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315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二报告

Posted zhaoqianche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172315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二报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课程:《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班级: 1723
姓名: 赵乾宸
学号:20172316
实验教师:王志强
必修/选修:必修


1.实验内容

1-实现二叉树

参考教材p212,完成链树LinkedBinaryTree的实现(getRight,contains,toString,preorder,postorder)
用JUnit或自己编写驱动类对自己实现的LinkedBinaryTree进行测试,提交测试代码运行截图,要全屏,包含自己的学号信息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2-中序先序序列构造二叉树

基于LinkedBinaryTree,实现基于(中序,先序)序列构造唯一一棵二?树的功能,比如给出中序HDIBEMJNAFCKGL和后序ABDHIEJMNCFGKL,构造出附图中的树
用JUnit或自己编写驱动类对自己实现的功能进行测试,提交测试代码运行截图,要全屏,包含自己的学号信息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3-决策树

自己设计并实现一颗决策树
提交测试代码运行截图,要全屏,包含自己的学号信息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4-表达式树

输入中缀表达式,使用树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并输出后缀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提交测试代码运行截图,要全屏,包含自己的学号信息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5-二叉查找树

完成PP11.3
提交测试代码运行截图,要全屏,包含自己的学号信息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6-红黑树分析

参考http://www.cnblogs.com/rocedu/p/7483915.html对Java中的红黑树(TreeMap,HashMap)进行源码分析,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分析结果。
课下把代码推送到代码托管平台


2. 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按照1-6顺序依次完成。

(1)链表实现。使用前两周所用的LinearNode建立了链表,元素类型为泛型。并在mian方法中使用Scanner方法读取键盘所输入数据存储并打印,用变量nZhaoQianChen记录链表元素总数。增添方法toString()add()

(2)增添方法delete() insert(),读取numbers文件中的数字进行插入、删除操作并打印。

(3)增添方法getMinnode() selectionSort(),进行选择排序。未能将每一步打印出来,将在日后完善。

(4)数组实现。增添方法toString()add()getnZhaoQianChen()。元素类型为泛型。在mian方法中建立了String型的数组并使用Scanner方法读取键盘所输入数据存储并打印。

(5)增添方法delete() insert(),读取numbers文件中的数字进行插入、删除操作并打印。

(6)未增添新方法,在main方法中实现冒泡排序,并将每一步打印出来。


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补)


其他(感悟、思考等)

参考资料

《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
《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学习指导

以上是关于20172315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二报告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0172315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八周学习总结

20172315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三报告

20172315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五报告

20172315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一报告

20172315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四周学习总结

20172315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八周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