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一、方式
1、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 mkpipe):
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有名管道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2、信号(Signal):
信号是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受进程有某种事件发生,除了用于进程间通信外,进程还可以发送信号给进程本身。
linux除了支持Unix早期信号语义函数sigal外,还支持语义符合Posix.1标准的信号函数sigaction。
实际上,该函数是基于BSD的,BSD为了实现可靠信号机制,又能够统一对外接口,用sigaction函数重新实现了signal函数。
3、消息队列(Message):
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包括Posix消息队列system V消息队列。有足够权限的进程可以向队列中添加消息,被赋予读权限的进程则可以读走队列中的消息。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承载信息量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4、共享内存:
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形式。是针对其他通信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而设计的。往往与其它通信机制,如信号量结合使用,来达到进程间的同步及互斥。
5、信号量(semaphore):
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手段。
6、套接口(Socket):
更为一般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可用于不同机器之间的进程间通信。起初是由Unix系统的BSD分支开发出来的,但现在一般可以移植到其它类Unix系统上:Linux和System V的变种都支持套接字。
二、概念
进程间通信概念: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每个进程各自有不同的用户地址空间,任何一个进程的全局变量在另一个进程中都看不到所以进程之间要交换数据必须通过内核。
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进程1把数据从用户空间拷到内核缓冲区,进程2再从内核缓冲区把数据读走,内核提供的这种机制称为进程间通信。
扩展资料
1)无名管道:
管道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信时,需要建立起两个管道;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
管道对于管道两端的进程而言,就是一个文件,但它不是普通的文件,它不属于某种文件系统,构成两进程间通信的一个媒介。
数据的读出和写入:一个进程向管道中写的内容被管道另一端的进程读出。写入的内容每次都添加在管道缓冲区的末尾,并且每次都是从缓冲区的头部读出数据。
2)有名管道:
不同于管道之处在于它提供一个路径名与之关联,以FIFO的文件形式存在于文件系统中。这样,即使与FIFO的创建进程不存在亲缘关系的进程,只要可以访问该路径,就能够彼此通过FIFO相互通信(能够访问该路径的进程以及FIFO的创建进程之间)。
因此,通过FIFO不相关的进程也能交换数据。值得注意的是,FIFO严格遵循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对管道及FIFO的读总是从开始处返回数据,对它们的写则把数据添加到末尾。它们不支持诸如lseek()等文件定位操作。
网络之TCP/IP 网络模型有哪几层
TCP/IP 网络模型有哪几层
对于同一台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等方式,而对于不同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就需要网络通信,而设备是多样性的,所以要兼容多种多样的设备,就协商出了一套通用的网络协议。
这个网络协议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有各自的作用和职责,接下来就根据「 TCP/IP 网络模型」分别对每一层进行介绍。
一、应用层
最上层的,也是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就是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我们电脑或手机使用的应用软件都是在应用层实现。
当两个不同设备的应用需要通信的时候,应用就把应用数据传给下一层,也就是传输层。所以,应用层只需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应用功能,比如HTTP
、DNS
、FTP
、SMTP
等。
应用层是不用去关心数据是如何传输的,就类似于,我们寄快递的时候,只需要把包裹交给快递员,由他负责运输快递,我们不需要关心快递是如何被运输的。
而且应用层是工作在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传输层及以下则工作在内核态。
二、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支持的。
在传输层会有两个传输协议,分别是TCP
和UDP
。
TCP
的全称叫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大部分应用使用的正是TCP
传输层协议,比如HTTP应用层协议。TCP
相比UDP
多了很多特性,比如流量控制、超时重传、拥塞控制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包能可靠地传输给对方。
