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1,末流普本生秋招上岸大厂的历程

Posted 星期一研究室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平凡的2021,末流普本生秋招上岸大厂的历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叮!

2021年接近尾声,周一也开始拾起了年终总结。

回顾2021,有喧嚣,也有欢呼;有奔溃,也有快乐。

但好在✏️

对待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上,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要求📊

不因舒适而放纵,不因辛苦而放弃📈

日复一日的向着目标奔跑,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开始复盘今年的点点滴滴~📌

🎈漫漫上岸路

准备春秋招

在放弃了考研想法后的我,开始准备春秋招。一直以来,在我心中都有一个进大厂的梦想,但受限于学历的原因,上岸的概率几乎为 0 。在复盘了自己的简历之后,还是想博弈一番。

可以说从三月中旬开始准备春秋招到九月份,一路真的特别不容易。刚开始以为学完计网就可以面试了,结果计网学完,发现还有浏览器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前端工程化 webpack ……

中间的春招有投过一些岗位,但因为知识刚学完,还不到完全熟悉的地步,面试可能就是知道有那么个知识,但是却答不出所以然。

一开始的心态就是,怕春招不上岸,秋招更难上岸,所以有时候就特别慌。

但是仔细想想,春招不上岸也没办法呀,我总不能一直处在焦虑状态,所以就在网易二面挂了之后,干脆撇开春招,准备了期末。然后呢,等到期末一结束,马上投身秋招。

与别人不同的是,暑假一样是朝6晚11的生活,一天的学习时间大概也是12-14个小时左右

关于学历

再说下我的学历,我的学历是三非民办本科,就大家所理解的那种高考踩线过的本科院校。说来,它是一个正处于高阶段发展,但是又没什么人知道的学校。所以一般在面试前面试官都会问我这个学校是否是全日制的……

所以其实在我有了大厂这个目标之后,深知有可能简历一投就直接被沉底,那一般投简历的方式就是找各种内推

其次就是简历加分,现在很庆幸大学几年基本每天都在学习,所以也积淀了一些加分项,一般是实习+项目经验+专业技能+绩点+国赛省赛

但其实我再回过头去复盘简历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还不够亮眼。比如技术深度不够,项目没有什么难点,实习经历 hr 不太 care 等等问题。于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再去复盘我的简历,看下一段时间的成长和收获,有没有新的项目难点和技术点可以增加和替换。

比较大的感悟是,身边的学习环境因素也没办法让我尽快获取到最有用的资料。所以,面试要考的所有基础,算法和前端工程化等等内容,只能通过书籍,网上的一些零散博客和资料,然后自己慢慢地去总结和归纳。

准备到一半的时候发现,面试是一场持久战,以后在某个阶段也有可能要面试。如果现在学到的知识不总结出来,那以后面试准备又是从 0 开始。所以开始把我整理的内容进行分类,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整理,最后形成自己复习的一套框架。

这里附上整理的「offer来了」专栏文章:https://juejin.cn/column/7007991853089849351

关于内卷

今年其实有很多时候被内卷到,但好在有及时调整过来。说到底,被内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在进步,自己却停滞不前;
  • 跟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在进步,但进度总比别人慢;

出现以上的情况总会给我带来莫名的焦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学习能力就是比别人差。

但后来复盘后发现,确实学习能力就是比别人差。换位思考一下,深知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那就勤能补拙。

所以,当被内卷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的上一节点比,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节奏,确定当下应该有的目标和计划。而不是看着大家都在学 xxx ,自己也应该去学 xxx 。但其实,当自己有了计划之后就会发现, xxx 可以学,但当下有更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要去完成。

可以把感兴趣的 xxx 放到未来计划上,做个排列,等以后有时间有精力了再把它从低优先级挪到高优先级中。

上岸心得

因为受到学历影响,所以一般能拿到面试的机会都很少。看面经的时候感觉很多小伙伴都是先拿中小厂去海投海面,而我感觉海投海面很耗费时间,连着面试会有点耗费精力,所以在自己学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再投递。

大概是 8 月底的时候才开始投递,最终投了百度、字节、腾讯和网易这 4 家公司。收到 3 家公司的面试邀约,最终拿到了 2 家公司的 offer

说实话我感觉我还是算比较幸运的,每家公司收到的面试反馈也都比较快,一般都是 10 天内从面试到 oc

还记得第一回看到面试通过这4个字是在今年生日那天,当时人还在校外,激动地抱着我的舍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手里拿着奈雪的茶一直在颤抖……

在通过了面试之外,感觉像是给这大半年的备试时光划上了圆满句号。

百度面经戳这里:百度一二三面面经

想起五月份的时候,因为很少以沟通的方式去回答问题,但又需要背计网和浏览器原理相关的一些文字性一点的知识。于是持续半个多月,每天早上从 8 点开始,读到 12 点,在宿舍旁边的楼道里左右徘徊,来回徘徊,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着说:“面试官您好!我是 xxx 。对于这道题来说,应该怎么怎么样回答。面试官您好!我是 xxx …… ”

