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的作用及意义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工程伦理的作用及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认为,工程是调动自然界中巨大的动力资源来为人类所使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技术。在西方语境中,“工程”一词可以溯源至拉丁文ingenera(移植、生殖、生产),与拉丁语ingenium(灵巧的)和ingeniatorum(灵巧的人)有关。现代意义的工程出现于17或18世纪,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的应用为基础,包括在19世纪下半叶才成为独立知识领域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不过,社会工程和社会工程师在20世纪下半叶的出现却在西方招致了大量的批评,因为很多人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根本区别,不能以工程方式来对待。与“工程”概念相应,工程师就是以工程为职业的人。“工程师”一词在西方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用来称呼诸如攻城槌、石弩和其他军械的制造者和操作者。也就是说,最早被称为工程师的人是军人或工兵。第一批工程教育机构由政府创建,为军事服务,比如1689年由彼得大帝在莫斯科创建的军事工程学院。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程师开始摆脱纯粹军事活动,称自己为“民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师”。1717年,工程师约翰·斯米顿在英国创立了非正式的土木工程师协会,他去世后更名为斯米顿协会。18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创立,这是第一个官方承认的职业工程师组织,在差不多的时期,美国、法国、德国等纷纷成立类似组织,这标志着工程师职业正式出现。与工程师职业密切相关的是发明专利制度的出现,美国1790年、法国1791年开始用国家成文法保护发明专利。今天,成为工程师一般必须具备如下其中一个条件:完成正式的理工科大学教育,拥有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拥有政府机构认证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具备工程师协会会员身份;主要从事具有专业水平的工程工作。
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工程和工程师都是舶来品。古汉语中并没有“工程师”一词,它是近代洋务运动中人们依据“工正”“工匠师”“工师”等传统说法引申出来、与英语engineer相对应的新词汇,在清末民初一度与“工师”“工程司”等并用。中国工程师最早孕育于晚清的留美幼童群体以及船政留欧群体之中,代表人物如詹天佑、司徒梦岩等。最早的工程师职业团体是1913年詹天佑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华工程师学会,早期著名工程有京张铁路。欧美工程大规模扩张与工业革命和电力革命息息相关,主要是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大型公共工程如运河、铁路的建设,以及大型工业公司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已然进入了工程和工程师的时代,工程师成为了社会主流职业,工程成为了改造世界的主要手段,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工程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根本性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工程从业者、工程师以及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长,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大型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举世震惊,中国开始向外输出先进的大型工程经验如水电站和高铁建设等,海外更有人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归之为充分发挥了工程师能力的治国战略……这一切都生动地说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中国也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时代”。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参考技术A 定义涉及到对工程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在美国教育和学术界,对工程的理解通常涉及到工程师,工程(engineering)和工程师(engineer)似乎是一对术语,这对术语总是成对地出现在对这两个术语的定义中。这就好像伦理(ethics)与道德(moral)成对地出现在对它们各自的定义中一样,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其中的一个来定义另外一个。戴维斯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循环定义,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如何定义工程,至今仍然是充满争议的。
