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记:大话中频带宽和有效带宽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疑难杂记:大话中频带宽和有效带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为笔者和国防科大某博士在一次茶话讨论中的小记,主要讨论了中频带宽和有效带宽这两易混淆的概念,其中也涉及了complex1x/complex 2x模式的讨论,希望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份启蒙。

大话带宽

图1 FMCW雷达信号示意

图1所示为TI mmWave Studio可视化工具界面Sensor Config中的经典单音信号参数描述,在这张图中需要重点关注几个指标:Idle Time,ADC Sampling Time,Ramp End Time,Freq Slope.

在谈上述指标之前,首先,引入下面距离相关的物理量:

最大可探测距离:\\(R_max=\\fracct2=\\fracc*IF_max2s\\)

距离分辨率:\\(R_res=\\fracc2B\\)

在上式中,\\(t\\)可以理解为单音信号的能量持续时间,\\(IF_max\\)可以理解为雷达可支持的最大中频带宽,\\(c\\)为光速,\\(s\\)为发射单音信号的斜率[Freq Slope],\\(B\\)为扫描带宽。

通常,中频信号的最大带宽取决于ADC采样频率\\(f_s a m p l i n g\\),那这一点和图1中的哪个指标有关系呢?毋庸置疑,\\(f_s a m p l i n g\\)由扫频斜率[Freq Slope]和ADC Sampling Time相关,采样时间通常由采样点数和单位采样周期(采样频率的倒数)的乘积所决定,也即:

\\[s=\\fracIF_max1/f_seampling\\times N_ADC\\to IF_max=s/f_sampling\\times N_ADC \\]

OK,那可能有人就奇怪了,有人拿这个公式去计算中频带宽,为什么明明板子给的指标4G带宽等等却不符合呢?甚至很多论文里都写的是4G带宽,37.5MHZ的ADC采样率等等!?怎么回事,是我在造假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和ADC Sampling Time同时出现,或者说存在集合关系的还有另一个指标,Ramp End Time,这个指标显然描述了完整单音信号的持续周期,那照理说与它对应应该也存在一种XX带宽\\(B\\),并且他的表达式应该形似中频带宽的表达式,如下:

\\[\\boldsymbolB=s\\times\\boldsymbolt_ramp-end \\]

那这个带宽\\(B\\)和上面的最大中频带宽\\(IF_max\\)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事实上,带宽\\(B\\)表示的是理论带宽(也即厂家吹嘘的4G,但并不是能真正达到4G,这个就受限于你选择怎样的\\(s\\)\\(t_ramp-end\\),而\\(IF_max\\)是实际的有效带宽,是在处理时真实消耗的带宽,那这个有效带宽能不能逼近理论带宽呢?当然是可以的,通过调整\\(f_sampling\\)\\(N_ADC\\)是可以逼近的。

讲到这里,还要注意一点的就是,ADC中频带宽存在冗余,其中的真实采样率满足下面的关系:

\\[f\'_sampling=f_sampling\\times0.9 \\]

实模式和complex2x模式下需对上式需要除以2,complex1x模式则不需要。最大可检测距离受限于中频带宽,而中频带宽取决于ADC采样率\\(f_sample\\),在complex1x模式中中频带宽为\\(0.9*f_sample\\),在complex2x模式中中中频带宽为\\(0.9*f_sample/2\\), ADC采样率\\(f_sample\\)的板子约束为37.5MHZ【TI手册上声明,但实际测试时可以实现50MHZ】,对应需要修改和调整的是RAMP TIMERAMP TIME,ADC START TIME这部分时间决定了实际可以进行ADC有效采样的时间,对应决定了ADC采样点数。

OK,到这里还剩下一个指标Idle Time没讲,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指标呢?一点,保证硬件的稳定工作;另一点,抗干扰。

结合TI手册,可以知道AWR1243 实采样最大采样速率37.5MHz complex1x:最大ADC采样速率37.5/2MHZ,complex2x:37.5MHz。complex2xreal的最大采样率是complex1x的两倍。

下面我们给出了一些手推和演示图,可以结合图片进行对比分析。

图2 手推证明
图3 实例演示1
图4 实例演示2
图5 实例演示3
图6 实例演示4

参考文献

[1]AWR1642 ES1.0 初探

TCP有效带宽

1 查看网卡信息

lspci -vvv | grep -i eth

cat /proc/net/dev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 tcp有效带宽测试

2.1 tcp理论上的有效带宽

以千兆网为例,首先要明确千兆网的速度为1000Mbps,即每秒可传输1000M个bit,且这儿1M = 1000 K = 1000000。那么千兆网的速度就是125MB/s,即每秒传输125000000个字节。(如果按MiB计算,就是119MiB/s)

在TCP/IP网络,一般使用以太网传输,在以太网中传输的是以太网帧。而TCP段是封装在IP包中然后封装在以太网帧中的。所以需要计算每秒中能传输多少个以太网帧

通常以太网帧的最大长度是1518字节(不考虑jumbo frame),而以太网传输时需要在帧前传输7个字节的preamble和一个字节的SFD,帧之间还需要96 bit的IFG(Inter-Frame Gap),即12字节,这样千兆网每秒可以传输的以太网帧的数量至少为 125000000/(1518+7+1+12)=81274个。(另外,由于以太网帧最小为64字节,所以千兆网每秒最多能传输的以太网帧数量为125000000/(64+20)=1488095,这个值是帧速率)

回到TCP带宽的计算,带宽是针对负载的,所以要去掉TCP,IP头,加上TCP的timestamp option,共52字节,那么千兆网的TCP带宽 = 81274*(1500-52) = 117684752,约为117MB/s (或112 MiB/s)

2.2 有效带宽测试

dd + nc

time nc < 

 

以上是关于疑难杂记:大话中频带宽和有效带宽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带宽利用率和包长的关系

TCP有效带宽

TCP有效带宽

射频系统架构

射频系统架构

腾讯云服务器被攻击,带宽被占满的抗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