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笔记)——计算机网络

Posted XML火柴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笔记)——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因特网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即它是一个互联了遍及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计算设备的网络。在不久前,这些计算设备多数是传统的桌面PC、Linux工作站以及所谓的服务器(它们用于存储和传输Web页面和电子邮件报文等信息)。然而,越来越多的非传统的因特网端系统(如便携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机、Web相机、汽车、环境传感设备、数字相框、家用电器)和安全系统,正在与因特网相连。


  1. 协议:一个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报文发送/接受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2. 维基百科:在电信中,**频分复用(FDM)**是一种技术,通过该技术,通信介质中可用的总带宽被分成一系列非重叠频带,每个频带用于承载单独的信号。这允许诸如电缆或光纤的单个传输介质由多个独立信号共享。另一种用途是并行地携带单独的串行比特或更高速率信号的段.
    频分复用的最自然的例子是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其中不同频率的多个无线电信号同时通过空中。另一个例子是有线电视,其中许多电视频道同时在单根电缆上传送。电话系统还使用FDM通过高容量干线传输多个电话呼叫,通信卫星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无线电波束上传输多个数据通道,宽带DSL调制解调器通过双绞线电话线传输大量计算机数据,许多其他用途。
    在光纤通信中使用称为波分复用的类似技术,其中使用不同波长(频率)的光在单个光纤上传输多个数据信道。
    百度百科:**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 百度百科: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时分复用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
    维基百科:**时分复用(TDM)**是一种通过传输线两端的同步开关在公共信号路径上发送和接收独立信号的方法,这样每个信号在交替模式中只出现在线路上的一小部分时间。当传输介质的比特率超过要传输的信号的比特率时使用。这种形式的信号多路复用是在19世纪后期用于电报系统的电信中开发的,但在20世纪下半叶的数字电话中发现了它最常见的应用。
    时分多路复用主要用于数字信号,但是可以应用于 模拟 多路复用,其中两个或多个信号或比特流被同时作为子信道出现在一个通信信道中,但是物理地轮流在信道上。时域被分成几个固定长度的循环时隙,每个子信道一个。在时隙1期间发送子信道1的样本字节或数据块,在时隙2期间发送子信道2等。一个TDM 帧由每个子信道的一个时隙加上同步信道和有时在同步之前的纠错信道组成。在最后一个子通道,纠错和同步之后,循环从一个新的帧重新开始,从第二个采样,子通道1的字节或数据块开始,等等。

  4. 传输时延:路由器将分组推出所需的时间,它是分组长度和链路传输速率的函数,而与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无关;
    传播时延:一个比特从一台路由器向另一台路由器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它是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函数,而与分组长度或链路传输速率无关。

  5. 因特网协议栈和OSI参考模型
    五层因特网协议七层ISO OSI参考模型对应网络协议
    应用层(报文) 应用层HTTP,TFTP,FTP,NFS,WAIS,SWTP
    表示层Telnet,Rlogin,SNMP,Gopher
    会话层SMTP,DNS
    运输层(报文段)运输层TCP,UDP
    网络层(数据报)网络层IP,ICMP,ARP,RARP,AKP,UUCP
    数据链路层(帧)数据链路层FDDI,Ethernet,Arpanet,PDN,SLIP,PPP
    物理层(比特)物理层IEEE 802.1A,IEEE802.2到IEEE 802.11
  6. Secure Socket Layer(SSL),为Netscape所研发,用以保障在Internet上数据传输之安全,利用数据加密(Encryption)技术,可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之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截取及窃听。一般通用之规格为40 bit之安全标准,美国则已推出128 bit之更高安全标准,但限制出境。只要3.0版本以上之I.E.或Netscape浏览器即可支持SSL。当前版本为3.0。它已被广泛地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数据传输。SSL协议位于TCP/IP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讯提供安全支持。SSL协议可分为两层: SSL记录协议(SSL Record Protocol):它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之上,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 SSL握手协议(SSL Handshake Protocol):它建立在SSL记录协议之上,用于在实际的数据传输开始前,通讯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协商加密算法、交换加密密钥等。

以上是关于计算机基础(笔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计算机网络湖科大微课堂笔记 p28-30 点对点协议PPP媒体接入控制的基本概念媒体接入控制:静态划分信道

oracle 计算两个时间相差的时分秒

操作系统笔记

JS 计算两个时间戳相差年月日时分秒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