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工具 wrk 使用教程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性能测试工具 wrk 使用教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被面试官经常问到之前开发的系统接口 QPS 能达到多少,经常给不出一个数值,支支吾吾,导致整体面试效果降低?

原因基本是一些公司中,做完功能测试就完了,压根不会有性能测试这一步,或者说并发量较少,没有必要进行性能测试,亦或者,交给测试人员后,只要整体问题不大,测试报告一般也是不会再给后端人员看的,这就导致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场面一度尴尬 !!!

其实,不单单是针对面试,作为一名后端开发者,我们在完成一个接口开发后,在交给测试工程师之前,经常也会想知道,自己写的这个接口的性能如何呢?吞吐量能达到多少?QPS(Query per second 每秒处理完的请求数) 能达到多少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如 Apache ab, Apache JMeter (互联网公司用的较多),LoadRunner 等。

我们今天主要说一说轻量级性能测试工具 wrk

一、什么是 wrk
二、 wrk 的优势&劣势

三、wrk 安装

四、如何使用

五、总结
六、参考文档
七、赠送面试&学习福利资源

摘自官方 GitHub 上的英文介绍:

翻译一下:

wrk 是一款针对 Http 协议的基准测试工具,它能够在单机多核 CPU 的条件下,使用系统自带的高性能 I/O 机制,如 epoll,kqueue 等,通过多线程和事件模式,对目标机器产生大量的负载。

在说 wrk 的优势之前,瞅一下 wrk 的 GitHub Star 数,也能侧面反映下它的可靠性:

Wow ! 截止笔者截图为止, Star 数已经达到了 19742 !!!

再来说说 wrk 的优势:

wrk 目前仅支持单机压测,后续也不太可能支持多机器对目标机压测,因为它本身的定位,并不是用来取代 JMeter, LoadRunner 等专业的测试工具,wrk 提供的功能,对我们后端开发人员来说,应付日常接口性能验证还是比较友好的。

wrk 只能被安装在类 Unix 系统上,所以我们需要一个 Linux 或者 MacOS 环境。Windows 10 安装需要开启自带的 Ubuntu 子系统。

依次执行如下命令:

依次执行如下命令:

Mac 系统也可以通过先编译的方式来安装,但是更推荐使用 brew 的方式来安装, 步骤如下:

Windown 10 需要在 Windows 功能 里勾选 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 , 然后通过 bash 命令切换到 Ubuntu 子系统。接下来,参考 3.1.1 Ubuntu 的操作系通中,安装 wrk 的步骤。

命令行中输入命令:

输出如上信息,说明安装成功了!

安装成功了,要如何使用呢?

这条命令表示,利用 wrk 对 www.baidu.com 发起压力测试,线程数为 12,模拟 400 个并发请求,持续 30 秒。

除了上面简单示例中使用到的子命令参数, wrk 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功能,命令行中输入 wrk --help , 可以看到支持以下子命令:

翻译一下:

执行压测命令:

执行上面的压测命令,30 秒压测过后,生成如下压测报告:

我们来具体说一说,报告中各项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

可以看到,压测报告还是非常直观的!

您可能有疑问了,你这种进行 GET 请求还凑合,我想进行 POST 请求咋办?而且我想每次的请求参数都不一样,用来模拟用户使用的实际场景,又要怎么弄呢?

对于这种需求,我们可以通过编写 Lua 脚本的方式,在运行压测命令时,通过参数 --script 来指定 Lua 脚本,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wrk 支持在三个阶段对压测进行个性化,分别是启动阶段、运行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测试线程,都拥有独立的Lua 运行环境。

启动阶段:

在脚本文件中实现 setup 方法,wrk 就会在测试线程已经初始化,但还没有启动的时候调用该方法。wrk会为每一个测试线程调用一次 setup 方法,并传入代表测试线程的对象 thread 作为参数。setup 方法中可操作该 thread 对象,获取信息、存储信息、甚至关闭该线程。

运行阶段:

结束阶段:

done() 方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只会被调用一次,我们可以从给定的参数中,获取压测结果,生成定制化的测试报告。

自定义 Lua 脚本中可访问的变量以及方法:

变量:wrk

以上定义了一个 table 类型的全局变量,修改该 wrk 变量,会影响所有请求。

方法:

上面三个方法解释如下:

调用 POST 接口:

注意: wrk 是个全局变量,这里对其做了修改,使得所有请求都使用 POST 的方式,并指定了 body 和 Content-Type头。

自定义每次请求的参数:

在 request 方法中,随机生成 1~10000000 之间的 uid,并动态生成请求 URL.

每次请求前,延迟 10ms:

请求的接口需要先进行认证,获取 token 后,才能发起请求,咋办?

