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的评价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余华《活着》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华《活着》的评价
“子非鱼,安之鱼之乐?”此句出自《庄子》,可让我将此句融于生活,真正理解,却是在读完余华的《活着》之后。我只是我,因此无权评论除我以外任何人的人生,甚至于评论自己都要等到那油尽灯枯的弥留之际才能做出真正客观全面评价吧。还是来谈谈这部小说:
初读此书的时候未解深意,常常会想,明明是名为活着的一本书,为什么总是在写死亡?也许是想用福贵身边至亲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来凸显其活着的孤独和痛苦;亦或是想表明在那个年代里人们活着的不易与艰辛;还是说,活着本身,就是不幸,就是不断地趋于死亡?读完后,我才顿悟活着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讲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离合和起落盛衰,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记得作者余华曾在序言中这样写到:“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样的思想其实有些倾向于海明威式的虚无主义,人生仿佛虚无,活着亦只是其本身。虽然人生的本质如此,但若活着漫无目的则仍难以领悟人生的意义,即使这个意义只是虚无可我们仍要心怀希望,就像“太阳明天依旧会升起”。似乎战后的人们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后往往更容易将思想沉淀下来,陷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如美国战后文学流派“迷失的一代”所展现出来的那样。中国抗日、解放战争后所涌现出的一大批文学创作者莫不是如此。他们描写现实,述说苦难,也许《活着》的作者还要加上这么一句:描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余华明白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务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可一本书就像是作者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世界,每个字句都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使其很难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于是或多或少都有着自身经历或是主观性的代入。因此作者在描述福贵的故事时,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由福贵讲述他所经历过的种种,去讲述他整个人生中由时间所创造出的诞生和死亡、幸福和痛苦、平静和动荡;创造出的记忆和感受、理解和想象,才有了故事和神奇。最后,便有了这一部《活着》的经典,其自身也成为了活着的艺术。
不记得是哪位文学大家说过∶短篇宜纡折,不然则味薄。因此短篇小说往往有着许多出人意料的情节。余华的《活着》虽说是一篇长篇小说,但充满了戏剧性,他为我们解释的活着一词是充满力量的。这个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一家,最后活着的只有那个富贵中堕落、贫穷里安然的福贵,他最是平庸亦最能忍受现实。命运像是在和他开玩笑一般,每当给了福贵一点幸福而稳定的日子,接下来马上就有一场事故等待着他。每一场事故的发生都随着一个生命的逝去,生命在这样接踵而至的死亡中变得异常诡异。突如其来的死亡是飞来横祸,而那么多的死于非命又使冥冥之中命运那不可臆测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大。生命可贵,活着不易,命运让福贵的人生曲折不已,也正是这份曲折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吸引力。余华认为福贵和他的命运之间有着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可实际上作为读者的我却仍然觉得命运朋友对福贵采取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势,所谓的携手同行也不过是上帝般冷漠的怜悯罢了。命运让这部《活着》成为由死亡序列组成的整体,死亡串联着福贵的人生,而他无法抵抗,总有一天,他也要走向死亡,和家珍、凤霞、有庆一同在那片他们劳作的土地中安眠。
看过电影,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本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主演是葛优。观影过程中除了对葛大爷演技的惊叹,感触更多的还是张导对这本书的领会与理解。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着迥异的表达效果。即是说人们在声音画面中所领会到的东西,其重点往往与在在文字中所领会的完全不同。这就表示,若想使两种表现手法得到同样效果甚至产生超越原著的升华,电影制作者势必要在小说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一定的修改,而如何修改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电影和小说中一个最明显的不同便是福贵的职业。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福贵和他父亲一样是败家子,父亲败了家财的“半壁江山”,而他却败光了整个家,也在赌桌上输掉了自己的人生。从此,他失去了少爷的身份,同时失去了一个爱他的女人,即使后来家珍有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但刚沦为穷光蛋的他还是好好领略了一把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滋味。今后的人生还要继续下去,可究竟要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电影中福贵拉起了光幕,唱起了皮影戏,而小说中,福贵租了曾经自家的五亩地,成为了佃农。皮影戏在张艺谋的这部电影中是一个经典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用唱词和那些变幻着的光影隐喻了人生如戏,而土地在小说中也有着非凡的深意。
土地是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首先就代表着广大与包容。土地是广袤辽阔的,它从不计较,并永远纯净、朴实。中国上千年来的农耕文化让人们对土地饱含深情,农民更是对土地有着虔诚的崇敬。所以虽然皮影戏的艺术感更强,可小说中的土地作为《活着》中表现时间与生命联系的意象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发最深层的思考。微弱呼吸着的悲怆残阳中,那个被无意感染了的午后黄昏下,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淡然,有人在缓缓讲述着自己的过往。人要靠记忆来慰藉,要靠倾诉来释然,要靠平静来概括,要靠回首来彻悟。然说者不觉,听者感伤。在这片有着古老历史的土地上,有多少个福贵就这样活着等待死亡?
