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类知识点总结

Posted guobaoyua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python 类知识点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python 类知识点总结

面向对象思想:
    1、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应用场景
    2、由对象分析定义类的时候,找不到共同特征和技能不用强求
 
1.简述类、对象、实例化、实例这些名词的含义:
    类:从一组对象中提取对象共同的特征和属性,构成一个类。
    对象:具有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的集合体
    实例化:由类生成一个对象的方法,就是实例化
    实例:类的实例化就会产生一个实例(对象)
 
    类:
        对象就是类的抽象
        类实例成对象的过程就是实例化
        实例就是对象
 
2.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什么?
    继承,多态,封装
 
3.什么是方法?类中可以定义哪几种方法?
 
    方法是指可以被类或是对象调用的方法
 
    1、类内部定义的方法,可以绑定到对象
    2、绑定到类的方法,classmethod
    3、静态方法:staticmethod 把类内的属性,转成一个函数
    4、property 将类内的函数属性,伪装成数据属性
    5、私有方法:__x
 
4.什么是属性?类中可以定义哪几种属性?
    属性是指对象共有的特征,类是这些共有特征的集合体,属性有两种: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
 
5.请简述类方法和静态方法有哪些区别?
    类方法:是把类内定义的属性,加上类方法的装饰器,使该属性只能被类使用!
    静态方法:把类内的函数属性,转变成一个函数,不再属于类或是对象名称空间内的方法。静态方法必须有固定的传参,类方法自带类的参数,传入的是类的方法
 
6.简述新式类和经典类的区别
    新式类和经典类在继承顺序上有区别;
    新式类是广度优先
    经典类是深度优先

类知识梳理

1、类:

  一:实例化,二:引用名字(类名.变量名,类名.函数名) 得到一个内存地址,加()就能运行。

2、实例(对象):

  引用名字(实例名.类的变量,实例名.绑定方法,实例名.实例自己的变量名)

3、类:
  优点:解决了程序的扩展性,对某个对象进行修改,会立刻反映到整个体系中
  缺点:可控性差,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不是全部。对于软件质量来说,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只是用来解决扩展性的问题。
  在python中,用变量表示特征,用函数表示方法,因而类是变量与函数的结合体,对象是变量与方法(指向类的函数)的结合体

4、类属性:特征(变量)和方法(函数)

5、类有两种方法:1.类的实例化;2.属性引用
  1.实例化:
    类名加括号就是实例化,会自动触发__init__函数的运行,可以用它来为每个实例定制自己的特征
  2.属性引用:
    类名.方法

6、对象也称为实例
  对象的属性:对象本身就自有特征(变量)。对象只有一种用法:属性引用

7、类的名称空间和对象的名称空间

  创建一个类,就会创建一个类的名称空间,存放类中定义的属性:特征(数据)和方法(函数)
  创建一个对象,及类的实例化,就会创建一个类的名称空间,存放对象的属性。
  注意:对象就是类的实例化,类完成实例化的操作就已经将类的方法绑定到对象上,对象调用方法会现在自己的名称空间去找,找不到会去类的名称空间去找,再找不到会抛异常。它不会去找全局的定义。

  查看类的名称空间 类名._dict_
  查看对象的名称空间 对象名._dict_

  绑定方法的核心在于‘绑定’,唯一绑定到一个确定的对象

7.5、继承与派生
  经典类:深度优先
  新式类:广度优先
  查看继承顺序(仅在新式类下):类名.__mro__方法

  派生:子类重定义某个方法,但是部分继承父类中这个方法:
  1:super(自己的类,self).父类的函数名字
  2:super只能用于新式类
  

  1)关于继承中方法引用的问题:
  Python总是首先查找对应类型的方法,如果它不能在派生类中找到对应的方法,它才开始到基类中逐个查找。(先在本类中查找调用的方法,找不到才去基类中找)。Python总是首先查找对应类型的方法,如果它不能在派生类中找到对应的方法,它才开始到基类中逐个查找。(先在本类中查找调用的方法,找不到才去基类中找)。

