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议
http、smtp、dns、ftp、ssh、snmp、icmp、dhcp....等具体自查
2.OSI七层
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物理
3.socket:
对所有上层协议的封装
4.socket常用功能
1)sk.bind(address)
s.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address地址的格式取决于地址族。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2)sk.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
backlog等于5,表示内核已经接到了连接请求,但服务器还没有调用accept进行处理的连接个数最大为5这个值不能无限大,因为要在内核中维护连接队列
3)sk.setblocking(bool)
是否阻塞(默认True),如果设置False,那么accept和recv时一旦无数据,则报错。
4)sk.accept()
接受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接收TCP 客户的连接(阻塞式)等待连接的到来
5)sk.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6)sk.connect_ex(address)
同上,只不过会有返回值,连接成功时返回 0 ,连接失败时候返回编码,例如:10061
7)sk.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8)sk.recvfrom(bufsize[.flag])
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9)sk.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10)sk.settimeout(timeout)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 client 连接最多等待5s )
11)sk.sendto(string[,flag],address)
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该函数主要用于UDP协议。
12)sk.getpeername()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13)sk.getsockname()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14)sk.fileno()
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注:上述功能借鉴于博客https://www.cnblogs.com/aylin/p/5572104.html此博客描述非常详细推荐移步查阅
练习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声明socket类型,同时生成socket连接对象 client.connect((‘localhost‘,6565)) client.send(b‘holle world!‘) #传送数据只能用byte类型 data = client.recv(1024) #一次接受的量为1024 print(‘recv:‘,data) client.close()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6565))
server.listen() #监听
conn,addr = server.accept() #等待
data = conn.recv(1024) print(‘recv:‘,data) conn.send(data.upper()) #返回数据
server.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