福贵一生映射出的是那个不成熟的时代,一个不理性、不民主的时代,人权遭到践踏、法制形同虚设的时代。上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有着太多的躁动与不安,战争、饥荒、革命使得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潮流中显得摇摇摆摆,难以把握。人们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当他们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实是另一种的生,才能懂得如何活的真实、宁静、淡然。有人说福贵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价值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我相信,正是这份勇敢让他得以活着,而人生的价值便是能有所追求,有所期盼。
人生是一部悲喜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而世上能做到不已物喜,不以己悲的贤者没有几个,我们不如活出真实的自我。人生那么长以至于有那么多的苦难,又那么短不过一弹指的光景,俯仰之间新楼成陈迹,红颜为枯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门艺术,需要一生去探索。这也许是我目前能给出最好的答案。
参考技术A 余华是现代小说作家,可以说他的作品是比较有意义的,年轻人也挺喜欢看得,还是能够获得一些感悟的吧。《活着》读后感4500字
《活着》读后感4500字:
听说张艺谋在转型拍商业电影前,拍过一部电影《活着》,被誉为是他拍得最好的电影。想看已经有大半年了,却一直没看。年底有空,想培养一下“艺术细胞”去学习下,看了下电影内容简介,好像内容很悲惨,不忍心看。
挡不住电影原著--余华写的《活着》盛名的诱惑,想着文字的冲击力应该没有电影画面那么直观强烈,就打开书本,可没想到小说内容更悲惨,太扎心了。一个泪腺萎缩,神经大条的中年人,深夜一气读完,数次眼泪喷涌而出。
读完后首先不禁有些愤慨作者这么决绝残忍的让福贵一家如同遭受命运的“凌迟”,苦难不绝。相比之下,张艺谋的电影改编,故事结局倒是让人看到“苦尽甘来”的希望。
徐福贵本来是个“地主三代”或者“地主四代”,自小生活无忧,但精神空虚,吃喝赌嫖俱粘,尤其是沉迷赌博,因为赌博可以带给他最大的兴奋。被人设局,终于有一天,输得倾家荡产,父亲悲伤致死,一家几口从养尊处优变成靠自食其力的佃农,母亲积牢成疾,福贵去城里给母亲买药时被国军抓了壮丁,来不及给家人告别就去了前线,2年多后回来,母亲已经辞世,聪明伶俐的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成聋哑;后来一家经历了三反五反,熬过了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极度穷困饥荒,已经上小学的儿子被急切救县长夫人的医生抽血抽死,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归宿的聋哑女儿难产殒命,患病多年妻子家珍不久后也去世,搬运工女婿工伤事故身亡,唯一留下的孙子由老福贵抚养,但几年后也因长期挨饿,一次吃豆子撑死送命。一个家庭就只剩福贵一人。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设定福贵家的命运,难道他想通过一次人性对苦难承受能力的“极限大挑战”,来证明人有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个本能的强大力量?以及示范一个所谓人对“苦难”可以选择乐观态度的主观能动力?
