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 原理与框架选型
Posted xiaoqi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APM 原理与框架选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些存稿:)
0. APM简介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一次请求往往需要涉及到多个服务,因此服务性能监控和排查就变得更复杂:
- 不同的服务可能由不同的团队开发、甚至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
- 服务有可能布在了几千台服务器,横跨多个不同的数据中心
因此,就需要一些可以帮助理解系统行为、用于分析性能问题的工具,以便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这就是APM系统,全称是(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当然也有叫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ols)
AMP最早是谷歌公开的论文提到的 Google Dapper。Dapper是Google生产环境下的分布式跟踪系统,自从Dapper发展成为一流的监控系统之后,给google的开发者和运维团队帮了大忙,所以谷歌公开论文分享了Dapper。
1. 谷歌Dapper介绍
1.1 Dapper的挑战
在google的首页页面,提交一个查询请求后,会经历什么:
- 可能对上百台查询服务器发起了一个Web查询,每一个查询都有自己的Index
- 这个查询可能会被发送到多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分别用来处理广告、进行拼写检查或是查找一些像图片、视频或新闻这样的特殊结果
- 根据每个子系统的查询结果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结果,最后汇总到页面上
总结一下:
- 一次全局搜索有可能调用上千台服务器,涉及各种服务。
- 用户对搜索的耗时是很敏感的,而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低效都导致导致最终的搜索耗时
如果一次查询耗时不正常,工程师怎么来排查到底是由哪个服务调用造成的?
- 首先,这个工程师可能无法准确的定位到这次全局搜索是调用了哪些服务,因为新的服务、乃至服务上的某个片段,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上过线或修改过,有可能是面向用户功能,也有可能是一些例如针对性能或安全认证方面的功能改进
- 其次,你不能苛求这个工程师对所有参与这次全局搜索的服务都了如指掌,每一个服务都有可能是由不同的团队开发或维护的
- 再次,这些暴露出来的服务或服务器有可能同时还被其他客户端使用着,所以这次全局搜索的性能问题甚至有可能是由其他应用造成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Dapper需要:
- 无所不在的部署,无所不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在使用跟踪系统的进行监控时,即便只有一小部分没被监控到,那么人们对这个系统是不是值得信任都会产生巨大的质疑
- 持续的监控
1.2 Dapper的三个具体设计目标
性能消耗低
APM组件服务的影响应该做到足够小。服务调用埋点本身会带来性能损耗,这就需要调用跟踪的低损耗,实际中还会通过配置采样率的方式,选择一部分请求去分析请求路径。在一些高度优化过的服务,即使一点点损耗也会很容易察觉到,而且有可能迫使在线服务的部署团队不得不将跟踪系统关停。
应用透明,也就是代码的侵入性小
即也作为业务组件,应当尽可能少入侵或者无入侵其他业务系统,对于使用方透明,减少开发人员的负担。
对于应用的程序员来说,是不需要知道有跟踪系统这回事的。如果一个跟踪系统想生效,就必须需要依赖应用的开发者主动配合,那么这个跟踪系统也太脆弱了,往往由于跟踪系统在应用中植入代码的bug或疏忽导致应用出问题,这样才是无法满足对跟踪系统“无所不在的部署”这个需求。
可扩展性
一个优秀的调用跟踪系统必须支持分布式部署,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支持的组件越多当然越好。或者提供便捷的插件开发API,对于一些没有监控到的组件,应用开发者也可以自行扩展。
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分析要快 ,分析的维度尽可能多。跟踪系统能提供足够快的信息反馈,就可以对生产环境下的异常状况做出快速反应。分析的全面,能够避免二次开发。
1.3 Dapper的分布式跟踪原理
先来看一次请求调用示例:
- 包括:前端(A),两个中间层(B和C),以及两个后端(D和E)
- 当用户发起一个请求时,首先到达前端A服务,然后分别对B服务和C服务进行RPC调用;
- B服务处理完给A做出响应,但是C服务还需要和后端的D服务和E服务交互之后再返还给A服务,最后由A服务来响应用户的请求;
Dapper是如何来跟踪记录这次请求呢?