总体来说,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有二个进路,一是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看工程,二是从职业和职业活动的角度看工程。第一个视角容易导致还原论,将工程作为技术的一个应用的部分,而不是作为一种有其自身特征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行为。在这种视野下,工程伦理也就被消融为技术伦理,因而也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学术界就曾经流行这种观点。第二种视角又容易将工程伦理与其他职业伦理混为一谈,从而抹杀了科学技术在工程职业中的特殊地位。这种视野容易将工程伦理仅仅归结为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而忽略了工程活动的伦理维度。虽然本文倾向从第二个视角出发来理解工程,但我们又应将工程职业活动视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显然,工程伦理还与对伦理的不同理解相关。戴维斯认为,“伦理”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同义词。第二种指的是一个哲学的领域(道德理论,试图把道德理解成一种理性的事业)。第三种是那些仅适用于组织成员的特殊行为的标准。”他认为,当说到工程伦理时,这里的“伦理”是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含义上的。
在2005年《工程伦理》(第四版)一书中,马丁(M. W. Martin)和欣津格(R. Schinzinger)区分了工程伦理的两种用法:规范的用法与描述的用法。在规范用法之下,伦理指称获得辩护的价值和选择,指称悦人心意的(不仅是所希望的)事。规范用法有二种含义:第一,伦理是道德的同义词。它指称合理的道德价值,道德上所必需的(或正当的)或道德上所允许(良好)的行为,所期待的政策和法律。相应地,“工程伦理由责任和权力所构成,这些责任和权力被那些从事工程的人所认可,同时工程伦理也由在工程中人们所期待的理想和个体承诺所构成。
第二,伦理是对道德的研究;它是对第一种含义的伦理的探究。它研究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原则和法律是获得道德辩护的。在这种含义之下,“工程伦理是对决策、政策和价值的研究,在工程实践和研究中,这些决策、政策和价值在道德上是人们所期待的。”
而在描述用法之下,人们只是描述和解释特殊的个体或群体相信什么和他们如何行为,而不去考察他们的信念或行为是否获得了辩护。马丁等人认为,描述性研究为舆论调查,描述行为,考察职业社团的文献,揭示构成工程伦理的社会力量提供了可能。
在其规范的含义上,“工程伦理”指称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但道德价值是什么?什么是道德?马丁等人认为:“道德涉及到对他人和我们自己的尊重。它包括公平与公正,满足义务与尊重权力,不以不诚实和残忍或傲慢的方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它还包括人格理想,诸如正直、感激、在危难中愿意帮助他人。”
在2000年的《工程伦理导论》一书中,欣津格和马丁对伦理和工程伦理作出了三种含义的区分,这种区分对我们理解以上规范用法与描述用法的区分或许是有帮助的。首先,作为一个研究的领域,伦理是理解道德价值,解决道德问题,为道德判断作辩护的活动。它也是一个源自于这种活动的学科或研究的领域。相应地,“工程伦理是对在工程实践中涉及到的道德价值、问题和决策的研究。” 参考技术B 什么是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又称工程师伦理,是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包括工程设计和建设,以及工程运转和维护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研究。这是一个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它是从“工程问题”提出来的。把这些问题提到道德高度,既有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又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风险。
工程伦理的发展
19世纪日增月益的顾虑
随着19世纪不停地演进,工程学逐渐发展成为专门职业,大多数工程师认为自己是独立职业从事者或大型企业的技术员工。大型企业老板奋力维持劳资双方的固有关系,在这之间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紧张气息。
在美国,由于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越来越多人选择从事工程师职业,使得创建同业工会成为当务之急。那时期主要发展出四个工程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1851年)、美国电机工程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AIEE,188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SME,1880年)、美国采矿工程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s,AIME,1871年)。ASCE与AIEE的成员大多都是博学精通的专业工程师,而ASME的部分成员与AIME的几乎全部成员都是技术工程师雇员。
在那时期,伦理观念常被认为是与个人的责任与荣誉有关,不应该明文规定。
20世纪转折点
在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损坏事件,包括一些惊人的桥梁损坏事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阿什塔比拉河铁路灾难(Ashtabula River Railroad Disaster,1876年)、泰河桥灾难(Tay Bridge Disaster,1879年)、魁北克桥灾难(Quebec Bridge Disaster,1879年)。这些灾难给予工程师深刻的冲击,迫使整个行业积极面对技术与建筑工作所存在的任何缺点,并且严格思考伦理标准是否存在瑕疵。
