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D感悟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深圳4D感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三天四夜的日子已随风而去,一些感悟赶紧写下来免得忘记。4D是什么?
4D是查理.佩勒林博士–前NASA(美国航天局)天文物理学部门主任,天文物理学博士,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开发出来的一套利用第五力(社会背景)调整人们的心智模式,从而调整人们的行为模式,最终提高团队绩效的系统。
说句实在话,个人感觉4d这套构建在卡尔.荣格人的性格发展理论上的体系跟别的心理学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它通过人们收集信息的模式––直觉or感觉,以及决策模式的倾向––情感or逻辑,这样的两个纬度、四个象限八种行为把人分为四个类型:绿色培养型、黄色包容型、蓝色展望型还有橙色指导型。
然而!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东西运用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
我们往往说虽然懂的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很多,个人感觉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理论只是理论没有落地!
而4d这套神奇的系统的一大特色就是它提供了几个简单实用的工具,让你哪怕对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用得飞起。然后在用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最核心的:AMBR,CSW转换表,五部道歉法……
三天两夜的课听完,整个人其实是崩溃的!大量的干货让大脑不堪重负早已停机罢工。然而4d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被“洗脑”了!
它告诉我要先做人再做事!它告诉我要先人后己!它告诉我要欣赏与感激!它告诉我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一次只做一件事!百分百投入到当下这件事!……这些道理我早已听了千万遍,但从没真正的听进去。在这几天的学习和演练过程里这些东西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偷偷地跑到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
学习一结束,我就用所学的这些方法去对所有亲人跟朋友表达我的欣赏与感激!去与一直关系不合的领导表达歉意!收获喜人!现在我碰到任意一件事情我都在想如何红转绿!……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变了!是什么变了?对!是心态!4d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心态!
记得上课讲到红转绿这一部分时,有个同学跑上来问:如果我把故事情节转成绿的,而实际上它是红的怎么办?我想说,没关系!哪怕情况真的是红的(负向),而你用绿色(正向)的心态去面对,那么你有很大的机会翻盘。这让我想到那位战胜癌症的七届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阿姆斯特朗。他应该就是一个红转绿的高手!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最终发生奇迹!
而在吸引力法则这本书里也提到,我们不断释放而出的各种能量(正面或负面)都会吸引来相应的能量!正向那句老话说的一样: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4D与Disc
大家老觉得4d跟Disc不一样不要硬套。可是我却觉得两者是相通的。Disc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风格从而推断人的性格的冰山上的工具。而4d挖掘的是你冰山下的天性!
我刚刚开始测评的结果是黄色,拿卡的时候林健大哥反复问我:你确定吗?我说:是的!而几天的学习下来我才明白,4d寻找的是你的天性,是一种你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你最自然的性格特征。4d讲究发现你的天赋然后发展它,同时平衡你的其他部分。
因此我回头重新测了一遍才发现我是绿色培养型,这与我Disc测评里内在表I是完全一致的。
上图是我对两个系统进行一个简单的对照。大家不难发现其实基本上完全匹配。而且我觉得disc是有助于我对4d系统的理解:绿色–I型关心人影响人;黄色–S型人包容人支持人;蓝色–D型人领导方向展望未来;橙色–C型人关注流程指导他人。
两者的对角线理论与四维全修的观念也可以说是基本上不谋而合。因此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没必要说一定要把disc忘光了,再来学习4d系统。我倒是觉得他们两个相辅相成,天作之合。
Disc通过人的行为风格去了解他人看清自己目前的一个状态,并用对方能够接受的行为风格模式与其接触。4d讲究的是认清团队、工作和公司的背景,通过调整团队或者公司中的个人的行为最终达到调整整个团队和公司的背景的目的。两者的重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除了你自己你谁也改变不了!
4D的那些神器
神器一:AMBR--背景管理工具
这玩意堪称4d核心!林健大哥在复盘时反复强调ambr是4d的注射器可以把所有该系统的思想注入到任意的情节中去!
A:你的关注点(Attention)
M:你当下的心态(Mindset)
B:该心态引起的行为(Behaviors)
R:该行为导致的结果(Results)
举个“广为人知”的栗子:
A:我的领导对我的态度不好
M:我感觉沮丧,愤怒,恐惧
B:该心态导致我消极怠工,不喜欢与领导沟通
R:结果与领导的关系更加糟糕!
好了,以上都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都这样了!该怎么办?
A: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关注点在哪生产力就在哪!领导是个蓝色展望型人,他更关注事与结果。对我的不满一定是我工作上有地方没做好!