1.3.1 跟踪树和span
Span是dapper的基本工作单元,一次链路调用(可以是RPC,DB等没有特定的限制)创建一个span,通过一个64位ID标识它;同时附加(Annotation)作为payload负载信息,用于记录性能等数据。
上图说明了span在一次大的跟踪过程中是什么样的。Dapper记录了span名称,以及每个span的ID和父ID,以重建在一次追踪过程中不同span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span没有父ID被称为root span。所有span都挂在一个特定的跟踪上,也共用一个跟踪id。
再来看下Span的细节:
Span数据结构:
type Span struct {
TraceID int64 // 用于标示一次完整的请求id
Name string
ID int64 // 当前这次调用span_id
ParentID int64 // 上层服务的调用span_id 最上层服务parent_id为null
Annotation []Annotation // 用于标记的时间戳
Debug bool
}
1.3.2 TraceID
类似于 树结构的Span集合,表示一次完整的跟踪,从请求到服务器开始,服务器返回response结束,跟踪每次rpc调用的耗时,存在唯一标识trace_id。比如:你运行的分布式大数据存储一次Trace就由你的一次请求组成。
每种颜色的note标注了一个span,一条链路通过TraceId唯一标识,Span标识发起的请求信息。树节点是整个架构的基本单元,而每一个节点又是对span的引用。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的span和它的父span直接的关系。虽然span在日志文件中只是简单的代表span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他们在整个树形结构中却是相对独立的。
1.3.3 Annotation
Dapper允许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在Dapper跟踪的过程中添加额外的信息,以监控更高级别的系统行为,或帮助调试问题。这就是Annotation:
Annotation,用来记录请求特定事件相关信息(例如时间),一个span中会有多个annotation注解描述。通常包含四个注解信息:
(1) cs:Client Start,表示客户端发起请求
(2) sr:Server Receive,表示服务端收到请求
(3) ss:Server Send,表示服务端完成处理,并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4) cr:Client Received,表示客户端获取到服务端返回信息
Annotation数据结构:
type Annotation struct {
Timestamp int64
Value string
Host Endpoint
Duration int32
}
1.3.4 采样率
低损耗的是Dapper的一个关键的设计目标,因为如果这个工具价值未被证实但又对性能有影响的话,你可以理解服务运营人员为什么不愿意部署它。
另外,某些类型的Web服务对植入带来的性能损耗确实非常敏感。
因此,除了把Dapper的收集工作对基本组件的性能损耗限制的尽可能小之外,Dapper支持设置采样率来减少性能损耗,同时支持可变采样。
2. APM组件选型
市面上的全链路监控理论模型大多都是借鉴Google Dapper论文,重点关注以下三种APM组件:
- Zipkin:由Twitter公司开源,开放源代码分布式的跟踪系统,用于收集服务的定时数据,以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延迟问题,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查找和展现。
- Pinpoint:一款对Java编写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APM工具,由韩国人开源的分布式跟踪组件。
- Skywalking:国产的优秀APM组件,是一个对JAVA分布式应用程序集群的业务运行情况进行追踪、告警和分析的系统。
2.1 对比项
主要对比项:
探针的性能
主要是agent对服务的吞吐量、CPU和内存的影响。微服务的规模和动态性使得数据收集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collector的可扩展性
能够水平扩展以便支持大规模服务器集群。
全面的调用链路数据分析
提供代码级别的可见性以便轻松定位失败点和瓶颈。
对于开发透明,容易开关
添加新功能而无需修改代码,容易启用或者禁用。
完整的调用链应用拓扑
自动检测应用拓扑,帮助你搞清楚应用的架构
2.2 探针的性能
