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掌握数仓的作业级监控TopSQL
Posted 华为云开发者社区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带你掌握数仓的作业级监控TopSQL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目前TopSQL功能被用户广泛使用,是性能定位、劣化分析、审计回溯等重要的基石,为用户提供覆盖内存、耗时、IO、网络、空间等多方面的监控能力。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DWS)监控工具指南(一)作业级监控TopSQL》,作者:幕后小黑爪 。
1、引言:
监控系统是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运维的基石,可以为资源规划,故障排查,性能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持。GaussDB(DWS)作为企业级数仓,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覆盖实例级、用户级、作业级的资源监控能力,其中,作业级监控(下文统称为TopSQL)主要是对运行作业的监控,包括了实时运行作业的相关信息,历史运行作业的相关信息等。它收集的数据来源于数据库内部,为用户提供了实时监控数据库的能力。
目前TopSQL功能被用户广泛使用,是性能定位、劣化分析、审计回溯等重要的基石,为用户提供覆盖内存、耗时、IO、网络、空间等多方面的监控能力。
本文以数仓813版本作为基线,对TopSQL进行介绍。
2、TopSQL功能介绍
对于用户而言,数据库是个黑盒,输入SQL语句,输出预期结果。在此过程中,用户关心两点:
- 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 语句要多久跑完。
关于第一个问题,用户需要关注下SQL语句写的是否合理。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普通用户可以通过explain等手段分析作业的执行计划,然而企业用户的SQL作业耗时久,影响较大,重跑代价较高,无法额外通过explain performance等手段进行分析,此时TopSQL可以帮助用户打开数据库黑盒,查看作业执行的实时情况和历史情况,便于用户分析数据库的情况。
TopSQL功能主要通过视图进行承载,如下表所示,本文以query级别的视图为例进行说明。
使用TopSQL功能需要sysadmin权限。此外,用户需先检查下TopSQL功能是否开启,涉及TopSQL的数据库GUC参数包括:
- ENABLE_RESOURCE_TRACK (ON)
是否开启监控功能,实时TopSQL的总开关,关闭之后实时TopSQL将不再进行记录,更不会在历史TopSQL中出现。
- RESOURCE_TRACK_COST(0)
设置对当前会话的语句进行资源监控的最小执行代价。
- RESOURCE_TRACK_LEVEL(QUERY)
设置当前会话的资源监控的等级,默认为query级别。
- RESOURCE_TRACK_DURATION(60S)
设置实时TopSQL中记录的语句执行结束后进行历史信息转存的最小执行时间。当执行完成的作业,其执行时间不小于此参数值时,作业信息会从实时视图(以STATISTICS为后缀的视图)转存到相应的历史视图
- ENABLE_RESOURCE_RECORD(ON)
设置是否开启资源监控记录归档功能。开启时,对于执行结束的记录,会分别被归档到相应的INFO视图,CN和DN都需要设置上。
- TOPSQL_RETENTION_TIME(30)
设置历史TopSQL中GS_WLM_SESSION_INFO和GS_WLM_OPERATOR_INFO表中数据的保存时间,单位为天。
参数正确设置后,TopSQL会记录用户的SQL语句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用户可以使用TopSQL的视图筛选出执行时间较长的作业,专注于慢SQL的分析。
TopSQL功能分为实时TopSQL和历史TopSQL,以query级别为例,当需要查看正在运行的作业时,用户可查看实时TopSQL视图GS_WLM_SESSION_STATISTICS和PGXC_WLM_SESSION_STATISTICS,若需要对已经执行完成的作业进行分析,可查询历史TopSQL视图GS_WLM_SESSION_ HISTORY和PGXC_WLM_SESSION_ HISTORY。其中GS_开头的可以查询当前CN节点上正在执行的作业信息,PGXC_开头的可查询所有CN节点上正在执行的作业信息。
实时TopSQL视图为用户记录了作业运行时的相关信息,比如作业下发来源、阻塞时间、执行时长、开始时间、内存消耗、作业下盘量、作业IO、网络、语句类型、语句的执行计划等信息。用户可先通过resource_pool、nodename、username、query等信息定位到自己需要分析的语句,再通过作业运行信息定位问题。又或者用户可通过对查询进行筛选,筛选出当前占用资源较多的作业。
历史TopSQL视图记录了作业运行结束时的资源使用情况(包括内存、下盘、CPU时间等)和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报错、终止、异常等)以及性能告警信息。用户可通过对历史语句运行数据的分析,筛选出执行时长较大的语句,看语句执行计划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是否需要对表做一些analyze或者vacuum之类的操作。又比如对于内存报错的情况,可分析内存占用高的语句是否合理,从执行计划上分析是否有优化空间。
文末附TopSQL实践:常见问题现象及对应原因。
3、TopSQL的原理解析
3.1 TopSQL原理简介:
TopSQL的数据来源于数据库内核,当语句执行时,TopSQL会实时记录语句执行的相关信息。实时TopSQL数据会保存在内存的临时表中,当语句执行结束后,数据会转存到对应实体表GS_WLM_SESSION_INFO中,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下发作业繁多,历史TopSQL记录的作业数也不断增长,这样会导致INFO表中的数据量逐渐庞大,为了确保数仓整体性能不受影响,支持通过TOPSQL_RETENTION_TIME来设置INFO表中数据的保存时间(单位为天)。当数据存留时长超过这个时限,会对实体表GS_WLM_SESSION_INFO进行数据老化删除处理。
图 3-1 TopSQL数据流通图
如图3-1所示,各项GUC参数决定了TopSQL生成的记录信息,具体的参数说明详见第2节使用TopSQL前的检验。
