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一共留了六次作业,其中前两次是个人作业,后四次是团队作业。
前两次作业分别是优秀博文阅读和软件案例分析。后四次团队作业我将其分代码和原型部份(团队作业1,2,3,),以及最终的代码部份(团队作业4)。
第一次个人作业中,一大半同学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计算机,当时选专业要么是顺从父母的心愿,要么是稀里糊涂选的,为了有更好的经济收入等原因。几乎全部的同学对问题的回答都实事求是,喜欢就给出理由,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很少有人说一些迎合的言不由衷的话。90%的同学在引用博文时没有提到作者名字。
对未来的规划,超过50%的同学还不是很清晰,有尽50%的同学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想做的事,或者直言自己想过简单的生活,并没有太高的追求。
几乎100%的同学都认为学数学对学计算机是必要的,但表示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数学知识如何帮助提高计算机学习水平。
第二次个人作业中,部分同学大段的粘贴引用文档的内容,个别同学的作业中有80%的文字原封不动copy别人的文章,缺少自主内容。除了软件发展史和一些数据部分作引用,文章最好还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语言。引用部分要表明,切勿第一人称引别人的对话,新闻稿,粘贴到自己作业中。对主动思考,作业原创的同学提出表场。
对于教学方面的到的经验就是,本次作业选择的应用比较大,使得一些同学的文章基本上是在罗列功能和模块,而且网上参考的文档过多,东西引用一下就能写好多。以后可以考虑小众点的软件,或者与软件创作团队有合作的软件,或者流行应用的某方面功能。
团队作业,文档部分,有一些团队把作业当作创业项目来做,从选题开始就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竞品分析,胜出的手段,甚至还做了市场分析,用户调研。两次大作业写得都很认真,需求分析中就做了mock up。真是非常不错。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scope有点大,毕竟时间有限。有一些团队把作业当作一次大作业,从一开始定位就定低了,作业完成得也不是很认真。有的团队,第二次大作业的需求分析的题目和第一次大作业的选题完全不同,后来问了苏老师,是有一些关于选题改变的私下的沟通。给我个人的经验就是要和同学和老师多沟通。
团队作业,代码部分,最终提交的代码跟需求分析相差较大。同学们的代码完整性有待提高。个别组只提交了支离破碎的几个文件在git上。回过头来看,coding的时间对于需求分析中的项目规模来说来太短了。跟之前的猜测吻合,项目scope过大,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即使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开发 也很容易遇到问题,更何况初出茅庐没有磨合的同学们了。以后这个团队作业,我会推荐我们的团队做一个非常小的项目,哪怕是一个手电筒,一个小游戏,把需求,原型,设计,代码,测试,提高,发布,推广,文档这套流程走下来,高质量的完成,应该比选一个巨大无比的项目然后写完分析和所谓的设计就拉倒要收益更多。师兄师姐传给师弟师妹的传承制我是不支持的。即使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接下一个现有项目也有相当的难度,而且需要不断重构。如果文档不完整或是transfer不好,那在现有项目上继续开发的难度就更大。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做一个小项目,把它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积累经验和信心。
在一学期的时间里,我也收获很多宝贵经验,谢谢老师们的帮助和同学们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百尺高竿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