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ython 中要操作文件需要记住 1 个函数和 3 个方法
open 函数负责打开文件,并且返回 文件对象
read/write/close 三个方法都需要通过 文件对象 来调用
新建(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
在python,使用open函数,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或者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
格式如下:open("文件名",访问模式) ,默认的创建的目录在当前程序所在的目录。
常用的访问模式:
因为文件的读取是流式的,像一个水管的阀门一样。每次读取操作的文件的时候,要先打开阀门open(),所以用完也要关闭。
# 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test.txt
f = open(\'test.txt\', \'w\')
# 关闭这个文件,文件操作完毕要将流给关闭
f.close()
文件的读写操作read/write
写数据:使用write(“content”),可以完成向文件写入数据,注意:如果文件不存在那么创建,如果存在那么就先清空文件(覆盖),然后写入数据到文件里。
f = open(\'write_demo.txt\', \'w\') #打开文件,往哪个文件里写入数据。如无,创建。
print ("文件名为: ", f.name) #f.name打印文件的名称,带拓展名
f.write(\'hello ,I am writing \') #注意write写入是先将文件内容清空,然后再写入。
f.close() #关闭文件
读数据:使用read(num)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num表示要从文件中读取的数据的长度(字符个数),如果没有传入num或者为负,那么就表示读取文件中所有的数据,read()将读取的数据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
注意:
-
如果open是打开一个文件,那么可以不用写打开的模式,即只写 open(\'aaa.txt\')
-
如果使用read读了多次,那么后面继续使用read读取的数据是从上次读完后的位置开始的
-
read ()方法默认会把文件的所有内容 一次性读取到内存,当然可以指定读取的字符数。如果文件太大,对内存的占用会非常严重
#1.准备文件
f = open(\'write_demo.txt\', \'w+\') #新建文件,w+表示用于读写
f.write(\'你好abc王晓明,hello \') #写入内容
f.close() #文件关闭
#1.读取文件开始
f=open("write_demo.txt",\'r\')
content=f.read(3) #3表示读取3个字符,虽然说是byte。但是有中文时实际按字符返回的
print("读取的内容:%s"%content)
content1=f.read(1) #注意如果用read(),读取全部,后面再加read(num),就没有内容可读了。返回空字符串
print("读取文件的内容:%s"%content1)
content2=f.read(5)
print("读取文件的内容:%s"%content2)
f.close()
\'\'\'
读取的内容:你好a
读取文件的内容:b
读取文件的内容:c王晓明,
\'\'\'
读数据:readlines()可以按照行的方式把整个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一次性读取,读取所有行(直到结束符 EOF)并返回列表,并且返回的是一个列表,其中每一行(按着换行符进行判断一行)的数据为一个元素。
f = open(\'test.txt\', \'r\')
content = f.readlines() #读取文件中的全部行,按行划分存储到列表中,类型字符串
print(type(content)) #打印读取结果的值类型,用list列表存储
i=1 #遍历列表,将读取的内容显示出来,按照原来文件的行划分。
for temp in content:
print("%d:%s"%(i, temp))
i+=1
f.close()
\'\'\'
<class \'list\'>
1:hello,world,
2:this is a demo
\'\'\'
读数据:readline(),对原文件的数据按行读取,(行的划分是\\n)。每次只读取一行。如果有多次读取的话,下面一次读取的偏移量是上面读取后的偏移量。
f = open(\'test.txt\', \'r\')
content = f.readline()
print("第一次读取:%s"%content)
content = f.readline()
print("第二次读取:%s"%content)
f.close()
\'\'\'
第一次读取:hello,world,
第二次读取:this is a demo
\'\'\'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涤生手记」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6442553/java/article/details/8162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