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四周学习总结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四周学习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四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输入/输出(I/O)是在主存和外部设备(例如磁盘驱动器、终端和网络)之间复制数据的过程。输入操作是从I/O设备复制数据到主存,输出操作是从主存复制数据到I/O设备。

Unix系统中,通过使用由内核提供的系统级UnixI/O函数来实现较高级别的I/O函数。但是Unix I/O的学习也必不可少,Unix I/O是系统操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学习理解其他的系统概念,而且很多时候,使用高级I/O函数不太合适,还是需要使用Unix I/O。而且这一章是网络编程和并发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决定重新学习一下。

10.1 Unix I/O

具体Unix I/O是什么呢?

一个Linux文件就是一个m个字节的序列,所有I/O设备(例如网络、磁盘和终端)都被模型化为文件,所有输入和输出都被当作对相应文件的读和写来执行。这种将设备优雅的映射为文件的方式,允许Linux内核引出一个简单、低级的应用接口,简称Unix I/O,这使得所有的输入和输出都能以一种统一且一致的方式来执行:

先了解一个概念,叫做描述符:描述符是内核返回的、一个较小的非负整数,它记录着有关这个文件的信息,应用程序无需记住这个文件在哪里、什么格式、多大,只需要记住这个描述符,就可以对这个文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 打开文件。一个应用程序通过要求内核打开相应的文件,来告诉它想要访问的I/O设备。内核返回一个小的非负整数,叫做描述符,它在后续对此文间的所有操作中标识这个文件。内核记录有关这个打开文件的所有信息。应用程序只需要记住这个描述符。

    • Linux shell 创建的每个进程开始时都由三个打开的文件:标准输入(描述符为0)、标准输出(描述符为1)和标准错误(描述符为2)。
  • 改变当前的文件位置。对于每个打开文件,内核保持着一个文件位置k,初始为0。即从文件开头起始的字节编偏移量。

  • 读写文件。
    • 一个读操作就是从文件复制n>0个字节到内存,从当前文件位置k开始,然后将k增加到k+n。当超过文件字节大小时,读操作会出发一个end-of-file的条件,应用程序能检测到这个条件。
    • 同理,写操作就时从内存复制n个字节到一个文件中。
  • 关闭文件。当应用完成对文件的访问之后,它就通知内核关闭文件。作为响应,内核释放文件打开时创建的数据结构,并将这个描述父回复到可用的描述符池中。无论一个进程因为何种原因终止时,内核都会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并释放他们的内存资源。

10.2 打开和关闭文件

进程通过open函数来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的: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open(char *file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返回值:若成功则为文件描述符,出错为-1。
  • 该函数将filename转换为一个文件描述符,并且返回描述符数字。
  • flags指明如何访问这个文件:O_RDONLY(只读),O_WRONLY(只写),O_RDWR(读写)
  • flags还有为写操作提供一些额外指示的掩码,在使用时把他们起来就好。
    • O_CREAT:如果文件不存在,那就创建它的一个截断的空文件。
    • O_TRUNC如果文件已存在,就截断它。
    • O_APPEND在每次写操作前,设置文件位置到文件的结尾处。(学习Java的时候,append就可以向String后面添加String)
  • mode制定了新文件的访问权限位,在sys/stat.h头文件中定义,我们可以使用#define来将多种权限复合在一起,省略重复写这么多字母。
  • 技术分享图片
先复习下之前讲用户对文件的权限:
权限分三种:(r)可读、(w)可写、(x)可执行
对用户的限制分三种:User(当前用户)、Groups(用户所在组的成员)、Every one(所有人)

巧妙使用#define

#define MY_MODE S_IRUSR|SIWUSR|S_IXUSR
#define GROUP_MODE S_IRGRP|S_IWGRP|S_IXGRP

当我们打开一个存在的文件,mode_t mode定义为0即可。

int fd=open("foo.txt",O_WRONLY,0);

想要在一个已存在文件后面添加一些数据:

int fd=open("foo.txt",O_WRONLY|O_APPEND,0);

想要创建一个新文件:

int fd=open("foo.txt",O_WRONLY|O_CREAT|O_TRUNC,MY_MODE);
//这行代码代表,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已存在,截断它!)User有读写和可执行权限

打开一个文件后,一定要记得关闭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10.3 读和写文件

应用程序都是通过调用readwrite函数来执行输入和输出的。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n);
//若成功则返回读到的字节数,EOF则返回0,出错为-1。
  • read函数从描述符为fd的当前文件位置拷贝最多n个字节到buf。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n);
  • write函数从buf拷贝最多n个字节到fd的当前文件位置。