3.2 性能分析:
对于企业用户而言,性能问题是Top级问题,对于TopSQL功能,我们进行了性能压测,在4TB的场景下,进行TPCC基准性能测试,进行了2000的并发压测,TPMC下降了约有2%,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3.3 相关指标
语句属性列说明:
语句的执行信息属性列,斜体代表可更换前缀/后缀式的指标,类似前缀后缀有(min_,max_,total_,average_,_skew_percent)
3.4 特殊情况说明:
TopSQL由于自身限制,存在一些记录异常的情况,此处对8.1.3版本的TopSQL语句记录情况进行说明:
- 不记录特殊数据定义语句,如:SET、RESET、SHOW、ALTER SESSION SET、SET CONSTRAINTS语句;
- 记录数据定义语句,例如:执行CREATE、ALTER、DROP、GRANT、REVOKE和VACUUM语句;
- 记录数据操作语句,例如:
- 执行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
- 执行explain analyze和explain performance场景。
- 执行查询query级别/perf级别视图
- ODBC下发作业,由于多语句原因,会记录事务的BEGIN和end语句;
- JDBC下发作业,随机性多记录一条JDBC的内部语句
- 解析错误和语法报错的异常不记录
- 用户手动CANCEL作业,显示的监控数据可能为0;
- 当子语句开关打开后,只会记录下发到DN上执行的子语句;
- 游标语句,当游标并非从缓存中读取数据,而确实触发语句下发到DN上执行的条件下,该游标语句会被记录,并且会进行语句、执行计划增强,但当游标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时,不进行记录;当游标语句在匿名块或者函数中使用时,当游标从DN上读取较多数据但不完全使用时,无法记录该游标在DN上的监控信息。
- JDBC执行的带占位符语句,通常会补齐参数内容,但如果参数和原语句合起来长度超过64KB,则不记录参数,或者如果是轻量化语句,直接下发到DN上执行,不记录参数。
4、TopSQL扩展及应用
TopSQL功能是GaussDB(DWS)支持性能问题定位、语句劣化分析、审计回溯等重要功能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内核也拓展出了异常规则等一些高阶用法,在日常使用中,用户也对TopSQL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记录子语句、记录语句类型、提升算子级别语句监控准确性等诸多建议。为此,GaussDB(DWS)团队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演进,更好的服务用户,提升用户满意度。
5、TopSQL实践:常见问题定位
总结一下:
- 因数据量变化,导致作业执行时间增加,可以分析A2/B1/D1/G1,进而确认作业查询的数据表是否有明显的数据量增加;
- 因其它并发作业抢占,导致作业排队,从而导致作业执行时间增加,可以分析A1/B1/D1,进而查看作业执行的同时期是否有大量并发作业在执行;
- 因其它作业而产生的CPU抢占,导致作业执行时间增加,可以分析A2/D1/E1,进而查看作业执行的同时期是否有大量并发作业在执行;
- 因其它作业而产生的IO抢占,导致作业执行时间增加,可以分析A2/F1,进而查看作业执行的同时期是否有大量并发作业在执行;
- I1中有结果情况,可通过提示的信息进行分析,或者进行SQL自适应诊断相关告警处理,SQL自适应诊断处理方法见: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erformance-dws/dws_10_0013.html
- 对于enqueue异常排队的情况H1,用户可参考:GaussDB(DWS)资源管理排队原理与问题定位-云社区-华为云 (huaweicloud.com),进行问题排查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资源争抢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即CPU、IO抢占,作业排队现象都会发生,针对并发症问题,可以逐步分析解决,比如:
第一步,调整作业执行顺序,减少并发作业数量,减少阻塞时间;
第二步,定位出同时段执行的典型计算密集型、存储密集型作业,先移动到其它时间段执行,减少对本作业的影响;
第三步,在无其他作业明显干预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分析,
6、参考文献:
- GaussDB for DWS 负载管理核心技术解密二: 白话历史资源监视-云社区-华为云 (huaweicloud.com)
- GaussDB(DWS)资源管理排队原理与问题定位-云社区-华为云 (huaweicloud.com)
从读写角度,带你了解数仓的IO基本框架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DWS)基本IO框架》,作者: Naibaoofficial。
行存IO管理框架
存储结构
- OID(Object identifiers):对象的唯一标识。
- 每个表存在对应数据库的文件夹中,用relfilenode标识。
例如表row1
,可以直接查询对应的文件
test=# select pg_relation_filepath('row1');
pg_relation_filepath
----------------------
base/16385/55984
(1 row)
-
每个表的读取写入以页(文件块)为基本单位,页的大小是一个BLCKSZ,默认8KB,其结构如下:
-
Tuple保存了当前一行的数据,分为Header和Data两块,头部保存元组的相关信息(列数,事务信息,是否有Toast表等)。
-
每个Tuple最大为2kb,若Data过大无法压缩至2KB,则采用额外的Toast表存储,此时Tuple内的Data保存Toast表的相关信息。
GaussDB 行存框架: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比较大的内核机制:
-
本地缓存:
这里面的本地缓存介绍了三个比较常用的缓存结构,这里直接引用了官方的英文解释。
temp_buffers: Sets the maximum number of temporary buffers used by each database session. These are session-local buffers used only for access to temporary tables.
