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分布式系统网络通信

Posted niunafei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部分:分布式系统网络通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pringCloudAlibaba微服务实战教程系列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分布式架构基础、Paxos算法、Raft算法、系统网络通信

 

第三部分:分布式系统网络通信

一、网络通信基础

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底层层面去看,网络通信需要做的就是将流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基于传输协议和网络IO来实现,其中传输协议包络:tcp、udp等等,tcp、udp都是在基于Socket概念上为某类应用场景而扩展出的传输协议,网络IO主要包括:BIO、NIO、AIO三种方式,所有的分布式应用通讯都基于这个原理而实现,只是为了应用的易用,各种语言通常都会提供一些更为贴近应用易用的应用层协议。

二、什么是RPC

RPC全称为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并非是一种通信协议,是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类通信协议的总称。借助RPC可以做到像本地调用一样调用远程服务,是一种进程间的通信方式。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最终都需要转换成二进制流在网络上进行传输,数据的发送方需要将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流(也称为序列化),而数据的接收方则需要把二进制流再恢复为对象(称为反序列化)。在java中RPC框架比较多,常见的有Hessian、gRPC、Thrift、HSF (High Speed Service Framework)、Dubbo等,其实对于RPC框架而言,核心模块就是通讯和序列化。

 三、通信基础RMI

Java RMI,即 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一种用于实现远程过程调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的Java API, 能直接传输序列化后的Java对象和分布式垃圾收集。它的实现依赖于Java虚拟机(JVM),因此它仅支持从一个JVM到另一个JVM的调用。
技术图片

 

 调用过程:

1)客户端从远程服务器的注册表中查询并获取远程对象引用。
2)桩对象与远程对象具有相同的接口和方法列表,当客户端调用远程对象时,实际上是由相应的桩对象代理完成的。
3 )远程引用层在将桩的本地引用转换为服务器上对象的远程引用后,再将调用传递给传输层(Transport),由传输层通
过TCP协议发送调用;
4)在服务器端,传输层监听入站连接,它一旦接收到客户端远程调用后,就将这个引用转发给其上层的远程引用层;
5)服务器端的远程引用层将客户端发送的远程应用转换为本地虚拟机的引用后,再将请求传递给骨架(Skeleton);
6)骨架读取参数,又将请求传递给服务器,最后由服务器进行实际的方法调用。

 

以上是关于第三部分:分布式系统网络通信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分布式系统中事件的部分排序

OAuth2.0分布式系统环境搭建

分布式系统的CAP和BASE理论

分布式系统的CAP和BASE理论

分布式介绍

基于Dubbo分布式系统架构附第三方支付系统简易版源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