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中的ASR技术通识 2019-12-06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语音识别中的ASR技术通识 2019-12-06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自动语言识别,自动将语言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作用类似于人类的耳朵。
流程:输入-编码-解码-输出

语言识别输入的是声音,属于计算机无法识别的模拟信号,所以需要通过模型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并对其中的特征进行提取,编码时,会将声音切成很小的片段,成为 ,类似于视频中最小时间单位的帧。帧和帧之间会有一定的重叠。
对于得到的每一帧,按照人耳听声的特定的MCFF规则,提取其中的特征,转成 多维向量 。向量中的每一个维度可以看做是这一帧中的特征。

解码过程是将得到的向量变成文字的过程,其中用到两个模型 声学模型 语言模型 。声学模型是将特征向量转化成单个字母(中文的拼音声母和韵母),成为音素。语言模型是将音素拼接起来成为单词或者汉字。两种模型都需要大量的语言数据进行训练。

传统识别方式: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端到端识别方式:神经网络(DNN,deep neural network)
两种识别方式主要的差异在声学模型上。
目前中文的识别率在97%以上,距离理想的99%还有很大的差距。

“远场”。下面主要说3个概念:
语音激活检测、语音唤醒、以及麦克风阵列。
1)语音激活检测(voice active detection,VAD)
A)需求背景:在近场识别场景,比如使用语音输入法时,用户可以用手按着语音按键说话,结束之后松开,由于近场情况下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比较高,信号清晰,简单算法也能做到有效可靠。
但远场识别场景下,用户不能用手接触设备,这时噪声比较大,SNR下降剧烈,必须使用VAD了。
B)定义:判断什么时候有语音什么时候没有语音(静音)。
后续的语音信号处理或是语音识别都是在VAD截取出来的有效语音片段上进行的。
2)语音唤醒 (voice trigger,VT)
A)需求背景:在近场识别时,用户可以点击按钮后直接说话,但是远场识别时,需要在VAD检测到人声之后,进行语音唤醒,相当于叫这个AI(机器人)的名字,引起ta的注意,比如苹果的“Hey Siri”,Google的“OK Google”,亚马逊Echo的“Alexa”等。
B)定义:可以理解为喊名字,引起听者的注意。
VT判断是唤醒(激活)词,那后续的语音就应该进行识别了;否则,不进行识别。
C) 难点 :语音识别,不论远场还是进场,都是在云端进行,但是语音唤醒基本是在(设备)本地进行的,要求更高——
C.1)唤醒响应时间。据傅盛说,世界上所有的音箱,除了Echo和他们做的小雅智能音箱能达到1.5秒之外,其他的都在3秒以上。
C.2)功耗要低。iphone 4s出现Siri,但直到iphone 6s之后才允许不接电源的情况下直接喊“hey Siri”进行语音唤醒。这是因为有6s上有一颗专门进行语音激活的低功耗芯片,当然算法和硬件要进行配合,算法也要进行优化。
C.3)唤醒效果。喊它的时候它不答应这叫做漏报,没喊它的时候它跳出来讲话叫做误报。漏报和误报这2个指标,是此消彼长的,比如,如果唤醒词的字数很长,当然误报少,但是漏报会多;如果唤醒词的字数很短,漏报少了,但误报会多,特别如果大半夜的突然唱歌或讲故事,会特别吓人的……
C.4)唤醒词。技术上要求,一般最少3个音节。比如“OK google”和“Alexa”有四个音节,“hey Siri”有三个音节;国内的智能音箱,比如小雅,唤醒词是“小雅小雅”,而不能用“小雅”。
注:一般产品经理或行业交流时,直接说汉语“语音唤醒”,而英文缩写“VT”,技术人员可能用得多些。
3)麦克风阵列(Microphone Array)
A)需求背景:在会议室、户外、商场等各种复杂环境下,会有噪音、混响、人声干扰、回声等各种问题。特别是远场环境,要求拾音麦克风的灵敏度高,这样才能在较远的距离下获得有效的音频振幅,同时近场环境下又不能爆音(振幅超过最大量化精度)。另外,家庭环境中的墙壁反射形成的混响对语音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B)定义:由一定数目的声学传感器(一般是麦克风)组成,用来对声场的空间特性进行采样并处理的系统。

c)云端为主。
比如地图功能,由于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指地理位置数据)数据量太大,直接到云端搜索可能更方便(除非是“家”、“公司”等个性化场景)。比如,用户说“从武汉火车站到东福”,可以被纠正为“从武汉火车站到东湖”。

各家公司在宣传时,会说语音识别率达到了97%,甚至98%,但那一般是需要用户在安静环境下,近距离、慢慢的、认真清晰发音;而在一些实际场景,很可能还不够好的,比如——

1、比如在大家都认为相对容易做的翻译场景,其实也还没完全可用,台上演示是一回事,普通用户使用是另一回事;特别是在一些垂直行业,领域知识很容易出错;另外,还可详见 《怼一怼那些假机器同传》
2、车载
大概3、4年前,我们内部做过针对车载场景的语言助手demo,拿到真实场景内去验证,结果发现,车内语音识别效果非常不理想。而且直到今年,我曾经面试过一位做车内语音交互系统的产品经理,发现他们的验收方其实也没有特别严格的测试,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样怎么也通过不了。。。
车内语音识别的难点很多,除了多人说话的干扰,还有胎噪、风噪,以及经常处于离线情况。
据说有的公司专门在做车内降噪,还有些公司想通过智能硬件来解决,至少目前好像还没有哪个产品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并且获得了用户的口碑称赞的。
3、家庭场景,由于相对安静和可控,如果远场做好了,还是有希望的。
4、中英文混合。
特别在听歌场景,用户说想听某首英文歌时,很容易识别错误的。这方面,只有傅盛的小雅音箱据说做了很多优化,有待用户检验。
总之,ASR是目前AI领域,相对最接近商用成熟的技术,但还是需要用户可以配合AI在特定场景下使用。这是不是问题呢?是问题,但其实不影响我们做产品demo和初步的产品化工作,所以反而是我们AI产品经理的发挥机会。

1、远场语音识别,是最近2年的重要竞争领域。因为家庭(音箱)等场景有可能做好、在被催熟。
2、更好的机会在垂直细分领域,比如方言(方言识别能够支持40多种,而百度有20多种)、特定人群的声学匹配方案(儿童)
最后,用一张图总结语音识别用于人机交互中的几个难点。

以上是关于语音识别中的ASR技术通识 2019-12-06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Python 处理 ASR(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ASR) 阿里云

unisound_asr 云知声 语音识别 python版接口

《嵌入式 - 语音识别TWen-ASR-ONE开发笔记》第1章 TWen-ASR-ONE简介

TWEN-ASR 语音识别系列教程--- 运行第一个程序

《嵌入式 - 语音识别TWen-ASR-ONE开发笔记》第4章 TWen-ASR-ONE PWM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