📚日常Daily

时间管理

从一开始的纸质复盘,到中期发现出门都要带上几张每日计划的材料出门感觉会有点冗余,于是改用 notion 做每日计划。

坚持复盘的一年里,发现每一天都有反思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复盘的好处在于减少重复工作的发生,比如说:看同一种类型的课程,如果今天学会了,第一次学习要花的时间肯定会更久一点;那么在第二次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回去看自己的复盘,查看自己曾经在哪一部分踩坑过,有了第一次的教训,第二次学习就会顺畅很多,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成本。


计划可视化

2021最提上日程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计划可视化。每回遇到学习状态松懈的时候,发现很多情况是因为自己学到的知识不能够直观的展示出来,心里或多或少会感觉愧疚。而当把自己当前学习成果直观的罗列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列又一列的数据,心里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得到了,学习上也会更有动力

7-9月复盘戳这里:创新视觉下的复盘

关于演讲

演讲以前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薄弱的地方,而我练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小汇报→演讲

第一种是把每一个小小的汇报都当成演讲。刚开始是学校每一次期末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课程需要进行课设汇报。而我把每一次小小的汇报,都认真的写演讲稿并不断地进行练习,以便于在最后的汇报中更顺畅,更流利。渐渐地发现,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演讲能力。

2️⃣视听一致

第二种是坚持读新闻和复述新闻。在今年 2 月份开始,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是对人民日报听+读。坚持下去的动力还是主播小姐姐的声音是在是太好听惹。

选择人民日报的原因在于人民日报推送的时间是早上5点多,这样就能保证每天早上起床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推送,也不会觉得在读着过时的新闻。

从刚开始对一长串10几位的数字都不敏感,嚼着舌根在那里纠正发音和亿万千的状况,到后来慢慢地熟悉句子间的语调和停顿。晨间一个 15min 的微小改变,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等待厚积薄发的时刻。

3️⃣以沟通的方式写博客

第三种是通过写博客的方式与他人沟通。说到这个,当时是为了准备秋招,然后看到上岸的学长学姐说,写博客还加分,所以我在 3 月份开始,就不断的写博客积累。后面慢慢发现,写博客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且写博客的好处在于,我需要用第三方的语言去把知识点讲给别人听,这间接地其实就是一种与别人交谈的方式。等到写多了慢慢就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开始丰富了起来,同时,在面试中,你就是用着写博客的语言在跟面试官交流,这间接地会觉得面试是一场对话,而不单单是你问我答的那种状态。

💻技术提升Technology

创作成果

去年 5 月份的时候记录了一个 bug ,写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博客。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创作过。

到今年 3 月份,忘了是从哪里知道的掘金社区,才发现原来博客是可以以知识点的方式去进行创作,而不单单只是记录 bug

于是最开始从专业课的总结开始创作,到学前端各模块的知识,都尽可能的从第三方的视觉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创作。

这一路的创作历程下来,说难也不难,但好像也挺不容易的。刚开始创作时,每当写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得返回去看如果把它讲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听,他们能不能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不能理解,要怎么写他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明白,这些都是在写博客的时候需要去考虑的一些点。不过虽然前期写的时候会枯燥一点,但慢慢地写多了以后,自己的写作模式也会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得到进步。

铛铛铛!接下来就是创作成果啦!

截止目前为止,文章创作篇数 112 篇,总字数应该有 50w60w or 70w

今年的创作方向总体偏向于基础知识的创作,因为太深的也写不来。不过相信随着自己学识的长进,文章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会慢慢递进,继续加油ing~

虽说阅读量跟 大V 来比完全不值一提,但也算是近一年来的创作成果。与自己比,在近一年的创作历程中,让我在语言表达上、文笔上等各方面,都有了跳跃性的进步。即便数据量一直处于平平无奇的状态,但相信随着质变和量变的积累,也总会有它绽放光彩的一天。

未来还要写作好多好多年捏,想说写作已经成为终生爱好啦!🎈

博客的心路历程

前期主要以基础为主,刚开始是整理 vue 的内容,基本上会把所有基础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遍。等到学 react 的时候,发现再重新归纳基础的时候,发现有点和学 vue 是一样的做法,撰写博客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速度比之前要快很多。

另外一种还发现到,并不是学的所有知识都适合记录在博客上,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些额外的知识给找个位置来存放。思考了很多种方式,这类笔记的形式应该是让它能够随时随刻查阅,还要主题层次分明

刚开始想着用 notion 来记录,但记录之后发现有时候在外面并不是很方便查阅,并且notion目录呈现可能还不够直观 。于是对于这种类型的笔记,选择了使用飞书文档来记录。我会在飞书文档中先搭建某个知识模块的框架,之后就是往里面进行知识填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对我来说算是对笔记形式的新突破。以后应该还会有各种新的疑难点出现,继续挖掘ing~

遨游书海

2021也看了些许书籍。以前都是比较喜欢快餐式学习,不喜欢去啃又厚又难读的书籍。但是今年还是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静下心来去看完几本书。

每每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深刻地感到在这浩瀚的知识宇宙里,我是多么渺小的存在。

随着阅读时长的增加,从原来的两个月读 1 本,到一个月读 1 本,再到现在的一个月读 2 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学会了专注和坚持。

今年还是没能清空书架,所以明年争取尽早清空书架,然后再上新!