回应这些冲击,在先前提到的四个工程师学会中,有三个发展出伦理守则。AIEE于1912年采用实行。ASCE与ASME也于1914年开始实行。AIME在它的学会历史里并没有采用任何伦理守则。
由于对于专业行为与维护大众安全的的顾虑,典型地从这些桥垮事故与波士顿糖蜜灾难(1919年)等等中凸显出来,一个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动获得了推动力,即要求工程师先领取正式认证,然后才可在其专业领域工作。这认证程序涉及到满足某些关于专业教育、实际经验、考试审核的条件。
之后数十年,大多数的美国州政府与加拿大省政府发布规定,要求工程师需要执业执照,或者通过特别立法,赋予同业工会发给职衔的权力。加拿大的模式规定,假若工程师的工作领域可能会对生命、健康、财产、公共福利、环境造成任何风险,则必须领取执照。在1950以后短短几年内,所有省政府都开始严格执行这规定。
美国模式通常只会要求那些独立作业的工程师拥有执照,而那些在大型企业、教育机构、政府机关里工作的工程师不需拥有执照。这又延续了先前提到的,在独立作业或在大型企业里工作,两者之间的分裂。专业学会通常会采用规律化的伦理守则。在另外一方面,技术学会一般不会这样做,而会替代地按时举办伦理教育与分享伦理资源,让会员自动或强制参与。这方式不规律化,对于应该更偏袒大众,还是雇主?在大型企业里,有时在专业行为里,这问题仍旧没有解答。
近期发展
为了发扬伦理行为而做的努力持续不断,除了在同业工会和特许组织里对于它们的会员所下的一番功夫以外,加拿大的工程师之戒和美国的工程师团(Order of the Engineer)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1907年魁北克桥垮塌灾难。它们都要求会员发誓坚持伦理行为,并且佩戴象征性戒指来警醒他们承诺保持最高伦理标准与专业态度。
在美国,专业工程师国家学会(National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于1946年发表了它的“工程师伦理准则”(Canons of Ethics for Engineers),又于1957年采用了“专业行为规则”(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为附录。于1964年正式采用实行至今的伦理守则也是演化自这本文献。对于各种不同的状况,怎样正确执行这些规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为此,于1954年,特别成立了伦理评论委员会来指导会员怎样符合规则。伦理案例通常错综复杂,很少有简单解答,但是伦理评论委员会已经有接近500个顾问意见储存在档案里,这些意见可以帮助工程师处理各种伦理难题。
现今,全世界各地的专业学会与企业团体都已能够直接有效地处理行贿与贪污事件。可是,必需研讨与处理的新议题层出不穷,例如,离岸作业(off shoring)、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环境保护等等。
工程伦理的原则[1]
不管人们对工程实践中的伦理冲突如何看待,也不管工程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工程伦理总是要面对工程实践中的伦理冲突并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问题及其语境,以及众说纷纭的伦理观、价值观,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伦理原则。简言之,工程伦理就是关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研究。工程伦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就是探讨并制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越是高远的伦理原则越不利于衡量具体问题,比如“工程造福人类”等;越是具体的伦理原则越不具备普适性,一项具体原则在移换了场景时空后就可能不再适用。一门学科的原则就是要越有普适性越好,而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伦理又要求越有针对性越好,因为它要面对鲜活的工程实践并解决具体问题。这就将工程伦理原则的制定置于尴尬处境,学者们也一直在苦苦寻求着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我国工程伦理原则脱胎于技术伦理原则。1999年,当我国的工程伦理学还在科技伦理的极袱之中,徐少锦看到了技术伦理独立的价值,主张从科技伦理学中将技术伦理学剥离出来,把技术人道主义、技术爱国主义、技术公利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主义以及技术主体内部的平等互惠主义,作为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与追求的道德价值目标。翌年,甘绍平在12月15日的《科技日报》上提出了科技伦理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不伤害、平等与尊重自决权,并结合事例给出了这三条原则在适用范围及重要性方面的排列次序。这应该是我国工程伦理原则的前奏。1999年肖平的《工程伦理学》出版,从此我国学界开始了工程伦理原则的探索。我国的工程伦理原则大致走过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标新立异地提出工程伦理原则到提出工程伦理原则的同时还探讨其使用的有限性,并将抽象的伦理原则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历程。总的来看,我国工程伦理原则界定有三种提出类型。一是从工程本身出发而提出。肖平首先将人道主义作为工程伦理的首要原则。