work_mem: Specifies the amount of memory to be used by internal sort operations and hash tables before writing to temporary disk files.
maintenance_work_mem: Specifi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memory to be used by maintenance operations, such as VACUUM, CREATE INDEX, and ALTER TABLE ADD FOREIGN KEY.
-
共享内存:可由整个Gaussdb共享
包括
shared_buffer
和wal_buffer
, 分别用来存放Page和Clog,Wal Segment。 -
WalWriter,BgWriter:
主要是将共享内存的内容落盘,
WalWriter
一般是在事务提交时就需要落盘,但是有时候可以放弃一定的事务一致性原则,从而让WalWriter
异步落盘加快速度。BgWriter
负责将shared_buffer中的内容落盘。 -
外存管理:
负责上层与外存之间的文件交互。
IO管理框架:读取
读取的过程相对简单,就是从物理文件先装到shared_buffer中,然后从shared_buffers
返回相关的结果。
shared_buffers
中就是以Page为单位进行存储的,因为每个Page的大小是固定的,所以shared_buffers
能存放的page个数也就是确定的。这里面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因为这个资源是共享的,如果一个线程读取了大量的文件,这样势必会使得其他线程的缓存命中率下降。
GaussDB在这里引入了Ringbuffer的机制,可以限制一个线程所使用的shared_buffers的大小,从而解决掉这个问题。
IO管理框架:写入
-
写入操作是增加的新的元组,Update操作相当于先Delete,再Insert。
-
INSERT
-
UPDATE
将旧元组标记为Dead,然后插入新的元组,由Vacuum负责清理。当然,这里面Data变为DELETE
只是用来描述删除的是此Tuple,实际上Data当中的值是不变的。
- 写入的整体逻辑:
GaussDB行存在写入时,将元组信息先写入到shared_buffers
,然后用bgwriter刷入磁盘,这样在事务提交时就可以避免磁盘的IO开销,提升性能,为了保证一致性和恢复,使用wal日志和checkpoints可以实现日志先落盘(也可以异步)和redo等操作。
列存的IO管理框架
列存的存储单元
- 列存的存储单元为CU(CStore Unit)
- CU的大小为8k对齐
- 适合大批量导入的场景
- 同一列的CU存在一个新文件中,大于1GB时,切换到新文件中。
- 列存用一个CUDesc的行存表描述CU的相关信息,可以理解成为一个Toast表。
- CUDesc:行存表,记录CU的相关信息, 主要属性如下:
- col_id,cu_id: 第col_id列,第cu_id个CU
- min, max, row_count, size
- cu_mode: information mask(RLE,LZ4,Delta表等)
- cu_pointer:指向每一个CU,记录delete bitmap
- magic:和CU头部的magic相同,校验使用
CU结构
列存索引
这里介绍两个索引,C-Btree和Psort,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主要涉及的是IO相关的内容。
C-Btree
- 索引结构和行存无差别,同样以行存形式存储
- C-Btree可以提升点查效率
- 存储key->ctid(cu_id, offset)
- 过程:
- 根据B-tree索引找到ctid集合
- 对集合进行批量排序(减少IO开销)
- 在CUDesc找到对应的cu_id,根据offset找到数据
- 举例,等值查询 n=49, 范围查询 23<n<64。
PSort
PSort是一个聚簇索引,对索引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后的索引和行号存入一个新的表,用单独的列存表存储。
简单示意如下,图片来源:https://www.modb.pro/db/108155
IO管理框架:读取
-
读取过程:
- 根据where条件,做MIN/MAX过滤的谓词条件
- 加载CUDesc
- MIN/MAX过滤
- 读取CU到CU Cache中
- 解析并填充
-
CacheMgr: 用来缓存CU到内存中,可以提高重复查询的性能。
-
CU的物理文件:
1. CStore_1.0: 当前基本不怎么实用
2. CStore_2.0: 重整了CU的文件结构,避免列数过多导致文件结构复杂。
IO管理框架:写入
列存的插入要分两种情况,少量的插入和大量的插入,列存主要是对大批量数据设计的,因此为了弥补小量插入的打包CU性能开销,设计了一个delta行存表,用来记录插入结果,可以减少膨胀和提升性能,最后定期的整理。
- 写入框架如下
列存的删除比较简单,如果是delta表,先从delta表中删除满足谓词条件的记录,然后在CUDesc表中更新待删除CU的delete_bitmap。
以上是关于带你掌握数仓的作业级监控TopSQL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