比较关注探针的性能,毕竟APM定位还是工具,如果启用了链路监控组建后,直接导致吞吐量降低过半,那也是不能接受的。对skywalking、zipkin、pinpoint进行了压测,并与基线(未使用探针)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选用了一个常见的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他包含Spring Boot, Spring MVC,redis客户端,mysql。 监控这个应用程序,每个trace,探针会抓取5个span(1 Tomcat, 1 SpringMVC, 2 Jedis, 1 Mysql)。这边基本和 skywalkingtest 的测试应用差不多。
模拟了三种并发用户:500,750,1000。使用jmeter测试,每个线程发送30个请求,设置思考时间为10ms。使用的采样率为1,即100%,这边与生产可能有差别。pinpoint默认的采样率为20,即50%,通过设置agent的配置文件改为100%。zipkin默认也是1。组合起来,一共有12种。下面看下汇总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三种链路监控组件中,skywalking的探针对吞吐量的影响最小,zipkin的吞吐量居中。pinpoint的探针对吞吐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在500并发用户时,测试服务的吞吐量从1385降低到774,影响很大。然后再看下CPU和memory的影响,在内部服务器进行的压测,对CPU和memory的影响都差不多在10%之内。
2.3 collector的可扩展性
collector的可扩展性,使得能够水平扩展以便支持大规模服务器集群。
zipkin
开发zipkin-Server(其实就是提供的开箱即用包),zipkin-agent与zipkin-Server通过http或者mq进行通信,http通信会对正常的访问造成影响,所以还是推荐基于mq异步方式通信,zipkin-Server通过订阅具体的topic进行消费。这个当然是可以扩展的,多个zipkin-Server实例进行异步消费mq中的监控信息。
skywalking
skywalking的collector支持两种部署方式:单机和集群模式。collector与agent之间的通信使用了gRPC。
pinpoint
同样,pinpoint也是支持集群和单机部署的。pinpoint agent通过thrift通信框架,发送链路信息到collector。
2.4 全面的调用链路数据分析
全面的调用链路数据分析,提供代码级别的可见性以便轻松定位失败点和瓶颈。
zipkin
zipkin的链路监控粒度相对没有那么细,从上图可以看到调用链中具体到接口级别,再进一步的调用信息并未涉及。
skywalking
**skywalking 还支持20+的中间件、框架、类库**,比如:主流的dubbo、Okhttp,还有DB和消息中间件。上图skywalking链路调用分析截取的比较简单,网关调用user服务,**由于支持众多的中间件,所以skywalking链路调用分析比zipkin完备些**。
pinpoint
pinpoint应该是这三种APM组件中,数据分析最为完备的组件。提供代码级别的可见性以便轻松定位失败点和瓶颈,上图可以看到对于执行的sql语句,都进行了记录。还可以配置报警规则等,设置每个应用对应的负责人,根据配置的规则报警,支持的中间件和框架也比较完备。
2.5 对于开发透明,容易开关
对于开发透明,容易开关,添加新功能而无需修改代码,容易启用或者禁用。我们期望功能可以不修改代码就工作并希望得到代码级别的可见性。
对于这一点,Zipkin 使用修改过的类库和它自己的容器(Finagle)来提供分布式事务跟踪的功能。但是,它要求在需要时修改代码。skywalking和pinpoint都是基于字节码增强的方式,开发人员不需要修改代码,并且可以收集到更多精确的数据因为有字节码中的更多信息。
2.6 完整的调用链应用拓扑
自动检测应用拓扑,帮助你搞清楚应用的架构。
zipkin链路拓扑:
skywalking链路拓扑:
三个组件都能实现完整的调用链应用拓扑。相对来说:
- pinpoint界面显示的更加丰富,具体到调用的DB名
- zipkin的拓扑局限于服务于服务之间
2.7 社区支持
Zipkin 由 Twitter 开发,可以算得上是明星团队,而 pinpoint的Naver 的团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团队,skywalking是国内的明星项目,目前属于apache孵化项目,社区活跃。
2.8 总结
zipkin | pinpoint | skywalking | |
---|---|---|---|
探针性能 | 中 | 低 | 高 |
collector扩展性 | 高 | 中 | 高 |
调用链路数据分析 | 低 | 高 | 中 |
对开发透明性 | 中 | 高 | 高 |
调用链应用拓扑 | 中 | 高 | 中 |
社区支持 | 高 | 中 | 高 |
相对来说,skywalking更占优,因此团队采用skywalking作为APM工具。
3. 参考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参考下文:
https://juejin.im/post/5a7a9e0af265da4e914b46f1
http://bigbully.github.io/Dapper-translation/
以上是关于APM 原理与框架选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