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信/生物/化学专业出身,为啥都要转行计算机?
Posted 业余码农AmazingJ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械/电信/生物/化学专业出身,为啥都要转行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注我稍微早一些的读者都知道,我本科和硕士都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生物相关专业出身。在很多人眼中,一位就读于生科院的学生竟然从事的是IT互联网相关的工作,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而事实上,从我打算从事互联网行业开始,一路上我接触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非科班的学生,甚至是出身于所谓「生化环材」的天坑专业。这不禁让我时常思考,这些在别人眼中「没有前途」的专业真的只能跨专业学编程才是出路吗?
「我的专业总被人歧视。」
在专业的问题上,总会存在许多莫名其妙的歧视链。这可能跟高考录取分数线有关。像我大学所在的生科院,很多专业都是贴着录取分数线就能进,甚至是大部分都是被调剂的专业。说一个可能会存在偏差的数据,当时我们班90%的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
这意味着两点,一是专业冷门,二是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当然也是有部分人高考分数很高,自愿选的这个专业。这种情况造成了一种集体的不自信,很多人老觉得别的专业比自己要好,特别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
我在大学早期就深受这种思想蛊惑。我当时热衷于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但由于是生物专业总会被人质疑。他们会觉得生物专业就该去那种「细胞培养」「动植物解剖」之类的实验室,怎么会来写代码、搭电路、做设计和当产品。
那段时候对我的打击很大,总想着摆脱「生物」带给我的标签,总想着能换个学院就好了。所以我总喜欢跟别人介绍我的专业实际上是属于「电气大类」,别的学校这个专业都是设立在电信学院、电气学院、物理学院甚至是计算机学院。
我的经历可能会存在个体偏差,但是据我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存有过这样的思想。虽然说这种思想的萌芽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对专业的不理解,从而无限放大了周围的质疑和轻视,但是这也确确实实是导致许多「天坑专业」学生想跨行转专业的直接原因。
而在跨行转专业的过程中,专业出身同样也是很难跨越的障碍。毕竟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学科系统性极高的专业,因而对于人的基础理论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说一句比较悲伤的实话,如果在学校期间真的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编程这一回事,完全0基础转行计算机,基本上不可能。这不是在打击非科班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记得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要过于盲目。
「这专业读个博才有用。」
这是目前国内许多大学中基础学科的通病。许多专业的同学吐槽自己专业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杂而不精」。或许是当代大学生承担了过多社会给予的预期,导致大学四年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各种交叉学科知识,交叉领域培养应接不暇。
这样培养方式的结局是具有戏剧张力的,因为学生的能力会发生明显的两极分化。学习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且找到自己突破的口子,但是其他的大多数就陷入了「啥都学了,但还是啥都不会」的怪圈中。
不仅如此,为什么说「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科过于基础和理论,入坑易,脱坑难。同时基础学科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醉心研究,从而并不是那么适合技术迭代迅速的工业界,更加适合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界。
那若要问他们该怎么办?答曰要么读博,要么转行。从我本科同学的毕业情况来说,只有极小部分的人是靠本科的专业知识进行谋生。大多读研读博进修,或者转行。
这个时候,读研反而成了一段缓冲的时期。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都愿意读博,因此读个研究生大概就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如果还是继续本科时候的老路子,等到硕士毕业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所以,跨专业考研成了大部分人摆脱本科专业重新开始的重要机会。我身边许多硕士都是从本科考研转的计算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历和专业上的缺陷。
专业上的培养机制我也不敢过多评判,这不过是当前教育体制的一个现状。有人得益如鱼得水,也有人得怨叫苦连天。起码大多数人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跨行转专业不是妥协,也是一次重新争取的机会。
我还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段新闻,北大古生物专业在十年前录取了一名女生,她成为当年唯一一位在古生物专业入学的新生。而几年之后,她已经在亚马逊实习,并研究起了NLP。当然对于她的选择不可置否,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一样,「完成古生物的学习最为令她骄傲和感到幸福的事之一,之所以选择转专业,是因为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
「码农钱多话少福利好。」
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无疑是时下最热门的领域和方向,同时各行各业的「互联网+」都让互联网的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一大批等待着跨行选择新方向的非科班们当然不能错过。
或许只有老一辈的人还在惦记着考公之类稳定的铁饭碗,如今大多数年轻人不都想着能够进军互联网,迎着风口顺风飞翔。所以,每年的高校招聘,最火热的不是政府机关、国企银行,而是BAT、ATM。
我在求职之前就曾幻想着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场景,大概就是每天早上冲一杯咖啡,站在十几楼的玻璃幕墙前,眺望着远方的海景|江景,四周精装修的办公室,感觉这就是人生巅峰。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兴起和高额收益的确让人产生这样的冲动。走出地铁站抬头望见的广告牌上,动不动就是年薪百万,30岁买房买车。有这样的好机会,你冲吗?反正我冲了。
还做什么细胞实验,画什么工程制图,烧什么单片机,拎起C/C++,抱着Matlab,揣起刚学还热乎的Python,背着学习计划上还没一撇的Java,就是一顿猛冲。
冲到最前的成了炮灰,「没有项目经历」「专业不符合」「基础不好」等等理由被打回了原型。后继者开始冷静下来,从网页中搜出「Leetcode」,看起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照着各种培训导师的珍贵视频做起了秒杀系统。
非科班的学生看到了进军互联网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学长学姐转行计算机年薪30万。无论是你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专业,还是机械电信通信电气,都没关系。
互联网的确是包容性很高的行业,基本上只要是工科出身,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点与计算机相关的细分领域。这估计也是各种专业都往互联网转的原因之一。
「跨行的那些人都怎么样了」
A同学:
一位学机械的女生,当时是班上唯一的女生。她本硕都读的是机械工程,是学校的老牌强势专业。但她并不喜欢机械设计,觉得以后出去就是做做结构设计没有太多的突破空间。所以她在硕士期间就一直在尝试做计算机视觉和机械结构相结合的系统设计工作,最终在去年八月就拿到了字节跳动提前批的CV岗,成功上岸。
B同学:
一位学电气的男生,本科跟我一起在某个技术部学网页编程来着。后来他还参加了其它各种技术团队,包括方程式赛车队、电工基地等等。最后保研去了北大,转学了计算机。现在好像已经出去读博去了,妥妥的学霸。
C同学:
一位学生物的男生,本科接触编程很少,大学期间全靠自学。出于热爱在空闲时间自学游戏开发,然后通过参加各种游戏开发比赛积累经验,最终拿到了猪厂和鹅厂的游戏开发岗位,年薪35w+。最后去了鹅厂,美滋滋。
D同学:
一位学化学的男生,保研到了本校研究生。但是由于实在不喜欢化学,加上平时经常自己写写代码,想转计算机专业。于是果断放弃保研资格,重新考研转战计算机。最终在自己心仪的学校学起了AI。
转行计算机这条路上有太多人了,上面这四位同学都是离我很近的真实发生的例子,但是却并不能代表全部。还有很多很多的人转行没那么顺利,可能最终还是回归了本专业,干着自己不喜欢但是却最顺手的事情。
本身我也是转专业出来的,所以老想着跟大家分享点自己的看法。当然了这种事总是说不太清楚的,**无论选择哪条路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罢了,其中的风险和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不必去过于歆羡那些成功人的事迹,好好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想做的就抓紧时间去做,不后悔便好!
以上是关于机械/电信/生物/化学专业出身,为啥都要转行计算机?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啥?宾夕法尼亚大学创业管理专业学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