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基础概念
Posted 纯电版的豆腐车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测试的基础概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1.需求的概念:
2.BUG:
3.测试用例的概念(一组集合)
4.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1.需求的概念:
满足用户期望或正式规定文档(合同、标准、规范)所具有的条件和权能,包含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
2.BUG:
1.当且仅当规格说明是存在的并且正确,程序与规格说明之间的不匹配才是错误。
2.当需求规格说明书没有提到的功能,判断标准以最终用户为准:当程序没有实现其最终用户合理预期的功能要求时,就是软件错误。
3.测试用例的概念(一组集合)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不同浏览器、不同手机)、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测试用例解决了两大问题:测什么,怎么测。工作中,通常使用脑图来编写测试用例;强调规范和流程,使用execl来编写测试用例。
注册网易邮箱用例:
测试环境:操作系统+软件 Windows 10 专业版(64位)+Chrome 105.0.5195.127(正式版本)(64位)
测试数据:邮箱地址:haojiahuo
密码: 123456
手机号:18710331035
验证码:123456
测试步骤:
1.打开谷歌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s://mail.163.com/register/index.htm?from=163mail&utm_source=163mail#/normal
2. 输入邮箱地址、密码、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并输入验证码,勾选用户协议
3.点击注册
期望结果:展现注册成功的结果页面,并且使用账户可以正常登录。
4.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产品的设想开始到软件不再使用而结束的时间。 如果把软件看成是有生命的事物。
软件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6个阶段,即需求分析、计划、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是否合理(市场分析,技术上分析...)--》软件需求文档
2.计划:确认需求要执行多久,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指定需求执行计划;
3.设计:将需求细化成一个个任务,进行技术设计(设计哪些接口,采用哪些技术)--》产出设计文档
4.编码:开发人员按照需求文档及设计文档来进行编码
5.测试:测试人员参考测试用例来执行测试;
6.运行维护:项目上线之后对产品进行线上的维护;
修复性维护:对项目中未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
完善性维护:对功能进行完善;
预防性维护(居安思危):为了避免产品在线上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进行一些预防的手段;
性能测试基础概念
不怕啰嗦的再次忠告,那想成为测试高手的新人,多学学基础知识。别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研究新工具的使用上。工具何其多,原理差不多。不要本末倒置了。也算是自我提醒吧!
性能测试常见指标
性能测试说白了就是通过工具模拟多个用户对被测系统进行访问。然后查看系统对于多个用户发来请求的处理能力。
左边的两个小人表示两个用户,向右边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得到服务器的响应信息。
首先,我们要保证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的正确性,当然用户向服务器发送错误的请求,服务器也会个客户端响应信息,但响应的是报错信息;所以,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我们的要保证发送请求的正确性。
为什么一般的性能测试要在局域进行?
一般我们的性能测试都是在局域网中进行的。为什么一定要在局域网中进行呢?因为局域网中不受网络限制。这个说法不能绝对。但是一般测试工具的用户并发量是不会受到局域网带宽的限制,除非你做的是十万,百万级别的用户并发。相信懂一点网络知识的人都知道,当你上网很慢的时候,比如打开某某网站很慢,你肯定会骂电信的网络不给力,而不会骂这个网站响应速度不给力。因为,请求信息的耗时大部耗在传输过程中。
所以,刚做测试时,我们群里热议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开一个压力工具对百度网站进行加压。百度,服务器会不会挂掉。有测友说这样是不道德人。呵呵!其实,完全不必有这个担心。就一般人家用的带宽,我确保,你向百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大部分都死在半路上,就算不死到了百度服务器已经不能叫并发了。何况百度服务器的集群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分压技术。所以,做性能测试不了解被测系统的架构,以及各种技术的性能。很难做出有效的测试报告。
下面我们看看性能测试的一些技术指标。
Work Load = Virtual Users
工作负荷 = 虚拟用户数
对服务器产生多大压力,可以由多少用户同时对服务器发送请求来衡量。也就是服务器的性能可以看它同时处理多少用户发送来的请求来衡量。
虚拟用户数可以用进程或线程的方式进行模拟。
response time 响应时间