  • 某些情况的时候,readwrite传送的字节比应用程序要求的要少,这些“不足”并不代表错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 读时遇到EOF:假设该文件从要求位置开始只有20字节,而函数要求50字节的片进行读取,这样就会导致read的返回值为20,此后的read将通过返回不足值0来发出EOF信号。
    • 从终端读文本行。如果打开文件是与终端关联(如键盘和显示器),那么每个read函数将一次传送一个文本行返回的不足值等于问本行的大小。
    • 读和写网络套接字。如果打开的文件对应网络套接字,那么内部缓冲约束和较长的网络延迟会引起readwrite返回不足值。
    • Unix 管道(pipe)调用readwrite时,也有可能出现不足值。

除了EOF,在读写磁盘文件的时候,不会遇到不足值。
如果想创建可靠的(健壮的)诸如web服务器这样的网路应用,就必须通过反复调用readwrite处理不足值,直到所有字节都传送完毕。

10.4 用RIO包健壮地读写

Robust I/O包(RIO 包)会自动处理不足值。在像网络程序这样容易出现不足值的引用中,RIO包提供了方便、健壮和高效的I/O
学习RIO主要是因为,在开发网络应用中使用了RIO包,并且通过学习后对Unix I/O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 RIO提供了两类不同的函数:
  • 无缓冲的输入输出函数:直接在存储器和文件之间传送数据,没有应用级缓冲。对将二进制数据读写到网络和从网络读写二进制数据尤其有用。
    • 通过调用rio_readnrio_writen函数,应用程序可以在存储器和文件之间直接传送数据。
    #include "csapp.h"
    
    ssize_t rio_readn(int fd, void *usrbuf, size_t n);
    ssize_t rio_writen(int fd, void *usrbuf, size_t n);
    //若成功返回传送的字节数,若EOF则返回0,出错返回-1。
  • 带缓冲的输入函数:这些函数允许你高效的从文件中读取文本行和二进制数据。
    • 一个文本行就是一个由换行符结尾的ASCII码字符序列。
    • 一个包装函数(rio_readlineb)从内部读缓冲区拷贝一个文本行,当缓冲区变空,会自动调用read重新填满缓冲区。
    #include "csapp.h"
    void rio_readinitb(rio *rp, int fd);
    
    ssize_t rioreadlineb(rio_t *rp, void *usrbuf, size_t maxlen);
    • 每打开一个描述符都会调用一次rio_readinitb函数,它将描述符fd和地址rp处的一个类型为rio_t的读缓冲区联系起来。

10.5 读取文件元数据

文件的元数据是指文件的信息,通过调用statfstat函数实现。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tat.h>

int stat(const char *filename, struct stat *buf);
int fstat(int fd, struct stat *buf);
//若成功返回值为0,出错返回-1。

调用stat函数会把参数中提到的文件填写到stat数据结构中。

  • stat数据结构:
struct stat {
        mode_t     st_mode;       //文件对应的模式,文件,目录等
        ino_t      st_ino;       //inode节点号
        dev_t      st_dev;        //设备号码
        dev_t      st_rdev;       //特殊设备号码
        nlink_t    st_nlink;      //文件的连接数
        uid_t      st_uid;        //文件所有者
        gid_t      st_gid;        //文件所有者对应的组
        off_t      st_size;       //普通文件,对应的文件字节数
        time_t     st_atime;      //文件最后被访问的时间
        time_t     st_mtime;      //文件内容最后被修改的时间
        time_t     st_ctime;      //文件状态改变时间
        blksize_t st_blksize;    //文件内容对应的块大小
        blkcnt_t   st_blocks;     //伟建内容对应的块数量
};

想要查看文件的某部分信息,直接按照数据结构的对应格式打印成员即可,如stat.ino_t

10.6 共享文件

  • 内核用三个相关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打开的文件:
    • 描述符表(descriptor table)每个进程都有它独立的描述符表,它的表项是由进程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来索引的。每个打开的描述符表项指向文件表中的一个表项。
    • 文件表(file table) 打开文件的描述符表项指向问价表中的一个表项。所有的进程共享这张表。每个文件表的表项组成包括由当前的文件位置、引用计数(既当前指向该表项的描述符表项数),以及一个指向v-node表中对应表项的指针。关闭一个描述符会减少相应的文件表表项中的应用计数。内核不会删除这个文件表表项,直到它的引用计数为零。
    • v-node表(v-node table)同文件表一样,所有的进程共享这张v-node表,每个表项包含stat结构中的大多数信息,包括st_mode和st_size成员。
      看下图:
      技术分享图片
  • 描述符1和4通过不同的打开文件表表项来引用两个不同的文件。这是典型的情况,没有共享文件,并且每个描述符对应一个不同的文件。
    技术分享图片