2001年,全国科技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提出了工程伦理的四项道德规范:责任规范,包括决策者的责任、设计人员的责任、工程承包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有的责任;公平规范,即利益分配应该是公平的;安全规范,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和生态安全;风险规范,即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次年,余谋昌又明确提出工程伦理主要道德规范是责任、公平、安全、风险。二是从工程师职业出发而提出。朱葆伟虽然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什么工程伦理原则,但却明确认为质量和安全、诚信、正直、公正是工程师最重要的职业伦理规范原则,并另撰文论证。三是从一定条件范围出发而提出。宁先圣等认为工程伦理准则应包含以人为本原则、关爱生命原则、安全可靠原则、关爱自然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并且特意申明以上只是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在一些具体的工程技术领域,工程伦理准则应更为具体。这说明我国学者对于工程伦理原则的探讨己经进入到了普适性与具体性的认知阶段。另有学者从巴伦西亚工业工程师官方协会制定伦理规范的过程思考其对我国工程伦理建设的启示,如在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之前必须分析文化与境域等;还有学者不仅提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人类生命伦理第一原则、高效原则、公众利益第一原则—还分析了这些原则形成的历史过程。这说明我国的工程伦理原则建构己经走出“填补空白”“标新立异”的阶段,进入到了更深层面的研究阶段。
工程伦理的实践途径[1]
学术界对工程伦理的实践途径研究很少。原因很简单“说理”易“做事”难。更何况对工程伦理而言,“说理”也并不容易—整个学科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
为数不多的工程伦理实践途径研究,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形而上是精神层面上要求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去践行工程伦理,形而下是在不同的工程实践方面东鳞西爪地探讨我们如何应用工程伦理。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工程伦理学好比一棵花木,文化好比空气和阳光,国情好比土壤和水分,一方水土养一种花木,移植时还需要带上“原来的土”,并且尽量创造接近原来成长的环境条件。张永强等将契约精神和人道主义作为“原来的土”—当工程效果影响到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或根本利益,而法律与具体的伦理规范又无从约束这些工程行为时,便可以契约精神作为最终的精神约束力,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凸显工程实施中的诚信与道德。李伯聪以《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为题,梳理了类似康德的绝对命令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对人的约束机 参考技术C 传统的施工工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往往存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混乱,材料与设备配备出现问题,施工人员管理不合理等等现象。随着工程监理在施工工程中的运用,监理人员在现场原材料储存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设备使用保养、分配等等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比如说,在施工人员管理时,工程监理人员发挥着监督的作用,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合规地工作,施工行为符合一定的操作标准。另外,以往的施工现场,原材料摆放、设备保养等等都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工程监理在施工现场可以进行协调规范,从而打造出井井有条的施工现场,对工程的高效率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工程监理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工程的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的工作重点,由于传统的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理人员的科学监督管理,往往施工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例如测量放线错误没有第三方复核、施工尺寸出现错误、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也没有人监督,通过实施工程监理可以规范工程质量形成的行为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2.2.1确保施工原材料与设备的质量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监理人员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与储存,确保所有材料与设备都符合施工合同的规定标准。
2.2.2确保施工人员的质量
监理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从投标承诺上着手,保证现场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确保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发挥,施工中的敬业精神与高质量意识,不受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
