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档之MySQL 序列使用

Posted sdges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开心档之MySQL 序列使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MySQL 序列是一组整数:1, 2, 3, ...,由于一张数据表只能有一个字段自增主键, 如果你想实现其他字段也实现自动增加,就可以使用MySQL序列来实现。
本章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的序列。

MySQL 中最简单使用序列的方法就是使用 MySQL AUTO_INCREMENT 来定义序列。
以下实例中创建了数据表 insect, insect 表中 id 无需指定值可实现自动增长。
mysql> CREATE TABLE insect -> (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PRIMARY KEY (id), -> name VARCHAR(30) NOT NULL, # type of insect -> date DATE NOT NULL, # date collected -> origin VARCHAR(30) NOT NULL # where collected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mysql> INSERT INTO insect (id,name,date,origin) VALUES -> (NULL,\'housefly\',\'2001-09-10\',\'kitchen\'), -> (NULL,\'millipede\',\'2001-09-10\',\'driveway\'), -> (NULL,\'grasshopper\',\'2001-09-10\',\'front yard\'); Query OK, 3 rows affected (0.02 sec) Records: 3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SELECT * FROM insect ORDER BY id; +----+-------------+------------+------------+ | id | name | date | origin | +----+-------------+------------+------------+ | 1 | housefly | 2001-09-10 | kitchen | | 2 | millipede | 2001-09-10 | driveway | | 3 | grasshopper | 2001-09-10 | front yard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在MySQL的客户端中你可以使用 SQL中的LAST_INSERT_ID( ) 函数来获取最后的插入表中的自增列的值。
在PHP或PERL脚本中也提供了相应的函数来获取最后的插入表中的自增列的值。
使用 mysql_insertid 属性来获取 AUTO_INCREMENT 的值。 实例如下:
$dbh->do ("INSERT INTO insect (name,date,origin) VALUES(\'moth\',\'2001-09-14\',\'windowsill\')"); my $seq = $dbh->mysql_insertid;
PHP 通过 mysql_insert_id ()函数来获取执行的插入SQL语句中 AUTO_INCREMENT列的值。
mysql_query ("INSERT INTO insect (name,date,origin) VALUES(\'moth\',\'2001-09-14\',\'windowsill\')", $conn_id); $seq = mysql_insert_id ($conn_id);

如果你删除了数据表中的多条记录,并希望对剩下数据的AUTO_INCREMENT列进行重新排列,那么你可以通过删除自增的列,然后重新添加来实现。 不过该操作要非常小心,如果在删除的同时又有新记录添加,有可能会出现数据混乱。操作如下所示:
mysql> ALTER TABLE insect DROP id; mysql> ALTER TABLE insect -> ADD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FIRST, -> ADD PRIMARY KEY (id);

一般情况下序列的开始值为1,但如果你需要指定一个开始值100,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来实现:
mysql> CREATE TABLE insect -> (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PRIMARY KEY (id), -> name VARCHAR(30) NOT NULL, -> date DATE NOT NULL, -> origin VARCHAR(30) NOT NULL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00 charset=utf8;
或者你也可以在表创建成功后,通过以下语句来实现:
mysql> ALTER TABLE t AUTO_INCREMENT = 100;
 
 

开心档之Swift 访问控制

Swift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可以限定其他源文件或模块中代码对你代码的访问级别。

你可以明确地给单个类型(类、结构体、枚举)设置访问级别,也可以给这些类型的属性、函数、初始化方法、基本类型、下标索引等设置访问级别。

协议也可以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包括协议里的全局常量、变量和函数。

访问控制基于模块与源文件。

模块指的是以独立单元构建和发布的 Framework 或 Application。在 Swift 中的一个模块可以使用 import 关键字引入另外一个模块。

源文件是单个源码文件,它通常属于一个模块, 源文件可以包含多个类和函数 的定义。

Swift 为代码中的实体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访问级别:public、internal、fileprivate、private。

访问级别定义
public 可以访问自己模块中源文件里的任何实体,别人也可以通过引入该模块来访问源文件里的所有实体。
internal 可以访问自己模块中源文件里的任何实体,但是别人不能访问该模块中源文件里的实体。
fileprivate 文件内私有,只能在当前源文件中使用。
private 只能在类中访问,离开了这个类或者结构体的作用域外面就无法访问。

public 为最高级访问级别,private 为最低级访问级别。

语法

通过修饰符public、internal、fileprivate、private来声明实体的访问级别:

