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三周学习总结

Posted mrf1209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三周学习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三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五章 队列

概述


1.队列是一种线性集合,其元素从一端加入,从另一端删除,按先入先出的方式处理。

2.前端(队首):front、head,末端(队尾):rear、tail,

3.
| 操作 | 说明 |
| -------- | :------------------------------------------: |
| enqueue | 向队列末端添加一个元素 |
| dequeue | 从队列前端删除一个元素 |
| first | 考察队列前端的那一个元素 |
| isEmpty | 判定队列是否为空 |
| size | 判定队列中的元素数目 |
| toString | 返回队列的字符串表示 |

Java API 中的队列


1.Java集合API提供了Queue接口,由多个类来实现。

2.栈的首要作用是颠倒顺序,队列的首要作用是保持顺序。

用链表实现队列


1.指向首元素的引用head,指向链表末的引用tail,整型变量count来跟踪队列中的元素数目。

2.必须一直认真地,精准地维护特殊情况下地引用

3.对于一个空队列,head,tail引用都为null,count则为0.

4.enqueue:将当前末元素的next引用设置指向这个新元素,重新将tail设置为指向这个新添加的末元素。该操作的复杂度为O(1).

5.dequeue:先判断队列是否有元素,如果没有,抛出异常EmptyCollectionException,如果有元素,则正常删除第一个元素,如果只有唯一元素,则删除队列元素后,队列就为空,把tail引用设置为null。该操作复杂度为O(1).

6.enqueue和dequeue操作作用于队列的对立端。

用数组实现队列


1.由于队列操作会修改集合的两端,因此将一端固定于索引0处要求移动元素。

2.由于队列处理会影响到该集合的两端,因此从队列中删除元素的时候,该策略要求移动元素。

3.非环形数组实现的元素移位,将产生O(n)的复杂度。

4.把数组看作是环形的,可以除去在队列的数组实现中把元素移位的需要。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无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忘截图了

代码托管

结对及互评

基于评分标准,我给李楠的博客打分:7分。得分情况如下:
正确使用Markdown语法(加1分)
模板中的要素齐全(加1分)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加3分)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无问题
感想,体会真切的(加1分)
点评认真,能指出博客和代码中的问题的(加1分)

  • 20172317
  • 20172320

    • 结对学习内容
      • 教材第3章,教材第4章
      • 完成课后自测题,并参考答案学习
      • 完成课后练习题
      • 完成程序设计项目:至少完成PP3.2、PP3.8、PP3.9、PP4.2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这周学的有点麻烦,栈还行,就是链表有点糊涂。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0/0 1/1 8/8
第二周 1306/1306 1/2 20/22

参考:软件工程软件的估计为什么这么难软件工程 估计方法

  • 计划学习时间:1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8小时

  •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

参考资料













































以上是关于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三周学习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七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四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五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八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实验5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