  • 多个描述符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件表表项来应用同一个文件。如果同一个文件被open两次,就会发生上面的情况。关键思想是每个描述符都有它自己的文件位置,所以对不同描述符的读操作可以从文件的不同位置获取数据。

  • 父子进程也是可以共享文件的,在调用fork()之前,父进程如第一张图,然后调用fork()之后,子进程有一个父进程描述符表的副本。父子进程共享相同的打开文件表集合,因此共享相同的文件位置。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就是,在内核删除相应文件表表项之前,父子进程必须都关闭了他们的描述符。
    技术分享图片

10.7 I/O重定向

重定向的一个标志就是 >。比如之前上课老师执行过的

who > user

其实就是外壳加载和执行完who程序,将应有的屏幕输出(或者可以理解为终端的printf)重定向到user这个文件中。
重定向是如何工作的呢?一种方式是使用dup2函数

#include <unistd.h>

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通过两个参数oldnew应该也猜出来了,dup2函数将描述符表表项oldfd拷贝到newfd,覆盖描述newfd以前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newfd是之前打开过的描述符,那么newfd会被关闭,再执行oldfdnewfd的拷贝。

10.8 标准I/O

标准I/O库提供了Unix I/O的较高级别的替代。

  • 标准I/O库将一个打开的文件模型化为一个。对于一个程序而言,一个流就是一个指向FILE类型的结构的指针
    • 类型为FILE的流是对文件描述符和流缓冲区的抽象。流缓冲区的目的和RIO读缓冲区的一样:就是使开销较高的UNIX I/O系统调用的数量尽可能的小。
    • 库中有打开和关闭文件的函数fopenfclose,读和写字节的函数freadfwrite、读和写字符串的函数fgetsfputs,以及复杂格式化的I/O函数scanfprintf

小结

Unix提供的系统级函数较少,应用程序在使用的时候反而会比较少的使用Unix I/O函数,而使用RIO包标准I/O库就是在Unix I/O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而言,更简单,是优于Unix I/O的选择。然而,因为标准I/O和网络文件不兼容,在网络应用程序中会选择使用Unix I/O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以前常用FILE类型来打开、读写文件,学习了系统级I/O后,openfopen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 问题1解决方案:
    首先先了解两个文件系统:
  • 缓冲文件系统
    • 在内存开辟一个“缓冲区”,为程序中的每一个文件使用。
    • 当执行读文件的操作时,从磁盘文件将数据先读入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从内存“缓冲区”依此读入接收的变量。
    • 执行写文件的操作时,先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待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写入文件。
  • 非缓冲文件系统
    • 缓冲文件系统是借助文件结构体指针来对文件进行管理,通过文件指针来对文件进行访问,既可以读写字符、字符串、格式化数据,也可以读写二进制数据。
    • 非缓冲文件系统依赖于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的功能对文件进行读写,是系统级的输入输出,不设文件结构体指针,只能读写二进制文件,但效率高、速度快。
  • fopen是ANSIC标准中的C语言库函数,在不同的系统中应该调用不同的内核API,返回的是文件流,且是可移植的,fopen可以理解为封装的函数。
  • open主要用来打开设备文件,linux系统函数还是open
  • fopenopen最主要的区别是fopen在用户态下就有了缓存,在进行readwrite的时候减少了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而open则每次都需要进行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切换;表现为,如果顺序访问文件,fopen系列的函数要比直接调用open系列快;如果随机访问文件open要比fopen快。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在完成10.5练习题的时候,几经深思熟虑得出输出应该是c = o,结果一运行结果是c = f,不服输的我去看了答案,发现是c = o,检查程序后发现少写了一个Read
    技术分享图片

  • 问题1解决方法:少写Read描述符自然停留在上次Readf字母上,就算复制了描述符也没用,必须Read(fd1)才能体会dup2函数的作用。
    技术分享图片

代码托管

技术分享图片

结对及互评

本周结对学习情况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195/195 1/1 10/10
第三周 314/706 1/2 15/25
第五周 254/960 2/4 10/35
第七周 24/1759 2/6 15/50
第九周 1207/2966 2/8 15/65
第十一周 1207/2966 2/10 15/65
第十三周 419/3385 3/13 16/81
第十四周 104/3489 1/14 15/96
  • 计划学习时间:12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5小时

参考资料











以上是关于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四周学习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一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01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55201李卓雯 20155212江振思 20155313杨瀚《信息安全技术》 实验三 数字证书应用

2017-2018-1 20155307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 通信协议设计

# 2017-2018-1 20155224 《信息安全系系统设计基础》第四周My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