💡活动Activity

青训营

今年的另一大收获是青训营。训练营整个周期包括青训营+实训营,大概接近 20 天左右。在青训营中,从课程收获、团队合作,再到班会答疑、项目成果等等方面,都让我在各个方面成长了非常多。

虽然周期很短,但基本上接近集训状态,所以行动力也被高度调动了起来。

青训营的收获太多太多辽,详细戳这篇文章:【青训营】- 结营啦!有缘相聚于青训,未来高处见呀🥂~~

与掘金高校的合作

大概是 10 月份的时候,与掘金高校合作了一场线上活动。以前在学校小打小闹策划了很多线下活动,但与掘金高校的这次活动是线上活动。模式的转变,让我再一次对活动的策划有了新的收获。

初步探讨、沟通渠道,对接社团、线上宣传平台,再到与双方开发人员沟通,每一步的行动与沟通都是一次新的收获与成长。

深刻感受到掘金运营小伙伴的辛苦,在这里 salute 一下~

掘金翻译计划

青训营的团队→代码敲不队,是一群主动积极、热爱学习、热爱技术的小伙伴,在结营后小组依然保持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在 YK菌童鞋的带动下,约定好一起参加掘金翻译计划,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计划,纷纷认领翻译任务

技术文跟平常的论述文还有点不太一样,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词汇歧义等各种问题,于是小伙伴们有时候就会提出自己的疑惑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犹记得周一的第一篇文章,不知道翻译的怎么样,于是发给身边的朋友看。

结果……朋友说还不如看原文…… u1s1 ,这六个字一开始确实把我打击到了🤣

不过有错误指出就会有新的进步产生,当下就尽快去复盘下自己的文章。结果发现,为啥我这篇文章能翻译成这么机械,单看中文连我自己都看不懂(差点没把自己吓到……🥶)

出于对自己和对有可能看到文章的读者负责,于是赶紧把文章回炉重造了一番。尽量以第三视角的方式去看文章,要思考一个句子翻译完读者是否上下能衔接住并理解。

翻译小白,如果还有不足的话欢迎大佬们评论区指正评论,知错必改ing~

搬空掘金的日子

“搬空掘金的日子”,是平常掘友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事实证明,掘金只会活动越来越多,永远搬不空。

3月初注册的掘金账号,一开始觉得掘金的活动很难,像是小白都参加不了的活动,于是就没有特别注意。

到了 6 月份出现更文挑战,发现掘金的活动对小白创作者极度友好,于是开始进入更文日常。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都有适合参加的那么一两个活动。

6月更文挑战,7月好文召集令,8月全新更文玩法,9月青训笔记活动+中秋活动,10月小知识+掘力星计划,11月更文又双叒来袭。

现在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先打开掘金签到了😜

叮,晒一些收到的奖品~

后来掘到的礼品在宿舍放不下就被寄回家给俺爹娘存着辽~(忽略时黑时亮的画质🤒)

⏰其他Others

小伙伴

2021年在社区遇到了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号主和大佬,零一英雄哥小丞同学三笠小卢三心大佬若川巨佬千古壹号……(太多啦),真正感受到了山外有山🚵🏾。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同行的小伙伴,虽说大家都是卷王,但同时也是内卷受害者。每个人都在坚持原创写好每一篇技术干货,认真输出每一个精彩瞬间。

在青训营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YK菌@小铭子@昕昕子@前端那同学@Brian@Output@LCK 等。尤为记念大家在一起努力学习课程,熬夜通宵赶项目,一起努力加油干的日子。

值得庆贺的是,青训营同组小伙伴在秋招中也都拿到了各自心仪的大厂 offer ! 👏

📸未来规划Future

2022展望

说一些明年量化的 flag 目标:

  • 精进前端专业技能;
  • 提升产品思维和创新思维;
  • 提升自身软实力;
  • 掘金升级到 Lv4

细化目标等明年年终来还愿。叮,期待未知的2022~

最后End

最后就是介绍下我寄己啦!

00后程序媛🙆,大家都称呼我为周一

这个名字来源于我的 id 名称:星期一研究室。这个 昵称是前两年申请公众号时起的,到今年开始写博客的时候也一直用这个。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称呼我为周一

感觉周一还有点寓意,周一意味着全新的挑战,也希望我在往后每个阶段都能行动力高度调动起来。


最后的最后

希望在互联网的快餐时代里

保持持续学习 做自己的人间清醒~

🔍🔍🔍

以上是关于不平凡的2021,末流普本生秋招上岸大厂的历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不平凡的2021,末流普本生秋招上岸大厂的历程

末流985,秋招斩获多家大厂offer 经验分享

末流985,秋招斩获多家大厂offer 经验分享

23届秋招总结系列一个普本23届小学弟的秋招总结,上岸金山云开发(云计算方向)

23届秋招总结系列一个普本23届小学弟的秋招总结,上岸金山云开发(云计算方向)

零基础到秋招上岸互联网大厂算法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