他这本书也非常有名,一版再版,甚至在国外发行,光是自序也写了不下4回。我看的微信读书电子版,集合了4个自序。
为什么余华要写这样一个结局的家庭,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努力活着?我在自序中并没有找到十分满意明朗的答案。甚至对他的一套说辞更弄得一团迷糊。
以下引用余华在韩文版的自序中的部分文字:“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瓦尔登湖读后感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知道,《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我相信这些富有诗意和深奥哲学的文字是《活着》本身的主角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求生的本能是人类共有的能力,也是动物固有的。甚至人类还多一个能力,就是可以自行选择生命的终止来逃避生存的艰难。如果去煞费苦心去赞美或者强调一项“本能”似乎是多余的,而且还是有为数不少人选择了结束(就像小说里的县长,曾经过许多枪林弹雨的洗礼,最后在浩劫中饱受折磨而选择自尽)。
如果希望这个超强个案能力去鼓励更多人度过生存困境的励志作用,当然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逻辑性和思想性还是存在硬伤,尤其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句。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其实可以有很多姿态,包括采用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人称颂和执行的丛林法则,那些视万物为刍狗的胜者为王的人们。就像臧克家说的,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
宣扬对生活要乐观的态度,虽然道理很对,但也过于轻描淡写,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一个人“乐不乐观”是一种性格,是不由自主,更何况乐观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鸡精汤”常用这服“药方”,说多了跟“多喝热水”差不多。
有人读到了人生无常,要安于命运,苦中取乐。甚至有人从书中读出了“知足常乐”的感叹,那些能从别人的不幸中感悟到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是“毒鸡汤”喝多的症状。很有名的一句话“当我在为自己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却没有脚。”这句话很“鲜美”,却真的有毒。
一个人能平和,不是因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差,而是需要一颗慈悲心。我觉得我就是那个余华说的那个要站出来发言的读者。
我更喜欢去探询那层隐藏的,可能不是最基本却起着决定作用的规律和逻辑,这不是那些“口号式”,“教条式”的空洞华丽的大道理。我相信之所以他们能“活着”,有一种潜藏在人性光辉深处,是他们当事人不自知的,不是他们自由控制的,超出他们主观自由意志的力量。
人有容易对口号式的肤浅道理陶醉并止步不前思考的特性,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人都有惰性,思考本来也是很累的。第二容易从大道理(可能是伪的)上获得一种“确定性的满足”,人喜欢确定性,既然确定了,何必再寻烦恼去质疑。
但其实很可能对解决问题只是隔靴搔痒。真正遇到同样问题,这些道理却丝毫不能起作用。还是那句话,“多喝热水”。
幸好作者在《活着》中故事本身写得非常自然,真实,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饱满合乎逻辑。故事已经蕴含了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还能活着的所有理由。
简单地说,福贵一家之所以有这个承担苦难的超生存能力,原因有两个:1)他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良心”,雅一点说就是有“良知”;2)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所谓“良心”是,一个人有同情心,心中有爱的能力。对别人的苦难有恻隐之心,有同情心,有包容心,责任心。我就以福贵为例,其实福贵未潦倒前,家财万贯,放浪形赅,没心没肺玩世不恭的。他可以目无尊长,肆无忌惮践踏人伦。是家族的“败家子”,“孽子”,远超现在所谓的“渣男”。但是在他一夜输光家产后,如书中所描述,失魂落魄,形销神失,如同中药罐里的“药渣”。本来有上吊的闪念却没有实施,主要是考虑到,所欠债务并不会随他死去而消失。所以还是回去面对。
回去后第一个知道这个事是她温柔善良的妻子,接着是母亲,在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并没有责怪于他,而是选择了原谅和安慰。然后他父亲虽然一时暴跳如雷,气倒卧床三日,恢复些元气后并没有像福贵担忧的暴打他,而是是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因为他也知道,他儿子走到这一步,也是遗传了他的本性(他也是败家子,地主二代或三代,不可考证),平静而果断决然地变卖所有家产让他还清债务,体现出了一个有身份,有尊严,有担当的“地主风度”。但毕竟经历世世代代积累的家产一朝殒灭的大哀大痛,很快撒手人寰。