  2)何时使用继承:
  多个类之间有公共的属性或方法,可以把这些公共的提取出来作为基类,继承基类,同时特殊的方法或属性在自己类内定义。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

7.6、组合(大类内包含小类):

1、组合认知:

  软件重用的重要方式除了继承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即:组合。

  组合指的是:在一个类中,部分数据属性是以其他类实例化的对象作为数据属性,称为类的组合
  简单理解就是:大类中包含小类,就是组合。
  组合的用于:1、做关联;2、由小的组成大的

2、组合和继承的区别:
  组合与继承都是有效地利用已有类的资源的重要方式。但是二者的概念和使用场景皆不同。
1、继承:
  通过继承建立了派生类与基类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 ‘是‘ 的关系,例如:人是动物。当类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功能,提取这些共同的功能做成基类,子类实现调用这些功能,还是用继承比较好,比如盖伦是英雄等……
2、组合:
  用组合的方式建立了类与组合的类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的关系,当类之间有显著不同,并且较小的类是较大的类所需要的组件时,用组合比较好。例如:学生、老师有生日,学生有课程等……

8、多态与多态性

  多态(是从定义角度出发):同一类事物的多种形态。(一个抽象类有多个子类,因而多态的概念依赖于继承)例如:动物的多种形态:人,狗,猪。
  多态性(是从使用角度出发):同一种调用方式,不同的执行效果。具有不同功能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函数名调用不同内容的函数。
  多态性依赖于:1.继承;2.定义的接口

9、封装:
  1、封装的本质就是隐藏,将一些复杂的执行过程隐藏起来,留下调用的接口(接口就是函数,称为接口函数;一组接口函数的集合体构成一个接口),我们通过这些接口进行交互,不管程序在内部怎么个应用流转方式,只为得到最后的结果。
  2、数据封装主要原因是:保护隐私;方法封装主要原因是:隔离复杂度。	
  3、封装分为两个层面:但无论哪种层面的封装,都要对外界提供好访问你内部隐藏内容的接口

  第一层面的封装:其实就是创建类或是对象,通过类名.或对象名.的方式调用对应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封装。
    	注意:对于这一层面的封装(隐藏),类名.和实例名.就是访问隐藏属性的接口

  第二个层面的封装:类中把某些属性和方法隐藏起来(或者说定义成私有的),只在类的内部使用、外部无法访问,或者留下少量接口(函数)供外部访问。
    1、在python中用双下划线的方式实现隐藏属性(设置成私有的)。类中所有双下划线开头的名称如__x都会自动变形成:_类名__x的形式;
    2、注意:__名字,这种语法只在定义的时候才会有变形的效果,如果类或者对象已经产生了,就不会有变形效果。变形的过程只在类的定义时发生一次;在定义后的赋值操作,就不会变形
    3、在继承中,父类如果不想让子类覆盖自己的方法,可以将方法定义为私有的。

类型判断:isinstance 和 issubclass

1
2
3
1isinstance(obj,cls)检查是否obj是否是类 cls 的对象。
2issubclass(sub, super)检查sub类是否是 super 类的派生类。
      判断结果为布尔值:是返回True,不是返回False

反射:getattr,setattr,delattr,hasattr

1、定义:
  反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省)。
  python面向对象中的反射:通过字符串的形式,操作对象的相关的属性。python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对象(都可以使用反射)。

2、应用:关于传参 第一个是对象,第二个是字符串

1) hasattr 查找 判定有没有这个方法
  hasattr(object,‘name‘) 应用于类或对象,查看有没有所对应的方法。实质还是从类或对象的名称空间去查找。判断结果返回布尔值,有为True,没有为False.