实例

public class SomePublicClass 
internal class SomeInternalClass 
fileprivate class SomeFilePrivateClass 
private class SomePrivateClass 
 
public var somePublicVariable = 0
internal let someInternalConstant = 0
fileprivate func someFilePrivateFunction() 
private func somePrivateFunction() 

除非有特殊的说明,否则实体都使用默认的访问级别 internal。

未指定访问级别默认为 internal

class SomeInternalClass               // 访问级别为 internal
let someInternalConstant = 0            // 访问级别为 internal

函数类型访问权限

函数的访问级别需要根据该函数的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的访问级别得出。

下面的例子定义了一个名为someFunction全局函数,并且没有明确地申明其访问级别。


func someFunction() -> (SomeInternalClass, SomePrivateClass) 
    // 函数实现

函数中其中一个类 SomeInternalClass 的访问级别是 internal,另一个 SomePrivateClass 的访问级别是 private。所以根据元组访问级别的原则,该元组的访问级别是 private(元组的访问级别与元组中访问级别最低的类型一致)。

因为该函数返回类型的访问级别是 private,所以你必须使用 private 修饰符,明确的声明该函数:


private func someFunction() -> (SomeInternalClass, SomePrivateClass) 
    // 函数实现

将该函数申明为 public 或 internal,或者使用默认的访问级别 internal 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这样你就无法访问 private 级别的返回值。


枚举类型访问权限

枚举中成员的访问级别继承自该枚举,你不能为枚举中的成员单独申明不同的访问级别。

实例

比如下面的例子,枚举 Student 被明确的申明为 public 级别,那么它的成员 Name,Mark 的访问级别同样也是 public:

实例

public enum Student 
    case Name(String)
    case Mark(Int,Int,Int)

 
var studDetails = Student.Name("Swift")
var studMarks = Student.Mark(98,97,95)
 
switch studMarks 
case .Name(let studName):
    print("学生名: \\(studName).")
case .Mark(let Mark1, let Mark2, let Mark3):
    print("学生成绩: \\(Mark1),\\(Mark2),\\(Mark3)")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学生成绩: 98,97,95

子类访问权限

子类的访问级别不得高于父类的访问级别。比如说,父类的访问级别是 internal,子类的访问级别就不能申明为 public。

实例

public class SuperClass 
    fileprivate func show() 
        print("超类")
    

 
// 访问级别不能高于超类 public > internal
internal class SubClass: SuperClass  
    override internal func show() 
        print("子类")
    

 
let sup = SuperClass()
sup.show()
 
let sub = SubClass()
sub.show()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超类
子类

常量、变量、属性、下标访问权限

常量、变量、属性不能拥有比它们的类型更高的访问级别。

比如说,你定义一个public级别的属性,但是它的类型是private级别的,这是编译器所不允许的。

同样,下标也不能拥有比索引类型或返回类型更高的访问级别。

如果常量、变量、属性、下标索引的定义类型是private级别的,那么它们必须要明确的申明访问级别为private:

private var privateInstance = SomePrivateClass()

Getter 和 Setter访问权限

常量、变量、属性、下标索引的Getters和Setters的访问级别继承自它们所属成员的访问级别。

Setter的访问级别可以低于对应的Getter的访问级别,这样就可以控制变量、属性或下标索引的读写权限。

实例

class Samplepgm 
    fileprivate var counter: Int = 0
        willSet(newTotal)
            print("计数器: \\(newTotal)")
        
        didSet
            if counter > oldValue 
                print("新增加数量 \\(counter - oldValue)")
            
        
    

 
let NewCounter = Samplepgm()
NewCounter.counter = 100
NewCounter.counter = 800

counter 的访问级别为 fileprivate,在文件内可以访问。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计数器: 100
新增加数量 100
计数器: 800
新增加数量 700

构造器和默认构造器访问权限

初始化

我们可以给自定义的初始化方法申明访问级别,但是要不高于它所属类的访问级别。但必要构造器例外,它的访问级别必须和所属类的访问级别相同。

如同函数或方法参数,初始化方法参数的访问级别也不能低于初始化方法的访问级别。

默认初始化方法

Swift为结构体、类都提供了一个默认的无参初始化方法,用于给它们的所有属性提供赋值操作,但不会给出具体值。

默认初始化方法的访问级别与所属类型的访问级别相同。

实例

在每个子类的 init() 方法前使用 required 关键字声明访问权限。


实例

class classA 
    required init() 
        var a = 10
        print(a)
    

 
class classB: classA 
    required init() 
        var b = 30
        print(b)
    

 
let res = classA()
let show = classB()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10
30
10