M:感谢他能直接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很抱歉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与压力,感谢他还愿意与我沟通
B:向领导表达真诚的欣赏与感激,感谢他的包容,着眼于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R:领导对我的态度大转变!我工作得更加积极,良性循环!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心态的工具!心态改变跟着一切都变了!
神器二:CSW转换表
废话少说,直接上图
啊哈!不是这张,是这张!
15个教练式提问,一步步帮助你和你的团队转变注意力与心态!理清思路,走出困境!
神器三:五部道歉法
当你打破一个协议或做错事需要道歉时一句“对不起”效能是相当低下的!那怎么办?试试这个吧:
简单聊聊我的使用心得吧。
首先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它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你做错事在先!哪怕你说的再好听,错了还是错了!对方不一定会原谅你!你要为你做错的事负责,这,很重要!
其次这个方法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让对方看到了你道歉的诚意,你悔过的心还有你的补救方案。
最要紧的地方,你要跟对方确认你的补救措施是否足够,不够的话你还能做些什么!
最最紧要的地方,承诺的东西要去做!
神器四:4D请求
少说话,放图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说下重点!
1、有人问我不按照这个顺序可以吗?可以啊!但是效果会打折!
2、重点是:永远不要请求他人给予不了的东西!否则你话说得再漂亮也没用!所以提请求之前要弄清楚情况!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感受及体会了。肯定还有很多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各位拍砖,但是要轻一点(⊙o⊙)哦!不然人家光头会受不了的!
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和实践-培训感悟
这两天(4月8号,9号)我有幸参加了极客邦的培训课程-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和实践,能够面对面倾听58架构师-孙玄的亲身授课,个人也是感到非常的荣幸。两天的时间,来回于广州和深圳,虽然不能说自己的技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至少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体现,这一趟不白走!
身为一个技术小白(虽然个人也有四年的开发经验,但大多的技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接触面太狭隘),此次学习最明显的感受是,如果你只会写软件代码,了解与某种语言相关的语法,框架以及架构包括技术,那你肯定会"死的很惨"。作为软件行业从业者,编码仅仅是整个产品从出生到最终的上线交付中最不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脱离了任何一环它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裁缝。每个码农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架构师梦,而最终站在架构师的舞台翩翩起舞的往往只有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可能死在架构的前夕。要想成为架构从业者,仅仅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是拓展其他板块的蓝图,那你的地里永远都不会生产出金子。
话不多说,进入主题。既然是微服务的架构,我就开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理解。
架构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概念,孙老师有句至理名言:脱离业务场景,空谈架构绝对是耍流氓。微服务架构亦如此,如不能最终满足业务需求,服务于业务,那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与微服务架构相对立的另外一种架构师单体架构(Monoliths)。所谓单体架构,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没有架构(此处的架构不包括软件设计中的一下架构,如J2EE,MVC等),所有的服务功能都是运行在一个进程里,如一个传统的war包部署在web容器,这个时候他就是单体的。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则体现在这个微字,究竟多微才算微,粒度应该如何拆分呢?
首先,微服务并不是银弹,也就是说他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业务场景。比如,针对简单的系统,业务模块只有三五个,无其他的访问或者数据压力,这个时候杀鸡就没必要用宰牛刀了。微服务对于机器的依赖相对于传统的单体服务架构来说更高一点,毕竟要实现微服务,至少需要引入第三方依赖(如消息队列)。此时,开发成本或硬件成本或多或少都会增加。另外微服务的分布式系统管理也会带来更高的运维成本和测试成本。
对于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他的业务复杂度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解决开发效率低,扩展性差,不高可用行的问题,业务模块之间的分离是必然的选择。不过光是业务模块的分割显然还是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如用户模块,用户的注册,用户的空间等等如果还是在一个进程中实现,仍然会存在服务器压力很大的问题。个人认为,在条件允许且有必要的情况下,粒度最好能够小到不能够再分离的地步。最终拆分的服务,即最终的微服务,都会注册到注册中心。
具体的服务架构组成不过多赘述,要了解微服务的整体架构及应用场景包括如何设计,需要了解的技术面很多。从网关层的设计 到聚合层(即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原子层再到数据层(DB或cache)的设计都是门很大的学问。如何实现高可用性,最终一致性也是微服务的最终的实现目标。
大致的技术细节不一一细述了,上面提到的也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此文章的重点也不是技术,。两天的培训,如果基础不能扎实,如网络硬件或者常用的软件理解的不够深入的话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因为等待我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每段风光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坚信与痛苦,不逼自己一回,那你永远只会是井底之蛙,永远无法体会风光的感觉。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外面的牛人也确实很多。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加快自己的步伐,永远不要驻足而立!
以上是关于深圳4D感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