2) getattr 获取 获取对象下的方法或属性,如果是方法加括号就能运行,没有就返回自定义的错误信息
  getattr(object,name,‘返回值’) 通过字符串获取 查看有没有这个属性,获取绑定方法。实质还是从类或对象的名称空间去查找,有的话返回为函数内存地址,加()就能运行。

3) setattr 设置 给对象添加某个属性
  setattr(x,y,v)   x=类或对象, y=‘字符串类型的属性名‘,v=value 值 实质是给类或是对象添加数据属性。

4) delattr 删除 删除属性
  delattr(x,y)   x = 类或对象,y = ‘字符串类型的属性名‘ 删除类或是对象内的某个属性!

  sys.modules[__name__] #利用sys模块中的modules方法,将本文件转成脚本模块	

  反射好处:实现可插拔机制;可以通过字符串判断执行类下某个方法

内置attr:__getattr__,__setattr__,__delattr__   #可以在内置方法中定义操作

大前提:类内部设置
1、__setattr__ #常用于为对象添加属性

1
2
语法:def __setattr__(self,key,value):
...

   以函数方式,设置在类内部,实例化传值自动触发,会直接获取为对象设置的属性或传参,对应的属性或方法,不会写入对象的名称空间中。 
  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加上自己的限制,然后再通过 self.__dict[key]=value 的方法 添加到对象的名称空间中。
2、__delattr__  del 对象.属性 触发

1
2
语法:def __delattr__(self,item):
                ...

   执行删除操作,自动触发,删除对象下某个属性,但实质上不会真正从名称空间里删除。若需要删除的话必须通过 self.__dict__.pop(item) 在名称空间中删除 。

3、__getattr__ (特别注意该内置函数的方法!!!)

1
2
语法:def __setattr__(self,key,value):
            ....

  只有在类内该属性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触发执行,返回None!而类内有对应的方法,就不会执行。
  常用于继承父类,重写内置函数,对所有需要添加的功能由类中再定义,已存在的功能默认执行。通过 __getattr__ 判断当前类内有没有这个方法;没有直接通过getattr()获取,覆盖 __getattr__ 。实现授权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x): #初始化属性
        self.name = x
     # self.name = x ------------>  self = self;key = name; value = x
    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 # 自动触发,获取self.属性名=值  self = self;key = 属性名;value = 值
        print(‘---setattr---key:%s,value:%s‘%(key,value))
        self.__dict__[key] = value  #在对象的名称空间中添加方法
 
    def __delattr__(self, item):# 删除某项属性
        print(‘delattr:%s‘%item)
        print(f.__dict__)  #打印当前对象的名称空间
        self.__dict__.pop(item)  #删除对象内的方法
 
    def __getattr__(self, item):  # 没有方法触发
        print(‘getattr---> %s %s‘%(item,type(item)))
 
#调用__setattr__的方法
= Foo(‘zh‘)  #类的实例化
f.age = 18  #给类定义一个数据属性
print(f.__dict__)  #打印当前字典
 
#执行结果:
---setattr---key:name,value:zh
---setattr---key:age,value:18
{‘name‘‘zh‘‘age‘18}
 
#调用__delattr__的方法
del f.age
print(f.__dict__)
 
#执行结果:
delattr:age
{‘name‘‘zh‘‘age‘18}
{‘name‘‘zh‘}
 
#调用__getattr__的方法
print(f.name)
print(f.azcw)
 
#执行结果:
zh
getattr---> azcw <class ‘str‘>
None

__str__:类实例化自动触发,改变类实例化对象显示的名字。

1
2
def __str__(self): #定义在类内部,必须返回一个字符串类型。
    return #什么时候会触发执行:打印由这个类产生的对象时,才会触发执行。类内调用,必须返回值(字符串),打印结果。

property,staticmethod,classmethod

  1、property:把类内函数属性,伪装成数据属性,通过点的方式调用。
  2、classmethod : 类方法 把类内某个方法,转变成类方法,仅能是类去调用,不再存在于对象的名称空间
  3、staticmethod: 静态方法 将绑定解除转变成一个普通的函数,不再属于任何一个类或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1.什么是绑定到对象的方法,如何定义,如何调用,给谁用?有什么特性
     
