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网络管理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网络管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接口地址。
   -a : 显示全部的网络接口
   -s :只显示网络接口的摘要信息.
 
使用hostname命令查看或修改主机名称。
使用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条目。
输出信息:
   Destination 列对应目标网段地址。
   Gateway  对应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Iface列 对应发送数据的网络接口。
 
使用route命令添加,删除静态路由记录
  添加,删除到指定网段的路由记录:
   Route  add   添加路由记录   -net 选项指定目标网段的地址  
   Gw 选项指定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例如:
        #route  add  -net  18.18.0.0/24   gw   18.18.254.254
 
   Route   del  删除路由记录,-net 选项指定对应路由记录中目标网段地址
   例如:
        #route  del  -net  18.18.23.0/24
 
添加,删除默认网关记录:
   Route  del   default  gw  网关的IP地址
   Route  add   default  gw  网关的IP地址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情况。
-a  显示主机中所有网络连接信息。
-n  以数字形式显示相关的主机地址,端口等信息。
-r  路由表信息。
-l  显示处于监听状态的网络连接和端口信息。
-t  tcp协议相关信息。
-u  udp协议相关信息。
-p 显示与网络连接相关联的进程号,进程名称信息。
-o:显示网络计时器
-s:显示每种网络协议的统计信息。
 
Netstat -n  命令查看有三种状态:
   LISTENING时表示处于侦听状态,就是说该端口是开放的,等待连接,但还没有被连接。
ESTABLISHED状态,ESTABLISHED的意思是建立连接。表示两台机器正在通信。
TIME_WAIT状态,TIME_WAIT的意思是结束了这次连接。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基于ICMP协议.
-c:发送指定次数的数据包后退出
-i:指定收发包的间隔时间
-n:只输出数值。
-q:只显示开头和结尾的摘要信息
-r:忽略普通的路由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远端主机上。
-R:记录路由过程
-s:设置数据包大小,单位为字节,默认包大小为56个字节。
-t: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踪数据包的路由途径。
使用nslookup,dig,host命令测试DNS域名解析。
 
使用telnet命令管理远程主机:
  telnet命令除了可以进行远程登录,对远程主机进行管理外,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检测本地或远程主机的某个端口是否打开。
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telnet [选项] [主机] [端口]
 
使用网络配置命令:
 修改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
  Ifconfig  网络接口名称  IP地址   netmask[子网掩码]
  Ifconfig  网络接口名称  IP地址[/子网掩码长度]
 
禁用,激活网络接口:
  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
 
 
 
 
修改网络配置文件: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  网络接口名称
   ONBOOT: 网络接口是否在系统启动时激活。
   BOOTPROTO  设置网络接口的配置方式。
   IPADDR  设置IP地址
   NETMASK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  设置默认网关地址。
 
 主机名称配置文件: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   设置主机名
  NETWORKING=yes   设置IPV4网络的默认启用状态。


以上是关于linux系统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