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揭秘思维模型的核心机制
Posted doit8791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探索智慧|揭秘思维模型的核心机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霸与学渣的真正区别不在勤奋,而在于是否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框架”,学习框架就是屋子的基本结构,先把结构搭好了,再在上面添砖加瓦才能算个屋子。如果你的学习一直是做收集砖块的事情,也就永远不可能搭建好屋子。
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想盖的房子是什么,进而达出房子的架构,再有目的和意识的收集砖瓦,才能最后建出自己理想的房子。
应用到学习中,我们要在“框架式学习”之后再碎片化学习才更高效。
一、思考的核心机制
思考就是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概念、理论等等,就是从概念中抽取出简单的框架,反过来利用简单的框架来驾驭复杂的事物。
思维模型建立在概念的核心要素之上,一个思维模型的要素个数上限通常不会超过上限【7-2,7+2】,思考的要素是什么,本身不能被事先确认,但唯一能被确认的是要素的个数不会超过认知上限。
比如:工作中常用的思维模型
系统思考,【要素、连接、目的】三个要素。
批判性思维模型【目的、问题、信息、观点、概念、推理、假设、意义】8个要素。
5W2H模型,7个要素。
Why-what-how模型,3个要素。
PDCA模型,【计划、执行、反馈、改进】4个要素。
SMART模型,5个要素。
金字塔模型,【结论、论点、论据】3个要素。
所有的思维模型都要做到大道至简,所有的思考都有一个共性【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这个简就要落入在认知区间的上限(7-2、7+2)之内。这个简就是思考的要素不能太多。
例如:SAMRT框架,就是从复杂的概念【目标】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形式,反过来利用这个简单的形式来思考目标这个概念。
要素1:Specific 具体
要素2:Measurable可衡量
要素3:Attainable可达成
要素4:Relevant相关的
要素5:Time_bound时限性
从复杂的【目标】概念抽取5个要素,并为这5个要素建立起内在的逻辑,而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就是结构,再把结构可视化、形象化。我们思考一个事物的目标时,用的不是【目标】这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用从【目标】这个概念设计出的简单模型来思考。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用模型来思考,而很难用概念来思考?
因为概念太抽象、太复杂,大脑无法直接驾驭,因此要把抽象概念设计成简单的模型框架,才能变成大脑里可用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大道往往至简。
概念一旦设计到简单的形式,反过来就可以利用这个形式来驾驭复杂的抽象概念,这也就是所谓的以简驭繁杂。
再看【需求】这个抽象概念,需求是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欲望。人们很难利用需求这个抽象概念来思考,因此要从概念出发去设计出简单的形式,利用【需求】这个抽象的概念所对应的形式去思考。
需求这个抽象概念,抽取的要素如下:
(1) 人们有能力购买,落实为要素【支付能力】
(2) 某个具体商品,落实为要素【目标物】
(3) 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欲望,落实为要素【动机】
为要素之间构建出相应的内在逻辑,就是结构。这是大脑更易于理解图形化的形式。
做营销的人天天跟需求打交道,我们把需求这个抽象概念设计成一个易于被人认知的形式,这个形式不仅易于被人认知,还要能正确表述概念。最终人们就可以从三个要素【支付能力、目标物、动机】去思考需求。
三、进一步拓展,把思考的机制运用在日常阅读上
我们读一本书,最想理解的问题就是:”作者在这本书中,最核心的观点和洞察到底是什么?” 在提取一本书要素的过程中,必须做最大程度的“取舍”工作。舍弃大量的细致末节,将作者最核心的思想提炼出来。
拿《人类简史》来说吧,面对这样一本上下百万年,论述宏伟,涵盖面非常广的书,一般人不太容易捕捉核心要素,我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也发现很难把握书中的整体框架。
知识没有构建成模型结构,很快面临遗忘
所谓功夫在诗外,其实就是我开了一个作弊器。我上Youtube看了赫拉利和美国的好几个思想家,包括Sam Harris(冥想老司机,神经科学家),和 Daniel Kahneman(心理学家、诺奖得主)以及James Altucher(影响力很大的博主)对话,把作者在三场不同对话中反复强调、反复论述的观念提取出来,就直接拿到了最核心的观点。
事实上,这个摸索过程,也让我理解到了,为什么赫拉利能写出这样一本“足够薄”的人类简史。当你试图把整个人类的大历史,装进一本足够薄的书里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唯一的答案是,在巨长的时空格局下,反复对比所有的”大材料“,找到真正的“脉络”。
《人类简史》之所以值得一读,是因为作者从最整体的”人类大历史“角度,给出了完整的人类历史架构。之前我们学中国史,那么中国史有一个架构,学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又有一个架构,但这些架构都是相对”小“的架构,而且是不清晰的架构。
以中国史的架构,无法理解西方文明史,同理,以西方文明史的架构,无法理解中国史。而当我们站在整个”人类历史“的最大架构的时候,那个真正的”架构“就开始展现了。
当架构清晰的时候,那些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砖头、素材,才会真正开始变得有意义起来。
四、小结:学习也是不断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
历史未必是有章可循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了随机,不确定性的过程。然而,人类试图理解一切,试图阐述一切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建构在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必定是有章可循的——所有的学习,都是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
当思维模型得以建立的时候,我们相当于有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框架,也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对知识的复制就开始变快。
学霸和学渣的真正区别,从来不在于是否勤奋,是否努力,而是在于,是否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框架”。所谓学习框架,就是建屋子的基本结构,先把结构搭好了,再在上面添砖加瓦才算是个屋子。但大部分人的学习,永远做的是收集砖块的事情,也就永远都不可能搭建好屋子。
创业也是一样的,这个思维模型就叫做“商业模式”,在这个结构搭建起来之前,注入再多的资源都无意义,都不能让它运转下去。这也是从“打工”到“创业”的思维跨越,从一个螺丝钉的局部优化视角,到整体性的搭建出一个结构的视角。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一直保持“挑剔”的学习眼光——大多数东西,需要取舍。当我们了解学习的本质就是搭建“思维模式”的时候,我就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学习人类思维中非常底层,非常基础的思维模式,而从来不被其具体的应用和方法牵着走。
现代人每天都在搞“互联网学习“,学摄影,学写作,学英语,看在线视频……希望自己有很多项技能……我们捡了一块又一块的砖头,觉得自己捡得好累啊,可是却永远都搭不起房子。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想盖的房子是什么样,从而搭出这个房子的架构,然后才会有目的和有意识地去收集砖块。
人最大的幸运,无非就是能找到”高屋建瓴“的老师,能真正帮你搭出”思维模式“的老师。也许这个老师只擅长自己的一小块,但凡我们通过这一小块知识,体验到了拥有”思维模式“,”纲举目张“的感觉之后,整个人,才算真正的在学习里入门。
从这个角度来说,碎片化学习,必须要在”框架式学习“之后,才开始有意义。
当一个人了解了”架构式“学习的方法,学习一门学科就变得轻松有序了,然后再把它运用到其他学科上,很快实现了全面开花。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大部分的教材写的很差,平铺直叙的,如果用”架构式“的方法,事实上一个星期就足够学得很好。
反过来,一切架构到了最后,无非都是人的思维。哲学家叔本华的书名说的好,”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我们看得见的东西,热热闹闹的东西,无一不是思维在现实世界的投影。而人能否超越分数、题目、金钱这些看得见的表象,去追寻它们背后那个不可见的原则和规律,努力提高自己思维的抽象程度,才是对自己”思维水平“的真正考验!
以上是关于探索智慧|揭秘思维模型的核心机制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