2.2.3确保施工工程验收质量
监理人员对于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工程质量验收方式都是工程竣工后检验,存在留有质量隐患的现象。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检验与验收确保了所有子工程、隐蔽工程等等的质量,避免了施工质量存在隐患。 参考技术D 这就好像伦理(ethics)与道德(moral)成对地出现在对它们各自的定义中一样,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其中的一个来定义另外一个。戴维斯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循环定义,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如何定义工程,至今仍然是充满争议的。
总体来说,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有二个进路,一是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看工程,二是从职业和职业活动的角度看工程。第一个视角容易导致还原论,将工程作为技术的一个应用的部分,而不是作为一种有其自身特征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行为。在这种视野下,工程伦理也就被消融为技术伦理,因而也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显然,工程伦理还与对伦理的不同理解相关。戴维斯认为,“伦理”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同义词。第二种指的是一个哲学的领域(道德理论,试图把道德理解成一种理性的事业)。第三种是那些仅适用于组织成员的特殊行为的标准。”他认为,当说到工程伦理时,这里的“伦理”是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含义上的。
规范用法有二种含义:第一,伦理是道德的同义词。它指称合理的道德价值,道德上所必需的(或正当的)或道德上所允许(良好)的行为,所期待的政策和法律。相应地,“工程伦理由责任和权力所构成,这些责任和权力被那些从事工程的人所认可,同时工程伦理也由在工程中人们所期待的理想和个体承诺所构成。
第二,伦理是对道德的研究;它是对第一种含义的伦理的探究。它研究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原则和法律是获得道德辩护的。在这种含义之下,“工程伦理是对决策、政策和价值的研究,在工程实践和研究中,这些决策、政策和价值在道德上是人们所期待的。”
而在描述用法之下,人们只是描述和解释特殊的个体或群体相信什么和他们如何行为,而不去考察他们的信念或行为是否获得了辩护。马丁等人认为,描述性研究为舆论调查,描述行为,考察职业社团的文献,揭示构成工程伦理的社会力量提供了可能。
Excel函数OFFSET意义及作用
我初学函数,office助手没有多大帮助。在此请教高手。今天请教两个问题。
1 OFFSET有什么作用?
OFFSET后面的几个参数特别是偏移量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不直接引用单元格而采用偏移量表示?
比如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OFFSET(汇总表!$N$3,0,0,COUNT(汇总表!$D:$D)-1,1)
2 关于排序公式 公式=COUNTIF($J$3:$J$62,">="&J3) 与公式 =RANK(J3,$J$3:$J$62) 作用相同,第一个公式中,>=为何加双引号? &原本是concatenate的意思,那么这里是什么意思?
感谢大家。这个地方还是有点不明白:COUNTIF($J$3:$J$62,">="&J3) 与COUNTIF($J$3:$J$62,">=J3" )有什么区别?
你给出的公式,count部分统计D列有多少数据(假设为X),offset据此返回对N3:N(X-1)区域的引用(其中的X就是变量)。
offset(出发点,行数(正数向下负数向上),列数(正数向右负数向左),从目的单元格开始的高度,从目的单元格开始的宽度)
出发点也可能是多个单元格。
例如:
offset(a1:b10,X,Y)
根据X,Y的值,返回一个10*2的区域。
2、2个公式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有2个第一名,这里的countif公式返回2个2,而rank返回2个1
countif的第2个参数是一个可以是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文本。
&连字符,就是你理解的意思。
假设J3为80,那么">="&J3会得到一个文本 ">=80"。目的也是根据J3的变化得到不同的文本值,将此作为countif的第2个参数。
对补充问题的回复:
这是2个完全不同条件。
只在一种情况下会得到相同结果:即J3单元格为文本值 "J3" 参考技术A 1.采用偏移量作为变量处理了,更智能化的操作.
从汇总表N3格开始,向下偏移汇总表D列减1个单元格.若D列150个数据,就选择了N152这样的.
2.公式1不是排序??条件用""的.&是连接字表示前后连接关系的.我一般用=COUNTIF($J$3:$J$62,">=J3")这样的格式 参考技术B 比如你现在有100种产品,要求所有产品总生产量,如果用引用可能是A1:A100这样的,但是如果我断续有新的产品,有了1000个,你又要重新去修改引用,但是用这个函数就不会了。
>=为何加双引号? countif函数是按条件统计函数,&是文本连接符,
=COUNTIF($J$3:$J$62,">="&J3) 与公式 =RANK(J3,$J$3:$J$62) 这两个公式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是条件统计结果是个数,有多少个是大于等于J3单元格里的内容的。而后者是排序,计算的是是J3在这个区域排第几名。
以上是关于工程伦理的作用及意义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