的计算。

  中断的处理应当快捷。由于只有少量预先定义的中断,所有可以通过中断处理程序的指针表来提高速度。通常指针表位于低地址内存。这些位置包含各种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这种地址的数组或中断向量,对于任一给定的中断请求,可通过唯一的设备号来索引,进而提供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

1.2.2 存储结构

  CPU只能从内存中加载指令,因此执行程序必须位于内存中。大多数程序通常位于可读写内存中,称为内存(main memory),也称随机访问(访问任何位置时间一致)内存(RAM),内存通常为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RAM),采用半导体技术实现。

  所有形式的内存都提供字节数组,每个字节都有地址。

  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上执行时,一个典型的指令周期是,首先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并存到指令寄存器。接着该指令被解码,也可能会从内存中获取操作数据并存到内部寄存器。在指令完成对数据的执行后,结构也可能存到内存。

  内存容量通常太少且是易失性的存储设备,掉电会失去所有内容。因此大部分计算机提供外存。

1.2.3 I/O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一个CPU和多个设备控制器组成,通过共同的总线连在一起。每个设备管理器管理某一特定类型的设备。操作系统为每个设备控制器都提供了一个设备驱动程序。

1.3 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

  单处理器系统:只要一个主CPU,带有其他专用处理器(不执行用户进程);

  多处理器系统(并行系统/多核系统):优点是增加吞吐量、规模经济、增加可靠性;

  集群系统:由两个以上的独立系统组成,共享存储并采用LAN或更快的连接。

1.4 操作系统的结构

  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多道程序能力。多道程序设计通过安排作业使得CPU总有一个执行作业,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以上是关于第 1 章 导论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第1章 对象导论

数据挖掘导论 第1章

数据挖掘导论 第1章 绪论

算法导论第1章编程题自选

骗分导论

算法导论第2章编程题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