    答:绑定到对象的方法是类内部定义的,并且没有被装饰器修饰过的方法,类实例化成产生的对象可以直接调用类内部的函数。
         定义方式:
            class A:
                def test(self): #绑定到对象的方法
                    pass
            = A() #生成一个对象
    调用方式:a.test()  对象.对象的绑定方法()  给对象调用
    特性:调用的时候,会把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传给对象的绑定方法。
     
2.什么是绑定到类的方法,如何定义,如何调用,给谁用?有什么特性
    答:通过 classmethod 进行绑定到类的方法操作,定义在类内部的函数,并且被@ classmethod修饰过的方法,就是绑定到类的方法。
            定义方式:
            class B:
                classmethod
                def func(cls): #绑定到类的方法
                    pass
             class C:
                def func2(self):
                    pass
            = C()
            B.func() 
            c.func()
    通过 类 或是生成的 对象调用,不管怎样最后还是绑定到类的方法,调用的还是操作类的本身。
    特性:调用的时候,会把类作为第一个参数传给类的绑定方法。
 
3.什么是解除绑定的函数,如何定义,如何调用,给谁用?有什么特性
    答:通过 staticmethod进行解除绑定到类的方法操作,定义在类内部的函数,并且被@ staticmethod修饰过的方法,就是解除绑定的方法。类内定义的函数既不与类绑定,也不与对象绑定。
        定义方式:
            class D:
                staticmethod
                def func3(name,age): #解除绑定
                    pass
            D.func3(name,age)  #调用方式
    此时类内的函数就是普通的函数,不管是类还是实例化的对象都可以使用,不再属于谁的绑定方法,就是一个函数。
    特性:由于是函数,就需要手动定义位置参数,调用的时候也需要传值。
4.什么是property,如何定义,如何使用,给谁用,什么情况下应该将一个属性定义成property,有什么好处?
    通过property 特性就是把类内部函数进行伪装,定义在类内部的函数,并且被@ property修饰,就是把这个函数属性伪装成数据属性,统一了使用者的调用规则,也实现了封装。
    定义方式:
        class E:
            @property
            def func4(self):
                pass
        E.func4  #调用方式
    property方法一般常用于隐藏数据属性的方法上,同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setter或deleter的方法对隐藏属性进行更改或是删除。
    好处:被property装饰的属性会优先于对象的属性被使用

__slots__ 指定类可定义的属性或方法

  1、__slots__是什么: 是一个类变量,变量值可以是列表,元组,或者可迭代对象,也可以是一个字符串(意味着所有实例只有一个数据属性)

  2、为何使用__slots__:名称空间的字典会占用大量内存,如果你有一个属性很少的类,但是有很多实例,为了节省内存可以使用__slots__取代实例的__dict__。当你定义__slots__后,__slots__就会为实例使用一种更加紧凑的属性表示方式。实例会通过一个很小的固定大小的数组来构建内部方法,而不再是为每个实例定义一个字典,这跟元组或列表很类似。
__slots__中列出的属性名在内部被映射到这个数组的指定下标上。使用__slots__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我们不能再给实例添加新的属性了,只能使用在__slots__中定义的那些属性名。

  3、注意事项:
    1)定义了__slots__ 属性的类,仅在当前类下有名称空间,通过类名.__dict__查看,但也仅是通过__slots__定义的属性;该类实例化产生的对象不再有名称空间,方法也仅是在__slots__中定义的那几个。

    2)定义了__slots__后的类不再支持一些普通类特性了,比如多继承。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只在那些经常被使用到的用作数据结构的类上定义__slots__比如在程序中需要创建某个类的几百万个实例对象 。

  4、好处:节省内存:类内部指定属性,对象就只能建立所对应的属性。不再有属性字典__dict__,统一归__slots__管。

__next__ 和 __iter__ 用以实现迭代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lass Range:
 
    def __init__(self,start,end):
        self.start = start
        self.end = end
 
    def __iter__(self): #将对象转变成迭代器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自取值
        if self.start == self.end:
            raise StopIteration
 
        = self.start
        self.start+=1
        return n
 
for in Range(1,10):
    print(i)