协议访问权限

如果想为一个协议明确的申明访问级别,那么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你要确保该协议只在你申明的访问级别作用域中使用。

如果你定义了一个public访问级别的协议,那么实现该协议提供的必要函数也会是public的访问级别。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类型,比如,public访问级别的其他类型,他们成员的访问级别为internal。

实例

public protocol TcpProtocol 
    init(no1: Int)

 
public class MainClass 
    var no1: Int // local storage
    init(no1: Int) 
        self.no1 = no1 // initialization
    

 
class SubClass: MainClass, TcpProtocol 
    var no2: Int
    init(no1: Int, no2 : Int) 
        self.no2 = no2
        super.init(no1:no1)
    
    
    // Requires only one parameter for convenient method
    required override convenience init(no1: Int)  
        self.init(no1:no1, no2:0)
    

 
let res = MainClass(no1: 20)
let show = SubClass(no1: 30, no2: 50)
 
print("res is: \\(res.no1)")
print("res is: \\(show.no1)")
print("res is: \\(show.no2)")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res is: 20
res is: 30
res is: 50

扩展访问权限

你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类、结构体、枚举进行扩展。扩展成员应该具有和原始类成员一致的访问级别。比如你扩展了一个公共类型,那么你新加的成员应该具有和原始成员一样的默认的internal访问级别。


或者,你可以明确申明扩展的访问级别(比如使用private extension)给该扩展内所有成员申明一个新的默认访问级别。这个新的默认访问级别仍然可以被单独成员所申明的访问级别所覆盖。


泛型访问权限

泛型类型或泛型函数的访问级别取泛型类型、函数本身、泛型类型参数三者中的最低访问级别。

实例

public struct TOS<T> 
    var items = [T]()
    private mutating func push(item: T) 
        items.append(item)
    
    
    mutating func pop() -> T 
        return items.removeLast()
    

 
var tos = TOS<String>()
tos.push("Swift")
print(tos.items)
 
tos.push("泛型")
print(tos.items)
 
tos.push("类型参数")
print(tos.items)
 
tos.push("类型参数名")
print(tos.items)
let deletetos = tos.pop()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Swift"]
["Swift", "泛型"]
["Swift", "泛型", "类型参数"]
["Swift", "泛型", "类型参数", "类型参数名"]

类型别名

任何你定义的类型别名都会被当作不同的类型,以便于进行访问控制。一个类型别名的访问级别不可高于原类型的访问级别。

比如说,一个private级别的类型别名可以设定给一个public、internal、private的类型,但是一个public级别的类型别名只能设定给一个public级别的类型,不能设定给internal或private 级别的类型。 注意:这条规则也适用于为满足协议一致性而给相关类型命名别名的情况。

实例

public protocol Container 
    typealias ItemType
    mutating func append(item: ItemType)
    var count: Int  get 
    subscript(i: Int) -> ItemType  get 

 
struct Stack<T>: Container 
    // original Stack<T> implementation
    var items = [T]()
    mutating func push(item: T) 
        items.append(item)
    
    
    mutating func pop() -> T 
        return items.removeLast()
    
    
    // conformance to the Container protocol
    mutating func append(item: T) 
        self.push(item)
    
    
    var count: Int 
        return items.count
    
    
    subscript(i: Int) -> T 
        return items[i]
    

 
func allItemsMatch<
    C1: Container, C2: Container
    where C1.ItemType == C2.ItemType, C1.ItemType: Equatable>
    (someContainer: C1, anotherContainer: C2) -> Bool 
        // check that both containers contain the same number of items
        if someContainer.count != anotherContainer.count 
            return false
        
        
        // check each pair of items to see if they are equivalent
        for i in 0..<someContainer.count 
            if someContainer[i] != anotherContainer[i] 
                return false
            
        
        
        // all items match, so return true
        return true

 
var tos = Stack<String>()
tos.push("Swift")
print(tos.items)
 
tos.push("泛型")
print(tos.items)
 
tos.push("Where 语句")
print(tos.items)
 
var eos = ["Swift", "泛型", "Where 语句"]
print(eos)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Swift"]
["Swift", "泛型"]
["Swift", "泛型", "Where 语句"]
["Swift", "泛型", "Where 语句"]
 
 

以上是关于开心档之MySQL 序列使用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开心档之MySQL 导入数据

开心档之Go 语言环境安装

开心档之Swift 访问控制

开心档之C++ 引用

开心档之C++ 多态

开心档之C++ STL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