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方法模式
Posted fomi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工厂方法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概念
工厂方法模式是创建型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子类。
2、模式结构
- ILog:抽象产品,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是实现的接口。
- FileLog/DatabaseLog:具体产品,具体工厂角色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
- ILogFactory:抽象工厂,是具体工厂角色必须实现的接口或者必须继承的父类。
- FileLogFactory/DatabaseLogFactory:具体工厂,它含有和具体业务逻辑有关的代码。由应用程序调用以创建对应的具体产品的对象。
3、使用场景
- 一个类不知道它所需要的对象的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所对应的工厂即可
- 一个类通过其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抽象工厂类只需要提供一个创建产品的接口,而由其子类来确定具体要创建的对象,利用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和里氏代换原则,在程序运行时,子类对象将覆盖父类对象,从而使得系统更容易扩展
- 将创建对象的任务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客户端在使用时可以无须关心是哪一个工厂子类创建产品子类,需要时再动态指定,可将具体工厂类的类名存储在配置文件或数据库中
4、优缺点
优点:
- 设计上负符合开闭原则,新增产品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产品类和工厂类即可
- 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无须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须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 多态性设计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关键,它能够使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
缺点:
- 添加新产品时,除了增加新产品类外,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 由于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且在实现时可能需要用到DOM、反射等技术,增加了系统的实现难度
- 保证了工厂方法内的对修改关闭,但对于使用工厂方法的类,如果要更换另外一种产品,仍然需要修改实例化的具体工厂类
5、实例
在系统日志设计中,可能需要考虑多种日志系统,例如文件和数据库日志系统,现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该系统。
首先,先创建抽象日志类ILog。
public interface ILog {
void writeLog(LogType type);
}
其次,创建具体日志类FileLog和DatabaseLog
public class FileLog implements ILog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Log(LogType type) {
// 文件日志逻辑
}
}
public class DatabaseLog implements ILog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Log(LogType type) {
// 数据库日志逻辑
}
}
再次创建抽象日志工厂类ILogFactory
public interface ILogFactory {
ILog createLog();
}
最后创建具体工厂类FileLogFactory和DatabaseLogFactory
public class FileLogFactory implements ILog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Log createLog() {
return new FileLog();
}
}
public class DatabaseLogFactory implements ILog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Log createLog() {
return new DatabaseLog();
}
}
使用姿势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LogFactory factory = new FileLogFactory(); // 换数据库日志,改这里即可
ILog log = factory.createLog();
log.writeLog(LogType.Debug);
}
以上是关于工厂方法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