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Posted morning-glory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屈原在《天问》中问道,明月又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词人苏轼举杯问青天。
词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向青天发问,明月蕴藏着古人无数美好的期望,一句道出苏轼对明月的向往,也道出古人当时的普遍疑问,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古代才会有了。古人不明白月亮是一个天体,所以能寄情于月,这是令人羡慕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传说天上一天,凡间一年,所以诗人有了这么一问,月亮这么圆,这么美好,天上的时间现在又是什么时候呢?
我欲乘风归去,仿佛诗人本自天上而来,苏轼被人称为坡仙,同时也设想自己前生是月中人,因而又有了乘风归去的想法,但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上生活是神仙的,快乐的日子才会过得快,不然为何天上一天凡间就会有一年呢,现实中生活遭 到的不如意太多太多,乘风归去固然美好非凡,但是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在月下起舞,那像是在人间?诗人不愿乘风归去并不仅是因为高处不胜寒,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人间的热爱。有清影相伴,又何必去天上呢?如此的超然,苏轼被人称为坡仙也不足为奇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又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转过朱楼,从窗户照进来,照着无眠的人。费这么大功夫,明月您总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总要在人们别离是圆呢?这是埋怨明月与人为难,如此美景,非要在人忧伤时才出现,更添一份忧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便是如此,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那么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伤感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随即就想到了明月也有缺陷,又好像是代月回答词人的疑惑。东坡其实还是不怨明月的,因为,月有圆时,人有离合,事物的变化是不会停止的,很有哲理意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不用细品也能感受到苏轼那美好的心愿,古人不像现在,在外就无法与亲人见面,他们的感情也就一直沉积着,这一句也算是用了谢庄赋《月赋》里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当然,苏轼化用前人的句子往往比原句更胜一筹),多少的感情都融在了这句话里头,原谅我无法用感情表现出来。
晚上躺在床上,在心头吟着这首词,久久不能睡去,我仿佛回到千年前,看到一个喝醉了的伟人,怅然的坐在院子里喝酒,望月,心里百感交集,对父母的思念充斥着心底。
千年了,我们和李白,和东坡是否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之下呢?美好的事物反而容易引出人那埋藏在心底的情感,这一轮皎月,见证了无数历史人物,多少人的感情寄托在她的身上,张九龄在《望月怀古》上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在《秋霁寄远》里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共”,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此多的情感都寄于明月中,抬头望着她,心情复杂。
下面我对这首词的翻译,由于文言水平有限,有许多是参考其他翻译的。苏轼这一词之后,再无赏月之作,这首词我认为是千古绝唱,翻译为白话文反而糟蹋了,多读几遍,好好品品,心头自然是有不一样的感情的。
丙辰年中秋,高兴地喝酒一直到天亮,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苏辙。
明月什么时候有的呢,我举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阙,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月宫,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够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以上是关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