__doc__ 、__module__ 、__class__

__doc__描述信息,该属性无法被继承,是对本函数或类的描述!没写打印None

__module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哪个模块
__class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

__del__ 析构函数 

  删除对象或是对象执行完回收,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自动触发执行,将对象在内存中释放。
  注: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因为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解释器来执行,所以,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

  在类中定义 __del__ 一般是写入文件关闭,或是数据库关闭的这种终止操作。只要是函数没有完全运行结束,就不会将内存全部回收,等待执行完谁回收谁。

上下文管理协议 (with 方法)

  __enter__ 和__exit__
用途或者说好处:
  1.使用with语句的目的就是把代码块放入with中执行,with结束后,自动完成清理工作,无须手动干预。
  2.在需要管理一些资源比如文件,网络连接和锁的编程环境中,可以在__exit__中定制自动释放资源的机制,你无须再去关系这个问题,这将大有用处
  with操作,打开文件就会自定调用执行 __exit__主要是检测 错误,并报异常,只要有异常就不会再往下执行,可在函数下加入 return True 正常执行。操作结束之后清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__enter__和__exit__
 
class Foo:
    def __enter__(self):  #with 拿到一个对象,触发enter方法
        print(‘enter‘)
        return 11111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文件打开执行完毕后,执行exit方法
        print(‘exit‘)
        print(‘exc_type‘,exc_type)  #异常的类型
        print(‘exc_val‘,exc_val)    #异常的值
        print(‘exc_tb‘,exc_tb)      #异常的内存地址
        return True #清空所有异常,抛异常之后,with后的内容正常执行。
with Foo() as obj:  #执行Foo().__enter__方法得到一个返回值,然后将这个值赋给obj。
    #出现with语句, 对象的__enter__被触发, 有返回值则赋值给as声明的变量
    print(‘with Foo 的子代码块‘,obj) #执行with模块字代码
    raise NameError(‘名字没有定义!‘)  #只要是报异常,没有处理的话,就意味着with执行的字代码块运行完。触发exit方法,这之后的代码就不会再执行。
    print(‘##############‘)
print(‘**************‘)
 
#执行结果:
enter
with Foo 的子代码块 11111
exit
exc_type <class ‘NameError‘>
exc_val 名字没有定义!
exc_tb <traceback object at 0x00000000028EE948>
**************

__call__ 方法

  __call__ 方法 把对象转换成可执行对象。对象后面加括号,触发执行。类本身就是可执行对象,要不然怎么实例化对象。
  注:构造方法的执行是由创建对象触发的,即:对象 = 类名() ;而对于 __call__ 方法的执行是由对象后加括号触发的,即:对象() 或者 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call__(self*args, **kwargs):
        print(‘__call__‘)
 
obj = Foo(‘egon‘)  # 执行 __init__
#obj()  # 执行 __call__ 对象对去找有没有__call__的绑定方法,有加()就能运行!
#查看是否为可调用对象(可调用对象:名字后加()就能运行)
print(callable(Foo))
print(callable(obj))
#执行结果:
True
True

元类

什么是元类?

  元类是类的类,是类的模板 

  元类是用来控制如何创建类的,正如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一样

  元类的实例为类,正如类的实例为对象(f1对象是Foo类的一个实例,Foo类是 type 类的一个实例)

  ***type是python的一个内建元类,用来直接控制生成类,python中任何class定义的类其实都是type类实例化的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流程:
    type --创建--> 元类 --创建--> 类 --实例化--> 对象
type称为元类,是所有类的类,控制类的。一个类没有声明自己的元类,默认他的元类就是type,可以通过type来创建类
 
创建流程:
 
def func(self):
    print ‘hello world‘
 
Foo = type(‘Foo‘,(object,), {‘func‘: func})
#type第一个参数:类名,指要创建的类      字符串
#type第二个参数:当前类的基类,继承的类  元组
#type第三个参数:类的成员,代表属性和方法  字典

以上是关于python 类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python 类知识点总结

Python学习总结

Python类基础知识学习总结

LAMP知识点总结

python 面向对象知识点总结

完美Python入门基础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