从此本来锦衣玉食的一家人,搬出地主大院,住进茅草屋。福贵母亲和妻子家珍安然接受现实,没有抱怨,没有责怪。母亲是极其慈爱和明事理的人,这个时候刚失去财富和丈夫,却依然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心,却经常安慰福贵这个“孽子”,因为她深爱她这个儿子,所有身外物都比不上儿子福贵这个人重要,她害怕失去儿子,她开解他,安慰他,她坚强地挺住。这也是很多慈爱母亲在紧要关头自然而然的做法。
这里不得不说福贵妻子是非常传统和贤惠的女人,她一直对福贵起着相夫教子的努力。她出身富商,嫁给福贵本是“门当户对”的世俗按排,但是她并不是爱慕富贵生活的人,她知道财富是造成福贵玩世不恭的原因,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就像早就等着那只“靴子”落地,她最大的心愿是和福贵“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或许在她眼里这是一个契机。
家珍此时已有身孕,被自己的爸爸强行接回娘家,并说断绝福贵家的关系,只留下家珍和福贵的女儿凤霞。这对福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刀口撒盐。
而且福贵的妈妈跟他儿子很笃定地说:“家珍会回来的,家珍是你的女人,没有人会抢走。”这等于给了福贵一个信心和希望。在这种局面下仍有此自信,对家珍的品性看得如此透彻,可以看出福贵妈是个很有生活阅历和人生智慧的人,从这个程度来说,不得不说,有些有钱人在这方面是比平常人家更有阅世能力的眼光。当然也说明了家珍是个贤惠的,重情重义的人。
福贵的妈妈这个“老地主婆”从未做过农活,曾经是千金小姐的女儿凤霞也才5岁,开始一起下地去挖野菜。凤霞虽小,但非常可爱伶俐乖巧,也非常爱她爹福贵。
所以呢,福贵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可爱的贴心的女儿凤霞因为自己遭受痛苦,自己内心如同“千刀万剐”的洗礼,“于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未干农活的他,租了5亩地种田,做起了佃农,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责任。其实所谓的“责任心”本质还是源于一个人的“良心和爱心”。
果然,没几个月,家珍在娘家生下儿子“有庆”后,就携儿子一起回到了福贵的茅草屋,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模式。
以上过程只是简略一说,其实一个家庭如果遭此惊心动魄的惨变,一般家庭根本扛不住。福贵的家庭成员所有表现堪称完美,像这种做法或者具备这些条件,是绝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甚至不具备,一般家庭可能鸡飞狗跳,妻离子散,福贵可能也破罐破摔,流落街头,在某一个贫病交加的风雪夜死去。很多影视剧包括现实中也有屡见不鲜。
所以福贵家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这是让他们渡过这个劫波的最大基础。
这才是真正难以复制的根本心灵素养。
接下去讲第二个原因: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上面说到,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从此福贵和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无二。
书中福贵家不断遭受苦难,但你同样可以感受到那种一家人“相濡以沫”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这种美好的感觉是很多物质丰富的现代人可能无法感受,甚至羡慕的。
其实像这样的生活关系,在我们尤其是物质匮乏的农耕年代,倒是非常普遍。特别是70年以前生的人,很多甚至是自己也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所以很容易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到了那个层面,生存和解决饥饿是第一需求。每个人为了能生存竭尽全力,辛苦劳作。
福贵和妻子家珍,还有尚是幼年的女儿和儿子,都必须做出力所能及,甚至力远超所及的工作。大人干活不用说,小孩也要下地干活,最小的孩子都要割草喂羊,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全家为了生存都竭尽全力的情况下,(在有良知的前提下)特容易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相感激,互相同情,互相体恤珍惜的同甘共苦的家人亲密关系,彼此的心力汇聚成共度时艰的磅礴力量。
夫妻为了彼此、为了小孩而竭尽全力,而他们彼此之间深感对方的艰辛和不易,就会内心特别柔软,更发奋努力。彼此有种夹杂着感恩、关切、愧疚、怜惜的深情难以详说,不断强化,这是一种十分符合人性自然逻辑的情感流动模式。作者:老具
以上是关于余华《活着》的评价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