UDP
相对来说就很简单,简单到只负责发送数据包,不保证数据包是否能抵达对方,但它实时性相对更好,传输效率也高。
应用需要传输的数据可能会非常大,如果直接传输就不好控制,因此当传输层的数据包大小超过MSS(TCP 最大报文段长度)
,就要将数据包分块,这样即使中途有一个分块丢失或损坏了,只需要重新发送这一个分块,而不用重新发送整个数据包。在 TCP 协议中,我们把每个分块称为一个 TCP段(TCP Segment)。
当设备作为接收方时,传输层则要负责把数据包传给应用,但是一台设备上可能会有很多应用在接收或者传输数据,因此需要用一个编号将应用区分开来,这个编号就是端口。
比如80端口
通常是Web服务器用的,22端口
通常是远程登录服务器用的。而对于浏览器(客户端)中的每个标签栏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操作系统会为这些进程分配临时的端口号。
由于传输层的报文中会携带端口号,因此接收方可以识别出该报文是发送给哪个应用。
三、网络层
传输层可能看了上一节的描述,会认为是它在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事实上并不是。
实际场景中的网络环节是错综复杂的,中间有各种各样的线路和分叉路口,如果一个设备的数据要传输给另一个设备,就需要在各种各样的路径和节点进行选择,而传输层的设计理念是简单、高效、专注,如果传输层还负责这一块功能就有点违背设计原则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传输层协议处理太多的事情,只需要服务好应用即可,让其作为应用间数据传输的媒介,帮助实现应用到应用的通信,而实际的传输功能就交给下一层,也就是网络层(Internet Layer)。,此时应用层 —— 网络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网络层最常使用的是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会将传输层的报文作为数据部分,再加上IP包头组装成IP报文,如果IP报文大小超过MTU(以太网中一般为 1500 字节)就会再次进行分片,得到一个即将发送到网络的IP报文。
那么从应用要传输的消息体,经过应用层(1) -> 传输层(2) -> 网络层(3)
后可能是这样的: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世界上那么多设备,又该如何找到对方呢?因此,网络层需要有区分设备的编号。
我们一般用 IP 地址给设备进行编号,对于IPv4
协议, IP地址共32
位,分成了四段(比如,192.168.100.1),每段是8位。只有一个单纯的IP地址虽然做到了区分设备,但是寻址起来就特别麻烦,全世界那么多台设备,难道一个一个去匹配?这显然不科学。因此,需要将 IP 地址分成两种意义:
- 网络号,负责标识该 IP 地址是属于哪个「子网」的;
- 主机号,负责标识同一「子网」下的不同主机;
怎么分的呢?这需要配合子网掩码才能算出 IP 地址 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拿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举例:
将10.100.122.2
和 255.255.255.0
进行按位与运算,就可以得到网络号和主机号
// IP
00001010 1100100 1111010 00000000
// 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 结果
00001010 1100100 1111010 00000000 // 这里前24为就是网络好,后8位就是主机号
// 10进制
10.100.122.0
那么在寻址的过程中,先匹配到相同的网络号(10.1.122),才会去找对应的主机(0)。
四、网络接口层
生成了 IP 头部之后,接下来要交给网络接口层(Link Layer)在 IP 头部的前面加上 MAC 头部,并封装成数据帧(Data frame)发送到网络上。
注意,此时我们的模型已经达到四层,并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IP 头部中的接收方 IP 地址表示网络包的目的地,通过这个地址我们就可以判断要将包发到哪里,但在以太网的世界中,这个思路是行不通的。
什么是以太网呢?电脑上的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上的千兆,万兆以太网口,还有网线,它们都是以太网的组成部分。以太网就是一种在「局域网」内,把附近的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通讯的技术。
以太网在判断网络包目的地时和 IP 的方式不同,因此必须采用相匹配的方式才能在以太网中将包发往目的地,而 MAC 头部就是干这个用的,所以,在以太网进行通讯要用到 MAC 地址。
MAC 头部是以太网使用的头部,它包含了接收方和发送方的 MAC 地址等信息,我们可以通过 ARP 协议获取对方的 MAC 地址。
所以说,网络接口层主要为网络层提供「链路级别」传输的服务,负责在以太网、WiFi 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 MAC 地址来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总结
综上所述,TCP/IP 网络通常是由上到下分成4层,分别是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和网络接口层
。
数据封装也应该是这样的:
写在最后
将四层网络模型作为《网络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它更像是一篇导读,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的概念和知识点可以延伸,不妨一起期待一下吧~
以上是关于linu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