从客户端将数据包发出,到接收到服务器端发来的请求。这个过程的总体时间叫response time
这个时间用来衡量的处理请求的速度(抛出网速限制的前提下)
throughput ~Ti & To
这个表示,吞吐量,吞吐量越大表示系统性能越强。1个用户跑100天和10个用户跑1分钟。当然是1个用户跑100天的吞吐量大。所以,我们要想看系统的性能应该用“吞吐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吞吐量,比如吞吐量/秒。
站在服务器端,T-in表示“吞”;T-out表求“吐”
Ti:T-in 主要衡量客户端的能力,看客户端往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数据包的吞吐率。
To: T-out 主要衡量的服务器端的能力,看服务器处理返回请求数据包的吞吐率。
Hits/Request
网页点击数/请求
Response/Successful Response
响应/成功的响应
Request与Response是对应,一个请求对应一个响应。但当客户端对服务器的压力达到一直程度后,不是每一请求都能得到响应的。去年末火了个最牛B的“电子商务”网站。12306(铁路网上订票系统),虽然有很差的用户体验,但每天还是大把的人拼命的登录(过年回家的人伤不起),甚至用外挂登录。见有网友云云点击(请求)了几十几百次才订票(响应)成功。所以,成功响应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客户端发送一千个请求的成功得到响应的几率。
Hits Per Second
每秒中点击次数
和吞吐量一样,单单用点击数(hits)来衡量系统也是不合理的。所以,用每秒钟的点击数才能衡量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响应时间图分析
横坐标表示用户数
纵坐标表示时间
红色虚线,表求的是一种系统的理想状态。
当服务器处理10个用户请求时所用的时间是2秒(假设),当服务器处理200用户请求时所用的时间也是2秒。所以说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现实中,不管是如何超级强的服务器当用户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响应时间必会变慢。
蓝色斜线,是服务器常见的一种曲线状态。
服务器的响应时间虽然用户数量的增加逐渐变慢。
当系统出现这种斜线,应该说系统性能是相当健壮的。随着用户的增长响应时间逐渐变长。
黑色曲线,个人觉得是服务器处理能力的真实曲线状态。
为什么说黑线才是真实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曲线呢?当用户处理一个用户请求是2秒(假设),当处两个用户请求是马上变成3秒(假设),当处理3个用户请求时变成4秒(假设)。再差的服务器也有个处理范围,比如是,100用户同时并发,服务器可以轻松应对,不管是10个用户还是80个用户同时请求,服务器都可以即可响应(请参考理发店模式)。只有当用户数量达到某个数量点后,服务器性能急剧下降。如上图黑色十字星处就是系统的拐角点。
我们假设有一个门,在一个时间点上可同时过10个人,不管你是同时来3个还是10个都可以在同一时间点过门,假如来了11个人,必然有一个人要等10个人过门之后才能过。那么当超过10人来过门时,过门的速度就开始变慢。那么10就是服务器性能的拐角点。我们通常做压力测试找服务器的拐角点是很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蓝色曲线与黑色区线只是我们常见两种曲线。现实的测试中可能出现各种样式的曲线。当然还要看你做测试的细度,比如,10个用户是系统的拐点,如果你做完5个用户的一轮测试后,就是20用户的测试。那么画出来的曲线就变成斜线,拐点将被护忽略掉。
吞吐率图分析
横坐标虚拟用户数
纵坐标有吞吐率(服务器端)
红色虚线,表示一种理想的状态。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吞吐率也在持续增加。
黑色曲线,表示现实系统的吞吐率状态。
刚开始吞吐率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逐渐变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逐渐平缓直到变成一条平线。
如果用户还在持续增加中,那么吞吐率有可能下降,直到系统挂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通过另一个例子来说,大家都在城市生活,相信上下班高峰期都会遇到堵车。在比较重要的红绿灯路口常会见到堵车现象。假如每个绿灯可以通过10辆,前期来三五辆车,遇到绿灯,一次都过去了。到了下班高峰期,车子变多,一下来了20辆,但这个路口的绿灯每天只能通过10辆,所以,这个时候,路口的通过率不会根据车辆的增加而继续增加。
好的系统好像好有个好的交警在位置秩序,虽然车辆还在增加,但每个车辆都有条不紊等待通过路口。
不好的系统如路口赶上交警拉肚子,车辆在增加,后面车辆等得不耐烦就往前挤,结果稿得互不相让。好嘛!之后还每个绿灯可通过10辆,现在只能有一辆车从夹缝中脱离苦海了。
响应时间图与吞吐率图并不是我们一轮性能测试下来就能得到结果。需要经过多轮测试才能得到。设置不同的用户数量,得到每次的测试数据,将每次数据连接,从而得到最终系统性能曲线。关于用户数量每次增加的数量自己把握。如果,想精确,可以每次增加1个用户的方式来做,不过这样势必加大工作量,也没必要。这个需要每做完一轮测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下轮测试所要设置的虚拟用户数。
关于,性能指标的分析,就先谈到这里。关于内容,我反复经过思考,但难免有理解有误之处。还望高手点拨。共同进步。
以上是关于测试的基础概念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自动化测试-细聊单元测试框架基础
第 1 章 自动化测试基础 - Selenium3 自动化测试
单元测试需要具备的技能和4大阶段的学习
单元测试的艺术-入门篇
安卓基础干货:安卓测试以及解析
Java Junit 基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