上面的脚本表示,在 token 为空的情况下,先请求 /auth 接口来认证,获取 token, 拿到 token 以后,将 token 放置到请求头中,再请求真正需要压测的 /test 接口。

压测支持 HTTP pipeline 的服务:

通过在 init 方法中将三个 HTTP请求拼接在一起,实现每次发送三个请求,以使用 HTTP pipeline。

本文中,我们学习了轻量级性能测试工具 wrk, 如何安装,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通过 Lua 脚本来个性化定制请求等。希望读完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哦!

http 性能测试 wrk使用教程

wrk是一个http的压测工具,底层封装了epoll(linux)和kqueue(bsd),所以性能特别好


安装


Unbuntu/Debian下的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ssl-dev git -ygit clone https://github.com/wg/wrk.git wrkcd wrkmake# 把生成的wrk移到一个PATH目录下面, 比如sudo cp wrk /usr/local/bin


CentOs/RedHat/Fedora

sudo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sudo yum install openssl-develsudo yum install gitgit clone https://github.com/wg/wrk.git wrkcd wrkmake# 把生成的wrk移到一个PATH目录下面, 比如sudo cp wrk /usr/local/bin


压测


wrk -t12 -c200 -d60s http://127.0.0.1:8080

使用12个线程运行60秒, 200个http并发


命令行选项

-c, --connections: 总的http并发数
-d, --duration: 持续压测时间, 比如: 2s, 2m, 2h
-t, --threads: 总线程数
-s, --script: luajit脚本,使用方法往下看
-H, --header: 添加http header, 比如. "User-Agent: wrk"
--latency: 在控制台打印出延迟统计情况
    --timeout:     http超时时间


lua脚本压测

在基本压测中, 每次发送的请求都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压测的请求体是每个请求都不一样, 这时候就要写lua基本来压测


使用POST方法压测

wrk.method = "POST"wrk.body = "foo=bar&baz=quux"wrk.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wrk -t2 -d30s -c1k -s xxx.lua http://192.168.17.1/

每个request的参数都不一样

request = function() uid = math.random(1, 10000000) path = "/test?uid=" .. uid return wrk.format(nil, path)end

解释一下wrk.format这个函数

wrk.format这个函数的作用,根据参数和全局变量wrk生成一个http请求函数签名: function wrk.format(method, path, headers, body)method:http方法,比如GET/POST等path: url上的路径(含函数)headers: http headerbody: http body

每个线程先登录然后压测

token = nilpath = "/authenticate"
request = function() return wrk.format("GET", path)end
response = function(status, headers, body) if not token and status == 200 then token = headers["X-Token"] path = "/resource" wrk.headers["X-Token"] = token endend

发送json

request = function() local headers = { } 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body = { mobile={"1533899828"}, params={code=math.random(1000,9999)} }
local cjson = require("cjson") body_str = cjson.encode(body) return wrk.format('POST', nil, headers, body_str)end

若运行的时候报错找不到cjson, 可以安装 luarocks install lua-cjson

wrk lua脚本说明

wrk 压测脚本有3个生命周期, 分别是 启动阶段,运行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lua运行环境


启动阶段

function setup(thread)在脚本文件中实现setup方法,wrk就会在测试线程已经初始化但还没有启动的时候调用该方法。wrk会为每一个测试线程调用一次setup方法,并传入代表测试线程的对象thread作为参数。setup方法中可操作该thread对象,获取信息、存储信息、甚至关闭该线程。-- thread提供了1个属性,3个方法-- thread.addr 设置请求需要打到的ip-- thread:get(name) 获取线程全局变量-- thread:set(name, value) 设置线程全局变量-- thread:stop() 终止线程


运行阶段

function init(args)-- 每个线程仅调用1次,args 用于获取命令行中传入的参数, 例如 --env=pre
function delay()-- 每次请求调用1次,发送下一个请求之前的延迟, 单位为ms
function request()-- 每次请求调用1次,返回http请求
function response(status, headers, body)-- 每次请求调用1次,返回http响应

init由测试线程调用,只会在进入运行阶段时,调用一次。支持从启动wrk的命令中,获取命令行参数;delay在每次发送request之前调用,如果需要delay,那么delay相应时间;request用来生成请求;每一次请求都会调用该方法,所以注意不要在该方法中做耗时的操作;reponse在每次收到一个响应时调用;为提升性能,如果没有定义该方法,那么wrk不会解析headers和body;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


function done(summary, latency, requests)

latency.min -- minimum value seenlatency.max -- maximum value seenlatency.mean -- average value seenlatency.stdev -- standard deviationlatency:percentile(99.0) -- 99th percentile valuelatency(i) -- raw value and count
summary = { duration = N, -- run duration in microseconds requests = N, -- total completed requests bytes = N, -- total bytes received errors = { connect = N, -- total socket connection errors read = N, -- total socket read errors write = N, -- total socket write errors status = N, -- total HTTP status codes > 399 timeout = N -- total request timeouts }}


该方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只会调用一次,可从参数给定的对象中,获取压测结果,生成定制化的测试报告。

线程变量

wrk = { scheme = "http", host = "localhost", port = nil, method = "GET", path = "/", headers = {}, body = nil, thread = <userdata>,}
-- 生成整个request的string,例如:返回-- GET / HTTP/1.1-- Host: tool.lufunction wrk.format(method, path, headers, body)-- method: http方法, 如GET/POST/DELETE 等-- path: url的路径, 如 /index, /index?a=b&c=d-- headers: 一个header的table-- body: 一个http body, 字符串类型
-- 获取域名的IP和端口,返回table,例如:返回 `{127.0.0.1:80}`function wrk.lookup(host, service)-- host:一个主机名或者地址串(IPv4的点分十进制串或者IPv6的16进制串)-- service:服务名可以是十进制的端口号,也可以是已定义的服务名称,如ftp、http等

-- 判断addr是否能连接,例如:`127.0.0.1:80`,返回 true 或 falsefunction wrk.connect(addr)


以上是关于性能测试工具 wrk 使用教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性能测试工具 wrk 使用教程

高效的性能测试工具-wrk

高效的性能测试工具-wrk

http性能测试工具wrk源码学习之开篇

性能工具wrk使用

wrk 性能测试工具安装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